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以及注射成型产品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以及注射成型产品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小杂质混入的可能性、呈现出充分黑色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以及注射成型产品。本发明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为在通过注射成型进行成型的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上附设的树脂制成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与树脂成型产品粘合的内层和在该内层的外表面一侧层叠的外层通过挤出成型法一体层叠成的多层结构,上述内层或外层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也可在上述内层和外层均含有上述黑色系有色材料。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可具有将上述内层和外层直接层叠的双层结构。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也可进一步在上述外层的外表面具有层叠的硬涂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0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和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28112.8

  • 发明设计人 赤松正;中嶋宏纪;堀内则幸;

    申请日2014-01-21

  • 分类号B32B27/06;B32B27/20;B32B27/30;

  • 代理机构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淑珍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17

    授权

    授权

  • 2014-08-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2B27/06 申请日:20140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以及 注射成型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比如在车辆和建筑物等中的内饰品要求高设计性 的注射成型产品,产生了将树脂制成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以下也称 为“装饰片材”)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的产品(参考例如日本 专利申请公开2008-94074号)。该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具备:在外表面 设有印刷层的基材片;以及层叠于该基材片的外表面一侧的树脂片,上 述基材片和树脂片通常通过粘合剂贴合。

但是,对于上述装饰片材,直到基材片和树脂片贴合时,都有可能 因基材片或树脂片上附着有杂质,导致该杂质混入两片材之间。上述杂 质的存在可能会降低装饰片材的强度和设计性。

此外,对于车辆等中的内饰品,有要求外表面呈现出所谓钢琴黑色 调的漆黑性的情况,即使目前的注射成型产品可能在基材片的外表面印 刷黑色作为印刷层,也只能是相对单薄的印刷层,而不能呈现出充分的 黑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8-940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取得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 少杂质混入的可能性、呈现出充分黑色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 型用片材层叠体以及注射成型产品。

本发明是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取得的发明,本发明的注射成型用装饰 片材为在通过注射成型进行成型的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上附设的树脂 制成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与所述树脂成型产品粘合的内层和在所述内层的外表面一侧 层叠的外层通过挤出成型法一体层叠成的多层结构,

上述内层或外层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由于内层和外层是通过挤出成型法 进行一体层叠,与目前的片材间用粘合剂贴合的产品相比,内层和外层 之间混入杂质的可能性小。此外,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由于 内层或外层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与通过目前的印刷面获得设计性的产 品相比,由内层或外层所含有的黑色系有色材料可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上述内层和外层也可均含有上述黑色系有色材料。由此,所述注射 成型用装饰片材可呈现出更为充分的黑色。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也可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中间层, 但优选具有将内层和外层直接层叠成的两层结构。通过将上述内层和外 层直接层叠,由于没有设置其他层,可以有效抑制制造成本的提高。

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也可进一步在外层的外表面具有层叠的硬 涂层。由此,例如,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的外 表面之后,通过硬涂层可切实防止上述外层的外表面被刮伤。

作为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 选为0.01μm-0.3μm。上述算术平均粗糙度(Ra)位于上述范围内,可获 得优异的外表面平滑性以及所谓钢琴黑色调的漆黑性。

作为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的外表面的60°光泽度,优选为70-90。 上述60°光泽度位于上述范围内,可获得优异的光泽度以及所谓钢琴黑色 调的漆黑性。

作为上述黑色系有色材料,可使用黑色系染料和黑色系颜料两种。 由此,可获得设计性更好的高的漆黑性。

外层的主要成分可为丙烯酸系树脂。由此,可提高所述注射成型用 装饰片材的耐候性和耐污染性。

作为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的拉伸强度,优选为20MPa以上。由 此,注射成型时,由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的准确形变,可适于将 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

作为内层的主要成分,可使用与上述树脂成型产品的主要成分同种 的树脂。由此,可使树脂成型产品与内层的粘合性优异,适于将所述注 射成型用装饰片材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此外,所谓“同种的 树脂”是指与构成单体相同的化学物质,也包括构成单体的组成不同的 物质或聚合形式不同的物质。

作为室温与上述内层的线膨胀系数(α1)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1) 之间的关系以及室温与上述外层的线膨胀系数(α2)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2)之间的关系,下述式(1)和式(2)的值的差为4×10-3以下。

α1×(Tg1-室温)···(1)

α2×(Tg2-室温)···(2)

由此,可降低内层和外层共挤成型时的内部应力,适于防止上述室 温下卷曲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的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具备: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注 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以及在该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的外层的外表面一侧 可剥离地层叠的剥离片。由此,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将上 述剥离片设置为面向成型模具的模具表面,向该成型模具中注射熔融树 脂,树脂固化后剥离上述剥离片,可得到在外表面附设有所述注射成型 用装饰片材的注射成型产品,该注射成型产品在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 材的内部混入杂质的可能性小,可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此外,本发明的注射成型产品可在外表面附设有由上述结构构成的 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由此,所述注射成型产品在所述注射成型用 装饰片材的内部混入杂质的可能性小,可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此外,所谓“有色材料”包括颜料、染料的概念。所谓“颜料”是 指在水、溶剂、油等介质中通常不溶解的颗粒状固体。所谓“染料”是 指在介质中可溶或至少部分可溶的着色材料。所谓“算术平均粗糙度 (Ra)”是指根据JIS B0601-2001,取样长度λc2.5mm、评价长度12.5mm 的值。所谓“光泽度”是指根据JIS Z8741的值。所谓“拉伸强度”是指 根据JIS K7162的值。所谓“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根据JIS K7121-1987 的值。所谓“线膨胀系数”是指根据JIS K7197的值。

