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和配准印刷版的方法

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和配准印刷版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15、25)上安装和调节印刷版(P)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在印版滚筒(15、25)的前、后夹持杆(FC、RC)之间的前、后端部(LP、TP)处夹持印刷版(P),后夹持杆(RC)能够在施加张紧力的条件下移动并且在夹持印刷版(P)的后端部(TP)之后占据张紧-释放位置。通过初始地施加名义张紧力(Fo)至后夹持杆(RC)而实现印刷版(P)的张紧,由此引起后夹持杆(RC)从张紧-释放位置移动至名义张紧位置,名义张紧位置被设定为后夹持杆(RC)的参考位置。随后,测量张紧后的印刷版(P*)的印刷配准,将张紧后的印刷版(P*)的测量的印刷配准与目标印刷配准对比,以便确定与该目标印刷配准对应的后夹持杆(RC)的校正后的参考位置。随后释放印刷版(P)的张紧。在再次张紧印刷版(P)之前(或之后)将之前确定的校正后的张紧位置设定为后夹持杆(RC)的新的参考位置。如果必要,重复测量和校正步骤直到测量后的印刷配准与目标印刷配准匹配。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41F27/00 专利号:ZL2012800301309 申请日:20120702 授权公告日:201510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0-14

    授权

    授权

  • 2014-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1F27/00 申请日:2012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对应印版滚筒上安装和调 节印刷版。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在包括将墨水传递至共用橡皮滚筒的多个 印版滚筒的这种类型的多色胶版印刷机上的印刷版的安装和调节。本发明 尤其能够应用于用于例如钞票的安全或保密凭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纸 张或卷筒纸材料的同步双面印刷的所谓的同步型胶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

“同步”过程是本申请人早在五十年前创造的独特地不同的且可靠的 胶版印刷工艺,这种工艺广泛地应用在安全或保密印刷工业中。这种工艺 越来越受到台式印刷系统和商业印刷的质量日益提高的方便可用的仿造 的方法的挑战。

同步工艺与商业胶版印刷完全不同。商业胶版印刷工艺使用大量的分 离的印刷单元产生多色的图像,纸张连续地行进通过大量的分离单元。纸 张从一个单元行进到下一个单元以便一个接另一个收集在衬底上的全部 分离的颜色。然而,衬底是具有压力、湿度以及温度的柔性的活性材料。 即使使用最好的材料,这些变量随机地变化。因而,印刷过程的端部或结 束处色彩至色彩的配准对于印刷的不同区域有些不同。在商业的胶版印刷 机上印刷的彩色图像通常通过微点阵列的组合形成,其足以忽视这些变 化。相反,在安全或保密胶版印刷机上产生的安全或保密印刷,尤其是通 过上述的同步工艺在安全胶版印刷机上产生的安全或保密印刷,要求在整 版纸张上完美的版至版配准。此处,(如申请人销售的注册商标Super  Simultan(R))同步胶版印刷机的具体设计开始应用。实际上,与基于在上 述商业印刷机中使用的分离的印刷单元不同,同步胶版印刷机(图1A、 1B以及2中示出的示例)是基于不同的原理,即从共用胶布滚筒上的印 刷板收集不同颜色图像。在同步印刷机中,这种原理实际上被同步地应用 在印刷材料的两个侧面,即两个胶布滚筒(一个用于每一侧面)收集分别 位于正面和反面上的承载印刷版的相应的印版滚筒的彩色图案。使用这种 原理,颜色之间的配准的精确度不再依赖于衬底的波动或起伏,而仅来自 印刷机的高精度机械结构(传动装置、框架、轴承、滚筒等)和印刷版的 复制和安装。

但是具有精确的印刷机是不够的,在工艺过程中的所有元件必须同等 精度。虽然同步过程显示了技术上无匹敌的印刷性能,但是仍然需要改进 该工艺以及实现更高的印刷精度和颜色配准。为了保持安全或保密印刷中 保持其前端并且为了保持与已有的甚至改进的威胁的安全距离,通过在印 刷机的印版制造和印刷前的排版调整使得整个工艺得以审查和更新,目的 在于在以易于掌握的方式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度并打开大门进入全新的安 全特征级别的安全印刷工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改进已知的方法,为的是实现和确保在 多色胶版印刷机中,尤其是在例如并具体地是用于同步正反面印刷纸张或 卷筒纸材料的同步型胶版印刷机的包括将墨传递至共用胶布滚筒的多个 印版滚筒的类型的胶版印刷机中,的高度印刷配准。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印刷 版的安装和调节的已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改善这些方法,为的是从通过印刷机中的印版 制造和排版调整的源头控制整个过程,并确保对印版配准的影响,由此几 乎完全免除印刷配准。

这些目的的实现得益于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方案。

更准确地,提供一种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和调节印刷 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印刷版的前端部夹持在印版滚筒的前夹持杆中;

b)围绕印版滚筒的圆周卷绕印刷版;

c)将印刷版的后端部夹持在印版滚筒的后夹持杆上,后夹持杆能够 在施加张紧力的条件下移动并且在夹持印刷版的后端部之后占据张紧-释 放位置;

d)通过施加名义张紧力至后夹持杆而张紧印刷版,由此引起后夹持 杆从张紧-释放位置移动至名义张紧位置;

e)将名义张紧位置设定和存储作为后夹持杆的参考位置;

f)测量张紧后的印刷版的印刷配准;

g)将张紧后的印刷版的测量后的印刷配准与目标印刷配准对比并确 定与该目标印刷配准对应的后夹持杆的校正后的参考位置;

h)释放印刷版的张紧;

i)在再次张紧印刷版之前或之后将之前确定的校正后的张紧位置设定 为后夹持杆的新的参考位置;和

j)如果必要,重复步骤f)至i)直到测量后的印刷配准与目标印刷 配准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步骤i)包括在再次张紧印刷版之前通过 施加张紧力至后夹持杆将之前确定的校正后的张紧位置设置为后夹持杆 的新的参考位置,由此引起后夹持杆移动至新的参考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步骤i)包括通过施加张紧力至后夹持力 再次张紧印刷版,由此在将之前确定的校正后的张紧位置设置为后夹持杆 的新的参考位置之前引起后夹持杆移动至校正位置。

