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

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设有固定壳,右挡板内设有挡块,左挡板内设有方轴,挡块与方轴之间设有滑块,滑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滑块之间设有尖状凹槽,尖状凹槽与方轴上的凹槽相对应,上下滑块凸起部分均设有弹簧,并与导向销相连,导向销与限位板相连,限位板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导向销与限位板中间设有顶针,方轴内孔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前端位于滑块与方轴之间的凹槽内。本发明采用柔性设计,撑开减压的同时,避免了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过程中与骨骼直接接触带来的刚性冲击,减少棘突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操作简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组织损伤,使手术可逆性大大增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841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鞠传广;申慧芬;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82234.5

  • 发明设计人 鞠传广;申慧芬;柴玉强;

    申请日2014-03-07

  • 分类号A61B17/70;

  • 代理机构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曲显荣

  • 地址 264100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南华街629号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脊柱关节科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49: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70 授权公告日:20150819 终止日期:20190307 申请日:201403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8-19

    授权

    授权

  • 2014-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70 申请日:2014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为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为腰椎管腔径狭窄,主要表现为下腰痛,下肢站立或行走时麻胀酸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目前国内治疗腰椎管狭窄主要的手段还是以切开并扩大椎管、达到椎管减压目的。此方法手术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操作复杂,手术较时间长,不仅损伤脊柱组织,破坏其稳定性,还容易使神经受到损害,可靠性差;病人手术后卧床时间长、费用多,同时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近来,国际上运用脊柱动态稳定理念,发明多种撑开装置,在腰椎管间植入撑开装置,棘突间内固定撑开装置的原理为内固定装置产生的撑开力可使手术节段发生相对后凸,使内折的黄韧带张开以减少对椎管内的侵入,椎体间产生的纵向撑开力可增加椎间孔直径,从而减轻相邻椎体间的退变,实现降低腰椎管压力、扩大腰椎管腔径和减压的目的,手术过程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但国外撑开装置价格比较昂贵,易产生脱落或发生棘突骨折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设有固定壳,右挡板内设有挡块,左挡板内设有方轴,挡块与方轴之间设有滑块,滑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滑块之间设有尖状凹槽,尖状凹槽与方轴上的凹槽相对应,上下滑块凸起部分均设有弹簧,并与导向销相连,导向销与限位板相连,限位板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导向销与限位板中间设有顶针,方轴内孔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前端位于滑块与方轴之间的凹槽内;

优选的,两侧顶针的可调节行程为≥5mm,两弹簧的柔性连接力为5~15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柔性设计,撑开减压的同时,避免了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过程中与骨骼直接接触带来的刚性冲击,减少棘突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操作简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组织损伤,使手术可逆性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零件说明:1、固定壳,2、调节杆,3、左挡板,4、顶针,5、定位块,6、右挡板,7、滑块,8、方轴,9、限位板,10、导向销,11、挡块,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包括左挡板3和右挡板6,左挡板3和右挡板6之间设有固定壳1,右挡板6内设有挡块11,左挡板3内设有方轴8,挡块11与方轴8之间设有滑块7,滑块7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滑块7之间设有尖状凹槽,尖状凹槽与方轴8上的凹槽相对应,上下滑块7凸起部分均设有弹簧12,并与导向销10相连,导向销10与限位板9相连,限位板9上设有定位块5,定位块5、导向销10与限位板9中间设有顶针4,方轴8内孔设有调节杆2,调节杆2前端位于滑块7与方轴8之间的凹槽内。

在使用本发明时,先将除左挡板3的装置本体放入棘突之间,调整装置的放置位置和角度,调整好后,用专用工具对调节杆2进行调节,使调节杆2向前移动,调节杆2前端为尖状,沿着方轴8的凹槽和两滑块7之间的尖状凹槽向前移动,将上下滑块7撑开,上下滑块7压缩两端的弹簧12,使导向销10带动顶针4向外移动,将顶针4与上下两端骨骼固定,最后将左挡板3沿方轴8固定,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锁定,与上下两端的骨骼约束牢固。

可调节式弹性棘突间动态撑开装置需要满足的工作范围是:可调节尺寸≥5mm(延脊柱方向);柔性连接力 :5~15N。

本发明通过对调节杆的调节,可实现两侧顶针5mm调节行程,同时实现5mm内任意位置的固定和锁紧;通过对弹簧的计算及实验验证,能够将两端弹簧力有效的控制在5~15N之间,减小安装初期或剧烈运动对病人骨骼的冲击,降低病人的痛苦;两侧挡板和滑块选用聚酰亚胺材料,能够增加调节时的自润滑效果和安装的便利;其他材料均采用钛质材料,保证装置的刚性的同时,实现与人体的有效亲和,便于病人的恢复。

本发明采用柔性设计,撑开减压的同时,避免了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过程中与骨骼直接接触带来的刚性冲击,减少棘突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操作简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组织损伤,使手术可逆性大大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发明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