本发明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以及注射成 型产品可减少杂质混入的可能性,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的概 略截面图。

图2表示与图1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不同的方式中涉及的注射成 型用装饰片材的概略截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的 概略截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注射成型产品的概略截面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当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

图1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具有内层2和外层3。注射成型用装 饰片材1附设于通过注射成型进行成型的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注射 成型用装饰片材1中,将内层2与外层3直接层叠。注射成型用装饰片 材1作为内层2与外层3的两层结构而形成。

(内层)

内层2粘合于树脂成型产品。内层2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而形成。 作为内层2的主要成分,没有特别限制,列举ABS系树脂、聚烯烃系树 脂、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等 热塑性树脂。其中,作为内层2的主要成分,优选与树脂成型产品的主 要成分同种的树脂。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由于内层2的主要 成分为与树脂成型产品的主要成分同种的树脂,因而可提高内层2与树 脂成型产品的粘合性。因此,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通过这种结构 可适宜地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

作为内层2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为例如100μm-800μm。

内层2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其中,所述黑色系有色材料为黑色系 颜料。作为上述黑色系颜料,列举无机黑色系颜料和有机黑色系颜料, 具体列举碳黑(炉法炭黑、槽法炭黑、乙炔黑、热裂解炭黑、灯黑等); 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偶氮系颜料(甲亚胺偶氮黑(アゾメチンアゾ ブラック)等);苯胺黑;苝黑;花青黑;复合氧化物系黑色素;钛黑; 活性炭;铁氧体(非磁性铁氧体、磁性铁氧体等);磁铁矿;氧化铬;氧 化铁;二硫化钼;铬络合物等。其中,作为内层2含有的黑色系颜料, 优选为炭黑。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由于作为内层2中含有的 黑色系颜料使用了炭黑,与下述外层3中含有的黑色系有色材料合用可 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0nm-30μm。上述黑色系颜料的 平均粒径的上限更优选为5μm,进一步优选为3μm。另一方面,上述黑 色系颜料的平均粒径的下限更优选为200nm,进一步优选为300nm。如 果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平均粒径小于上述下限,由于凝集等可能造成很难 均一分散。另一方面,如果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平均粒径超过上述上限, 可能引起分散不良、外观差等情况。

作为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内层2的所有 组成成分,优选为0.1质量%-1质量%。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含量的上限更 优选为0.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另一方面,上述黑色系颜 料的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如果上 述黑色系颜料的含量小于上述下限,则可能无法呈现出所期望的黑色。 相反,如果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含量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可能降低颜 料的分散性。

此外,对于内层2,作为上述黑色系有色材料,可使用黑色系染料 和黑色系颜料两种。在内层2含有黑色系染料和黑色系颜料两种作为上 述黑色系有色材料的情况下,作为上述黑色系染料,列举偶氮染料、吖 啶染料、亚硝基染料、硝基染料、二苯乙烯偶氮染料、酮亚胺染料(ケ トイミン染料)、三苯甲烷染料、呫吨染料(キサンテン染料)、喹啉染料、 次甲基/多次甲基染料、蒽醌染料、噻唑染料、吲达胺/靛酚染料、吖嗪染 料、噁嗪染料、噻嗪染料、硫化染料、胺酮/氧酮染料、靛属染料(イン ジゴイド染料)、酞菁染料、苝染料、紫环酮染料(ペリノン染料)等。 上述染料可单独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也可为红、绿、 黄等染料组合呈现的深黑色。

作为上述黑色系染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相对于内层2 的所有组成成分,优选为0.5质量%-2质量%。上述黑色系染料的含量的 上限更优选为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3质量%。另一方面,上述黑 色系染料的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0.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9质量%。

在内层2含有上述黑色系染料的情况下,作为与该黑色系染料合用 的黑色系颜料,优选为炭黑。此外,作为与上述黑色系染料合用的黑色 系颜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相对于内层2的所有组成成分, 优选为0.001质量%-0.2质量%。与上述黑色系染料合用的黑色系颜料的 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另一方面, 与上述黑色系染料合用的黑色系颜料的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0.005质 量%,进一步优选为0.01质量%。

作为内层2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总含量, 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相对于内层2的所有组成成分,优选为0.7质 量%-2.001质量%。内层2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 总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1.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4质量%。另一方面, 内层2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总含量的下限更优 选为0.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内层2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 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使其与下述外层3中含 有的黑色系有色材料合用,使遮盖性提高,可呈现出更深的漆黑性。

(外层)

