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文冠果茶园建设及文冠果栽培方法

一种文冠果茶园建设及文冠果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冠果茶园的建设方法及文冠果栽培方法,通过高密度篱式种植文冠果茶园的模式、采取地膜覆盖、密植合理、催芽点播、苗期管理、形成多头多枝、加强整形修剪、控制植株矮化、适时采摘茶青的技术手段以及无害化的水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使文冠果嫩枝鲜叶的年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并生产出高产质优的文冠果制茶原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6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师海全;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09801.9

  • 发明设计人 师海全;

    申请日2014-05-12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7/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50300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镇巴彦霍德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58: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00 登记生效日:201805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51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31

    授权

    授权

  • 2016-03-2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51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3-2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00 登记生效日:2016030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51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9-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20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特别的涉及文冠果茶的栽培。 

背景技术

文冠果,又名:崖木瓜、文登果等,蒙语称为僧登毛道,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一属一种。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其心材、茎和果实及叶子等均可入药,文冠木是蒙古族习用药材,蒙药称为西拉·森登,。味甘、微苦、性凉、能祛风湿、消肿止痛、敛干黄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内热,皮肤风热等症,曾列入1977年版《中国药典》。文冠果的树叶含有儿茶素、鞣质、黄酮、文冠果皂苷及16种氨基酸等有效生物成分、用于降血脂、血压、减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为代用茶原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1、文冠果的植物学特性; 

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小乔木,树高可达8m,胸径3cm以上,树皮灰褐色,扭曲状纵裂。枝粗壮直立,嫩枝呈红褐色,平滑无毛,多呈二、三次分出,一般每年分枝1次,在肥水充足的地方1年分枝2次。芽较小,侧生,一般靠上部者为混合芽,靠下部者为叶芽。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4~90cm;小叶9~19枚,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无柄,多对生,长2~6cm,宽1~2cm,边缘具锐锯齿,表面暗绿色,背面色较淡。文冠果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地上生长快, 2-3年生可开花结实,5a生的园内挂果率达95%,30~60a生单株可产种子15~30kg,根系发达,萌蘖性强,病虫害较少。文冠果喜阳,耐半阴,对土壤适应性很强,耐瘠薄、耐盐碱,抗寒能力强,--41.4~C安全越冬;抗旱能力极强,在年降雨量仅150mm的地区也有散生树木,但文冠果不耐涝、在排水不好的低洼地区、重盐碱地不宜栽植。 

2、文冠果发展种植的现状 

文冠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人工栽培历史,是我国北方独有的药食兼用树种。其果实可榨油食用,杆茎、木材、果壳、树叶均可入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文冠果的嫩枝树叶作为代用茶原料及蔬菜食用并作为观赏、药用、油料树种栽培。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使文冠果的种植发展历经沉浮,曾经多次遭到人为破坏,至上世纪末已经所存寥寥无几。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文冠果作为油料树种的利用价值又被人们发现,并得到重视和发展。因此文冠果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我国北方唯一适合开发生物质能源的树种。 

目前文冠果的栽培种植都是按照园林观赏及油料丰产果林的种植方式栽培,药用和代用茶原料及食用都以其副产品的方式加以采集和部分地区零星存活的野生灌木上采集利用。以生产文冠果代用茶原料为实现方向的茶园种植及栽培技术是本发明的首次提出,也没有与本发明最相近似的实现方案。 

参考文献: 

1、文冠果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中国野生植物》1989年03期。作者:朱丹、王红斗、李霞冰、胡群; 

2、文冠果叶化学成分的研究《中成药》2010年10期。作者:马养民、王佩; 

3、一种文冠果培育方法《专利资料网/2014-01-27》申请号:CN201110288390.3。发明人:魏波 

4、《一种文冠果培育方法》申请号:CN200910082196.2。发明人:马海渊、董凤亮、孙仲序; 

5、发明专利申请200910082195.8,等等。 

我国传统的茶篱栽培模式和用途与本发明似乎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文冠果与茶树却在植物学特性、适应性、性状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其在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方面同样有着很大的差异。 

现有的文冠果栽培种植都是按照油料丰产果林的种植方式栽培,实现的方向是提高籽实产量。其2×3或3×4株行距及每666m2111株和每666m255株的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等生产技术管理措施与本发明的实现方向以及高密度篱式种植文冠果茶园的方法(栽培密度每666m21004株)、采取地膜覆盖、密植合理、催芽点播、苗期管理、形成多头多枝、加强整形修剪、控制植株矮化、适时采摘茶青以及无害化的水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有着根本的不同。 