得益于这种方法,可以以极为容易的操作确保在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 正确和精确安装印刷版。

进一步地,作为现有技术中印版安装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不想要的和不 能撤销的印版变形现在已经不存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得益于限制操作者的手动操作数量和确保无 敌的可重复性的半自动印版夹持过程,防止了印刷版的处理中的变化。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实施例形成从属权利要求中的主题,并在下文中说 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 更加清楚,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通过非限制性的示例的方式从原理上 给出并且通过附图的方式示出,在附图中:

图1A是用于在制造例如钞票的安全或保密凭证使用的纸张的同步正 反面印刷的已知的同步型多色胶版印刷机的示意侧视图;

图1B是图1A的印刷机的印刷组的放大侧视图;

图2是图1A和图1B中的印刷机的示意侧视图,其中印刷机的移动 上墨印版版台被移动至缩回位置,由此允许通向印刷机的多种印版滚筒;

图3是图1A、1B和2的印刷机的印版滚筒的示意立体图,示出位于 印版滚筒的滚筒凹陷中的相应的印版夹持系统,该印版夹持系统用于本发 明的第一实施例情形中;

图4是沿图3中示出的剖面1-1截取的图3的夹持系统的示意剖视图;

图5a-5e分别是印刷机的印版滚筒和相关的印刷版盒保持装置的示意 侧视图,该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将印刷版夹持并安装在 印版滚筒的圆周上的印版夹持过程的多个阶段;

图6a-6e分别是示出夹持在相应的前夹持杆和后夹持杆中的印刷版的 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示意图,这些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将已经 夹持并安装在印版滚筒的圆周上的印刷版张紧以实现想要的、目标印刷配 准的印版张紧过程的多个阶段;和

图7a-7e分别是示出夹持在相应的前夹持杆和后夹持杆中的印刷版的 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示意图,这些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已经 夹持并安装在印版滚筒的圆周上的印刷版张紧以实现想要的、目标印刷配 准的印版张紧过程的多个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在用于在制造诸如钞票的保密凭证情形中使用的同步正反 面印刷的多色纸张进料胶版印刷机的情形中描述本发明。这种保密印刷机 通常被称为所谓的“同步型”(或简称为“同步”)保密印刷机,因为以同步 的方式在纸张的两个侧面上执行纸张的印刷。本申请人销售使用注册商标 “Super Simultan(R)”的这种同步印刷机。

图1A和1B中示出的保密印刷机已经在国际申请案 WO2007/105059A1(和相应的US公开案US2009/0025594A1)中描述, 该公开案通过参考的方式在此全文并入。此外在欧洲专利EP0949069B1 (和相应的美国专利US6,101,939)和国际申请WO2007/042919A2(和 相应的美国公开案US2008/0271620A1)和WO2007/105061A1(和相应 的美国公开案US2009/0007807A1)中公开了关于这种印刷机的其他信 息。上面列出的全部申请案通过参考的方式在此并入。

适于这种情形以执行纸张的同步正反面胶版印刷的印刷机的印刷组 传统方式上包括沿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的两个胶布滚筒(或压印滚筒)10、 20,并且在两个胶布滚筒之间纸张被供给以接收多色压印。在该示例中, 胶布滚筒10、20是三段式滚筒。胶布滚筒10、20接收并收集来自印版滚 筒15和25(在每一侧四个)不同的具有相应的颜色的墨图案,它们围绕 胶布滚筒10、20的圆周的一部分分布。这些印版滚筒15和25,每一个承 载相应的印刷版,本身分别通过相应的上墨单元13和23以本领域技术中 已知的方式上墨。两组上墨单元13和23有利地放置在可以朝向居中放置 的印版滚筒15、25和胶布滚筒10、20移动或离开它们移动的两个上墨印 版版台100、200中。特别地,图2示出在维护操作期间可移动上墨印版 版台100、200被移动至缩回位置的印刷机,包括目的在于替换和安装印 版滚筒15、25上的印刷版。

纸张被从位于印刷组(在图的右手边)隔壁的供给站1供给到进料台 2上,随后供给到布置在胶布滚筒10、20的上游的一连串的传送滚筒3a、 3b、3c(在本示例中是三个滚筒)。在通过传送滚筒3b被输送的同时, 纸张可以可选地使用附加的印刷组(未示出)在纸张的一个侧面上接收第 一压印,附加的印刷组如欧洲专利EP0 949 069B1和国际申请案WO 2007/042919A2中描述的,传送滚筒3b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压印滚筒的附 加功能。在通过可选的附加的印刷组印刷纸张的情况下,在被传送到胶布 滚筒10、20用于同步正反面印刷之前通过干燥或固化单元4首先干燥这 些纸张。

