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ARM实现数字下变频的宽频扫描系统

一种基于ARM实现数字下变频的宽频扫描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RM实现数字下变频的宽频扫描系统。本系统包括含有程序的ARM主控制器、FPGA芯片、DDC芯片、DDC芯片、时钟芯片、五个A/D转换芯片、内部晶振、放大器和环路滤波电路。本系统提高了宽频扫描的稳定性、系统工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提高射频模块的整体性能同时,实现了数字下变频宽频扫描功能,同时降低了程序运算量,达到了充分利用ARM控制功能。系统控制结构简单、占用资源少,可移植性高。此外,本系统还具有集成度高,运行速度快,方便维护和升级的优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8-12

    授权

    授权

  • 2014-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1/00 申请日:20131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M实现数字下变频的宽频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字扫描处理方法首先是对低中频信号进行ADC低采样率采样,然后将采样数据保存RAM中;当数据足够后,进行数字扫描运算处理。这种处理在高中频信号方面,需要提高存储空间,增加运算量,有很多冗余输出数据,导致效率非常低。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数据通信量越来越大,对射频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处理,实现宽频扫描的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RM实现数字下变频的宽频扫描系统。本系统基于ARM的实时处理、高性能平台,使其可以简化地应用于实时传输系统内部,完成数据传输,满足系统对数据带宽、抗干扰、实时处理等多方面的要求。

本系统由ARM芯片与FPGA芯片、DDC芯片结合实现的数字下变频,实现的宽频扫描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处理技术,它充分利用数字下变频的优化算法及FPGA与ARM领域的新技术,考虑了那些需要宽频扫描的应用场合,并将原有的数字下变频宽频扫描系统做了许多改进,以满足某些特殊的应用需求,它可以提供30M-3000M的宽频扫描,并且扫描的速率快、性能稳定,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宽频扫描技术的实现。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ARM实现数字下变频的宽频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程序的ARM主控制器、FPGA芯片、DDC芯片U1、DDC芯片U2、时钟芯片U3、A/D转换芯片D1、A/D转换芯片D2、A/D转换芯片D3、A/D转换芯片D4、A/D转换芯片D5、内部晶振、AD8376放大器和环路滤波电路,其中高频头输入的一路信号通过AD8376放大器与A/D转换芯片D1连接,A/D采集芯片D1与DDC芯片U1的B脚连接,DDC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连接后与FPGA芯片连接;高频头输入的二路、三路、四路、五路信号分别与A/D转换芯片D2、A/D转换芯片D3、A/D转换芯片D4、A/D转换芯片D5连接,A/D转换芯片D2、A/D转换芯片D3、A/D转换芯片D4、A/D转换芯片D5分别与DDC芯片U2的A脚、B脚、C脚、D脚连接,DDC芯片U2的1脚、2脚、3脚、4脚分别与FPGA芯片连接;DDC芯片U1与DDC芯片U2连接;FPGA芯片与AD8376放大器连接,FPGA芯片与ARM主控制器双向连接;时钟芯片U3分别与A/D转换芯片D1、A/D转换芯片D2、A/D转换芯片D3、A/D转换芯片D4、A/D转换芯片D5、ARM主控制器、环路滤波电路及内部晶振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系统提高了宽频扫描的稳定性、系统工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提高射频模块的整体性能同时,实现了数字下变频宽频扫描功能,降低程序运算量,达到充分利用ARM控制功能。系统控制结构简单、占用资源少,可移植性高。此外,本系统还具有集成度高,运行速度快,方便维护和升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流传输流程图;

图3为ARM主控制器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系统ARM主控制器采用Sunsam公司的S3C44B0 ARM7芯片,该芯片具有设计灵活、运行高速,调试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这对于数字下变频宽频扫描技术有着重要意义。FPGA采用ALTERA公司的EP2C36F系列芯片作为FPGA处理,与ARM7芯片进行信息交互,该芯片实现简单,控制修正电平、门限等参数,FPGA芯片与DDC芯片结合将经A/D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DDC芯片直接与FPGA芯片进行数据交互,将处理结果发送给ARM7芯片,通过设计与ARM7芯片接口相关的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和FPGA解调程序,ARM7芯片进行参数修正和数据解析,实现了数据的发送与处理,最终实现宽频扫描的功能。

本系统DDC采用HSP50214B芯片,A/D转换芯片采用通用芯片LTC2205;放大器采用AD8376可变增益放大器;时钟U3采用AD9522芯片。系统采用专用DDC芯片将中频信号数字下变频至零中频,DDC输出可参数配置选择,支持I、Q输出,支持极坐标输出,适合FPGA芯片结合ARM7芯片实现数字采样。

   参照图2,系统数据流传输流程为:模拟I信号、模拟Q信号分别通过A/D转换芯片和DDC芯片进行信号转换和处理,再经FPGA芯片中的分段STFT模块进行数据整理,N点,N点FFT根据Nyquist采样定理进行运算处理,将数据分别进行门限检测和频谱缓存,再将数据送至ARM模块进行时域、频域进行电平、增益修正和控制命令处理。

    参照图3,ARM主控制器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I/O管脚设置函数、设置IO相关寄存器;

步骤二.从铁电中读取时钟、现场等参数;

步骤三.设置内部晶振;

步骤四.高频头复位操作;

步骤五.判断是否满足循环条件进行循环,如果满足循环条件,从铁电中读取AD值;若满足循环条件,则退出;

步骤六.判断AD值是否大于0x1000,如果AD值大于0x1000,修改增益值;否则采用默认增益值;

步骤七.进行增益设置;

步骤八.扫描次数统计;

步骤九.进行自动增益、手动增益配置; 

步骤十.判断是否符合扫描开始,如果符合扫描开始,延时5ms,设置扫描标志位为1,若符合扫描开始,则扫描标志位为0,然后返回步骤五;

步骤十一.判断是否手动增益,如果是,进行手动增益配置;若不是,则进行自动增益配置;

步骤十二.调用命令组包函数,将参数修正与控制命令信息发送FPGA;

步骤十三.判断报文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调用函数,分解FPGA发送来的报文;若不满足要求,则命令阻塞,返回步骤五,继续接收FPGA报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