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显示模块以及用于显示模块的前框、背框与胶框

显示模块以及用于显示模块的前框、背框与胶框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块以及用于显示模块的前框、背框与胶框。显示模块,其包括一前框、一背框、一胶框与一显示单元。前框具有一顶板、多个前侧板与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开口。背框具有一底板、多个背侧板与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开口。胶框配置于前框与背框之间且包括一本体、至少一侧墙、至少二挡墙部与至少二内缩部。第一限位开口与第二限位开口暴露出挡墙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025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74509.3

  • 发明设计人 徐蒂珈;余东宪;

    申请日2012-09-27

  • 分类号H05K7/18(20060101);G02F1/13(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陈小雯

  •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23: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30

    授权

    授权

  • 2014-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5K7/18 申请日:201209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窄边框(slim boarder)的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尺寸的显示器,如电视、电脑荧幕、笔记型电脑、移动电话等已蓬勃地发展起来。以笔记型电脑为例,消费者除了对显示器的显示性能,如分辨率、对比、视角等,有所要求外,对于显示器的外观美感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因此,显示器相关业者已纷纷投入窄边框(slim boarder)设计的行列中,以使具有相同显示品质的显示器更具有轻薄短小的特性,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以显示器而言,显示器主要由一显示面板及一背光单元所构成,其中背光单元通常是由一导光板、一光源及一胶框等构件所构成。胶框用以承载上述的导光板以及光源,并且显示面板也会组装于胶框上。一般来说,为了能稳固地将胶框与显示器的外观件(例如前框与背框)组装起来,又要达到保护胶框内的各构件及显示面板的目的,通常会先利用一金属框架(bezel)将胶框与显示面板包覆,再利用显示器的前框与背框将金属框架以及包覆于金属框架内的显示面板与背光单元固定住。如此一来,背光单元的胶框、显示器的背框及前框会依序重叠覆盖,进而导致显示器的边框的厚度无法降低。所以,显示器的边框因而无法窄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其具有窄边框的设计。 

本发明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前框、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背框以及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胶框,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前框,其包括一顶板、 多个连接顶板的前侧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开口,其中第一限位开口位于前侧板所定义出的至少两个相邻角落上。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背框,其包括一底板、多个连接底板的背侧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开口,其中第二限位开口位于背侧板所定义出的至少两个相邻角落上。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胶框,其包括一本体、至少一侧墙、至少二挡墙部以及至少两内缩部。侧墙与本体垂直相连。挡墙部连接侧墙的相对两端面。内缩部位于本体的一下表面上。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其包括一前框、一背框、一胶框以及一显示单元。前框具有一顶板、多个连接顶板的前侧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开口,其中第一限位开口位于前侧板所定义出的至少两个相邻角落上。背框具有一底板、多个连接底板的背侧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开口,其中前框的前侧板覆盖背框的背侧板,而第二限位开口位于背侧板所定义出的至少两个相邻角落上且对应第一限位开口设置。胶框配置于前框与背框之间,且包括一本体、至少一侧墙、至少二挡墙部以及至少二内缩部。本体与侧墙垂直相连,而挡墙部连接侧墙的相对两端面。内缩部位于本体的一下表面上。前框的第一限位开口与背框的第二限位开口暴露出挡墙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内缩部相邻对应的挡墙部的一侧表面与本体的下表面定义出一容置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的至少两相对应的背侧板位于容置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框的每一内缩部的截面为阶梯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单元相对邻近每一挡墙部的一第一侧表面至挡墙部相对远离显示单元的一第二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介于0.1毫米与1毫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挡墙部的第二侧表面凸出背侧板的一外侧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挡墙部的第二侧表面凸出前框的一上侧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挡墙部的第二侧表面与前框的前侧板切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框的本体、侧墙、挡墙部以及内缩部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单元包括一下基板。下基板具有一承载面,且每一挡墙部的高度高于承载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挡墙部具有一弧形轮廓或一矩形轮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限位开口的孔径及每一第二限位开口的孔径大于每一挡墙部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前框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部,背框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卡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具有至少一第三卡扣部,胶框具有至少一第四卡扣部。第四卡扣部与第三卡扣部相卡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前框的材质与背框的材质包括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挡墙位于本体的一上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缩部与挡墙部于本体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前框的第一限位开口与背框的第二限位开口暴露出胶框的挡墙部,而背框的背侧板位于胶框的内缩部相邻对应的挡墙部的一侧表面与本体的下表面所定义出的容置空间中,且显示单元的角落位于挡墙部之间。因此,相比较于现有背光单元的胶框、显示器的背框及前框依序重叠覆盖所组立的显示器而言,本发明的显示模块的边框宽度于角落处可减少前框与背框的厚度,而于侧边处可减少胶框与背框的厚度。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显示模块具有窄边框的设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显示模块组装后的局部立体透视图; 

图1C为沿图1B的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1D为沿图1B的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显示模块 

110:前框 

112:顶板 

114:前侧板 

116:第一限位开口 

118:第三限位开口 

119:第一卡扣部 

120:背框 

122:底板 

124:背侧板 

126:第二限位开口 

127:第二卡扣部 

129:第三卡扣部 

130:胶框 

131:上表面 

132:本体 

133:下表面 

134:侧壁部 

135:第四卡扣部 

136:挡墙部 

137:第二侧表面 

138:内缩部 

139:侧表面 

140:显示单元 

141:第一侧表面 

142:下基板 

143:承载面 

144:上基板 

C1、C2、C3:角落 

D:距离 

H:高度 

S: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B绘示为图1A的显示模块组装后的局部立体透视图。图1C绘示为沿图1B的线I-I的剖面示意图。图1D绘示为沿图1B的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1B中省略绘示部分构件。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图1C及图1D,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00包括一前框110、一背框120、一胶框130以及一显示单元140。 