目前在没有文冠果茶园(本发明)的情况下,人们的制茶原料只能在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及其果实丰产的前提下零星采集和利用,首先是无法确定茶青采集时节保障茶青质量。其次是没有稳定的茶原料来源。并且在生产管理上难免投入化肥及农药,将其叶子作为食品原料利用,存在着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即是文冠果野生资源也是零星分布,数量有限,在无人为干预管理的状况下同样也无法保证茶青质量和充足的原料来源。 

我国传统的茶篱栽培模式和用途与本发明似乎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文冠果与茶树却在植物学特性、适应性、性状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 异。其在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方面同样有着很大的差异。 

现有的文冠果栽培种植都是按照油料丰产果林的种植方式栽培,实现的方向是提高籽实产量。其2×3或3×4株行距及每666m2111株和每666m255株的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等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依据长期以来文冠果茶对人们健康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涉及发明一种文冠果茶园的种植及其栽培方法,通过高密度篱式种植文冠果茶园的模式、采取地膜覆盖、密植合理、催芽点播、苗期管理、形成多头多枝、加强整形修剪、控制植株矮化、适时采摘茶青的技术手段以及无害化的水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使文冠果嫩枝鲜叶的年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出高产质优的文冠果制茶原料,用于弥补现有技术条件下没有文冠果茶园的缺憾。为文冠果茶的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原料保障,目的是使文冠果这一我国独有、保健作用明显的优良树种,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发挥出更大作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冠果茶园的建设方法,包括选址、确定种植时间、密植、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催芽点播、苗期管理、形成多头多枝。 

特别地,还包括控制植株矮化、加强整形修剪、适时采摘茶青。 

具体为: 

1)选址:选择北纬33~42度的适生区域; 

2)确定种植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3)密植:按照每隔2米设60cm宽茶篱1条的间距,每条茶篱栽培的株行距为30cm×50cm,每亩栽培的苗木数量保持在1004株; 

4)地膜覆盖与膜下滴灌:每隔2米铺设60cm宽地膜及一条滴灌带。 

5)催芽点播:(1)每亩1.5公斤的播种量,按照种子和水1∶2的比例,将种子倒入80℃的温水容器中搅动。当水温降至28℃时停止搅动,置于28℃的光照环境里,每天搅动1-2次,换28℃温水1次,7天后当30%的种子有开口露芽现象时开始点播;(2)点播时要求土壤的湿度为60%左右、点播深度6cm,选择露芽的种子点播; 

6)苗期管理:保持土壤墒情适中,适时中耕并控制秋梢生长,禁忌打尖、积水和7月的高温午间浇水,入冬后地表上冻前浇一次冬水; 

7)形成多头多枝:第二年春季,当夜间气温在0℃以上时,对苗木进行第一次平茬短截,在苗木地茎以上10cm处整齐下剪,当春整个植株萌发5~10个新芽,形成了多头多枝,茶篱成型,茶园建成。 

8)加强整形修剪、控制植株矮化:5月中旬,当新枝长至20-30cm时,回缩打尖,以实现到6月中旬时每个植株长出20-30个二次枝芽,同时,平时要加强整形修剪,每一年做一次春季的打顶修剪,将整个茶篱高度控制在1米以下,50公分以上; 

9)适时采摘茶青:当春季采完一茬后等上次未采的狭叶展开4-6羽的叶子时再采二茬,秋季采摘一茬; 

10)实施无公害化的水肥、病虫害防治。 

以上1~7主要是建立茶园的工艺方法,8~10不但是建园初期的工艺方法,而且是文冠果茶园的是长期管理措施。 

本发明关键工艺步骤的解释: 

本发明的关键工艺步骤包括:密植合理、催芽点播、苗期管理、形成多头多枝、加强整形修剪、控制植株矮化及适时采摘茶青。其中: 

1、密植合理:该工艺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的实现方向是将本来是乔木或小乔木要求栽培的密度,根据植物在高密度栽培的条件下会自然抑制生长的特性,通过高密度的栽培使其成为密植合理,符合茶青生产的茶篱。 

2、催芽点播:先将种子经催芽然后点播:(1)种子发芽后可以有效的防止喜鹊和老鼠啃食种子并且能够防止将霉变、空壳及成熟度不足和休眠未破的籽实作为种子点播,形成空穴缺苗现象。实现一次点播成功,达到确保成活,大小一致,出苗整齐的建园目标;(2)种子经催芽然后点播能够破解文冠果根系嫩脆易折、断面易腐、愈伤能力及新根再生能力差、裸根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和裸根苗木大小不一以及移栽后因成活率低而反复补苗,难以一次形成茶篱,不易建园的难题。该工艺是本发明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发明的实现方向,开创的文冠果栽培新工艺,也是本发明的核心步骤和方法。 

