首页> 中国专利> 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领域,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选择场址;第二步,购买营养杯;第三步,配置基质;第四步,装杯摆放;第五步,制穗;第六步,插穗浸泡;第七步,插前灌溉;第八步,扦插;第九步,管理;第十步,出圃。本发明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扦插成活率和苗木出圃率高,育苗成本低;实现了柽柳夏季造林区就地露天育苗的目的,提供了苗木,解决了夏、秋季反季节造林的苗木生产和供给问题,为利用夏季洪水和秋季农闲水进行柽柳造林提供了苗木保障,解决了现实林业生产中反季节苗木的生产供应和造林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林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94667.X

  • 发明设计人 李宏;李丕军;王明;郑朝晖;

    申请日2014-05-09

  • 分类号A01G1/00;

  • 代理机构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周星莹

  •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附6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60622 终止日期:20170509 申请日:201405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2

    授权

    授权

  • 2014-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领域,是一种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柽柳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具有抗旱、抗寒、耐高温、耐沙埋、耐盐碱、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是干旱、半干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除防风固沙以外,柽柳还是沙产业接种管花肉苁蓉的主要寄主植物,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应用广泛,苗木需求量大。常规方式下,柽柳的种苗繁殖有扦插和种子繁殖两种方式,主要采用春季扦插方式,包括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两种模式。然而夏季(6月至8月)造林区就地露天硬枝扦插育苗很难成功,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夏季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地表层(0至2cm)高温(平均温度≥40℃)、干旱、风沙大,柽柳插穗容易失活、成活率极低,此外种条存储技术不过关,常规存储的种条到夏季时种条失活,因此无法开展柽柳夏季露天硬枝扦插育苗。在干旱、半干旱区的现实林业生产中,通常春(开春时间约20天)秋(入冬时间约20天)两季造林时间仅40天,时间短、缺水是造林的显著特点;而夏、秋季虽然水源较丰富(在缺水区存在丰富的夏季洪水和秋季农闲水)、造林时间长(夏、秋季造林可将造林时间延长80天至90天),但是常规苗木无法供给(因为是生长期,常规苗木在起苗、调运和栽种过程中会失水死亡),因此无法开展夏、秋季造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林业生产中,夏、秋季常规苗木方法无法供给而无法开展夏、秋季造林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选择场址,在造林区就地选择地块;第二步,购买营养杯;第三步,配置基质,将土沙、园土和羊粪混均在一起后得到基质;第四步,装杯摆放,在每个营养杯中装满基质,将装满基质的营养杯靠紧放在设置在地块上的苗床上,每亩地块上放10万个营养杯;第五步,制穗,对具有活力的储藏柽柳硬枝进行切穗,穗长为10厘米至12厘米,粗度为0.3厘米至3.5厘米,切穗后得到插穗;第六步,插穗浸泡,将插穗的基部浸泡于清水中,浸泡4小时至48小时;第七步,插前灌溉,采用常规微喷灌对营养杯中的基质用灌溉水进行浇灌并浇透基质;第八步,扦插,将浸泡过的插穗小头朝上插在营养杯中的基质中,插穗小头露出基质面3厘米至4厘米;第九步,管理,每天对营养杯中的基质浇水1次,每次浇透基质,待苗木高度达5厘米时每周追施肥1次,每次2千克/亩至3千克/亩,追施肥结合灌溉进行;第十步,出圃,50天至60天苗木长到20厘米至25厘米开始出圃。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营养杯的规格为高10厘米、上口宽10厘米、底宽5厘米至6厘米、杯底有1个至3个出水孔。

上述基质中土沙、园土和羊粪的质量比为6.5至7.5:1.5至2.5:0.5至1.5。

上述园土为壤土,羊粪为腐熟碎末状的羊粪,土沙中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至100%。

