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及系统

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及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采集陆上地震数据;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得到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得到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获得提高、成像假象减少,在陆上资料逆时偏移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7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49621.9

  • 申请日2014-02-13

  • 分类号G01V1/28;G01V1/34;G01V1/36;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任默闻

  •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58: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7

    授权

    授权

  • 2014-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V1/28 申请日:2014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勘探地球物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地震数据的成像技术,具体的讲是一 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化,现有技术中对地震偏移成像精度的要求也逐步提 高。逆时偏移是一种适合陡倾角地层成像的偏移方法,能够对高陡构造进行准确成像。随 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发展,逆时偏移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

常规的逆时偏移成像是基于高信噪比数据、雷克子波以及沿层速度模型的。对偏移结 果,通过应用低频噪声衰减方法来去除低频噪声。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利用与噪 声类似的绕射信号,速度模型无法准确描述波场走时,偏移剖面无法对低频成像,同时过 高的频率会降低计算效率,最终的低频噪声衰减会引起偏移剖面相位发生改变。

虽然逆时偏移算法比较先进,但是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原因 在于逆时偏移算法的实施过程需要考虑速度和数据两部分内容,才能同时兼顾,有望取得 好的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逆时偏移算法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及系统,对陆上地 震数据按照去噪程度强弱进行去噪,得到两套数据,利用强去噪数据进行速度建模,利用 弱去噪数据进行逆时成像,得到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获得提高、成像假象减少,在陆上资 料逆时偏移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包括: 采集陆上地震数据;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对所述的 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 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 逆时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 声衰减,得到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包括: 地震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陆上地震数据;强去噪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 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弱去噪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 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构建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 频子波;速度模型构建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逆时偏移成像 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 时偏移成像结果;噪声衰减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 得到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及系 统,对陆上地震数据按照去噪程度强弱进行去噪,得到两套数据,利用强去噪数据进行特 殊地质体刻画的速度建模,利用弱去噪数据进行逆时成像,最终得到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 获得提高、成像假象减少,在陆上资料逆时偏移中,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的实施方 式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的实施方 式二的流程图;

图3为图1中的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3中的步骤S304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1中的步骤S105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的实施方 式三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的实施方 式一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的实施方 式二的结构框图;

图9为图7中的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10为图9中的宽频子波构建模块404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11为图7中的速度模型构建装置500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的实施 方式三的结构框图;

图13为二维西秋模型示意图;

图14为具体实施例中含有噪声的陆上模拟地震数据示意图;

图15为对图14所示的陆上模拟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后得到的弱去噪数据示意图;

图16为对图14所示的陆上模拟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后得到的强去噪数据示意图;

图17为具体实施例中构建的宽频子波的振幅谱示意图;

图18为具体实施例中构建的宽频子波的振幅谱能量示意图;

图19为具体实施例中构建的宽频子波的示意图;

图20为具体实施例中速度分析后得到的速度模型示意图;

图21为具体实施例中经过分界面刻画并填充分界面速度后的速度模型示意图;

图22为未进行地质体刻画模型偏移结果示意图;

图23为具体实施例中基于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特殊地质体刻画速度模型进行逆 时偏移成像的成像结果示意图;

图24为具体实施例中多轮速度刻画和迭代后的偏移结果示意图;

图25为具体实施例中对逆时偏移结果进行低频噪音衰减,衰减前的偏移结果示意图;

图26为具体实施例中对逆时偏移结果进行低频噪音衰减,衰减后的偏移结果示意图;

图27分别为零相位子波、发生相位改变的偏移结果波形、零相位化处理后的波形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逆时偏移算法比较先进,但是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原因在于逆时偏移算法的实施过程需要考虑速度和数据两部分内容,才能同时兼顾,有 望取得好的结果。

有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 图1为该方法的实施方式一的具体流程图,由图1可知,所述的方法包括:

S101:采集陆上地震数据。陆上地震数据与海上地震数据相比,其频带较窄,信噪比 较低,因此,现有的逆时偏移算法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实 施方式中,可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陆上地震数据。

S102: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

S103: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对采集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在去噪过程中,可通过 改变去噪模块的参数来控制去噪程度的强弱,最终获得去噪程度较强和较弱的两套数据, 分别为强去噪数据、弱去噪数据。其中,弱去噪数据保留了数据的低频信息。

在本发明中,强去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小于或等于10%,弱去噪数据是指去 处噪声的回加比大于或等于50%。

S104: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图3为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

S105: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图5为步骤S105的具体流程图。

S106: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 时偏移成像结果;