外层3层叠于内层2的外表面。外层3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而形 成。作为外层3的主要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丙烯酸系树脂。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由于外层3的主要成分使用了丙烯酸系 树脂,可提高耐候性和耐污染性。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列举含有以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以及上述 化合物的衍生物等的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聚合物。作为该丙烯 酸系树脂,列举例如从如下单体中选出的一种或多种丙烯酸系单体聚合 后的物质: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 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 烯酸异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烷基酯。该丙烯酸系树脂中, 也包含丙烯酸系单体与其他单体成分共聚后的物质。在上述共聚的情况 下,其他单体成分的含有率(共聚比例)为: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系树脂 的所有单体成分,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 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下。

对于上述丙烯酸系树脂,优选含有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聚合物。由于丙烯酸系树脂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单体成分,可提 高所得到的丙烯酸系树脂的相容性。对于含有作为单体成分的甲基丙烯 酸甲酯的聚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与 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列 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丙烯酸烷基酯类;α- 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2,4- 二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等烷基取代苯乙烯;α-甲 基苯乙烯、α-甲基-对甲基苯乙烯等α-烷基取代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化合 物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 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马来酸酐等不饱和羧酸酐类;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马来酸等不饱和羧酸类等。作为其他单体,从提高所得注 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柔性和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α-羟甲基丙烯酸 烷基酯类、苯乙烯、烷基取代苯乙烯、α-烷基取代苯乙烯、不饱和羧酸 类,更优选α-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苯乙烯、α-烷基取代苯乙烯、不 饱和羧酸类,其中,进一步优选α-羟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α-甲基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作为其他单体,使用α-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与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可通过进行脱水反应,由于 形成部分地包含聚合物主链的内酯环,因此,特别地提高所得丙烯酸系 树脂的耐热性。上述单体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上述甲基丙 烯酸甲酯和其他单体形成的共聚物中,其他单体成分的含有率为:相对 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优选为50质量%以下。

作为可与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他单体,优选为丙烯酸烷基 酯类。作为其他单体,使用丙烯酸烷基酯类,可提高所得丙烯酸系树脂 的耐热温度,此外可提高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和 丙烯酸烷基酯类的共聚物中,从提高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丙烯酸烷基酯 类单体成分的含有率为:相对于所有单体成分,优选为0.1质量%-15质 量%,更优选为0.2质量%-14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12质量%。

作为上述丙烯酸烷基酯类,即使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与甲基丙 烯酸甲酯少量共聚,上述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显著,故为优 选。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也可使用等规聚甲基丙烯酸酯或间规聚甲 基丙烯酸酯。此外,对于丙烯酸系树脂,可直接使用市售品,也可由市 售品作为前体进行制造。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制造方法,可采用目前所公知的方法,可 采用例如浇铸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阴离 子聚合等聚合方法。优选不使用悬浊剂或乳化剂的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 由此可减少细小杂质的混入。此外,在溶液聚合的情况下,可使用甲苯 等芳香烃溶剂。此外,在本体聚合的情况下,通过加热生成的游离自由 基或通过电离辐射照射引发聚合。此外,作为聚合反应中使用的聚合引 发剂,可使用例如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化合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 月桂酰、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等有机过氧化物。

此外,对于9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聚合的情况,一般采用溶液 聚合,有机溶剂中可溶的聚合引发剂中,优选使用10小时半衰期温度为 80℃以上的物质。作为如上所述的聚合引发剂,具体列举1,1-双(叔丁基 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环己烷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苯甲 酰基过氧)己烷、1,1-偶氮二(1-环己烷甲腈)、2-(氨基甲酰基偶氮)异丁腈 等。作为对于上述聚合反应的上述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聚合中 使用的所有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005-5质量份。

聚合反应中,可根据需要使用分子量调节剂。该分子量调节剂可采 用在自由基聚合中通常使用的物质。具体来说,可使用例如丁基硫醇、 辛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等硫醇化合物。上述分 子量调节剂优选以使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分子量达到所期望范围的浓度 范围进行添加。

此外,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使用例如特公昭 63-1964号公报等记载的方法。此外,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可通过与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或丙烯酸烷基酯与其他一种以上的单体共聚获得 三元以上的共聚物。

上述三元以上的共聚物中,作为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或丙烯酸烷 基酯共聚的其他单体成分,可采用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 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以及对叔丁基苯 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等不饱 和腈类;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 丙烯酰胺、丁氧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类; 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不饱和羧酸酐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 α-取代丙烯酸、α-取代甲基丙烯酸、马来酸等不饱和羧酸类;(甲基)丙烯 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 丙烯酸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 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羟己酯以及(甲基)丙烯酸 -2,3,4,5-四羟戊酯等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类等。

通过上述丙烯酸系树脂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PMMA)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万-40万,更优 选为4万-30万,进一步优选为7万-20万。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Mw在 上述范围内,在可提高所得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强度的同时,可提 高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加工性和流动性。此外,分子量分布(Mw/Mn) 优选为1.8-3.0,更优选为1.8-2.7,进一步优选为1.8-2.5。