在图1A和1B的示例中,纸张被传送到胶布滚筒20的胶布滚筒每个 纸张的前边缘通过位于在胶布滚筒的每个段之间的滚筒凹陷中的合适的 夹持装置保持的表面上。每个纸张因此通过胶布滚筒20输送至胶布滚筒 10和20之间的进行同步正反面印刷的印刷压印线。一旦两个侧面被印刷, 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印刷过的纸张随后被传送至链夹具系统5以在纸张交 付站6中交付,纸张交付站6包括多个交付叠层(在本示例中为三个)。

链夹具系统5通常包括保持多个间隔分开的夹具杆(未示出)的一对 链,每个夹具杆设有用于保持纸张的前边缘的一系列夹具。如图1A所示, 链夹具系统5从两个胶布滚筒10、20的下面延伸通过印刷机的底板部分, 并在交付站6的三个交付叠层顶部上延伸。夹具杆在顺时针方向上沿该路 径被驱动,从印刷组延伸至纸张交付站6的链夹具系统5的路径在链夹具 系统5的返回路径下延伸。干燥/固化系统7沿链夹具系统5的路径设置, 以便干燥纸张的两个侧面,依赖于所用的墨的类型使用红外灯和/或UV灯 实施干燥。在该示例至,干燥系统7位于链夹具系统5竖直部分处,其中 从印刷机的底板部分引导夹具杆至纸张交付站6的顶部。

在图1A、1B和2的示例中,第一和第二传送滚筒(未标记),例如 抽吸辊或滚筒,设置在链夹具系统5和胶布滚筒20之间,使得印刷过的 纸张可以从胶布滚筒20的表面被取走,随后继续被传送至第一传送滚筒, 第二传送滚筒,最后传送至链夹具系统5。第一和第二传送滚筒被设计为 执行在纸张的正面和反面侧上的检查,如在国际申请案WO2007/105059 A1中描述的那样。是否设置第一和第二传送滚筒不影响本发明的主题, 并且可以相应地删除这种滚筒。

回到图2,当必须将新的印刷版安装在印刷机上时,首先将上墨印版 版台100、200缩回到如图2中的虚线示出的维修位置,以提供入口给操 作者以在印刷机的多种印版滚筒15、25上工作。

如本领域中已知的,每个印刷版包裹相应的印版滚筒并通过合适的印 版夹持系统夹持在其前端部和后端部,该印版夹持系统位于印版滚筒的相 应的滚筒凹陷中。这种滚筒凹陷在图2至用附图标记15a和25a表示。

在图3和4中示出合适的印版滚筒和印版夹持系统。应该认识到,印 刷机的每个印版滚筒15、25呈现相同的结构。图3和4的印版滚筒和印 版夹持系统已经被彻底地重新考虑以便确保印刷版的充分的和高度精确 的安装和张紧。

印版夹持系统包括前夹持杆FC和后夹持杆RC,它们分别被设计用以 保持印刷版的前端部(下文用附图标记LP表示)和后端部(下文用附图 标记TP表示)。夹持杆FC、RC都安装在印版滚筒15、25的滚筒凹陷 15a、25a中。在本领域中典型地,前夹持杆FC设置有一对配准销31、32, 该配准销设计成与设置在印刷版的前端部LP的相应的配准穿孔协同操 作,该配准销和配准穿孔确保将印刷版的前端部在前夹持杆FC中并相对 于前夹持杆FC的限定的安装。配准销31、32和相应的配准穿孔(用附图 标记Pa和Pb表示)也在图6a至6e中示出。

在本领域中使用配准销和配准穿孔是普遍的,可能尤其地是,在欧洲 专利申请案EP0581212A1、EP0711664A1、EP0933204A1中公开的那 些。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配准销31、32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传感 器元件,该传感器元件设计成指示印刷版的配准穿孔Pa、Pb抵接配准销 31、32的精确配合抵接。这样的传感器在图6a至6e中示意地示出并分别 通过附图标记31a、32a标示。以此方式,确保将印刷版的前端部LP正确 插入在前夹持杆FC中,前夹持杆FC仅在传感器元件31a、32a反馈配准 穿孔Pa、Pb抵接配准销31、32之后被闭合。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变形形式,以与成像在印刷版上的印刷图像配准 的方式设置配准穿孔Pa、Pb,在印刷版上成像印刷图像之后,且与印刷版 上的印刷图像的位置相关联的,配准穿孔Pa、Pb被穿孔。用于与印刷版 的印刷图像配准穿孔配准穿孔的高精度穿孔设备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这 样的设备例如可用Polygraphische innovative Technik Leipzig GmbH,或 "PITSID",(www.pitsidieipziq.com),名称为"Automatic Precision Plate  Punch"("Automatische Prazisions-Plattenstanze"),或"APP",并且与SID  Leipzig(Sachsisches Institut fur die Druckindustrie GmbH- www.sidleipzig.de)一起发展。类似的系统也可用LEHNER GmbH, Sensor-Systeme(www.lehner-gmbh.com)。得益于这样的解决方案,确保根 据配准销和配准穿孔的印刷版上的印刷图像和印刷版的定位之间的高度 配准具有若干微米量级精确度。

在正常条件下,前夹持杆FC作为印版的前端部LP的固定参考,并 且通常位置不调整。然而,在该示例中设置两个调节元件51、52。调节元 件51、52定位在前夹持杆FC的后壁部的右手边和左手边上的印版滚筒 15、25的滚筒凹陷15a、25a的其余开口中(见图6a至6e)。在必要的情 况下,可以通过两个调节元件51、52执行前夹持杆FC的位置的精细调节。 考虑到通常通过整个印版滚筒15、25的横向定位调节横向配准以及通过 印版滚筒15、25的正确的转动定位调节印刷版在圆周位置上的零位置, 可以为前夹持杆FC提供围绕枢转轴线(在图6a至6e中用附图标记O表 示)朝向右或左倾斜的能力。这就是说,在正常条件下,前夹持杆FC可 以保持固定位置并且通常不调节。因此,在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想到将 前夹持杆FC设计为不具有调节能力的整个固定的夹持杆。