S107: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得到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的实施方 式二的流程图,由图2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方法包括:

S201:采集陆上地震数据。陆上地震数据与海上地震数据相比,其频带较窄,信噪比 较低,因此,现有的逆时偏移算法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实 施方式中,可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陆上地震数据。

S202: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观测系统定义;

S203:对观测系统定义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

S204: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

S205: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

在实施方式二中,分别对经过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处理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去噪。 在去噪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去噪模块的参数来控制去噪程度的强弱,最终获得去噪程度较 强和较弱的两套数据,分别为强去噪数据、弱去噪数据。其中,弱去噪数据保留了数据的 低频信息。也即去噪处理的地震数据包括进行过观测系统定义和静校正处理但未进行去噪 处理的地震数据。在本发明中,强去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小于或等于10%,弱去 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大于或等于50%。

S206: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本发明使用宽频带子波作为逆时偏移 的输入子波,其频带的低频端保持较强的能量,高频段与数据的高频范围一致,子波的相 位采用零相位。图3为步骤S206的具体流程图,由图3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301: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变换数据;

S302: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陆上地震数据的高频频率;

S303: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频率的能量;

S304:根据所述的高频频率、峰值频率的能量构建宽频子波。图4为步骤S304的具 体流程图,由图4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401:构建宽频子波;

S402: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高频频率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的高频频率;

S403: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频率能量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频率的能量;

S404:将所述宽频子波的相位设置为零相位。

由图2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S207: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图5为步骤S207的具体流程图,由图5 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501: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共中心点道集;

S502:对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S503:根据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分析结果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动校正,得到动 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

S504:对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数据;

S505:对所述的叠加数据进行特殊构造体层位拾取,得到层位;

S506:根据所述的分析结果对所述层位的上下界面进行速度填充,得到速度模型。

本发明构建逆时偏移的速度模型时,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中断层、强反射界面、盐 体等特殊构造类型进行分界面刻画,在速度模型中刻画出相应特殊构造的速度分界面。

由图2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S208: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 时偏移成像结果。

S209: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得到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的实施方 式三的流程图,由图6可知,在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的方法包括:

S601:采集陆上地震数据。陆上地震数据与海上地震数据相比,其频带较窄,信噪比 较低,因此,现有的逆时偏移算法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实 施方式中,可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陆上地震数据。

S602: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观测系统定义;

S603:对观测系统定义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

S604: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

S605: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

在实施方式三中,分别对经过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处理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去噪。 在去噪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去噪模块的参数来控制去噪程度的强弱,最终获得去噪程度较 强和较弱的两套数据,分别为强去噪数据、弱去噪数据。其中,弱去噪数据保留了数据的 低频信息。也即去噪处理的地震数据包括进行过观测系统定义和静校正处理但未进行去噪 处理的地震数据。在本发明中,强去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小于或等于10%,弱去 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大于或等于50%。

S606: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本发明使用宽频带子波作为逆时偏移 的输入子波,其频带的低频端保持较强的能量,高频段与数据的高频范围一致,子波的相 位采用零相位。图3为步骤S606的具体流程图,由图3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301: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变换数据;

S302: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陆上地震数据的高频频率;

S303: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频率的能量;

S304:根据所述的高频频率、峰值频率的能量构建宽频子波。图4为步骤S304的具 体流程图,由图4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401:构建宽频子波;

S402: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高频频率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的高频频率;

S403: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频率能量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频率的能量;

S404:将所述宽频子波的相位设置为零相位。

由图6可知,在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S607: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图5为步骤S607的具体流程图,由图5 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501: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共中心点道集;

S502:对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S503:根据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分析结果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动校正,得到动 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

S504:对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数据;

S505:对所述的叠加数据进行特殊构造体层位拾取,得到层位;

S506:根据所述的分析结果对所述层位的上下界面进行速度填充,得到速度模型。

本发明构建逆时偏移的速度模型时,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中断层、强反射界面、盐 体等特殊构造类型进行分界面刻画,在速度模型中刻画出相应特殊构造的速度分界面。

由图6可知,在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S608: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 时偏移成像结果。

S609: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得到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S610:对所述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变换结果;

S611: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结果判断所述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的相位是否为零;

S61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的傅立叶变换结果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 处理结果;

S613:对所述的零相位处理结果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得到相位校正后的逆时偏移成像 结果。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方法,对陆上 地震数据按照去噪程度强弱进行去噪,得到两套数据,利用强去噪数据进行特殊地质体刻 画的速度建模,利用弱去噪数据进行逆时成像,最终得到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获得提高、 成像假象减少,在陆上资料逆时偏移中,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图7为该系统的实施 方式一的结构框图,由图7可知,在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系统包括:

