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

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

摘要

本发明属于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的现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信号,信号触发控制模块,对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电位同步,并触发信号处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模块,采集电压和电流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得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暂态特征数据。本发明的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可采集集断路器侧和并联电容器侧的暂态数据,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中的暂态变化特征,为10kV并联电容器操作暂态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数据支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013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97682.2

  • 申请日2014-03-14

  • 分类号G01R31/00;

  • 代理机构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朱振德

  •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2

    授权

    授权

  • 2014-07-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R31/00 申请日:2014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的现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为了提高电力 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增强电网的供电能力,变电站的变压器低压 侧常安装有低压并联电容器组,用来调整系统电压。目前,现有变电站的10kV 并联电容器普遍地采用真空断路器,而在真空断路器进行投切操作时常发生并 联电容器、断路器爆炸等故障事故,故障危害及后果都极为严重。因此,设计 一种10kV并联电容器操作暂态试验系统,准确获取操作暂态过程的特征,有助 于探究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并联电容操作试验系统或装置,如申请号为201210392809.4的中国 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并联电力电容器投切过程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专利 公开的是一种并联电力电容器投切过程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系统由电能质 量监测终端、数据存储单元和电容器投切过程监测模块组成,并描述了电能质 量监测终端、数据存储单元等三个主要模块的基本功能和技术内容。又如申请 号为201310251583.0的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高压并联电容器在线监测装 置”,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采集高压并联电 容器装置的双通道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报警管理模块,介绍了模块的功 能和技术方案,基本实现了判断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状态的功能。

以上专利的主要缺点是:①只局限于对并联电容器的在线监测系统或装置, 仅能测量母线电压,不能获得断路器的电源、负载两侧电压、电容电流、中性 点电压等暂态数据,以致不能准确地把握10kV并联电容器操作暂态过渡过程的 特征;②由于仿真软件的限制,计算机的模拟仿真已不能反映实际运行情况。 目前,未有相应的专利来对10kV并联电容器操作暂态试验的研究进行指导。因 此,该发明有助于10kV并联电容器操作暂态试验的开展,对于并联电容器操作 暂态试验的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可获得更 详细的暂态数据,更能准确反映10kV并联电容器操作暂态过程特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包括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信号,

信号触发控制模块,对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电位同步,并触发信号 处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模块,采集电压和电流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得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 过程中的暂态特征数据。

进一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具体包括

电容式分压器,用于采集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电压信号;

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电流信号;

信号调理单元,用于对电流信号进行调理。

进一步,所述电容式分压器采集断路器侧的断路器母线电压、断路器电源侧 电压和断路器负载侧电压,以及并联电容器侧的并联电容器电抗器电压、电容器 电压、中性点电压信号;

所述电流传感器采集断路器侧的触头电流,以及并联电容器侧的电容器电流 和避雷器电流。

进一步,所述信号触发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地电位同步单元,用于对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信号同步,消 除各信号采集通道间的地电位差异;

触发单元,根据断路器操作继电器的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处理模块进行数据 采集。

进一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两个数据采集单元,分别用于根据触发单元信号,采集电流和电压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存储单元,对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进一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A=I/(10×103×2/3)×100π×C;

B=U/(10×103×2/3);

式中,I为电流,U为电压,C为10kV并联电容器试验回路的电容器的等效 电容值大小,单位为法拉;当计算结果满足A≥5时,认定为合闸涌流超过警戒 值,B≥4时,认定该操作过电压超过警戒值,发出报警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可采集 断路器两侧、并联电容器及中性点的暂态数据,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10kV 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暂态过程的变化特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示出了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中信号测量点的布置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10kV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试验系统,包括信号采集 模块、信号触发控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信 号,具体包括:

电容式分压器,用于采集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电压信号;

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并联电容器投切操作过程中的电流信号;

参见图2,所述电容式分压器采集断路器侧的断路器母线电压、断路器 电源侧电压和断路器负载侧电压,以及并联电容器侧的并联电容器电抗器电 压、电容器电压、中性点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传感器采集断路器侧的触头电 流,以及并联电容器侧的电容器电流和避雷器电流。

信号调理单元,用于对电流信号进行调理。

所述信号触发控制模块,对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电位同步,并触发 信号处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具体包括:

地电位同步单元,用于对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信号同 步,消除各信号采集通道间的地电位差异;

触发单元,根据断路器操作继电器的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处理模块进行 数据采集。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采集电压和电流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得并联电容器投切 操作过程中的暂态特征数据,并可输出特征数据和波形,具体包括:

两个数据采集单元,分别用于根据触发单元信号,采集电流和电压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存储单元,对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操作暂态:参见图2,实验操作为试验断路器的合闸、分闸操作。可以根据 U4、U5、U6、I2参量对电容器状态进行分析,电抗器分闸相地过电压可由U4参量 直接得出,U5参量和I2参量可以直接得出电容器投入的时刻,合闸相地过电压、 合闸涌流等投入暂态特征,其中:电容器的合闸极间过电压计算式为UCJ=U5-U6, 合闸相间过电压计算式为U5ab=U5a-U5b,U5bc=U5b-U5c,U5ca=U5c-U5a;可以根据I1,U2, U3参量对断路器状态进行分析,试验系统可根据参量计算式得出相地过电压、 相间过电压、过电流等特征,其中:相地过电压可直接由U3参量读取,断路器 高压套管间的相间过电压计算式为U3ab=U3a-U3b,U3bc=U3b-U3c,U3ca=U3c-U3a。I1获得 断路器电流产生或消失的时间,判断触头动作特性。对于分闸操作而言,断路 器分闸后恢复电压计算式为UAhf=U2a-U3a,UBhf=U2b-U3b,UChf=U2c-U3c可得出特征,从 而分析出电弧重燃时刻、次数及持续时间等特征,可与I1参量获得触头动作特 性对比验证,母线电压波动影响特征可由U1参量直接得出,避雷器动作及动作 时刻等特征可由I3参量直接得出;过电流倍数计算式为 (C为10kV并联电容器试验回路的电容器的等效电 容值大小,单位为f(法拉),I为电流,U为电压),过电压操作倍数计算式 为当计算结果满足A≥5,B≥4条件后,系统自动认定该合 闸涌流或操作过电压为危险量,极易引发断路器或电容器的损坏或爆炸,发出 报警信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 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