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与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存储在本地;即时通信客户端将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与手机号码关联,并存储在手机终端中;即时通信客户端从手机终端中获取与用户ID绑定的手机号码产生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将从手机终端中获得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与自身本地存储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显示。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智能终端内的即时通信客户端与手机终端间的通信行为信息共享,这样,用户可在各处查看通信行为信息的全部相关信息,方便了关联通信上下文信息,满足了随意查看通信行为信息,即时回拨电话或回复短/彩信等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809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97373.7

  • 发明设计人 杨瑞;郑明;马永亮;王志军;

    申请日2013-11-22

  • 分类号H04L12/58;H04W76/02;

  • 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栗若木

  •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15: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4

    授权

    授权

  • 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58 申请日:20131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尤指一种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法及 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终端处理能力的增强,大量的即时通信软 件应运而生。由于即时通信软件仅消耗流量费用,用户间的通信成本相对较 低,受到普遍欢迎。即时通信软件已成为用户的又一重要通信手段,是传统 手机终端间通信方式的有益补充。

大多数即时通信软件以手机号码注册登录或绑定手机号码,这样即时通 信客户端安装后,可以与手机终端通讯录关联,以实现用户虚拟社交关系与 真实社交关系的融合。

而且,在一个时间段内,如果用户同时使用即时通信客户端或手机终端 与同一个朋友进行联系,总是希望归集通信行为信息以进行通信主题的上下 文关联。或者,用户在联系同一个人时,从即时通信客户端切换至手机终端 时,总是希望通过之前的通信行为信息,快捷回拨电话或回复短/彩信;反之 也是如此。或者,在用户使用多个即时通信客户端联系同一个人时,总是希 望即时通信客户端与手机终端之间能实现通信行为信息汇聚,甚至是即时通 信客户端之间能实现通信行为信息汇聚。

但是,目前用户使用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与使用手机终端的通 信行为并未实现关联,相对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即时通信客户端只记录用 户通过客户端进行的通信行为,手机终端只记录用户通过手机终端的通信行 为,用户的通信行为信息如通话记录、收发通信内容如短信记录、彩信记录 等均是分别存储、分别展示的,并未在手机终端与即时通信客户端、不同即 时通信客户端间实现共享。这样,不利于用户关联与同一个联系人的沟通信 息,不利于用户回拨电话、回复短/彩信等快捷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 法及装置,能够实现智能终端内的多个即时通信客户端间的通信行为信息共 享。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法, 包括:

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与用户标识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存储在本地;

即时通信客户端将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与手 机号码关联,并存储在手机终端中;

即时通信客户端从手机终端中获取与用户ID绑定的手机号码产生的通 信行为信息,并将从手机终端中获得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与自身本 地存储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显示。

所述通信行为信息至少包括:用户ID、通信动作信息、通信内容、开始 时间、结束时间。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将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 与手机号码关联,并存储在手机终端中包括: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用户授权;筛选出绑定有手机号码的用户ID, 并将其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与手机号码关联;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将关联后 的通信行为信息以手机终端要求的数据结构存储至手机终端内。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从手机终端中获取与用户ID绑定的手机号码产生 的通信行为信息包括: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筛选出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并在获得用户授 权同意后,查询所述手机终端中的通信行为信息;

所述手机终端确定各用户ID绑定的手机号码是否产生通信行为信息, 在产生通信行为信息时,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从手机终端内获取该通信行为 信息。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手机终端中能汇聚来自不同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信息,并与 手机终端本身产生的同一用户的手机号码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后统一显示给 用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即时通 信客户端,及手机终端;其中,

即时通信客户端,用于获取与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存储在本 地;将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与手机号码关联,并 存储在手机终端中;从手机终端中获取与用户ID绑定的手机号码产生的通 信行为信息,并将从手机终端中获得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与自身本 地存储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显示;

手机终端,用于存储自身产生的通信行为信息,以及来自即时通信客户 端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通信行为信息。

所述从手机终端获取的通信行为信息为用户授权同意访问并修改其手机 终端的通信行为信息。

所述手机终端,还用于读取内存中的通信行为信息,并显示关联于同一 手机号码的自身的通信行为信息,以及来自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信息。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和手机终端,还用于汇聚来自不同即时通信客户端 的通信行为信息,并与手机终端本身产生的同一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关 联后统一显示给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与用户ID对应的通 信行为信息并存储在本地;即时通信客户端将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对 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与手机号码关联,并存储在手机终端中;即时通信客户端 从手机终端中获取与用户ID绑定的手机号码产生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将从 手机终端中获得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与自身本地存储的该用户ID的 通信行为信息关联显示。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智能终端内的即时通信客 户端与手机终端间的通信行为信息共享,这样,用户可在各处查看通信行为 信息的全部相关信息,方便了关联通信上下文信息。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 实现了多个即时通信客户端间的通信行为信息共享,这样,在即时通信客户 端或手机终端,均满足了随意查看通信行为信息,即时回拨电话或回复短/ 彩信等需求。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 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 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 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 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 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 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有些智能终端,如安卓(Android)系统的智能终端的通话记录、收发短 信记录、收发彩信记录等通信行为信息,在经过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 放给第三方应用。在如Android智能终端中,这些通信行为信息以文件的形 式存储,可以赋予第三方应用读取、写入、修改、查询等权限。

