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结构

一种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结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印刷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结构,该结构包括五层结构,由第一层为基材、第二层为可反高光金属层、第三层为至少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第四层为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第五层为上油墨层组成,在基材的表面设有经过复合、蒸镀或转移工序制成的可反高光的金属层,在可反高光的金属层的表面覆有至少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在至少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上面覆有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上印刷上油墨层。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在包装上既有金属色突出的部位,又有色彩变幻突出的部位,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突出商品个性化,有防伪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220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元亨利包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84889.3

  • 发明设计人 吴德明;金艳;

    申请日2014-05-04

  • 分类号B65D65/40(20060101);B32B3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127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吴干权;李美立

  • 地址 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日京路35号凯兴大楼第8层C1部位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32B27/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50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4-08-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65/40 申请日:201405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透视多 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包装材料领域,在满足包装美观性的同时,对于包装的差异性 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寻求包装的差异性,包装材料渐渐从单一的白卡纸、透 明薄膜到银卡纸、颜色多样的激光全息膜(激光彩虹全息膜、镭射膜)和可透 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彩虹膜、幻彩膜)。银卡纸的金属质感、激光全息膜的 变色防伪性、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变幻色彩性都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 重要原因。

现有的将金属质感与变幻色彩相结合的印刷包装材料技术方面的应用可参 阅:专利名称《复合塑料包装袋》(专利号:200820231062)、专利名称《加厚 包装袋》(专利号:200720307102.3)。上述两项专利公开了一种防伪包装袋的 结构及特性,它们是在袋体、覆有铝层的袋体的表面复合激光全息膜,其中在 激光全息膜的内表面或/和外表面覆有油墨层。激光全息镀铝膜和激光全息透明 膜都属于激光全息膜。这种覆有铝层的包装袋,在激光全息镀铝膜的内表面印 刷油墨时,激光全息的镀铝层会完全遮住底层油墨的颜色,在激光全息镀铝膜 的底层印刷油墨也就沒有意义;在激光全息镀铝膜的外表面印刷油墨时,上层 印刷油墨的颜色无法只局部遮盖住激光全息镀铝膜的变幻色彩,却只露出金属 光泽,因此无法达到在包装表面上仅凭印刷来达到设计的需要在指定的部位变 现变幻色彩或金属的特性。另外,在激光全息透明膜的内表面印刷油墨时,激 光全息透明膜的变幻色彩会被底部的铝层加强,但是仅仅使用激光全息透明膜 的包装材料产品就表现不出来金属质感;在激光全息透明膜的外表面印刷油墨 时,油墨本身的颜色又会遮住激光全息透明膜的变幻色彩,同样在包装袋上覆 激光全息透明膜也就失去意义。

针对只使用银卡纸的包装而缺少五彩斑斓颜色的问题,部分业者会使用有 铝层的激光全息膜来作为包装材料,但这种做法使得包装材料的呈色无法仅仅 部分突显金属色的同时部分突显出激光全息膜的变幻色彩的问题。为此有人摒 弃了激光全息膜,直接将一种幻彩膜即透明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直接复合在包 装基材上,用来增加包装材料的绚丽色彩。但是一般在普通基材上直接复合幻 彩膜时包装整体会呈现出亮丽的幻彩膜的变幻色彩且有掩盖原本色彩的负面效 果,最终导致这种在基材表面直接复合幻彩膜得到的包装及装饰产品在效果上 显得单一化。因此开发一种在高档包装上既有突显金属质感的部位同时又在指 定部位突显一致性变幻色彩的功能,从而使包装呈现出差异性的印刷包装材料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结 构创新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银卡纸、激光全息膜以及可透视多 层共挤色彩变幻膜而导致包装产品在突显金属质感的同时无法突显一致性色彩 变幻或者在突显一致性色彩变幻的同时无法突显金属质感而导致包装产品单一 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达到防伪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 结构,该结构包括五层结构,由第一层为基材、第二层为可反高光金属层、第 三层为至少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第四层为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第五层为上 油墨层组成,在基材的表面设有经过复合、蒸镀或转移等工序制成的可反高光 的金属层,在可反高光的金属层的表面覆有至少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在至少 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上面覆有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透明多层共挤色彩 变幻膜不但没有光栅结构且色彩不易被其他透明涂料而弱化,在可透视多层共 挤色彩变幻膜上印刷一层上油墨层,采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 合包装材料结构应用在包装产品上既具有金属色突出的部位,又具有一致性色 彩变幻突出的部位,使基材在复合透明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后呈现出各种包装、 装饰材料的个性化。