地震数据采集装置100,用于采集陆上地震数据。陆上地震数据与海上地震数据相比, 其频带较窄,信噪比较低,因此,现有的逆时偏移算法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 如人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陆上地震数据。

强去噪处理装置2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

弱去噪处理装置3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对采集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在去噪过程中,可通过 改变去噪模块的参数来控制去噪程度的强弱,最终获得去噪程度较强和较弱的两套数据, 分别为强去噪数据、弱去噪数据。其中,弱去噪数据保留了数据的低频信息。在本发明中, 强去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小于或等于10%,弱去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大 于或等于50%。

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用于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图9为宽频子 波构建装置400的具体结构框图。

速度模型构建装置500,用于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图11为速度模型 构建装置500的具体结构框图。

逆时偏移成像装置600,用于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 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噪声衰减装置700,用于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得到逆 时偏移成像结果。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的实施方 式二的结构框图,由图8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系统包括:

地震数据采集装置100,用于采集陆上地震数据。陆上地震数据与海上地震数据相比, 其频带较窄,信噪比较低,因此,现有的逆时偏移算法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 如人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陆上地震数据。

观测系统8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观测系统定义;

静校正装置900,用于对观测系统定义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

强去噪处理装置2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

弱去噪处理装置3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

在实施方式二中,分别对经过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处理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去噪。 在去噪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去噪模块的参数来控制去噪程度的强弱,最终获得去噪程度较 强和较弱的两套数据,分别为强去噪数据、弱去噪数据。其中,弱去噪数据保留了数据的 低频信息。也即去噪处理的地震数据包括进行过观测系统定义和静校正处理但未进行去噪 处理的地震数据。在本发明中,强去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小于或等于10%,弱去 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大于或等于50%。

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用于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本发明使用宽 频带子波作为逆时偏移的输入子波,其频带的低频端保持较强的能量,高频段与数据的高 频范围一致,子波的相位采用零相位。图9为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的具体结构框图,由 图9可知,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具体包括:

变换数据确定模块401,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变 换数据;

高频频率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陆上地震数据的高 频频率;

能量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频 率的能量;

宽频子波构建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的高频频率、峰值频率的能量构建宽频子波。 图10为宽频子波构建模块404的具体结构框图,由图10可知,宽频子波构建模块404具 体包括:

宽频子波构建单元4041,用于构建宽频子波;

高频频率设置单元4042,用于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高频频率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 的高频频率;

能量设置单元4043,用于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频率能量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 频率的能量;

相位设置单元4044,用于将所述宽频子波的相位设置为零相位。

由图8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速度模型构建装置500,用于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图11速度模型构 建装置500的具体结构框图,由图11可知,该装置具体包括:

分选模块501,用于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共中心点道集;

速度分析模块502,用于对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动校正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分析结果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 动校正,得到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

叠加模块504,用于对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数据;

层位拾取模块505,用于对所述的叠加数据进行特殊构造体层位拾取,得到层位;

速度填充模块506,用于根据所述的分析结果对所述层位的上下界面进行速度填充, 得到速度模型。

本发明构建逆时偏移的速度模型时,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中断层、强反射界面、盐 体等特殊构造类型进行分界面刻画,在速度模型中刻画出相应特殊构造的速度分界面。

由图8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逆时偏移成像装置600,用于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 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噪声衰减装置700,用于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得到逆 时偏移成像结果。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的实施 方式三的结构框图,由图12可知,在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的系统包括:

地震数据采集装置100,用于采集陆上地震数据。陆上地震数据与海上地震数据相比, 其频带较窄,信噪比较低,因此,现有的逆时偏移算法在实际陆上资料应用中的效果不尽 如人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陆上地震数据。

观测系统8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观测系统定义;

静校正装置900,用于对观测系统定义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

强去噪处理装置2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强去噪处理,得到强去噪数据;

弱去噪处理装置300,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弱去噪处理,得到弱去噪数据;

在实施方式三中,分别对经过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处理后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去噪。 在去噪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去噪模块的参数来控制去噪程度的强弱,最终获得去噪程度较 强和较弱的两套数据,分别为强去噪数据、弱去噪数据。其中,弱去噪数据保留了数据的 低频信息。也即去噪处理的地震数据包括进行过观测系统定义和静校正处理但未进行去噪 处理的地震数据。在本发明中,强去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小于或等于10%,弱去 噪数据是指去处噪声的回加比大于或等于50%。