上述丙烯酸系树脂可为单体成分的组成、分子量等不同的两种以上 的丙烯酸系树脂的混合物。在该情况下,上述重均分子量表示它们的平 均值。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维卡软化温度,优选为80℃-120℃,更优 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此外,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进一 步优选为95℃以上。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熔融指数(ASTM D1238; I条件),从所得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g/10 分钟以下,更优选为12g/10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g/10分钟以下。

上述丙烯酸系树脂为不含有芳香族乙烯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 酸系树脂(以下也称为“丙烯酸系树脂(1)”)的情况下,作为丙烯酸 系树脂(1)中的丙烯酸系单体成分的含有率,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系树脂 (1)的所有单体成分,优选为40质量%以上。作为该丙烯酸系树脂(1), 可使用例如从下列单体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单体进行聚合后的树脂:甲 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 烯酸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 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酯。

上述丙烯酸系树脂(1)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万-20万,更优选为 7万-15万。如果该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使所得注射成型用装饰片 材1强度优异的同时,在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成型时的成型加工性和 流动性优异。

进一步,作为构成外层3的丙烯酸系树脂,在含有芳香族乙烯系单 体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系树脂(以下也称为“丙烯酸系树脂(2)”), 与不含上述芳香族乙烯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系树脂(1)合用的 情况下,也可进一步与其他丙烯酸系树脂合用。该情况下,上述其他丙 烯酸系树脂的含量为:相对于构成外层3的全部树脂100质量份,优选 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上述丙烯酸系树脂(1)的 含量为:相对于构成外层3的全部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50 质量份,更优选为0.1质量份-4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1质量份-35质量 份。进一步地,上述丙烯酸系树脂(2)的含量,相对于构成外层3的全 部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50质量份-99.9质量份,更优选为60质量份 -99.9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65质量份-99.9质量份。通过外层3中丙烯 酸系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可提高所得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耐 热性。此外,通过使用主链上具有环状结构的丙烯酸系树脂,可提高注 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耐热性。

此外,外层3在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同时,优 选含有橡胶状聚合物(ゴム質重合体)。作为上述橡胶状聚合物,列举例 如丁二烯系ABS橡胶、丙烯酸系、聚烯烃系、硅氧烷系、氟橡胶等具有 单层或多层结构的橡胶粒子等。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橡胶,可仅由丙烯酸系单体构成,或者也可由丙 烯酸系单体和其他单体构成。作为丙烯酸系单体,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等。作为其他单体,列举例 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2,4-二乙基苯 乙烯、4-丁氧基苯乙烯、N,N-二甲氨基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丙 烯腈、甲基丙烯腈、氰化亚乙烯等α,β-烯属不饱和腈化合物;醋酸乙烯 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化合物;乙基乙烯基醚、十六烷基乙烯基醚、 羟丁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化合物等。上述其他单体可分别单独使用, 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丙烯酸系橡胶可使用交联剂进行交联。作为交联剂,列举例如: 硫黄;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 苯等有机过氧化物;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等有机 硫化物;对醌二肟、p,p′-二苯甲酰醌二肟等肟化合物;六亚甲基二胺氨 基甲酸盐等聚胺等。使用交联剂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使用例如二苯 基胍、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2-巯基苯并噻唑、硫化二苯并噻唑等 硫化促进剂。

作为上述橡胶状聚合物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 0.1μm-0.6μm。对于上述橡胶状聚合物的平均粒径的上限,更优选为 0.5μm,进一步优选为0.4μm。另一方面,对于上述橡胶状聚合物的平均 粒径的下限,更优选为0.2μm,进一步优选为0.3μm。在上述橡胶状聚合 物的平均粒径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可能会降低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 的透明度。相反,在上述橡胶状聚合物的平均粒径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 况下,可能会降低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柔性。

作为外层3中上述橡胶状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50质量%, 更优选为10质量%-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40质量%。如果 上述橡胶状聚合物的含量未达到上述下限,可能会降低注射成型用装饰 片材1的柔性。相反,如果上述橡胶状聚合物的含量超过上述上限时, 可能会降低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透明度。

作为上述橡胶状聚合物,可采用具有多层结构的物质。作为该多层 结构,可采用例如,由核-壳结构构成的二层结构;由中心硬质层、软质 层、最外层硬质层构成的三层结构;还可进一步在软质层和最外层硬质 层之间具有中间硬质层的四层结构等。

作为上述二层结构,可为例如由橡胶状聚合物构成的核层和由丙烯 酸树脂系的玻璃状聚合物构成的壳层而构成的核-壳结构。此外,作为核 层中使用的橡胶状聚合物,只要是常温下为橡胶状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 制,可采用例如以丁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橡胶状聚合物(例如,丁二烯均 聚物、丁二烯-芳香族乙烯共聚物等)、以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的橡 胶状聚合物(例如,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苯 乙烯共聚物等)等。此外,优选采用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由此可提高 强度、生产性、透明度。此外,作为壳层中使用的玻璃状聚合物,只要 是常温下为玻璃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例如甲基 丙烯酸甲酯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

