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

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包括:驱动动力源(1)、驱动轴(2)、左驱动带轮(3)和右驱动带轮(4);其中,所述驱动轴(2)水平设置,并在所述驱动动力源(1)的驱动下转动;在所述驱动轴(2)的左端同轴心联动安装所述左驱动带轮(3),在所述驱动轴(2)的右端同轴心联动安装所述右驱动带轮(4);并且,所述左驱动带轮(3)和所述右驱动带轮(4)的外径不相同。能够有效提高行李托盘在高速输送过程中的稳定可靠性,防止行李托盘跑偏或卡滞,还有效提高了驱动带轮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且具有方便拆卸和维修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41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32309.6

  • 申请日2014-04-03

  • 分类号B65G23/08(20060101);B65G15/2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37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席小东

  • 地址 100621 北京市顺义区北京空港物流园区绿生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23/08 申请日:2014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大、运距长等优点,所以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广泛应用于机场等场合,用于输送行李。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机场的输送机主要为带式输送机,将行李直接放置到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的运动,将行李输送到目的地点。但是,使用带式输送机输送行李具有输送速度慢、行李在输送过程中易跑偏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带式输送机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既能有效提高行李输送速度,还能够提高行李托盘在高速输送过程中的稳定可靠性,防止行李托盘跑偏或卡滞。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动力源(1)、驱动轴(2)、左驱动带轮(3)和右驱动带轮(4);其中,所述驱动轴(2)水平设置,并在所述驱动动力源(1)的驱动下转动;在所述驱动轴(2)的左端同轴心联动安装所述左驱动带轮(3),在所述驱动轴(2)的右端同轴心联动安装所述右驱动带轮(4);并且,所述左驱动带轮(3)和所述右驱动带轮(4)的外径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左驱动带轮(3)和所述右驱动带轮(4)为相差一个齿且齿距相同的带轮。

优选的,所述左驱动带轮(3)为8M60齿驱动带轮;所述右驱动带轮(4)为8M59齿驱动带轮;其中,8M代表齿距为8毫米。

优选的,所述左驱动带轮(3)和所述右驱动带轮(4)的外径差为2-4毫米。

优选的,所述驱动动力源(1)为电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输送机,包括第一差速驱动单元、第二差速驱动单元、左输送带(5)和右输送带(6);所述第一差速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差速驱动单元均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驱动单元;即:所述第一差速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动力源、第一驱动轴、第一左驱动带轮和第一右驱动带轮;所述第二差速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动力源、第二驱动轴、第二左驱动带轮和第二右驱动带轮;所述第一左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左输送带(5)与所述第二左驱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右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右输送带(6)与所述第二右驱动带轮传动连接;被输送物体的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左输送带(5)上,被输送物体的另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右输送带(6)上;其中,所述第一左驱动带轮和所述第二左驱动带轮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右驱动带轮和所述第二右驱动带轮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左驱动带轮和所述第一右驱动带轮的外径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被输送物体为行李托盘。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差速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差速驱动单元之间还安装有与所述左输送带(5)方向相同的导向轨道;在所述行李托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轨道相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输送机的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左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左输送带(5)与所述第二左驱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右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右输送带(6)与所述第二右驱动带轮传动连接;被输送的行李托盘的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左输送带(5)上,被输送的行李托盘的另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右输送带(6)上;

S2,同时启动所述第一驱动动力源和所述第二驱动动力源,使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同速运转;进而带动所述左输送带(5)以速度V1传输,带动所述右输送带(6)以速度V2传输;其中,V1≠V2;