上述苗床宽1.5米,相邻两苗床之间的间距为0.4米至0.5米。

上述灌溉水的矿化度小于3g/L。

上述插穗的梢头切口要平滑、无劈裂;插穗的下部切口要平滑、无劈裂。

上述追施肥的肥料为尿素。

上述地块为地势平坦、避风的地块。

本发明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扦插成活率和苗木出圃率高,育苗成本低;实现了柽柳夏季造林区就地露天育苗的目的,提供了苗木,解决了夏、秋季反季节造林的苗木生产和供给问题,为利用夏季洪水和秋季农闲水进行柽柳造林提供了苗木保障,解决了现实林业生产中反季节苗木的生产供应和造林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选择场址,在造林区就地选择地块;第二步,购买营养杯;第三步,配置基质,将土沙、园土和羊粪混均在一起后得到基质;第四步,装杯摆放,在每个营养杯中装满基质,将装满基质的营养杯靠紧放在设置在地块上的苗床上,每亩地块上放10万个营养杯;第五步,制穗,对具有活力的储藏柽柳硬枝进行切穗,穗长为10厘米至12厘米,粗度为0.3厘米至3.5厘米,切穗后得到插穗;第六步,插穗浸泡,将插穗的基部浸泡于清水中,浸泡4小时至48小时;第七步,插前灌溉,采用常规微喷灌对营养杯中的基质用灌溉水进行浇灌并浇透基质;第八步,扦插,将浸泡过的插穗小头朝上插在营养杯中的基质中,插穗小头露出基质面3厘米至4厘米;第九步,管理,每天对营养杯中的基质浇水1次,每次浇透基质,待苗木高度达5厘米时每周追施肥1次,每次2千克/亩至3千克/亩,追施肥结合灌溉进行;第十步,出圃,50天至60天苗木长到20厘米至25厘米开始出圃。本发明育苗周期为45天至55天。

实施例2,该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选择场址,在造林区就地选择地块;第二步,购买营养杯;第三步,配置基质,将土沙、园土和羊粪混均在一起后得到基质;第四步,装杯摆放,在每个营养杯中装满基质,将装满基质的营养杯靠紧放在设置在地块上的苗床上,每亩地块上放10万个营养杯;第五步,制穗,对具有活力的储藏柽柳硬枝进行切穗,穗长为10厘米或12厘米,粗度为0.3厘米或3.5厘米,切穗后得到插穗;第六步,插穗浸泡,将插穗的基部浸泡于清水中,浸泡4小时或48小时;第七步,插前灌溉,采用常规微喷灌对营养杯中的基质用灌溉水进行浇灌并浇透基质;第八步,扦插,将浸泡过的插穗小头朝上插在营养杯中的基质中,插穗小头露出基质面3厘米或4厘米;第九步,管理,每天对营养杯中的基质浇水1次,每次浇透基质,待苗木高度达5厘米时每周追施肥1次,每次2千克/亩或3千克/亩,追施肥结合灌溉进行;第十步,出圃,50天或60天苗木长到20厘米或25厘米开始出圃。

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3中营养杯的规格为高10厘米、上口宽10厘米、底宽5厘米至6厘米、杯底有1个至3个出水孔。

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4的基质中土沙、园土和羊粪的质量比为6.5至7.5:1.5至2.5:0.5至1.5。

实施例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5中园土为壤土,羊粪为腐熟碎末状的羊粪,土沙中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至100%。

实施例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6中苗床宽1.5米,相邻两苗床之间的间距为0.4米至0.5米。

实施例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7中灌溉水的矿化度小于3g/L。

实施例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8中插穗的梢头切口要平滑、无劈裂;插穗的下部切口要平滑、无劈裂。

实施例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9中追施肥的肥料为尿素。

实施例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10的地块为地势平坦、避风的地块。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验证试验如下:

验证试验1

地点: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

环境特点:该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冬季严寒,年极端最低温度可达-35.9℃,最大冻土深度达1.5米至2.0米;夏季高温炎热,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9℃;年降水量多年平均为105.3毫米,从年内分布看,6月至8月份稍多,冬季无稳定积雪,造成土壤冻蚀严重。全年潜在蒸发量达3545毫米,无霜期180天至220天。春季多风,全年≥5级风的日数为119.7天,≥8级风的日数为45.6天,是准噶尔盆地的风区之一,风沙危害严重。