另一方面,后夹持杆RC被设计成沿圆周方向是可移动的,而多个调 节元件,在四个调节元件61至64的情况下,被设置成允许后夹持杆RC 的位置的精细调节,在下文中参照图6a至6e会说明。与调节元件51、52 类似,调节元件61至64沿后夹持杆RC的后壁部的长度分布在后夹持杆 RC的右手外侧、右手边中央、左手边中央以及左手边外侧。调节元件61 至64(以及调节元件51、52)可以有利地是可远程调节的机动化调节元 件(例如机动化调节螺栓),由此允许通过操作者以半自动的方式通过印 刷机的任何合适的远程控制台执行调节。通过将印刷版的后端部TP夹持 在后夹持杆RC中以及印刷版的初始张紧,调节元件61至64不抵接后夹 持杆RC,由此允许后夹持杆RC自由移动。

优选地,通过适当的气动系统(此处不详细说明)以气动方式控制后 夹持杆RC的移动,气动系统被设计成朝向滚筒凹陷15a、25a的中心位置 驱使后夹持杆RC,由此引起印刷版被张紧。这种系统可以具体地包括位 于后夹持杆RC(便利地,安装在滑轮上)和滚筒凹陷15a、相应的25a 的壁部之间的可充气膨胀的气动软管以选择性地驱使后夹持杆至其张紧 位置。施加到可充气膨胀的气动软管的气动压力的调节允许通过后夹持杆 RC施加的张紧力的调节。

图4是图3中的印版滚筒15、25沿图3中的剖面I-I截取的剖面示意 图,其中前夹持杆FC、调节元件51、52、后夹持杆RC以及调节元件61 至64是可见的。夹持装置41、42分别设置在前夹持杆FC和后夹持杆RC 处,以适当地夹持印刷版的前端部LP和后端部TP。夹持装置41、42的 操作原理从以Koenig&Bauer AG的名义的德国专利申请案DE19511956 A1、DE102005061453A1以及DE102005061460A1中公开的夹持装置得 到灵感/启发。在此不详述夹持装置41、42的结构,并且可以理解,在本 示例中,每个夹持装置41、42包括可移动的夹持构件410、420,其设计 成当被插入到相应的夹持杆FC、RC中时压靠印刷版的下侧面,并且将印 刷版的相关端部夹持抵接位于相关联的可移动夹持构件410、420之上的 固定的夹持构件(未示出)。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多种解决方案实 现印刷版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正确夹持,图4的图解不是限制。

正如上面所述,后夹持杆RC设计成沿圆周方向朝向滚筒凹陷15a、 25a的内部(即,朝向图4的右边)是可移动的,以便张紧被夹持的印刷 版。这种移动优选通过施加压力驱使后夹持杆RC移动并生成相应的张紧 力的方式被气动地控制,该张紧力从印刷版的后端部TP施加至印刷版。

后夹持杆RC被适当地设置有锁定装置45以允许后夹持杆RC以机械 的方式被锁定在印版滚筒15、25上合适位置。以此方式,当张紧印刷版 时仅后夹持杆RC被主动地驱动(例如以气动的方式),并且一旦后夹持 杆RC被适当地定位时,锁定装置45开始作用以机械方式将后夹持杆RC 锁定在正确位置,由此允许在张紧过程期间施加在后夹持杆上的致动力被 抑制。然而,应该认识到,为了锁定或保持后夹持杆RC到位(见图7a 至7e),可以想到其他的方案。

通过下文可以认识到,印版夹持系统的上述特征被实施以实现印刷版 在每个印版滚筒15、25上的精确的安装和张紧。

图5a至5e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印版夹持过程的多个阶 段,其中附图标记P表示的印刷版被夹持和安装在每个印版滚筒15的圆 周上。虽然图5a至5e从印版滚筒15的视角示出印版夹持过程,但是应 该认识到,这个过程同等地适用在每个印版滚筒25上安装和夹持印刷版。

总的来说,印刷版(在图中用附图标记P表示)首先其前端部LP被 夹持在前夹持杆FC中,然后围绕印版滚筒15、25卷绕或卷绕,最后其后 端部TP被夹持在后夹持杆RC中,该过程大体在图5a至5e中示出。

申请人完成的测试表明,初始步骤,即将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夹持 在前夹持杆FC中的步骤是特别关键的步骤,因为印刷版的精确定位极大 地依赖于印刷版P其前度部LP被夹持的方式。根据具体的优选实施例, 以如下步骤执行印刷版P的前端部LP的夹持:

i调节印版滚筒15、25的转动位置以匹配用于安装印刷板(在图中用 P表示)的限定的转动位置;

ii印版滚筒15、25的前夹持杆FC被打开以接收印刷版P的前端部 LP;

iii相对于印版滚筒15、25定位印刷版P使得印刷版P的前端部LP 展示相对于印版滚筒15、25和前夹持杆FC的限定的位置和取向;

iv印刷版P的前端部LP被插入在印版滚筒15、25的前夹持杆FC中; 和

v印版滚筒15、25的前夹持杆FC被闭合,由此夹持印刷版P的前端 部LP。

可选地,在步骤V之后而将印刷版P卷绕在印版滚筒15、25的圆周 上之前,可以将一个或多个下层插入在印版滚筒15、25的圆周和印刷版P 之间。

具体地,借助前述的配准销31、32和配准穿孔Pa、Pb执行上面的步 骤iv和v,从而保证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和前夹持杆FC之间的正确的 配准。