3、苗期管理:该步骤是本发明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专门针对文冠果茶园而开创的关键技术工艺,是建立文冠果茶园的基础。其原理是:(1)当年进行较为粗放的管理和控制秋梢生长指的是减少一般育苗环节中的打尖、抹芽工序,目的是避免苗木萌发二次、三次枝从而破坏杆茎芽象,影响下一步骤多头多枝的形成。(2)茶园积水和7月的高温午间浇水是文冠果发生根腐病造成苗木枯死的主要原因和文冠果发生灰霉病的根源。 

4、形成多头多枝:文冠果为落叶树种,要将其作为茶青采摘树,必须通过平茬短截技术使其形成多头多枝的茶篱,这样才是建立文冠果茶园,保障茶青产量必要的技术手段。其原理是:(1)方法中的气温在0℃以上进行平茬短截是因为文冠果在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便开始复苏,这样有利于剪口愈合。气温过低容易使剪口风干、受冻 而溃烂。因此本发明的整形修剪工艺要求的是一贯禁止茶篱冬剪。(2)该方法要求在苗木地茎以上10cm处整齐下剪,因为由地茎以上10cm处下剪可以促使植株丛生(这一点是北方落叶树种的共性)和抑制植株徒长。实现植株矮化形成茶篱的方向。(3)要求剪口平整,无撕裂开逢的目的是防止破坏芽象及剪口失水溃烂。(4)要求不能摸芽疏枝,尽量留用多枝,这样植株就自然形成了多头多枝,是茶篱成型、建成茶园的必要手段。 

5、加强整形修剪、控制植株矮化:该工艺技术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保障茶园标准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主要措施。其原理是(1)文冠果同北方其他落叶树种一样,每年都能随着节气的变化,萌发二次和三次枝。本发明依据这一植物学特性,结合本发明的实现方向,特别的开创了整形、修剪的方法时间及技术参数和工艺要求。(2)通过反复修剪,回缩杆茎营养是控制植物矮化的基本技术和主要措施,也是本发明实现方向的重要手段。 

6、适时采摘茶青:文冠果属于我国北方典型的落叶树种,它的植物学特性同传统意义上的茶树有着很大的差异,该工艺技术给其设定了细致的方法步骤,是保障茶园正常生产、高产优质和茶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其原理是:(1)文冠果每年会因节气的变化萌发2-3次新枝。依据这一规律,间接的采摘茶青是保障树木生息规律,正常生产的必要措施。(2)抓住羽茎向上捋下叶片这样可以防止撕裂、折断主枝,影响树的正常生长。(3)植物的叶子是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营养的主要途径,采摘时保留芽心和嫩枝狭叶部分不但能可以保护树木正常生长,而且还能促进顶端狭叶的迅速展开,提高茶青产量。(4)文冠果在生理生长期会因为节气的变化而停止萌发生长,出现封顶,这时就不能再采摘茶青了,留下顶端的5-8羽叶 子以保持树木正常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以目前的种植模式和技术条件,还无法建立标准化的文冠果茶园,当前的文冠果茶生产虽然可以利用部分野生资源或着在现有文冠果的果树上获取部分茶青原料,但是其根本无法满足文冠果茶的产业化生产需求和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产品质量。本发明的实现增加了一项新的文冠果种植模式和新的价值途径,填补了没有文冠果茶园的空白,为文冠果代用茶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生产文冠果代用茶原料为实现方向的茶园种植及栽培技术是本发明的首次提出,目前也没有与本发明最相近似的实现方案。 

2、虽然目前有文冠果扦插、快繁等各种育苗技术所生产的苗木。但是其都是裸根苗木,与本发明相比,根本无法用于文冠果茶园的栽培用苗。本发明的催芽点播技术完全克服了文冠果根系嫩脆易折、断面易腐、愈伤能力及新根再生能力差、裸根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和裸根苗木大小不一以及移栽后因成活率低而反复补苗,难以一次形成茶篱,不易建园的难题。 

3、目前在控制植物植株矮化方面可以采用P33多效唑等植物调节剂通过药剂干预调节的方式抑制文冠果植株矮化,但是作为生产食品原料的文冠果茶青在食品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是极不可取的。本发明采取加强整形修剪、形成多头多枝、控制植株矮化的方法,以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冠果的乔木生长性状,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的条件。 