详细来说,前框110具有一顶板112、多个连接顶板112的前侧板114以及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开口116,其中第一限位开口116位于前侧板114所定义出的至少两个相邻角落C1上。背框120具有一底板122、多个连接底板122的背侧板124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开口126,其中前框110的前侧板114覆盖背框120的背侧板124,而第二限位开口126位于背侧板124所定义出的至少两个相邻角落C2上且对应第一限位开口116设置。 

胶框130配置于前框110与背框120之间,且包括一本体132、至少一侧墙134、至少二挡墙部136以及至少二内缩部138。本体132与侧墙134垂直相连,而挡墙部136连接侧墙134的相对两端面,且位于本体132的一上表面131上。内缩部138位于本体132的一下表面133上且挡墙部136与内缩部138于本体132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前框110的第一限位开口116与背框120的第二限位开口126暴露出挡墙部136。每一内缩部138相邻对应的挡墙部136的一侧表面139与本体132的下表面133定义出一容置空间S,而背框120的至少两相对应的背侧板124位于容置空间S中。显示单元140配置于胶框130的本体132上,其中显示单元140的至少两个相邻角落C3位于挡墙部136之间。 

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上基板100的前框110更具有一第三限位开口118,其中第三限位开口118位于顶板112上且暴露出显示单元140。于此,显示单元140包括一下基板142以及一上基板144,其中下基板142具有一承载面143,用以承载驱动IC或FPC(图未示),且胶框130的每一挡墙部 136的高度H高于承载面143,而上基板144例如是一液晶上基板,但并不以此为限。由于挡墙部136的高度H高于下基板142的承载面143,因此挡墙部136可作为上基板144的定位标记及缓冲物件。再者,胶框130的本体132、侧墙134、挡墙部136以及内缩部138例如是一体成型,且胶框130的每一内缩部138的截面例如是阶梯状。每一挡墙部136例如是具有一弧形轮廓或一矩形轮廓。 

此处,图1A与图1B绘示为挡墙部136具有弧形轮廓。前框110的每一第一限位开口116的孔径及背框120的每一第二限位开口126的孔径大于每一挡墙部136的宽度。如此一来,挡墙部136可完全暴露于第一限位开口116与第二限位开口126外,意即前框110与背框120并无遮蔽胶框的挡墙部136。特别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单元140相对邻近每一挡墙部136的一第一侧表面141至挡墙部136相对远离显示单元140的一第二侧表面137之间的距离D例如是介于0.1毫米与1毫米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挡墙部136的第二侧表面137凸出背侧板124的外侧表面与前框110的上侧表面,但与前框110的前侧板114切齐。 

另外,为了将前框110、背框120及胶框130三者组立在一起,前框110可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部119,背框120可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扣部127与至少一第三卡扣部129,而胶框130可具有至少一第四卡扣部135。第一卡扣部119与第二卡扣部127相卡扣而将前框110固定于背框120上,而第三卡扣部129与第四卡扣部135相卡扣而将胶框130固定于背框120上。此处,第一卡扣部119与第三卡扣部129皆例如是一卡槽或一卡孔,而第二卡扣部127及第四卡扣部135皆则如是一卡勾或一卡块,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119与第三卡扣部129皆例如是一卡勾或一卡块,而第二卡扣部127及第四卡扣部135皆则如是一卡槽或一卡孔,此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此外,本实施例的前框110的材质与背框120的材质例如是金属。 

由于本实施例的前框110的第一限位开口116与背框120的第二限位开口126暴露出胶框130的挡墙部136,而背框120的背侧板124位于容置空间S中,且显示单元140的角落C3位于挡墙部136之间。因此,于本实施例的显示模块100的角落处(即角落C1、C2与C3)可减少前框110与背框120的厚度,意即角落处仅有挡墙部136的厚度与显示单元140的下基板142 至挡墙部136之间距离,而于显示模块100的侧边处(即前侧板114与背侧板124的位置)可减少胶框130与背框120的厚度,意即侧边处仅有前侧板114的厚度与显示单元140的下基板142至前侧板114之间距离。如此一来,相比较于现有背光单元的胶框、显示器的背框及前框依序重叠覆盖所组立的显示器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模块100可具有窄边框的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限位开口116、第二限位开口126及挡墙部136的个数,虽然此处所提及的第一限位开口116、第二限位开口126及挡墙部136的个数具体化皆为两个。但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开口116、第二限位开口126及挡墙部136的个数也可皆为四个,意即显示模块100的四个角落皆采用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口116、第二限位开口126及挡墙部136,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前框的第一限位开口与背框的第二限位开口暴露出胶框的挡墙部,而背框的背侧板位于胶框的内缩部相邻对应的挡墙部的一侧表面与本体的下表面所定义出的容置空间中,且显示单元的角落位于挡墙部之间。因此,相较于现有背光单元的胶框、显示器的背框及前框依序重叠覆盖所组立的显示器而言,本发明的显示模块的边框宽度于角落处可减少前框与背框的厚度,而于侧边处可减少胶框与背框的厚度。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显示模块具有窄边框的设计。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