上面列出的步骤重要性在于,它们确保印刷版P相对于印版滚筒15、 25和前夹持杆FC被定位,并且在尽可能少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被插 入在后者中。在这方面,在如图1A、1B、2中示出的同步胶版印刷机的 情形中,有利的是,对所有的印版滚筒15、25以相同的方式执行上述步 骤,并且假设,在将印刷版P安装在相应的印版滚筒15、25上之后,每 个印刷版P相对于相应的印版滚筒15、25的位置和取向对于所有的印刷 版P和印版滚筒15、25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应用,进一步地,使用印刷版盒保持装置(在 图5a至5e中用附图标记300表示)是方便的并且有保证的,该印刷版盒 保持装置300包括将要被卷绕到印版滚筒15、25上的印刷版P并且以限 定的且可重复的方式邻接印版滚筒15、25安装。这种印刷版盒保持装置 300(或简称“盒”)还具有优点是,在预压部门中形成的印刷版在印刷 版安装在印刷机上之前可以临时存储在盒中。以此方式,可以保护印刷版, 并且由印刷版处理导致的负面影响可以被排除。优选地,对所有的印版滚 筒15、25使用相同的盒保持装置。

印刷版盒保持装置300在图5a至5e中示意地示出,并且可以采用任 何合适的形状和结构。虽然印刷版盒保持装置300在图5a至5e中被示出 为直线的形式,但是可以例如尝试以曲面的方式形成盒保持装置300的形 状以便驱使印刷版P占据盒保持装置300中特定的和限定的位置,尤其是 如果这有助于确保印刷版P在前夹持杆FC中的限定的定位和插入时。盒 保持装置还可以由单一部分或两个(或多个)部分形成,这依赖于工效学 和处理要求。

如图5a至5e,还设置压辊320,该压辊320可以从(例如,如图5a 和5b以连续的线示出的)非工作位置移动至(例如如图5d以连续的线示 出的)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中在印刷版P围绕印版滚筒卷绕期间压辊320 压印刷版P抵接印版滚筒15、25的圆周。有利地,该压辊320可以形成 印刷版盒保持装置300的一部分。

进一步限定,有利的是,在将印刷版P安装在印版滚筒15、25上之 前预弯曲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和后端部TP。将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和 后端部TP弯曲至限定的弯曲角度有利于将印刷版P正确地定位和卷绕在 印版滚筒15、25上。

图5a示出在印版夹持过程的开始阶段印刷版盒保持装置300的和印 刷版P的印版滚筒15、25的可能定位和取向。如图所示,印版滚筒15、 25的转动位置被调节为与图示位置对应,即使得印版滚筒15、25的前夹 持杆FC(在图5a至5e中未示出)紧接着存储印刷版P的印刷版盒保持 装置300的输出端的限定位置。印刷版P相对于印版滚筒15、25和前夹 持杆FC的定位和取向使得印刷版P基本上沿前夹持杆FC所处的印版滚 筒15、25的圆周的切线对准。在该位置,印刷版P仍然保持在盒保持装 置300内并且压辊320处于缩回位置。

图5b示出印刷版P的前端部LP插入在处于打开位置的前夹持杆FC 内(即,参照图4的视图,夹持装置41被驱动以降低可移动的夹持构件 410并打开前夹持杆FC的口部)。在此操作过程中,设置在印刷版P的 前端部LP处的配准穿孔Pa、Pb与设置在前夹持杆上的配准销31、32抵 接配合(如图6a所示)。

优选地,为了将前端部LP相对于前夹持杆FC的口部以限定的相对 位置定位,执行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在前夹持杆FC中的插入,即注意 印刷版P的前端部LP位于相对于前夹持杆FC的口部的上、下部分的限 定的相对位置中。事实上已经注意到,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在前夹持杆 FC的口部中的位置可以影响夹持印刷版P的方式。

一旦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已经正确地插入前夹持杆FC中,则前夹 持杆FC闭合,如图5c中相对的箭头示意地示出的。整个夹持杆可以马上 闭合。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变形形式,可以适当地以此方式控制或设计夹 持杆FC使得从夹持杆FC的中心位置开始并逐步地朝向侧边进行闭合。 一旦前夹持杆FC闭合且印刷版P其前端部LP被夹持,则压辊320被(手 动或者半自动地)引入至其工作位置,与印版滚筒15、25的圆周接触。

图5d示出印刷版P围绕印版滚筒15、25圆周的卷绕,该卷绕借助于 压辊320的驱使印刷版精确地跟随印版滚筒15、25的弧度的动作。该卷 绕过程可以是全自动的,印刷机控制该步骤并且确保印刷版P在限定的且 可重复的条件下被卷绕。

图5e示出卷绕操作的端部,在卷绕操作之后印版滚筒15、25的转动 停止并且印刷版P的后端部TP会紧邻后夹持杆RC的位置的(在图5a至 5e中未示出)。将印刷版P的后端部TP插入后夹持杆RC中优选自动地 完成,该自动的插入可以要求后夹持杆RC移动至缩回位置(即,朝向滚 筒凹陷15a、25a的中心)并在印刷版P绕着印版滚筒15、25全部卷绕之 后允许印刷版P的后端部TP进入后夹持杆的打开的口部中。将印刷版P 的后端部TP自动插入到后夹持杆RC的口部中可以借助压辊320的动作。 在将印刷版P的后端部TP插入在后夹持杆RC中之后,后者可以闭合, 如图5e中相对的箭头所示,并且压辊320可以移动回其缩回位置。