基材包括纸张或卡纸或塑料或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或薄膜。

可反高光金属层材料采用金或铝或铜或银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

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包括采用幻彩膜或彩虹膜,彩虹膜无光栅结构, 不易被其他透明涂料弱化。

可反高光的金属层的表面覆有下油墨层,下油墨层至少包含下白墨层,白 墨不但遮盖了下面金属层的反光更提高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彩度,使 得包装材料上仅有下白墨的指定部位会呈现突出的变幻色彩。

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上印刷一层上油墨层。

该包装材料结构应用于日用品、食品、烟酒、化妆品、样本、标签和包装 装潢上,在成本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突出商品个 性化的包装要求,具有防伪效果。

与背景技术中的对比专利相比,本发明的不同点在于以下几点:

1.本发明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复合包装材料主要是由基材、金属 层、下油墨层、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和上油墨层构成的,其中本发明所 使用的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没有光栅结构,且本发明的上油墨层至少包 括白墨。

2.本发明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下面覆至少有白墨的下油墨层, 而白墨恰恰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和在在激光全息膜下的作用效果是不 一样的。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下面覆白墨,由于白墨的强遮盖力遮盖 住底层的铝层的反射,这时在有白墨的地方呈现有色彩变幻的效果就比在可透 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下无白墨的地方呈现出的色彩变幻效果强。因此,白墨 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下实际上起得是增强变幻色彩的作用,而在激光 全息膜下面覆白墨时,有白墨的地方呈现有色彩变幻的效果比在激光全息透明 膜下有金属层但无白墨的地方的彩色效果弱。因此,白墨在激光全息透明膜下 实际对色彩变幻没有影响,且如果在使用激光全息镀铝膜时,全息膜的镀铝将 会全面遮盖下方油墨的效果,所以也就没必要使用白墨。

3.本发明是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上进行顶面印刷以及保护上光或 贴膜后,不会降低色彩变幻的效果,而背景技术专利使用的是激光全息镀铝膜 ,在其顶面印刷以及保护上光或贴膜后,无法呈现只有金属色而不带幻彩的效 果,而当使用激光全息透明上光膜上进行顶面印刷以及保护上光或贴膜后,由 于激光全息透明上光膜本身的结构(在lmm长度上包含有近1000个微小的峰谷起 伏),印刷油墨会填平微小的峰谷起伏,从而消去了色彩变幻的效果,纵使如本 专利,在镀金属层的基材上印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再覆上激光全息镀铝膜, 其最终也会因铝层的全面覆盖而抵消下油墨层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采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 材料结构应用在包装产品的指定部位不需再经过套准裁切等加工工序即可呈现 既具有金属色突出的部位,又具有一致性色彩变幻突出的部位,使基材在复合 透明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后呈现出各种包装、装饰材料的个性化;在成本基本 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适合使用于封面、促销、包装等 需要印刷及集金属光泽质感与一致性变色的彩色为一体而又不失局部个性化要 求的产品的包装设计,突出商品个性化的包装要求,具有防伪效果,提高产品 影响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5:

1、21、31、41、51——基材(纸张、塑料、复合材料或薄膜);

2、22、32、42、52——可反高光的金属层(金、铝、铜等金属层);

3、23、33、43、53——下白墨;

4、24、34、44、54——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幻彩膜、彩虹膜);

5、25、35、45、55——上油墨层(上黄墨层、上红膜层、上蓝墨层);

46——上白墨;

57——下油墨层(下蓝墨层);

指定图1作为本发明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包装容器的印刷制造技术对本 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

