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有利于基质排水、植物根系呼吸与施肥的苗床结构

一种有利于基质排水、植物根系呼吸与施肥的苗床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利于基质排水、植物根系呼吸与施肥的苗床结构,包括畦埂和排水沟,所述的畦埂包围构成栽培床,畦埂外侧设置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畦埂及其包围的栽培床底部设置蓄液槽,所述的蓄液槽连通蓄液池;所述的畦埂外侧设置蓄液池,所述的蓄液池之供液管连接设置于栽培床之上的配水管,所述的配水管上均布滴灌管。本发明基于普通栽培基质采用架空式苗床结构,使得基质中的水分可以渗入蓄液槽中,避免长时间在基质中积存而发生植物沤根现象的发生,植物根系也可以透过床架进入蓄水槽中,不仅增强了根系的呼吸,更方便营养液、肥水与药剂的施用。本发明有利于基质排水和植物根部施肥,保证植物的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754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32875.7

  • 发明设计人 汤勇俊;

    申请日2014-04-03

  • 分类号A01G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姜开侠

  • 地址 675099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尹家嘴灵秀湖林木种苗工作站内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57: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 9/00 专利号:ZL2014101328757 登记生效日:20220609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云南欣海种植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云南欣绿茶花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671006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海东镇海东临时建材市场内 变更后权利人: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高新区紫溪大道227号楚雄高新区科创中心内B幢210室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11-1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9/00 登记生效日:2019103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4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6-12-0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9/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40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9/00 申请日:2014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25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实施简便的有利于基质排水、植物根系呼吸与施肥的苗床结构。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不仅土壤的土质与结构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其种植苗床的结构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尤其是幼苗的培育,对苗床的结构。现有技术的苗床结构大都是明渠(沟)畦式结构,即一定宽度和长度的台畦四周设置排水渠(沟), 有利于排水和田间管理。但是,由于土壤结构与栽培植物间不可避免的相容性冲突,即可能因土壤的疏水性或吸水性特征使得其含水率并非完全适应栽培植物。比如喜水植物,可能希望土壤的含水率高一些,反之对于非喜水植物则可能造成沤根,若不能及时排水就会导致植物的死亡。现有技术的台畦式苗床结构,可能会造成排水不畅,即不利于透气和快速排水。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实施简便的有利于基质排水、植物根系呼吸与施肥的苗床结构,是克服现有技术苗床缺陷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简便,有利于基质排水、植物根系呼吸与施肥的苗床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畦埂和排水沟,所述的畦埂包围构成栽培床,畦埂外侧设置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畦埂及其包围的栽培床底部设置蓄液槽,所述的蓄液槽连通蓄液池;所述的畦埂外侧设置蓄液池,所述的蓄液池之供液管连接设置于栽培床之上的配水管,所述的配水管上均布滴灌管。

本发明基于普通栽培基质采用架空式苗床结构,使得基质中的水分可以渗入蓄液槽中,避免长时间在基质中积存而发生植物沤根现象的发生,植物根系也可以透过床架进入蓄水槽中,不仅增强了根系的呼吸,更方便营养液、肥水与药剂的施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实施简便,有利于基质排水和植物根部施肥,保证植物的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关系图;

图2为图1之左视图;

图中:1-畦埂,2-排水沟,3-蓄液槽,4-排水管,5-蓄液池,6-配水管,7-水泵,8-分水阀,9-滴灌管,10-支撑梁,11-床架,12-配液管,13-栽培基质,1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畦埂1和排水沟2,所述的畦埂1包围构成栽培床,畦埂外侧设置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畦埂1及其包围的栽培床底部设置蓄液槽3,所述的蓄液槽3连通蓄液池5;所述的畦埂1外侧设置蓄液池5,所述的蓄液池5之供液管连接设置于栽培床之上的配水管6,所述的配水管6上均布滴灌管9。

所述的畦埂1及其栽培床底部设置床架11,架设于支撑梁10上构成蓄液槽3。

所述的蓄液池5中设置水泵7,水泵7之出水口连接配水管6,所述的配水管6上均布滴灌管9。

所述的配水管6上设置分水阀8,均布滴灌管9。

所述的配水管6沿栽培床的纵向延伸,配水管6两侧均布滴灌管9,所述的配水管6上设置分水阀8。

所述的排水沟2通过排水管4与蓄液池5连通。

所述的床架11为渗水性非金属板。

所述的床架11为筛网式结构板,其网孔孔径小于1mm。

所述的床架11之网孔为3~10mm,床架11上设置栽培基质,所述基质底层为陶粒层,陶粒层之上为栽培土。

所述的蓄液槽3的高度为5~15cm,且蓄液槽3通过配液管12、控制阀14连通蓄液池;所述的配液管12之管口设置于蓄液槽3的上部。

本发明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发明基于普通栽培基质采用架空式苗床结构,使得基质中的水分可以渗入蓄液槽中,避免长时间在基质中积存而发生植物沤根现象的发生,植物根系也可以透过床架进入蓄水槽中,不仅增强了根系的呼吸,更方便营养液、肥水与药剂的施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实施简便,有利于基质排水和植物根部施肥,保证植物的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

使用时,如果栽培床上的面水过多,一方面会通过径流或渗流方式进入排水沟,从而进入蓄液池;另一方面会垂直渗流通过床架进入蓄液槽中积存,对床架之上的基质进行“蒸腾式”润湿,既达到了保墒的目的,又有效防止过多水分积存于基质中发生沤根现象。如果调整基质的营养平衡时,可将营养液加入蓄液池中,并通过配液管和控制阀将营养液泵入蓄液槽中,植物根系汲取营养,保证植物的快速生长。同理,若需要施肥或施用药剂,均可通过蓄液池和蓄液槽系统来完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