遵照上述的印版夹持过程,印刷版P被有效地夹持并绕着印版滚筒 15、25卷绕。然而,印刷版P仍然需要被张紧并且被调节,以便达到期望 的目标印刷配准,即在被印刷的材料的两侧面上的多种颜色之间的精确配 准,以及两个侧面上印刷的图案之间的配准。

现在参照图6a至6e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版张紧过程。该 过程的目的在于确保已经夹持并安装在印版滚筒15、25的圆周上的印刷 版P被张紧以便实现想要的目标印刷配准。

如上所述,印刷配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印刷机 的机械结构(齿轮、轴承、驱动等)和印刷版本身。印刷版材料在这种情 况下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的印版张紧过程的目的在于确保,印 刷版被恰当且精确地定位并张紧,以便确保从印刷的前端部至后端部的正 确的印刷配准。

图6a示意地示出被夹持在前夹持杆和后夹持杆FC、RC之间(但是 在此阶段没有被张紧)的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和后端部TP。还图示了前 面参照图3和4描述的调节元件51、52以及61至64。

在图6a中,调节元件61至64是不活动的,即后夹持杆RC在有限范 围内沿对应的印版滚筒15、25的圆周自由地移动,这可以允许位移方向 平行于图6a的轴线y。在图6a中,后夹持杆RC占据所谓的张紧-释放位 置。

图6b示出在施加名义张紧力(示意地用附图标记Fo表示的白色箭头 示出)的条件下后夹持杆RC已经移动的状态。结果,印刷版被置于张紧 状态下(在这种情况下被张紧的印版用附图标记P*表示)。自由移动的后 夹持杆RC因此位移至张紧位置(或“名义张紧位置”)。在图示的示例 中,名义张紧位置与应用至后夹持杆RC的名义张紧力F0和通过被张紧 的印刷版P*产生的最终的反作用力Fr(这种反作用力Fr在图6b中用虚线 箭头示意地示出)之间的平衡对应。

如上已经提到的,印刷版P的张紧优选以气动方式执行。附加地,确 保通过在印刷版的整个宽度上作用并施加张紧力的整个后夹持杆RC的快 速移动实现印刷版的张紧是非常有利的。后夹持杆RC的快速移动保证张 紧力沿印刷版P的整个宽度和长度适当地分布,由此得到印刷版P的均匀 的且基本上是弹性的伸长。

一旦已经达到图6b中示意地示出的平衡,后夹持杆RC被锁定在名 义张紧位置处。参照图4,使用锁定装置45执行后夹持杆RC在印版滚筒 15、25上的机械互锁。一旦被锁定到印版滚筒上,施加在后夹持杆RC上 的气动压力可以被抑制。

接下来,如图6c所示,名义张紧位置(对于每个印刷版P和每个印 版滚筒15、25可以是不同的)被设置并存储为后夹持杆RC的参考位置。 在该第一示例中,通过移动抵接后夹持杆RC的后壁部的调节元件61至 64以机械方式完成这样的设定,如图6c示意地示出的。因此,作为调节 元件61至64的相应的位置被存储的所设定的参考位置被用作用以执行后 夹持杆RC的必要的精细调节的参考。

印刷版P的张紧的调节首先要求适当地测量被张紧的印刷版p*的印 刷配准。一旦全部印刷版已经被夹持并张紧在它们的相应的印版滚筒上, 通过可以评价和测量印刷配准中的变量的印刷样品纸张可以完成上述印 刷配准的测量。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帮助操作者。

一旦已经对每个颜色和每个印刷版测量了印刷配准,并且与目标印刷 配准对比,可以确定校正,该校正被转换为相应的且必要的后夹持杆RC 的调节。通常来说,如果测量显示给定印刷版的印刷长度太短,则这可以 转变为对后夹持杆RC的位置的相应的调节,由此驱使印刷版P的较长的 伸长。相反,如果测量结果显示给定印刷版的印刷长度太长,则这被转换 为对后夹持杆RC的位置的相应的调节,由此驱使印刷版P的较短的伸长。 这些调节沿印刷版的宽度可以明显地不同。因此,在印刷版P的宽度不同 位置确定校正,并且转换为通过调节元件61至64作出的相应的调节。换 句话说,确定后夹持杆RC的对应目标印刷配准的校正后的张紧位置。

然而,在作出后夹持杆RC的位置的任何调节之前,印刷版P被返回 至非张紧状态,如图6d示意地示出的。这通过解锁和移动后夹持杆RC 至张紧-释放位置完成。在已经完成之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调节元件 61至64,后夹持杆RC的之前确定的校正的张紧位置可以被设置为新的参 照。

一旦已经做出了必要的校正,通过施加张紧力Ft至后夹持杆RC再次 张紧印刷版,由此引起后夹持杆RC移动至新的参考位置,如图6e中示出 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图6b中的初始张紧操作对照,印刷版P被张紧, 直到后夹持杆RC抵接调节元件61至64。在这种情况下施加的张紧力Ft 可以与初始应用的名义张紧力Fo不同。尤其地,如果将要作出的校正要 求印刷版P比名义伸长进一步伸长(即,印刷太短的情形),则相对于名 义张紧力Fo张紧力Ft必须增大。相反,如果将要作出的校正要求印刷版 P比名义伸长较短的伸长(即,印刷太长的情形),则相对于名义张紧力 Fo,施加的张紧力Ft必须减小。总而言之,所施加的张紧力Ft必须足以 可靠地驱使后夹持杆RC抵接调节元件61至64。