此外,作为具有三层以上多层结构的橡胶状聚合物,列举由橡胶状 聚合物构成的软质层、由玻璃状聚合物构成的硬质层进行三层以上层叠 构成的物质。对于软质层中使用的橡胶状聚合物以及硬质层中使用的玻 璃状聚合物,可使用上述二层结构的橡胶粒子中说明的物质。

此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条件下,内层2以及外层3中可混合 其他聚合物。此外,作为其他聚合物,列举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 烃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酯、聚砜、 聚苯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缩醛等热塑性树脂;以及酚醛树脂、 三聚氰胺树脂、硅氧烷树脂、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等。其他聚合物可 单独或多种混合使用。

作为外层3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40μm-100μm。外 层3的平均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90μm,进一步优选为80μm。另一方面, 外层3的平均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50μm,进一步优选为60μm。在外层 3的平均厚度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可能会与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 的轻薄化的需求相悖。相反,在外层3的平均厚度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 况下,外层3中含有的黑色系有色材料的含量降低可能不能呈现出所期 望的黑色,此外可能会降低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硬度等。

外层3中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其中,外层3中含有黑色系染料和 黑色系颜料两种。

作为外层3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列举例如偶氮染料、吖啶染 料、亚硝基染料、硝基染料、二苯乙烯偶氮染料、酮亚胺染料、三苯甲 烷染料、呫吨染料、喹啉染料、次甲基/多次甲基染料、蒽醌染料、噻唑 染料、吲达胺/靛酚染料、吖嗪染料、噁嗪染料、噻嗪染料、硫化染料、 胺酮/氧酮染料、靛属染料、酞菁染料、苝染料、紫环酮染料。上述染料 可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也可为红、绿、黄等染料组合呈现 的深黑色。

作为外层3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 于外层3的所有构成成分,优选为0.5质量%-2质量%。上述黑色系染料 的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3质量%。另一方面, 上述黑色系染料的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0.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9质 量%。

作为外层3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颜料,优选为炭黑。此外,作为该 黑色系颜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外层3的所有构成成分,优 选为0.001质量%-0.2质量%。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0.15 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另一方面,上述黑色系颜料的含量的 下限更优选为0.00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1质量%。

作为外层3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总含量, 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相对于外层3的所有组成成分,优选为0.7质 量%-2.001质量%。外层3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 总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1.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3质量%。另一方面, 外层3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总含量的下限更优 选为0.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外层3中含有的上述黑色系 染料和上述黑色系颜料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使其与内层2中含有的 黑色系有色材料合用,使遮盖性提高,可呈现出更深的漆黑性。

作为外层3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01μm-0.3μm。 此外,外层3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上限更优选为0.2μm, 进一步优选为0.1μm。外层3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上述 范围内,可获得外表面平滑性优异、呈现出所谓钢琴黑色调的漆黑性。

作为外层3的60°光泽度,优选为70-90。此外,外层3的60°光泽 度的下限更优选为73,进一步优选为75。外层3的外表面的60°光泽度 在上述范围内,可获得光泽度优异、呈现出所谓钢琴黑色调的漆黑性。

此外,作为外层3的外表面的20°光泽度,优选为65-85。外层3的 外表面的20°光泽度的下限,更优选为70,进一步优选为75。进一步, 作为外层3的外表面的85°光泽度,优选为90-110。外层3的外表面的 85°光泽度的下限,更优选为95,进一步优选为100。外层3的外表面的 20°光泽度和85°光泽度在上述范围内,可在光泽度方面更加优异、提高 所谓钢琴黑色调的漆黑性。

作为室温与内层2的线膨胀系数(α1)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之 间的关系以及室温与外层3的线膨胀系数(α2)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2) 之间的关系,如下述式(1)和式(2)的值的差优选为4×10-3以下,更 优选为2×1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3以下。

α1×(Tg1-室温)···(1)

α2×(Tg2-室温)···(2)

室温与内层2的线膨胀系数(α1)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之间的 关系以及室温与外层3的线膨胀系数(α2)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2)之 间的关系满足上述范围,在内层2和外层3共挤成型的情况下,可降低 内部应力,适于防止上述室温下卷曲的发生。

作为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拉伸强度,优选为20MPa以上,更优 选为30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MPa以上。此外,作为注射成型用装 饰片材1的拉伸强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为50MPa。所述注 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拉伸强度在上述范围内,注射成型时,由于所述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准确形变,可适于将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 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的外表面。

作为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亮度(L),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 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亮度在上 述范围内,可适宜呈现出钢琴黑色调的漆黑性。此外,所谓“亮度(L)” 是指根据JIS-Z8729的值。此外,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亮度(L) 为从外层一侧测定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值。

(制造方法)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通过挤出成型法将内层2和外层3一体层叠。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可使用例如具有一对挤出机的共挤出机(未图示) 进行制造。具体来说,首先,将内层2的形成材料从一个挤出机投入, 外层3的形成材料从另一挤出机投入。然后,将内层2的形成材料和外 层3的形成材料供给分配模块,以形成所期望厚度的方式进行分配。然 后,将内层2的形成材料和外层3的形成材料以形成所期望厚度的方式 进行分配后,在多歧管模具内进行层叠,从多歧管模具的前端挤出成膜 状。此外,一对挤出机和多歧管模具的温度设定在考虑所使用的树脂的 熔点等后进行适宜选择。