参见图1,一种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结构,其结 构由以下部分组成,基材、可反高光的金属层、至少有白墨的下油墨层、可透 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上油墨层。其中,在基材1的表面设有经过复合或蒸 镀或转移等不同工序制成的可反高光的金属层2。基材包括纸张、卡纸、塑料、 复合材料或薄膜;可反高光的金属层包括金、银、铝、铜、锌、铬等金属材料; 所述的复合技术是指一种材料经过涂布粘合剂再与另一种材料贴合的工序,所 述的蒸镀将金属材料在真空高温的情况下汽化后附着在卷筒材料上的一种工 序,所述的转移是指将原本在薄膜上的金属材料层经过粘合剂与另一基材贴合 后再连同粘合剂自薄膜上剥离到基材上。在可反高光的金属层2的表面印刷至 少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3;在至少包括白墨的下油墨层3上面覆盖有幻彩效果的 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4。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采用多层共挤复合技术将多 层薄膜组合在一起的色彩变幻复合膜,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换膜包括幻彩膜、 彩虹膜。在可透视多层共挤色彩变幻膜上通过利用印刷工艺印刷上油墨层5,所 述的产品可制成包装盒、标签、宣传画册、包装袋等产品。

该包装材料结构应用于日用品、食品、烟酒、化妆品、样本、标签和包装 装潢上,在成本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突出商品个 性化的包装要求,具有防伪效果。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在镀铝膜22的卡纸21上印白墨23,然后在印刷面上覆幻彩 膜24,最后在幻彩膜24上印刷黄色油墨25。当光照射到有下白墨的地方时, 由于白墨的遮盖力很强,它会阻止铝箔的反光程度,所以在有下白墨的地方包 装材料主要呈现出幻彩色。当光照射在没有下白墨的地方,包装材料几乎全部 呈现的是银色。在无下白墨而有上黄墨层的地方,包装材料呈呈现的是有银色 效果的黄色。最终得到有带有银色效果的黄色、金属质感突出、一致变幻色彩 突出效果的包装、装饰产品的结构。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转移镀铝层32的转移卡纸31上印刷部分白墨33,然后在 印刷面上覆幻彩膜34,再在有下白墨的幻彩膜上印刷部分蓝墨35。当光线照射 到有下白墨而没有上蓝墨层的地方,主体呈现幻彩膜的变幻色彩。在光线照射 到有下白墨且有上蓝墨层的地方,包装材料主要呈现带有幻彩效果的蓝色。当 光线照射到既没有下白墨又有没有上白墨的区域,包装材料几乎全部呈现的是 铝箔的银色。最终得到有蓝色上面有幻彩、金属质感突出、一致性色彩突出效 果的包装、装饰产品的结构。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镀铝膜42的卡纸41上印部分白墨43,然后在印刷面上覆 彩虹膜44,再在彩虹膜44上印部分白墨46,最后在白墨46上印刷红墨45。当 光线照射到有上下都有白墨而无上层红墨的地方,包装材料呈现的白色;当光 线照射到上下层都有白墨且有上层红墨的地方,主要呈现出的是红色效果;当 光线照射在有下白墨无上白墨且无上印刷红墨层的地方,包装材料主要呈现的 是变幻色彩;当光照射在上下均无白墨的地方,包装材料几乎全部呈现的是铝 箔的银色。最终得到有红色效果、金属质感突出、一致性色彩变幻突出以及白 色效果的包装、装饰产品的结构。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在转移镀铝层52的转移卡纸51上印刷部分白墨53,在下白 墨53上印刷部分蓝墨57,在蓝墨57上整体覆盖彩虹膜54,最后在幻彩膜54 上印刷部分蓝墨55。当光线照射到有下白墨和下蓝墨层而无上蓝墨层的地方, 包装材料呈现的是有蓝色带变幻色彩效果;当光线照射到有下白墨而无下蓝墨 层且无上蓝墨层的地方,包装材料呈现的是很强的彩虹膜的变幻色;当光线照 射到有下蓝墨层而无下白墨且无上蓝墨层的地方,包装材料呈现出有偏蓝的银 色效果;当光线照射到有上层蓝墨而无下层白墨且无下层蓝墨的地方,包装材 料也呈现出有银色效果的蓝色,但是这个地方的蓝色会比较强;当光线照射到 无下白墨、无下蓝墨层且无上蓝墨层的地方,包装材料几乎全部呈现银色。最 终得到有带银色效果的不同程度的蓝色、金属质感突出、一致性变幻色彩突出 效果的包装、装饰产品的结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