一旦执行印刷版P的张紧,则后夹持杆RC可以被锁定在新的张紧位 置。再次参照图4,这样的锁定可以通过使用锁定装置45实现。一旦被锁 定到印版滚筒上,同样地,施加在后夹持杆RC上的气动压力被抑制。

假定对所有的印刷版已经正确地作出了调节,印刷机将被正确地设置 以实现想要的目标印刷配准。这就是说,上面的过程可以通过再次测量张 紧后的印刷版P*的印刷配准和确定是否仍然要求校正被重复,在这情况下 遵循上面描述的相同的过程。可以重复相关的校正步骤,直到测量后的印 刷配准与目标印刷配准匹配。

现在参照图7a至7e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替换的印版张紧过 程。与前面参照图6a至6e描述的过程类似,该过程的目的也是确保已经 被夹持并安装在印版滚筒15、25的圆周上的印刷版P被张紧以实现想要 的目标印刷配准。

与图6a至6e的实施例对比,第二实施例使用印版夹持系统,其中后 夹持杆RC配备有不同组调节元件,在图7a至7e中用附图标记71至74 表示。在图6a至6e的实施例中,以与后夹持杆RC的后壁部配合这样的 方式设置调节元件,后夹持杆RC的参考位置通过后夹持杆RC的后壁部 抵接调节元件61至64限定。在图7a至7e的示例中,有利地,调节元件 71至74本身安装在后夹持杆RC上并且被设计为具有螺纹部分71a至74a 的螺丝钉元件,用作调节构件,延伸通过后夹持杆RC用于分别与安装印 版夹持系统的印版滚筒15、25的相应的滚筒凹陷15a、25a的参考壁协同 操作。在图7a至7e中,该参考壁示意地用附图标记70指示的虚线标示。

图7a是夹持在前后夹持杆FC、RC之间(但是在这个阶段没有被加 紧)的印刷版P的前端部LP和后端部TP的示意图。包括调节元件51、 52以及配准销31、32配置的前夹持杆FC的构造与已经在前面描述的构 造类似。

在图7a的视图中,调节元件71至74是不起作用的(或在“零位置”), 即未处于张紧条件下的后夹持杆RC通常抵接滚筒凹陷15a、25a各自的壁 70(用作参考壁)。后夹持杆RC在张紧操作期间沿相应的印版滚筒15、 25的圆周在有限范围上自由地移动离开参考壁70,位移的容许方向再次 平行于图7a中的轴线。在图7a的视图中,后夹持杆RC占据所谓的张紧- 释放位置。

图7b示出在施加名义张紧力(通过附图标记Fo指示的白色箭头示意 地示出)的条件下后夹持杆RC已经移动的状态。结果,印刷版被置于张 紧条件(张紧后的印版在这种情形中用附图标记P*标示)。自由移动的后 夹持杆RC因此位移至张紧位置(或“名义张紧位置”)。在图7b示出的 示例中(与图6b中示出的示例类似),名义张紧位置与应用至后夹持杆 RC的名义张紧力Fo和通过张紧后的印刷版P*产生的最终反作用力Fr(这 种反作用力Fr在图7b中用虚线箭头示意地示出)之间的平衡对应。

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类似,印刷版P的张紧优选以气动方式执行。同 样,确保通过在印刷版的整个宽度上作用并施加张紧力的整个后夹持杆 RC的快速移动实现印刷版的张紧非常有利。后夹持杆的快速移动再次保 证张紧力沿印刷版P的整个宽度和长度适当地分布,由此导致印刷版P的 均匀的且基本上是弹性的伸长。

一旦已经达到图7b中示意地示出的平衡,后夹持杆RC被保持在名 义张紧位置。如图7c所示,这通过移动调节元件71至74使得它们的调 节构件71a至74a与参考壁70抵接来实现。因此与第一实施例对比,将 认识到,后夹持杆RC不是通过专用的锁定装置被锁定在印版滚筒15、25 上,但是得益于与参考壁70抵接的调节元件71至74被保持在合适位置。 一旦调节元件71至74已经移动到抵接参考壁70,则施加在后夹持杆RC 上的气动压力可以被抑制。

由调节元件71至74的位置限定的,名义张紧位置(对于每个印刷版 P和每个印版滚筒15、25可以是不同的),被设定并存储作为后夹持杆 RC的参考位置。在第二实施例中,调节元件71至74的位置尤其被存储 用于随后的后夹持杆RC的位置校正和精细调节。

随后,一旦全部印刷版已经被夹持并张紧在它们相应的印版滚筒上, 则执行张紧后的印刷版P*的印刷配准的合适测量,与前面的第一实施例一 样,即通过印刷可以评价和测量印刷配准中的变量的样品纸张。转换为调 节元件71至74的相应的位置调节的后夹持杆RC的位置的合适校正由印 刷配准的这些测量结果得出。换句话说,后夹持杆RC的与目标印刷配准 对应的校正后的张紧位置被确定。

然而,在作出后夹持杆RC的位置的任何调节之前,印刷版P返回至 非张紧状态,如图7d至示意地示出的。这通过首先致动气动系统,将调 节元件71至74移动回到“零位置”(其参考位置已经在之前被存储,如 上所述)完成,由此在抑制施加至后夹持杆RC的气动压力之后使得后夹 持杆RC自由并允许其移动回到其张紧-释放位置。