4、与现有技术的某些工艺相比,本发明的特定工艺使得茶园建设更为标准化,并且得到产量更高更好等技术效果,这些本发明创造性的工艺包括,例如:1、本发明工艺中的催芽工艺是用80℃热水做 处理,而非传统的沙藏法处理;2、在茶园建设方面本发明提出的是膜下滴灌、一次点播成园,而非通过苗床育苗,来年移栽成园技术;3、植株栽培密度的要求大不相同,本发明每666.6平米是1040株,比现有技术数量大幅度提高;4、本发明要求的是植株矮化并且形成多枝多头,而非现有技术要求的植株高大挺直为方向,等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址:我国北纬33-42度为文冠果的适生区域,根据文冠果耐旱、怕涝、根系喜氧的特点和茶园建设的需要,园址应选在排水良好、通风良好、有灌溉条件、土地平整、土质疏松、基质含量高的地块建园为宜; 

2、种植时间:以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 

3、密植合理:根据整体地形,按照每隔2米设60cm宽茶篱1条的间距,全园依次类推。每条茶篱栽培的株行距为30cm×50cm,每亩栽培的苗木数量保持在1004株为宜; 

4、地膜覆盖与膜下滴灌:采用机械或人工作业的方式按照每隔2米铺设60cm宽地膜及一条滴灌带的间距依次类推铺设全园。 

5、催芽点播:(1)按照每亩1.5公斤的播种量,挑选成熟度好、颗粒饱满、无虫眼霉变,当年生的文冠果籽实为种子。按照种子和水1∶2的比例,将种子倒入80℃的温水容器中不断搅动。当水温降至28℃时停止搅动,置于光照好、温度为28℃的温室环境里,每天搅动1-2次,换28℃温水1次。7天后当30%的种子有开口露芽现象时便可以点播了。(2)点播时要求土壤的湿度为60%、点播深度为6cm,选择露芽的种子现选现点播、选完点完并且要注意保护种芽不被破损。方法是按照株行距用直径为6cm的打孔器先打好孔,种子芽尖 朝下每孔点播一粒,然后轻轻回填土至略高和大于地膜为宜。点播后及时检查土壤墒情,当土壤缺水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点播后10天左右便可出苗。20天后如发现有缺苗现象要及时补种; 

6、苗期管理:当年进行较为粗放的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墒情适中,适时中耕并控制秋梢生长。禁忌打尖、茶园积水和7月的高温午间浇水。入冬后地表上冻前交一次冬水即可; 

7、形成多头多枝:第二年春季,当大地复苏,夜间气温在0℃以上时,对苗木进行第一次平茬短截,方法是:在苗木地茎以上10cm处整齐下剪,要求剪口平整,无撕裂开逢为宜。当春季新芽萌发时,整个植株会萌发5-10个健壮新芽,要求不能摸芽疏枝,尽量留用多枝,这样植株就自然形成了多头多枝,茶篱也基本成型,茶园就建成了。 

8、加强整形修剪、控制植株矮化:到了5月中旬,当新枝长至20-30cm时,回缩打尖,要求用绿篱大剪整齐下剪,使茶篱顶端平整一致,不能出现高低不一的现象。到6月中旬时每个植株会长出20-30个整齐的二次枝芽,形成了较为理想的茶篱,同时可以采摘茶青了。平时要加强整形修剪,建园之初的一到二年主要是下剪时多留茶篱外沿的外向芽,引导茶篱向外扩展,长期保持在每一条茶篱中间有30cm的采摘通道。每一年做一次春季的打顶修剪,将整个茶篱高度控制在1米以下,50公分以上。本发明方法的整形修剪工艺,要求一贯禁止茶篱冬剪。 

9、适时采摘茶青:采摘茶青时要按照文冠果生长的规律,间接采摘,采摘时切勿采摘芽心,留下嫩枝狭叶部分,以狭叶以下展开的叶子为采集对象,用手抓住羽茎向上捋下叶片即可。当春季采完一茬后等上次未采的狭叶展开4-6羽的叶子时再采二茬,如发现树枝封 顶时必须留3-4羽的叶子停止采摘,保持树木正常生长。到了秋季来临时文冠果经过了夏季休眠,将有一次秋季生长期这时可以再采摘一次秋季茶青,方法同上。一般的管理条件下每年春季可采摘二次,秋季可采摘一次; 

10、无公害化的水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措施:(1)水:适时灌好冬水和春水,平时保持土壤墒情适中,切勿使茶叶地表积水和7月在中午的高温时节浇水;(2)肥:采用氮磷钾等微量元素齐全,磷钾铁元素含量较高的有机冲施肥。结合冬灌施足冬前肥、把握采摘期前后追施肥即可;(3)病虫害防治:文冠果的主要虫害是蚜虫、根腐病和灰霉病。采取黄色蚜虫粘虫板,每60m2悬挂一个的办法防治;根腐病和灰霉病根主要是平时加强中耕管理,防止地表积水即可有效防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