(优点)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由于是内层2和外层3通过挤出 成型法进行一体层叠,与目前的片材间用粘合剂贴合的产品相比,内层2 和外层3之间混入杂质的可能性小。此外,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 材1,由于内层2或外层3中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与通过目前的印刷面 获得设计性的产品相比,由内层2或外层3所含有的黑色系有色材料可 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由于内层2和外层3均含有黑色 系有色材料,所以可呈现出更充分的黑色。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由于具有由内层2和外层3直接 层叠的二层结构,因而在内层2和外层3之间没有设置其他层,可抑制 制造成本增加。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作为黑色系有色材料,由于使用 黑色系染料和黑色系颜料两种,可呈现出设计性更好的高的漆黑性。

[第二实施方式]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

图2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1具有内层12、外层3、硬涂层13。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1通过注射成型可附设于成型的树脂成型产品的外 表面。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中,内层12和外层3直接层叠。此外,对 于外层3,由于与图1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相同,因此,省略带有相 同编号的说明。

(内层)

内层12粘合于树脂成型产品。内层12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而形 成。作为内层12的主要成分和平均厚度,与图1的内层2相同。内层12 不含黑色系有色材料作为透明层而形成。

(硬涂层)

作为硬涂层13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制,适宜使用含有含三嗪环 的(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和有机微粒的组合物。作为该含三嗪环的(甲基) 丙烯酸酯预聚物,列举由氨基三嗪化合物、多聚甲醛以及含羟基的(甲基) 丙烯酸酯经一步合成的物质。此外,作为上述有机微粒,列举由乳液聚 合法合成的微粒。作为上述含三嗪环的(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平均分子 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00-20000。在上述平均分子量超过上述上限 的情况下,粘度增高,使涂布变困难的可能性提高。相反,在上述平均 分子量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够硬度的可能性增高。

对于上述氨基三嗪化合物,由于具有在三嗪环上的三个碳原子分别 连接有氨基的结构,因此表示氨基三嗪或其衍生物。作为上述氨基三嗪, 列举例如三聚氰胺。作为上述氨基三嗪衍生物,列举例如苯并胍胺、乙 酰胍胺、环己烷甲胍胺(シクロヘキサンカルボグアナミン)、环己烯甲 胍胺(シクロヘキセンカルボグアナミン)、降冰片烷甲胍胺(ノルボルナ ンカルボグアナミン)、降冰片烯甲胍胺(ノボルネンカルボグアナミン) 等。

作为上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列举例如丙烯酸-2-羟乙酯、甲 基丙烯酸-2-羟乙酯。此外,上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根据需要, 可添加具有含至少一个羟基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 -2-羟丙酯、丙烯酸-4-羟丁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 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 丙烯酸酯、烯丙醇、乙二醇烯丙基醚、甘油(单、二)烯丙基醚、N-羟 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或上述物质的混合物。

上述含三嗪环的(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合成,氨基三嗪化合物与 甲醛通过加成反应生成羟甲基,再与含有羟甲基和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的羟基进行缩合反应,或者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与甲醛生成甲醛半缩 醛,该甲醛半缩醛与氨基三嗪化合物进行缩合。缩合反应的进行程度可 通过由上述缩合反应脱去的水量进行判断,经过一段时间了解该水量, 可通过在规定阶段中停止水分的蒸馏来控制上述缩合反应。

作为上述有机微粒,列举例如由乳液聚合法合成的苯乙烯系树脂、 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有机微粒。上述有机微粒通 过乳液聚合法合成,在添加交联剂的同时,可抑制一次粒径的离散,促 进平面内弯曲性的均一化。

作为上述有机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 80nm-500nm。在上述有机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 雾度上升、可见度降低的可能性增高。相反,在上述有机微粒的平均一 次粒径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况下,有机微粒的合成变困难的可能性增高。 此外,平均一次粒径是指不引起凝集的单个粒子的直径;对于球状微粒, 平均一次粒径为其直径;对于球状以外的微粒,平均一次粒径表示长轴 径和短轴径的算术平均值,因此,是指通过电子显微镜测定的值。

相对于上述含三嗪环的(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100重量份,作为上 述有机微粒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 选为10重量份-30重量份。在上述添加量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不能 充分提高硬度的可能性增高。相反,在上述添加量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 况下,弯曲性降低的可能性增高。

此外,作为硬涂层13的形成材料,适宜使用含有上述含三嗪环的(甲 基)丙烯酸酯预聚物中残留的未反应的羟基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生成 的氨酯化的含三嗪环的(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和有机微粒的组合物。作为 上述有机微粒,列举由乳液聚合法合成的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 系共聚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有机微粒。此外,该有机微粒的平均一次 粒径以及相对于上述含三嗪环的(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100重量份的上 述有机微粒的添加量与上述相同。上述氨酯化的含三嗪环的(甲基)丙烯酸 酯预聚物通过氨酯化可进一步提高弯曲性。

