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水面飞行器水载荷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方法

水面飞行器水载荷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方法

摘要

水面飞行器水载荷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a)全机无动力模型试验安装;b)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启动电动缸(2),电磁投放器(3)打开将全机无动力模型(9)以固定的垂直速度投放到水面上,同时记录拖车速度、模型触水角度、过载和压力值,并同时对模型着水情况进行录像,根据不同的试验状态的模型姿态、过载和压力值,分析模型着水后的受载情况。本发明优点是: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325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75730.X

  • 申请日2013-11-18

  • 分类号B64F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2107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董联生

  • 地址 448001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西宝山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23: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07

    授权

    授权

  • 2014-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4F5/00 申请日:2013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水面飞行器水载荷模型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水面飞行器使用范围要求的提高,抗浪性要求逐渐提高,从而对水面飞行器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得到较为精确的水面飞行器着水载荷以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目前主要通过水面飞行器水载荷水池缩比模型试验,该模型试验为水面飞行器水载荷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在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中主要通过试验得到模型着水后的姿态、过载和压力值。目前还未有一种实用的水面飞行器水载荷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水面飞行器水载荷模型试验方法。

本发明试验步骤如下:

a)全机无动力模型试验安装:

试验装置由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电动缸、电磁投放器、小滑车、导轨、升降杆、前限位杆、后限位杆、全机无动力模型和左、右限位杆组成,电动缸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上,电磁投放器安装在电动缸的活塞杆一端,导轨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下方,小滑车安装在导轨上,升降杆安装在小滑车上,升降杆通过重心连接杆与全机无动力模型相连,电磁投放器安装在升降杆上,前限位杆、后限位杆和左、右限位杆分别安装在导轨上,前限位杆通过钢丝绳和弹簧与全机无动力模型相连,后限位杆通过钢丝绳和弹簧与小滑车相连,左、右限位杆分别位于全机无动力模型的左、右两侧。

b)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

试验时,水动力试验高速拖车在轨道上运动提供模型试验所需要的速度,当拖车加速达到试验要求的运行速度后,启动电动缸,电磁投放器打开将全机无动力模型以固定的垂直速度投放到水面上,同时记录拖车速度、模型触水角度、过载和压力值,并同时对模型着水情况进行录像,试验结束后,数据分析处理人员应先分析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剔除失效数据,根据不同的试验状态的模型姿态、过载和压力值,分析模型着水后的受载情况。

本发明优点是: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附 图 说 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试验步骤如下:

a)全机无动力模型试验安装:

试验装置由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1、电动缸2、电磁投放器3、小滑车4、导轨5、升降杆6、前限位杆7、后限位杆8、全机无动力模型9和左、右限位杆10组成,电动缸2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1上,电磁投放器3安装在电动缸2的活塞杆一端,导轨5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1下方,小滑车4安装在导轨5上,升降杆6安装在小滑车4上,升降杆6通过重心连接杆11与全机无动力模型9相连,电磁投放器3安装在升降杆6上,前限位杆7、后限位杆8和左、右限位杆10分别安装在导轨5上,前限位杆7通过钢丝绳和弹簧与全机无动力模型9相连,后限位杆8通过钢丝绳和弹簧与小滑车4相连,左、右限位杆10分别位于全机无动力模型9的左、右两侧。

b)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

试验时,水动力试验高速拖车在轨道上运动提供模型试验所需要的速度,当拖车加速达到试验要求的运行速度后,启动电动缸2,电磁投放器3打开将全机无动力模型9以固定的垂直速度投放到水面上,同时记录水动力高速拖车速度、全机无动力模型9的触水角度、过载和压力值,并同时对全机无动力模型9着水情况进行录像,试验结束后,数据分析处理人员应先分析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剔除失效数据,根据不同的试验状态的模型姿态、过载和压力值,分析全机无动力模型9着水后的受载情况。

试验结果评定:

试验结束后,数据分析处理人员应先分析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剔除失效数据,根据不同的试验状态(包括各重量、重心下所对应的试验速度)的模型姿态、过载和压力值,分析模型着水后的受载情况,初步判定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给出处理结果。

试验原理如下:

在全机无动力模型试验中主要通过拖车、升降杆6和电磁投放器3控制全机无动力模型9着水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和着水角度,研究全机无动力模型9以固定姿态和速度着水后姿态、过载和压力值,通过试验数据的实机水载荷预报,给出水面飞行器水载荷大小及分布情况,为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提供数据输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