图1为本发明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0: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与用户标识(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 并存储在本地。

本步骤中,即时通信客户端获取用户的通信行为信息,比如用户ID(即 联系人ID)、通信动作信息(如即时通话接打、或即时消息收发等)、通信 内容(如即时消息内容,包括文本、多媒体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 即时通信客户端将用户的通信行为信息存储在本地。

步骤101:即时通信客户端将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 信息与手机号码关联,并存储在手机终端中。

本步骤中,即时通信客户端需获取用户授权同意(即提示用户是否同意 即时通信客户端程序获取手机终端的通信记录存储文件,用户同意即授权同 意)后,才能访问并修改其手机终端的通信行为信息。即时通信客户端筛选 出绑定有手机号码的用户ID,并将其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与手机号码关联。 客户端将关联后的通信行为信息以手机终端要求的数据结构存储至手机终端 内。

这样,手机终端只要直接读取内存中的通信行为信息。即包括有自身的 通信行为信息,也包括有来自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信息,而且二者均 关联于同一手机号码。步骤102:即时通信客户端从手机终端中获取与用户 ID绑定的手机号码产生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将从手机终端中获得的该用户ID 的通信行为信息与自身本地存储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显示。本 步骤中,即时通信客户端筛选出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并在获得用户授 权同意后,查询手机终端中的通信行为信息,手机终端确定各用户ID绑定 的手机号码是否产生通信行为信息,在产生通信行为信息时,即时通信客户 端从手机终端内获取产生的通信行为信息。

本步骤中,显示的方式由手机终端或即时通信客户端的现有显示方式决 定,可以将关联的通话记录一同显示、关联的消息信息一同显示;也可以将 关联的通话记录与消息信息一同关联显示,只要这些信息已通过本发明的方 法共享即可。

即时通信客户端关联自身在本地获取的本地通信行为信息,以及从手机 终端上获取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在与同一个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中 一同显示给用户,并且对本客户端产生的通信行为信息进行标记。举例来讲, 假设用户ID为小杨,其绑定的手机号码为186xxx。即时通信客户端首先筛 选出“小杨”,已绑定手机号码“186xxx”;即时通信客户端利用“186xxx” 到手机终端上对应存储手机通话记录、短/彩信记录的文件中查询,若有与 186xxx相关的通信行为信息,提取至即时通信客户端;即时通信客户端将获 得的通信行为信息与用户ID“小杨”对应存储。这样,在即时通信客户端中, 用户会看到和与用户ID“小杨”相关的通信记录关联显示在一起。在手机 终端上,用户会看到与手机号码“186xxx”相关的通信记录关联显示在一起。 小杨和186xxx代表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人的关联可显示在即时通信客户端 联系人信息中。

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当即时通信客户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而且即时 通信客户端均按照图1所述的方法,将与手机号码关联的通信行为信息均存 储在手机终端中,那么,手机终端中能汇聚多个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 信息,并与手机终端本身产生的同一用户的手机号码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后 统一显示给用户。

相应地,即时通信客户端在从手机终端获取通信行为信息时,也会同时 获得其他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信息,从而实现了不同即时通信客户端 间的通信行为信息的共享。

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了Android智能终端内的即时通信客户端与手机 终端间的通信行为信息共享,这样,用户可在即时通信客户端或手机终端上 查看通信行为信息的全部相关信息,方便了关联即时通信客户端和手机终端 上同一联系人的通信上下文信息。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多个即时通 信客户端间的通信行为信息共享,而且,由于通话记录或消息记录界面本身 支持回拨或回复,因此也满足了即时回拨电话或回复短/彩信等需求。

图2为本发明实现通信行为信息共享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 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即时通信客户端,及手机终端;其中,

即时通信客户端,用于获取与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并存储在本 地;将已绑定手机号码的用户ID对应的通信行为信息与手机号码关联,并 存储在手机终端中;从手机终端中获取与用户ID绑定的手机号码产生的通 信行为信息,并将从手机终端中获得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与自身本 地存储的该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显示;

其中,从手机终端获取的通信行为信息为用户授权同意访问并修改其手 机终端的通信行为信息。

手机终端,用于存储来自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通信行为 信息。

手机终端,还用于读取内存中的通信行为信息,并显示关联于同一手机 号码的自身的通信行为信息,以及来自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信息。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手机终端,还用于关联多个即时通信客户端的通信行为信息,并与手机 终端本身产生的同一用户ID的通信行为信息关联后显示给用户。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 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 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