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脂肪族、脂环式、芳香族、芳香 脂肪族异氰酸酯以及上述化合物的改性产物。

作为上述脂肪族异氰酸酯,列举例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等。作 为上述脂环式异氰酸酯,列举例如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氢化苯 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HTDI)等。此外, 作为上述芳香族异氰酸酯,列举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或 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萘二异氰酸酯(NDI)、苯二亚甲 基二异氰酸酯(XDI)、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TODI)、对亚苯基二异氰 酸酯(PPDI)等。作为上述芳香脂肪族异氰酸酯,列举例如α,α,α′,α′-四 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脂环式、芳香族或芳香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的 改性产物,列举上述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的部分或全部改性为碳二亚胺 基、脲二酮基(ウレトジオン基)、脲亚胺基(ウレトイミン基)、缩二脲 基、异氰脲酸酯基等的化合物。此外,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只使用一 种,也可两种以上合用。

此外,为了促进与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的反应,可使 用有机锡系氨酯化催化剂。作为上述有机锡系氨酯化催化剂,只要是氨 酯化反应中通常使用的有机锡系氨酯化催化剂,就没有特别限制,列举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二马来酸二丁基锡、硬脂酸亚锡、 辛酸亚锡等。

作为上述有机锡系氨酯化催化剂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 0.005重量%-3重量%。在上述有机锡系氨酯化催化剂的用量超过上述上 限的情况下,由于聚氨酯反应时的放热,使反应控制变困难的可能性增 高。相反,在上述有机锡系氨酯化催化剂的用量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况 下,聚氨酯反应不能充分进行的可能性增高。

硬涂层13优选使用作为反应性化合物的多官能团聚合单体,经过混 合或聚合形成的物质。

上述多官能团聚合单体为在分子中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甲基)丙烯酰 基、乙烯基、烯丙基的物质。作为上述多官能团聚合单体,其中,优选 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物质。对于所涉及的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 团聚合单体,自由基反应性非常高,从快速固化和高硬度的观点出发具 有优越性。

作为上述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团聚合单体,列举例如二季 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 (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 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 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 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上述物质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作为硬涂层13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μm-20μm。硬 涂层13的平均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15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此外, 硬涂层13的平均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3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硬涂层 13的平均厚度在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与轻薄化的需求相悖,同时可 能会降低柔软性。相反,硬涂层13的平均厚度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况下, 可能不能获得所期望的硬度。

此外,作为硬涂层13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以及硬涂层 13的外表面的60°光泽度、20°光泽度以及85°光泽度,与图1的外层3 的外表面的值相同。

此外,作为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1的拉伸强度以及亮度(L),与 图1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相同。

(制造方法)

作为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1的制造方法,一般具有(a)由内层12 和外层3形成层叠体的步骤,(b)在该层叠体的外层3的外表面形成硬 涂层13的步骤。作为上述(a),列举与图1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同样 的制造方法。此外,作为上述(b),列举将硬涂层13的形成材料涂布于 外层3的外表面,再经干燥、固化的方法。

作为将硬涂层13的形成材料涂布于外层3的外表面的方法,可列举 凹版涂布法、棒涂法、刮刀涂布法、辊涂法、刮板涂布法、模具涂布法 等公知的方法。

此外,作为使涂布于外层3的外表面的硬涂层13的形成材料固化的 方法,列举紫外线、电子束等活性能量线照射使其固化的方法。通过紫 外线固化的情况下,硬涂层13的形成材料中含有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列举例如二苯甲酮、联苯甲酰、米氏酮、2-氯 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异丁醚、 2,2-二乙氧基苯乙酮、苄基二甲基缩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 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2-甲基 -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 -2-甲基-1-丙酮、双2,6-二氟-3-吡咯苯基二茂钛、2-苄基-2-二甲基氨基 -1-(4-吗啉苯基)-1-丁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此外, 上述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

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可使用高压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已知装置。 作为紫外线照射能量,优选为100-2000mJ/cm2,更优选为300-700mJ/cm2。 此外,通过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紫外线照射,可进一步提高耐划伤性。

此外,作为电子束照射装置,可使用目前已知的固化装置。作为电 子束照射量,优选为10kGy-200kGy,更优选为30kGy-100kGy。

(优点)

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1,由于在外层3的外表面进一步具 备层叠的硬涂层13,例如,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1附设于树脂成型 产品的外表面之后,通过硬涂层13可切实防止上述外层3的外表面被刮 伤。

[第三实施方式]

(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

图3的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21具有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和剥离 片22。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具有内层2和外层3。对于内层2和外层3, 由于与图1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相同,因此省略带有相同编号的说 明。

(剥离片)

剥离片22可剥离地层叠于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外层3的外表 面。剥离片22具有基材膜。该基材膜由具有耐热性、耐加工机械强度、 耐溶剂性等的各种材料形成。作为形成上述基材膜的主要成分,列举例 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乙烯、 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系树脂;尼龙6等聚酰胺系树脂;聚氯乙 烯等乙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赛璐 玢、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等的合成树脂。其中,从耐热性、机械 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聚酯系树脂,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上述基材膜可为拉伸薄膜、未拉伸薄膜中的任意一种,但从提高强 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沿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拉伸的基材膜。此外,上述 基材膜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此外,根据需要,上述基材膜可添加填 充剂、增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添加剂。

