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基站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和基站

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基站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和基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基站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包括:覆盖小区基站接收与所述基站覆盖的节能小区相邻的节能小区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并保存所述邻小区列表信息;当所述覆盖小区基站自身覆盖的节能小区进行节能状态时,所述覆盖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保存的邻小区列表信息进行自身的邻小区列表信息的更新操作。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在上述非重叠覆盖节能下有效的为覆盖小区增加邻小区列表信息,从而不光具有很好的节能,而且这种方法还能够保持较好的网络覆盖效果。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覆盖小区基站和节能小区基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820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85139.6

  • 发明设计人 杨宁;

    申请日2012-08-10

  • 分类号H04W36/00;

  • 代理机构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彭晓玲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23: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2-21

    授权

    授权

  • 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36/00 申请日:2012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小区更新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 场景中的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现网中,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基站设备的平均利用率不足50%,在某 些时间的瞬时利用率甚至不到10%。而目前现网中所应用的节能技术多为基 于统计结果的节能技术,且只能部分调节网络参数。

如现网采用的基于用户潮汐效应关断时隙/载频的功能,即在每天的业务 量较少的某些时刻,如晚上0:00至凌晨6:00在部分时隙或者载频上不发送任 何信令和数据,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在LTE的研究中发现,仅凭统计结果 进行节能操作已经无法满足未来业务突发性强,业务量大的需求,因此目前 在3GPP中正在进行节能技术研究。

在3GPP REL-9阶段,已经针对intra-LTE基站间的节能技术进行了标准 化。方案大体如下:

当某基站中小区根据负载状况决定进入节能状态时,该基站会通知相邻 基站该小区进入节能状态;

当某相邻基站负载增大,则会请求该基站启动相关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当该基站启动相关小区后,会通知其他相邻基站该小区已经恢复工作。

在Rel-9讨论该方案时,其解决的场景主要为图1所示场景,由该图可以 看出,场景中均有底层覆盖在容量扩展基站进入节能状态时进行用户话务吸 收。

而在Rel-10阶段,针对intra-LTE基站间节能技术场景,则需要考虑无底 层小区进行话务吸收的场景(以下简称非重叠覆盖),如图2和图3所示:

当该节能方案在网络中实现时,对网络中邻小区更新机制有一些影响, 覆盖补偿小区的邻小区将会有较大的变化,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邻小区更 新机制,以快速更新覆盖补偿小区的邻小区。

但是,现有邻小区更新机制可以通过终端测量上报等机制,进行邻小区 列表更新,但是更新速度较慢,对于个别小区的邻小区更新较为有用,因此 当某小区的邻小区大量更新时,无法快速更新相应的邻小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基站邻小 区列表更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邻小区更新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基站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包括:覆盖小区基 站接收与所述基站覆盖的节能小区相邻的节能小区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并保 存所述邻小区列表信息;当所述覆盖小区基站自身覆盖的节能小区进行节能 状态时,所述覆盖小区基站根据上述保存的邻小区列表信息进行自身的邻小 区列表信息的更新操作。

其中,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邻小区列表信息具体包括:

节能小区自身信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信息、节能小区归属的覆盖小区 信息,和/或,每一个邻小区是否为覆盖小区,和/或者节能小区是否进入节能 的状态信息。

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覆盖小区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基站覆盖的节能小区相邻的节能小区的邻小区列 表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邻小区列表信息;小区变更单元,用于获取所 述覆盖小区基站自身覆盖的节能小区的状态信息;

小区变更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覆盖小区基站自身覆盖的节能小区的状态 信息,并进一步当节能小区进行节能状态时,根据上述保存的邻小区列表信 息进行自身的邻小区列表信息的更新操作。

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节能小区基站,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与相邻节能小区基站进行各自邻小区列表信息的交 换,并获取与该节能小区基站相邻的节能小区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节能小区基站和相邻的节能小区基站是否归属 于同一覆盖小区基站;

传递单元,用于当上述相邻节能小区基站不是归属于同一覆盖小区基站 时,分别将以上邻小区列表信息发送给其归属的覆盖小区基站;

若归属于同一覆盖小区基站,则不将上述邻小区列表信息发送给其归属 的覆盖小区基站。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能够在上述非重叠覆盖节能下有效的为覆 盖小区增加邻小区列表信息,从而不光具有很好的节能,而且这种方法还能 够保持较好的网络覆盖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 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 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 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 明确。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小区重叠覆盖节能方案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小区非重叠节能方案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小区非重叠节能方案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节能方案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基站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的 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覆盖小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节能小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节能方案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中,以两个覆盖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覆盖 区域1和覆盖区域2分别由多个基站组成,其中,覆盖区域1包括节能小区 基站eNB3、eNB5、eNB7、eNB9、eNB11和eNB13以及覆盖上述节能小区 基站的覆盖小区基站eNB1,其中,上述节能小区基站会根据本身负载情况进 入节能状态,此时,覆盖小区基站eNB1会增加功率或者天线方向以增加上 述覆盖小区基站的覆盖范围,从而保证通信的正常使用。

覆盖区域2包括节能小区基站eNB4、eNB6、eNB8、eNB10、eNB12以 及覆盖上述节能小区基站的覆盖小区基站eNB2,其中,上述节能小区基站会 根据本身负载情况进入节能状态,此时,覆盖小区基站eNB2会增加功率或 者天线方向以增加上述覆盖小区基站的覆盖范围,从而保证通信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主要以上述所示的实施场景进行说明。