与图6a至6e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相比,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再次张 紧印刷版之后,必须执行后夹持杆RC的位置校正。如图7e示意地示出的, 通过施加张紧力Ft至后夹持杆RC,相应地张紧印刷版,该张紧力Ft正常 情况下大于初始的名义张紧力Fo以便允许调节后夹持杆RC的位置(除 非在校正之后与名义伸长相比要求印刷版P的较短伸长)。这引起后夹持 杆RC移动至校正位置(即,允许调节元件71至74的位置调节的张紧位 置)。随后调节元件71至74被移动至之前已经确定的它们的校正后的张 紧位置。一旦这已经完成,则可以抑制施加在后夹持杆RC上的气动压力, 由此经由位置被校正的调节元件71至74引起后夹持杆RC抵接参考壁70。 结果,后夹持杆RC被保持在用作夹持杆RC的新的参考位置的校正后的 张紧位置。

再次假定已经正确地对所有的印刷版作出这些调节,则印刷机将被正 确地设定以实现想要的目标印刷配准。这就是说,同样地,通过再次测量 张紧后的印刷版P*的印刷配准和确定是否仍然需要校正可以重复上面的 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遵循上面参考图7a至7e描述的相同的过程。可以重 复相关的校正步骤,直到测量后的印刷配准与目标印刷配准匹配。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上述 多个实施例作出多种调整和/或改进。

例如,有利地,进一步确定每个印版滚筒15、25的圆柱圆度轮廓, 该圆柱圆度轮廓对于每个印版滚筒15、25是唯一的并且依赖于印版滚筒 15、25和其在印刷机中的安装和驱动的机械特性,并且基于(或考虑)将 要安装印刷版P的印版滚筒15、25的圆柱圆度轮廓将印刷图像成像到印 刷版P上。此处,尤其希望的是,可以通过在印刷版开始期间补偿这种非 均匀性消除印版滚筒转动中的最终不均匀性,即通过调节印刷图像以抵消 这些不均匀性。

本文中所用的附图标记的列表

1同步型多色胶版印刷机

2进料台

3a传送滚筒

3b传送滚筒(可选地用作压印滚筒,用于未图示的可选的附加印刷组)

3c传送滚筒

4可选的干燥/固化单元

5包括一对保持和驱动多个间隔开的夹具杆的链的链夹具系统5

6具有多个交付叠层的纸张交付站

7干燥/固化系统

10胶布滚筒(三段的滚筒/正面侧)

13上墨单元(具有双上墨源/正面侧的四个上墨单元)

15印版滚筒(四个印版滚筒/正面侧)

15a印版滚筒15的滚筒凹陷

20胶布滚筒(三段的滚筒/反面侧)

23上墨单元(具有双上墨源/反面侧的四个上墨单元)

25印版滚筒(四个印版滚筒/反面侧)

25a印版滚筒25的滚筒凹陷

100支撑上墨单元13的可移动上墨印版版台(正面侧)

200支撑上墨单元23的可移动上墨印版版台(反面侧)

P印刷版

P*张紧后的印刷版

LP印刷版P的前端部

TP印刷版P的后端部

Pa在印刷版P前部和横向邻接的前端部LP处的配准穿孔(右手边)

Pb仅在印刷版P前部邻接的前端部LP处的配准穿孔(左手边)

FC用于夹持印刷版P的前端部LP的前夹持杆

O前夹持杆FC的枢转点

RC用于夹持印刷版P的后端部TP的后夹持杆(也用作印版张紧装置)

Fo施加至后夹持杆的名义张紧力(图6b)

Fr在到达平衡之后张紧印刷版产生的反作用力(图6b)

Ft校正之后所施加的张紧力(图6e)

300印刷版盒保持装置(用于在印版滚筒15或25上安装印刷版P)

320可以在围绕印版滚筒15、25缠绕印刷版期间压靠印版滚筒15、 25的圆周的可移动的压辊

31设置在前夹持杆FC处用于与配准穿孔Pa协同操作的配准销(圆 形轮廓)

31a用于检测与配准穿孔Pa的正确匹配抵靠的配准销31的传感器

32设置在前夹持杆FC处用于与配准穿孔Pb协同操作的配准销(矩 形轮廓)

32a用于检测与配准穿孔Pb的正确匹配抵靠的配准销32的传感器

41前夹持杆FC的夹持装置

410夹持装置41的可移动夹持元件

42后夹持杆RC的夹持装置

420夹持装置42的可移动夹持元件

45用于(在张紧印刷版之后)以机械方式将后夹持杆RC锁定到印版 滚筒15、25上合适位置的锁定装置

51用于前夹持杆FC(右手边)的精细调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 螺丝元件)

52用于前夹持杆FC(左手边)的精细调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 螺丝元件)

61用于设定后夹持杆FC(右手边外侧)的参考位置以及其精细调节 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62用于设定后夹持杆RC(在右手边中央)的参考位置以及其精细调 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63用于设定后夹持杆RC(在左手边中央)的参考位置以及其精细调 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64用于设定后夹持杆RC(在左手边外侧)的参考位置以及其精细调 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70用于(与调节元件71至74协同操作的)后夹持杆RC的位置调节 的滚筒凹陷15a、25a的参考壁

71与参考壁70协同操作用于设定后夹持杆RC(在右手边外侧)的 参考位置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71a调节元件71的调节构件(例如带螺纹的部分)

72与参考壁70协同操作用于设定后夹持杆RC(在右手边中央)的 参考位置及其精细调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72a调节元件72的调节构件(例如带螺纹的部分)

73与参考壁70协同操作用于设定后夹持杆RC(在左手边中央)的 参考位置及其精细调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73a调节元件73的调节构件(例如带螺纹的部分)

74与参考壁70协同操作用于设定后夹持杆RC(在左手边外侧)的 参考位置及其精细调节的调节元件(例如螺纹或螺丝元件)

74a调节元件74的调节构件(例如带螺纹的部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