时间:2012年7月

场址选择,在新疆西部绿洲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附近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避风地,面积1亩;

购买营养杯10万个,高10厘米,上口宽10厘米,底宽5厘米至6厘米,杯底有3个出水孔;

配置基质,按土沙:园土:羊粪为7:2:1配置,共60方,土沙中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至100%,园土为壤土,羊粪为腐熟碎末状,充分混匀;

装杯摆放,将营养杯装满基质,摆放于苗床上挤紧,每亩10万杯,苗床宽1.5米、长40米,苗床间距0.4米;

制穗,对冷库储藏有活力的硬枝进行切穗,穗长10厘米至12厘米,粗度0.3厘米至3.5厘米,插穗上下切口平滑、无劈裂;

插穗浸泡,将切好的插穗浸泡于清水中4小时至24小时;

插前灌溉,采用常规微喷灌进行浇灌,浇水均匀,灌溉水来自河水,矿化度小于1g/L,扦插前浇透基质;

扦插,灌溉后立即扦插,插穗小头朝上,每穴1根,插穗露出基质面3厘米至4厘米;

管理,扦插后灌透水1次,之后每天浇水1次,15天后1天至2天浇水1次(见干见湿),每次浇透水;苗木高度达5厘米时每周追施尿素1次,每次3千克/亩,追肥结合灌溉进行;

出圃,50天苗木生长到20厘米,开始出圃,出苗量8.2万株。

验证试验2

地点:新疆哈密亚克斯铜镍矿区

环境特点:矿区为低山地带,海拔高程约1000米左右,长期风化剥烛,相对高差10米至50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无常年性水流,年降水量33.9毫米,年蒸发量3222.3毫米。常年多西北风,风力一般5级至6级。每年10月初至翌年4月初为冰冻期。一月气温-2℃至-25℃,最低-31.9℃,7月一般30℃至40℃,最高达50℃,昼夜温差可达30℃。

时间:2013年6月

场址选择,在亚克斯铜镍矿生产作业区,选择地势平坦、背风洼地,面积为0.5亩;

购买营养杯5万个,高10厘米,上口宽10厘米,底宽5厘米至6厘米,杯底有3个出水孔;

配置基质,按土沙:园土:羊粪为7:2:1配置,共30方,土沙中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至100%,园土为壤土,羊粪为腐熟碎末状,充分混匀;

装杯摆放,将营养杯装满基质,摆放于苗床上挤紧,苗床宽1.5米、长20米,苗床间距0.4米;

制穗,对冷库储藏有活力的硬枝进行切穗,穗长10厘米至12厘米,粗度0.3厘米至3.5厘米,插穗上下切口平滑、无劈裂;

插穗浸泡,将切好的插穗浸泡于清水中4小时至24小时;

插前灌溉,采用常规微喷灌进行浇灌,浇水均匀,灌溉水为自来水,矿化度小于0.5g/L,扦插前浇透基质;

扦插,灌溉后立即扦插,插穗小头朝上,每穴1根,插穗露出基质面3厘米至4厘米;

管理,扦插后灌透水1次,之后每天浇水1次,15天后1天至2天浇水1次(见干见湿),每次浇透水;苗木高度达5厘米时每周追施尿素1次,每次3千克/亩,追肥结合灌溉进行;

出圃,50天苗木生长到20厘米,开始出圃,出苗量4万株。

通过验证试验1和验证试验2,在夏季新疆两个典型干旱荒漠造林区就地露天进行柽柳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扦插成活率和苗木出圃率均达80%,说明本发明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扦插成活率和苗木出圃率高,同时育苗成本仅为现有育苗成本的1/3至2/3,大大降低了育苗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干旱、半干旱区柽柳夏季露天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扦插成活率和苗木出圃率高,育苗成本低;实现了柽柳夏季造林区就地露天育苗的目的,提供了苗木,解决了夏、秋季反季节造林的苗木生产和供给问题,为利用夏季洪水和秋季农闲水进行柽柳造林提供了苗木保障,解决了现实林业生产中反季节苗木的生产供应和造林问题。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