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无磷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无磷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无磷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磷钯基块体金属玻璃的成分表达式为Pd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5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43381.9

  • 发明设计人 张伟;李艳辉;

    申请日2014-04-10

  • 分类号C22C45/00;

  • 代理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李宝元

  • 地址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36: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06

    授权

    授权

  • 2014-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45/00 申请日:2014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无磷钯基块体金 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玻璃由于其特殊的原子排列结构,使得它们具有通常晶态金属材料无法 比拟的功能特性,例如高强度、大弹性极限、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过冷液相区内 的粘性流动特性等,在结构材料、微型精密器件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广 阔的应用前景。

粘性流动是金属玻璃独特而重要的功能特性之一。金属玻璃在其过冷液相区 内处于低流应力的粘性状态,可实现高速超塑性变形。利用这种特性,金属玻璃 可以进行挤压成形、模铸、锻造、连接、粉末固化成形等工艺。尤为特别的是, 由于非晶相在纳米尺度结构的均匀性,还可实现纳米级的模铸、压印等超塑性成 形与加工。利用这种特性,可通过短流程精密净成形来直接生产形状复杂的结构 零件,并发展相关的新型加工工艺技术,例如:微米/纳米尺度高精密零件的流变 成形、超高密度光学记录光盘加工技术、材料结构一体化技术和压铸成形技术等, 这些加工技术都具有显著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制备效率,大幅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的 优点。作为超塑性加工用金属玻璃,需具备较低的玻璃转变温度(Tg),宽的过冷 液相区间ΔTx(ΔTx=Tx-Tg,Tx:结晶化温度),以及在过冷液相区内较低的粘度, 以便于实现超塑性加工。此外,大的临界尺寸和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也是超塑性 加工用金属玻璃所必需的条件。

金属玻璃的形成需要较快的冷却速度,早期发现的金属玻璃由于其玻璃形成 能力较差只能形成很薄的条带或细丝状的金属玻璃。近年来,人们相继在锆基、 钛基、钯基、铁基、镍基、铜基和稀土基等合金系中开发出具有大玻璃形成能力 的块体金属玻璃,并将部分块体金属玻璃材料实用化,取得了显著效益。目前已 经发现的钯基金属玻璃有Pd-Si:Yao KF et al,Sci China Ser G,51(2008)414、 Pd-Ni-P:Kui HW et al,Appl Phys Lett,45(1984)615、Pd-Ni-Si-P:中国发明专利 200710118935.X、Pd-Ni-Cu-P:Inoue A et al,Mater Sci Eng A,226-228(1997)401、 Pd-Cu-Si:中国发明专利200710118933.0、Pd-Si-Ag-Au:Chen N et al,Phil Mag Lett, 90(2010)771和Pd-Si-Ag-Au-P:Liu L et al,Mater Trans46(2005)2945等典型合金 系。这些钯基金属玻璃大都具有较大的临界尺寸和较宽的过冷液相区间。但是制 备这些金属玻璃大都需采用玻璃包覆介质提纯处理,抑制合金凝固过程中的非均 匀形核,从而获得较大的尺寸。进行玻璃包覆提纯需保持合金在其熔点以上至少 10个小时,这使得制备该金属玻璃不仅过程复杂、能耗高,而且效率低。此外, 这些具有大临界尺寸的钯基金属玻璃大都含有磷元素。由于磷在熔炼时极易挥发, 含磷的合金的熔炼和制备也十分不便。

因此,开发不含易挥发元素(如:磷等),且能够通过简单制备工艺即可获得 大临界尺寸,同时具有宽的过冷液相区间和良好力学性能的超塑性加工用钯基金 属玻璃,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无磷钯基块体金属玻璃。该金属玻璃 不含易挥发的磷元素,且制备过程中不需玻璃包覆介质提纯处理,制备方法简单 高效;金属玻璃兼具高玻璃形成能力、宽过冷液相温度区间、低粘度、优异的超 塑性加工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无磷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其特征在于:具体成分表 达式为Pd100-a-b-c-d-eSiaAgbCucNidCoe,式中a、b、c、d和e分别表示各对应元素的 原子百分比,其中a=14~18,b=0~10,c=0~10,d=0~8,e=0~8,且满足6≤b+c ≤12或4≤b+d+e≤12。其典型成分为Pd75Si15Ag3Cu7或Pd79Si16Co2Ni3

该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无磷钯基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料:用纯度大于95wt.%的原料按成分表达式进行配料;

第二步:母合金熔炼:采用非自耗电弧炉,将配好的原料在惰性气体的保护 下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母合金锭;

第三步: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将上述的母合金锭破碎后装入石英管中,在 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铜模喷铸工艺,制得棒状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

1)本发明提供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不含有易挥发的磷元素,且制备过程中不 需要玻璃包覆介质提纯处理,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

2)本发明提供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大的玻璃形成能力,采用铜模铸造即 可获得最大尺寸10mm的块体金属玻璃棒材;

3)本发明提供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较低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为 348~376℃,和宽的过冷液相区间,ΔTx为61~77℃;

4)本发明提供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在过冷液相区间有较低的粘度,为107~109Pa·s数量级;

5)本发明提供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优异的超塑性加工性能,在微米、纳 米尺度上可实现质量良好的超塑性加工成形。

6)本发明提供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1539~1720 MPa,塑性应变为0.66.3%。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直径为10mm的Pd75Si15Ag3Cu7金属玻璃棒材横截面的 XRD。