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用于根据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构建宽频子波。本发明使用宽 频带子波作为逆时偏移的输入子波,其频带的低频端保持较强的能量,高频段与数据的高 频范围一致,子波的相位采用零相位。图9为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的具体结构框图,由 图9可知,宽频子波构建装置400具体包括:

变换数据确定模块401,用于对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变 换数据;

高频频率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陆上地震数据的高 频频率;

能量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数据确定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频 率的能量;

宽频子波构建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的高频频率、峰值频率的能量构建宽频子波。 图10为宽频子波构建模块404的具体结构框图,由图10可知,宽频子波构建模块404具 体包括:

宽频子波构建单元4041,用于构建宽频子波;

高频频率设置单元4042,用于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高频频率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 的高频频率;

能量设置单元4043,用于将所述宽频子波的频率能量设置为所述的陆上地震数据峰值 频率的能量;

相位设置单元4044,用于将所述宽频子波的相位设置为零相位。

由图12可知,在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速度模型构建装置500,用于根据所述的强去噪数据构建速度模型。图11速度模型构 建装置500的具体结构框图,由图11可知,该装置具体包括:

分选模块501,用于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共中心点道集;

速度分析模块502,用于对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动校正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分析结果对所述的强去噪数据进行 动校正,得到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

叠加模块504,用于对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数据;

层位拾取模块505,用于对所述的叠加数据进行特殊构造体层位拾取,得到层位;

速度填充模块506,用于根据所述的分析结果对所述层位的上下界面进行速度填充, 得到速度模型。

本发明构建逆时偏移的速度模型时,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中断层、强反射界面、盐 体等特殊构造类型进行分界面刻画,在速度模型中刻画出相应特殊构造的速度分界面。

由图12可知,在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逆时偏移成像装置600,用于根据所述的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速度模型进行逆时 偏移成像,得到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噪声衰减装置700,用于对所述的初始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低频噪声衰减,得到逆 时偏移成像结果。

傅立叶变换装置1000,用于对所述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 变换结果;

判断装置1100,用于根据所述的傅立叶变换结果判断所述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的相位 是否为零;

零相位处理装置1200,用于当判断装置1100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的傅立叶变 换结果进行零相位化处理,得到零相位处理结果;

傅立叶反变换装置1300,用于对所述的零相位处理结果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得到相位 校正后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系统,对陆上 地震数据按照去噪程度强弱进行去噪,得到两套数据,利用强去噪数据进行特殊地质体刻 画的速度建模,利用弱去噪数据进行逆时成像,最终得到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获得提高、 成像假象减少,在陆上资料逆时偏移中,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 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二维西秋模型算例检验成像效果,二维西秋模型 如图13所示。图14为含有噪声的陆上模拟地震数据。

1、对含有噪声的数据进行去噪,获得弱去噪数据(如图15)和强去噪数据(如图16);

2、构建宽频子波,其振幅谱如图17所示,相位采用零相位,振幅谱能量采用地震数 据的峰值频率能量(如图18);图19为构建的宽频子波;

3、利用如图16所示的强去噪数据进行速度建模,速度建模时对特殊地质构造进行分 界面刻画。图20为速度分析后得到的速度模型,图21为经过分界面刻画并填充分界面速 度后的速度模型;

4、基于弱去噪数据、宽频子波、特殊地质体刻画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成像,成像 结果如图23所示,图22为未进行地质体刻画模型偏移结果,经过地质体刻画成像效果有 所提高,以此进行多轮速度刻画和迭代后偏移结果如图24所示;

5、对逆时偏移结果进行低频噪音衰减,衰减前的偏移结果如图25所示,衰减后的偏 移结果如图26所示;

6、分析偏移结果中振幅的相位特征,如果发现相位出现移动,则进行零相位化处理, 如图27所示。图27分别为零相位子波,发生相位改变的偏移结果波形,零相位化处理后 的波形。

上述实践证明,本发明得到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获得提高、成像假象减少,在陆上资 料逆时偏移中,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陆上地震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的 方法及系统,对陆上地震数据按照去噪程度强弱进行去噪,得到两套数据,利用强去噪数 据进行特殊地质体刻画的速度建模,利用弱去噪数据进行逆时成像,最终得到的逆时偏移 成像精度获得提高、成像假象减少,在陆上资料逆时偏移中,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 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般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 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 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 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 的范围。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 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 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 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