在此主要假设:节能小区基站与覆盖小区基站是网管配置好的,且哪些 节能小区基站由哪些覆盖小区基站进行覆盖也是网管配置完成的。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基站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的 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基站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101:相邻节能小区基站之间进行自身邻小区信息相互传递,包括:

第一相邻的节能小区基站将自身的邻小区信息发送给相邻的第二节能小 区基站,且第二节能小区基站将自身的邻小区信息发送给相邻的第一节能小 区基站;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描述,可以包括:

覆盖区域1(eNB1)中与覆盖区域2(eNB2)相邻的节能小区基站eNB3会 将其相邻小区信息以及覆盖小区信息发送给基站eNB4;而eNB4也会将该信 息转发给起覆盖基站eNB2,反向也是如此。

其中,所述邻小区列表信息具体包括:

节能小区自身信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信息、节能小区归属的覆盖小区 信息,和/或,每一个邻小区是否为覆盖小区,和/或者节能小区是否进入节能 的状态信息。

步骤102:节能小区基站判断与其相邻并进行邻小区信息交互的节能小区 基站是否归属于同一覆盖小区基站,即节能小区基站之间是否属于同一覆盖 小区;

其中,当两者不是属于同一覆盖小区时,则步骤103:节能小区基站需要 将上述交换的信息传递给自身的覆盖小区基站;

其中,当两者属于同一覆盖小区时,则无需将上述交换的信息发送给覆 盖小区基站。

步骤104:某一覆盖小区基站所覆盖的节能小区进入节能操作;

步骤105:覆盖小区基站根据上述步骤中交换的邻小区列表信息进行自身 的邻小区列表信息的更新操作。

具体包括:覆盖小区根据所述交换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将接收并保存的 邻小区列表信息中的处于非节能状态的节能小区或者覆盖小区加入该覆盖小 区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中。

例如,若覆盖区域1与覆盖区域2中都处于节能状态,则此时相应的各 个覆盖小区基站需要按照接收到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增加覆盖补偿,同时, 根据上述交换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将对应的相邻节能小区的覆盖小区加入该覆 盖小区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中。

如果仅仅覆盖区域1进入到节能状态,则此时,覆盖区域1中的覆盖小 区基站可以根据所述上述交换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将对应的覆盖区域2中的节 能小区加入到该覆盖小区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中。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在上述非重叠覆盖节能下有效的为覆盖小 区增加邻小区列表信息,从而不光具有很好的节能,而且这种方法还能够保 持较好的网络覆盖效果。

此外,该方法之中,还包括:若覆盖小区基站自身覆盖的节能小区结束 节能状态以后,从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中删除所述加入的小区信息。

例如,在该实施例中,若只有覆盖区域1退出节能操作,则覆盖区域2 按照之前收到的相邻区域邻小区列表信息中的信息更新邻小区列表,即删除 所述加入的覆盖小区信息。若覆盖区域1与覆盖区域2均退出节能操作,则 直接恢复到初始邻小区列表状态。

由于现有技术中,一般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具体来说, 其所要传送的信息可以通过新的信令,也可以通过已有信令,以已有信令格 式为例,举例如下表(X2 SETUP REQUEST)所示,即在上述信息中携带邻 小区信息和邻小区的覆盖小区信息。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通过所述邻小区列表更新方法,能够快速 有效的为覆盖小区增加邻小区信息,从而保证在某一小区进入节能状态后, 还能够保持良好的网络覆盖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同一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覆盖小区基站,如图6所 示,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基站覆盖的节能小区相邻的节能小区的邻小区列 表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邻小区列表信息;

小区变更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覆盖小区基站自身覆盖的节能小区的状态 信息,并进一步当节能小区进行节能状态时,根据上述保存的邻小区列表信 息进行自身的邻小区列表信息的更新操作。

其中,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邻小区列表 信息具体包括:

节能小区自身信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信息、节能小区归属的覆盖小区 信息,和/或,每一个邻小区是否为覆盖小区,和/或者节能小区是否进入节能 的状态信息。

如图6所示,所述小区变更单元,具体包括:

变更子单元,用于当覆盖小区基站及其覆盖小区进入节能状态,根据所 述交换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将处于非节能状态的节能小区或覆盖小区加入该 覆盖小区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中。

此外,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如图6所示,所述小区变更单元,还包括: 还包括:恢复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覆盖小区基站自身覆盖的节能小区结束节 能状态以后,从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中删除所述加入的小区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所示的覆盖小区基站能够快速有效的为覆盖小区 增加邻小区信息,从而保证在某一小区进入节能状态后,还能够保持良好的 网络覆盖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同一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重叠覆盖节能下的节能 小区基站,如图7所示,所述节能小区基站,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与相邻节能小区基站进行各自邻小区列表信息的交 换,并获取与该节能小区基站相邻的节能小区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节能小区基站和相邻的节能小区基站是否归属 于同一覆盖小区基站。

其中,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所述节能小区基站,还包括有:

传递单元,用于当上述相邻节能小区基站不是归属于同一覆盖小区基站 时,分别将以上邻小区列表信息发送给其归属的覆盖小区基站;

若归属于同一覆盖小区基站,则不将上述邻小区列表信息发送给其归属 的覆盖小区基站。

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所示的节能小区基站能够将与其相邻的节能小区 基站的邻小区列表信息发送给自身的覆盖小区基站,从而使得覆盖小区基站 能够快速有效的为覆盖小区增加邻小区信息,从而保证在某一小区进入节能 状态后,还能够保持良好的网络覆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而言,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 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 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 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 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 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 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 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 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 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 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