所述左输送带(5)和所述右输送带(6)差速运动,产生作用于行李托盘的第一侧向力F1,同时,所述左输送带(5)与所述右输送带(6)高度差产生作用于所述行李托盘的第二侧向力F2;所述第一侧向力F1和所述第二侧向力F2方向相同,通过叠加作用产生作用于所述行李托盘的倾斜力,进而使所述行李托盘的导向轮产生作用于所述导向轨道的同一方向的倾斜力,使所述行李托盘稳定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既能有效提高行李输送速度,还能够有效提高行李托盘在高速输送过程中的稳定可靠性,防止行李托盘跑偏或卡滞,还有效提高了驱动带轮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且具有方便拆卸和维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剖视图,参考图2,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差速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动力源1、驱动轴2、左驱动带轮3和右驱动带轮4;其中,驱动动力源1可采用电机。所述驱动轴2水平设置,并在所述驱动动力源1的驱动下转动;其中,实际应用中,驱动轴2的两端可分别安装左带座轴承7和右带座轴承8,支撑驱动轴2处于水平设置状态。在所述驱动轴2的左端同轴心联动安装所述左驱动带轮3,在所述驱动轴2的右端同轴心联动安装所述右驱动带轮4;并且,左驱动带轮3和右驱动带轮4的外径不相同,可相差2-4毫米。实际应用中,为使左驱动带轮3和右驱动带轮4的外径不相同,可以做成左驱动带轮3和右驱动带轮4为相差一个齿且齿距相同的带轮,例如,左驱动带轮3为8M60齿驱动带轮,右驱动带轮4为8M59齿驱动带轮,其中,8M代表齿距为8mm。则通过公式周长L=齿数*齿距,计算得到左驱动带轮3周长L=8*60=480mm;右驱动带轮4周长L=8*59=472mm;又根据带轮直径D=L/3.14,计算得到左驱动带轮3直径D=480/3.14=152.866,右驱动带轮4直径D=472/3.14=150.318;由此计算得到二者直径相差2.548mm。

应用上述差速驱动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输送机,可参考图1,包括第一差速驱动单元、第二差速驱动单元、左输送带5和右输送带6;所述第一差速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差速驱动单元均为上述的差速驱动单元;即:所述第一差速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动力源、第一驱动轴、第一左驱动带轮和第一右驱动带轮;所述第二差速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动力源、第二驱动轴、第二左驱动带轮和第二右驱动带轮;所述第一左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左输送带5与所述第二左驱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右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右输送带6与所述第二右驱动带轮传动连接;被输送物体的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左输送带5上,被输送物体的另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右输送带6上。实际应用中,被输送物体可以为行李托盘,如图2中的标记9即为行李托盘。另外,为保证被输送物体在输送带上稳定传输,还可以在第一差速驱动单元和第二差速驱动单元之间安装有与左输送带5方向相同的导向轨道10;在行李托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导向轨道相配合。因此,行李托盘除左右输送带对其起支撑作用以外,还沿导向轨道输送,增强了行李托盘输送的稳定性。

上述输送机输送物体的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左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左输送带5与所述第二左驱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右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右输送带6与所述第二右驱动带轮传动连接;被输送的行李托盘的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左输送带5上,被输送的行李托盘的另一端直接放置到所述右输送带6上;

S2,同时启动所述第一驱动动力源和所述第二驱动动力源,使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同速运转;进而带动所述左输送带5以速度V1传输,带动所述右输送带6以速度V2传输;其中,V1≠V2;

所述左输送带5和所述右输送带6差速运动,产生作用于行李托盘的第一侧向力F1,同时,所述左输送带5与所述右输送带6高度差产生作用于行李托盘的第二侧向力F2;所述第一侧向力F1和所述第二侧向力F2方向相同,通过叠加作用产生作用于所述行李托盘的倾斜力,进而使所述行李托盘的导向轮产生作用于所述导向轨道的同一方向的倾斜力,使所述行李托盘稳定传输;防止行李托盘的导向轮沿导向轨道运动过程中,出现行李托盘忽左忽右等不稳定现象。其中,左输送带5与右输送带6高度差由以下方式产生:由于第一左驱动带轮和第二左驱动带轮的外径相同;第一右驱动带轮和第二右驱动带轮的外径相同;第一左驱动带轮和第一右驱动带轮的外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左输送带5和右输送带6的高度差,进而产生了作用于行李托盘的第二侧向力F2。

另外,由于本发明采用行李托盘的方式传输行李,每一个行李托盘承载一个行李,因此,由若干个行李托盘按顺序沿轨道运动,将行李输送到目的地点,通过该种方式要有效提高行李传输过程的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既能有效提高行李输送速度,还能够有效提高行李托盘在高速输送过程中的稳定可靠性,防止行李托盘跑偏或卡滞,还有效提高了驱动带轮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且具有方便拆卸和维修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