作为上述基材膜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20μm-1mm。 上述基材膜的平均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8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0μm。 另一方面,上述基材膜的平均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60μm,进一步优选为 100μm。如果上述基材膜的平均厚度超过上述上限,可能会使剥离片22 的柔性不足。相反,如果上述基材膜的平均厚度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况 下,可能会使剥离片22的强度不足。

此外,对于剥离片22,可在上述基材膜的内表面一侧(与外层3的 层叠面一侧)层叠剥离层。该剥离层是为了提高剥离片22和注射成型用 装饰片材1的剥离性而设置的,因此,在基材膜与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 之间剥离性高的情况下,则没有必要设置该剥离层。作为上述剥离层的 形成材料,列举硅氧烷、三聚氰胺、氟化聚合物、合成树脂等。作为上 述合成树脂,列举三聚氰胺系树脂、尿素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 系树脂、酚醛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氨基醇酸系树脂等。上述剥离层可 将该剥离层的形成材料通过凹版涂布法、辊涂法、缺角轮涂布法(コン マコート法)、模唇涂布法(リップコート法)等公知的方法涂布于基材 膜上,再经干燥、固化形成。此外,对于上述剥离层的形成,也可对层 叠面进行电晕处理或易粘合处理。

上述剥离层中也可含有交联剂。作为上述剥离层中含有的交联剂, 列举例如环氧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羟甲基系交联剂、螯合系 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三聚氰胺系交联剂、多价金属螯合系交联剂 等。

对上述交联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上述剥离层的主要成 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5质量份-2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2质量份-10 质量份。交联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可获得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

作为有机溶剂,列举例如己烷、庚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甲苯、 二甲苯等芳香烃;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醇;甲基乙基酮、2-戊酮、 异佛尔酮等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甲氧基丙酯等酯;乙基溶纤 剂等溶纤剂系溶剂;甲氧基丙醇、乙氧基丙醇、甲氧基丁醇等二元醇系 溶剂。上述有机溶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上述剥离层中,根据需要可添加填充剂、软化剂、抗氧化剂、紫外 线吸收剂、增粘剂、抗静电剂等。

作为上述剥离层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μm-50μm。 上述剥离层的平均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45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此 外,上述剥离层的平均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15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 在上述剥离层的平均厚度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可能会与轻薄化的需 求相悖。相反,在上述剥离层的平均厚度未达到上述下限的情况下,可 能会降低剥离性。

(优点)

由于所述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21具备: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 1;以及在该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外层3的外表面可剥离地层叠的剥 离片22。将剥离片22设置为面向成型模具的模具表面,向该成型模具中 注射熔融树脂,树脂固化后剥离剥离片22,可得到在外表面附设有所述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的注射成型产品,该注射成型产品在所述注射成 型用装饰片材1的内部混入杂质的可能性小,可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第四实施方式]

(注射成型产品)

图4的注射成型产品31具有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和树脂成型产品 32。对于注射成型产品31,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 32的外表面。

(树脂成型产品)

作为树脂成型产品32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列举聚烯烃系树 脂、聚碳酸酯系树脂、ABS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苯乙 烯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

(制造方法)

作为将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32的方法,优选 嵌件成型(インサート成形)和模内成型(インモールド成形)等。作为 将上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附设于树脂成型产品32的方法,例如包括: (a)将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设置在注射成型模具内部的步骤,(b)进 行真空成型,使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紧密附着于模具内表面的步骤,(c) 将树脂成型产品32的形成材料在该模具内进行注射成型的步骤。

(优点)

由于所述注射成型产品31是在外表面上附设有所述注射成型用装 饰片材1的注射成型产品,因此,杂质混入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1 内部的可能性小,可呈现出充分的黑色。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以及 注射成型产品除上述形态之外,也可实施进行各种改变、改良的形态。 此外,可能将本发明中涉及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适当组合后 实施。

例如,对于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也可只在内层含有黑色系有 色材料。作为只在内层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的情况下的黑色系有色材料 可以与只在外层含有黑色系有色材料的情况相同。此外,在注射成型用 装饰片材具有硬涂层的情况下,也可在该硬涂层的外表面层叠剥离片。

所述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也可在内层与外层之间、或外层与硬涂层 之间等处具有其他层。此外,为了提高与树脂成型产品的粘合性,所述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也可在内层的内表面一侧具有粘合层。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 以及注射成型产品混入杂质的可能性小,可呈现出充分的黑色,适于个 人电脑、手机、家电、化妆品容器、杂货、汽车内饰部件等的表面装饰。

附图标记说明

1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

2  内层

3  外层

11 注射成型用装饰片材

12 内层

13 硬涂层

21 注射成型用片材层叠体

22 剥离片

31 注射成型产品

32 树脂成型产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