图2是实施例1中加热速率为0.67K/s下的Pd75Si15Ag3Cu7金属玻璃的DSC 曲线。

图3是实施例1中Pd75Si15Ag3Cu7金属玻璃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4是实施例1中直径为2mm的Pd75Si15Ag3Cu7金属玻璃棒状样品在应变速 率为5×10-4s-1下的室温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图5是实施例1中Pd75Si15Ag3Cu7金属玻璃进行微米尺度超塑性加工后样品的 扫描电镜图。

图6是实施例1中Pd75Si15Ag3Cu7金属玻璃进行纳米尺度超塑性加工后样品的 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Pd75Si15Ag3Cu7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

(1)采用高纯Pd、Si、Ag和Cu原料(纯度大于95wt.%)按成分表达式 进行配料;

(2)将配比好的原料放入非自耗电弧炉的铜坩埚内,抽真空至2×10-3Pa, 充入氩气后开电弧熔炼并反复熔炼合金4遍,得到成分均匀的母合金锭;

(3)将母合金锭破碎后装入底部带有小孔的石英管中,抽真空至2×10-3Pa,充入氩气,通过高频感应熔炼加热母合金至熔化状态,而后开启喷射开关, 利用高压气体将合金液体喷入铜模内,制得直径为1~10mm的金属玻璃棒状样品;

(4)采用X射线衍射(XRD)(Cu Kα辐射,波长λ=0.15406nm)检测金 属玻璃的结构。图1为铜模铸造得到的直径为10mm的金属玻璃棒状样品横截面 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备的金属玻璃棒状样品为单一非晶结构。

(5)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评价金属玻璃的热性能。图2为制备 的金属玻璃在加热速率为0.67K/s下的DSC曲线,通过曲线可以标定该金属玻璃 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为348℃,过冷液相区间(ΔTx)为74℃。

(6)采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定金属玻璃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3为金属玻璃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过冷液相区间内,金属 玻璃的粘度急剧降低,可达为107~109Pa·s数量级。

(7)进行超塑性加工成形。在1×10-2Pa的真空度下,将金属玻璃样品加 热到365℃,同时加载模具在70MPa的压力下保持120s。图5是金属玻璃进行微 米尺度超塑性加工后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图6是金属玻璃进行纳米尺度超塑性 加工后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金属玻璃可在微米及纳米尺度 上实现质量良好的超塑性加工成形。

(8)采用单轴拉伸压缩试验机测试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图4是直径为2 mm金属玻璃棒状样品在应变速率为5×10-4s-1下的室温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该金属 玻璃的屈服强度(σc,y)为1608MPa,塑性变形(εc,p)量为4.4%

实施例2

Pd73Si17Ag5Cu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3

Pd75Si17Ag5Cu3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4

Pd75Si17Ag3Cu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5

Pd75Si15Ag5Cu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6

Pd77Si15Ag3Cu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7

Pd73Si17Ag5Ni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8

Pd75Si17Ag5Co3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9

Pd79Si16Co2Ni3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10

Pd78Si17Co2Ni3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 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11

Pd78Si16.5Ni5.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骤 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12

Pd78Si16.5Co5.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步骤 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13

Pd78Si16.5Cu3Ni2.5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 步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实施例14

Pd79Si15Cu2Co2Ni2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及超塑性加工。实施 步骤同实施例1,详细数据列在附表中。

比较例1(Pd81Si19)选自文献:Yao KF et al,Chin Phys Lett,22(2005)1481及Yao  KF et al,Sci China Ser G,51(2008)414中报道成分。制备该金属玻璃需要在1127℃ 下进行长达10小时的玻璃包覆提纯,过程复杂,能耗高且效率低下。

比较例2(Pd40Ni40P20)、比较例3(Pd40Ni10Cu30P20)和比较例4(Pd79Cu4Au2Si10P5) 分别选自文献:Kui HW et al,Appl Phys Lett,45(1984)615、Inoue A et al,Mater Sci  Eng A,226-228(1997)401和Liu L et al,Mater Trans46(2005)2945中报道的成分。 这三种成分均含有P元素,熔炼制备困难。同比较例1一样,制备比较例2和3 的金属玻璃也需要长时间的玻璃包覆提纯过程。

比较例5(Pd77.5Si16.5Cu6)选自中国发明专利200710118933.0、文献Chen N et  al,Phil Mag Lett,90(2010)771,该金属玻璃采用常规铜模铸造,临界直径仅为2 mm,如果在1150℃下进行长达10小时以上的玻璃包覆提纯,直径提高到7mm, 但该过程复杂,能耗高且效率低下。

比较例6(Pd78.5Si16.5Ag5.5)、比较例7(Pd79Si17Au4)和比较例8 (Pd79Si16.5Au1.5Ag3)选自文献:Chen N et al,Phil Mag Lett,90(2010)771。这三个 金属玻璃中,比较例6和8临界尺寸为3mm,但其过冷液相区间不超过50℃;比 较例7有56℃的过冷液相区间,但其临界尺寸低于2mm。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不含易挥发元素磷,制备过程不需要玻璃包覆介质 提纯处理,并且兼具高玻璃形成能力、宽过冷液相温度区间、低粘度和良好的力 学性能的钯基块体金属玻璃在超塑性加工、制备微米、纳米级精密器件等方面具 有实用前景。

附表:钯基金属玻璃的热参数、临界尺寸和力学性能。其中Tg为玻璃转变温 度,ΔTx为过冷液相区间(结晶化温度与玻璃转变温度之差),dc为金属玻璃样品 临界尺寸,σc,y为压缩屈服强度,εc,p为压缩塑性应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