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

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液晶面板中异物取样困难、取样不准的问题而发明。所述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包括:确定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所在位置并进行标记;将液晶面板冷却,使得液晶分子粘稠度增大;将所述异物提取。本发明用于提取液晶面板中的异物,并对其进行分析,用于减少由于异物导致的液晶面板的不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9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26599.0

  • 发明设计人 范宇光;张志男;

    申请日2013-09-18

  • 分类号G02F1/13;

  • 代理机构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申健

  •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中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4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06

    授权

    授权

  • 2014-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F1/13 申请日:201309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基板和位于两块基板中间的液晶层,并用封框胶完成液晶面板的密封。液晶面板会存在各种不良,其中,液晶面板中存在异物是导致液晶面板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减少异物进入液晶面板中,降低液晶面板不良的几率,需要对液晶面板中存在的异物取出,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得出异物的来源,以采取减少异物进入液晶面板的措施。 

但是,由于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呈液态,液晶流动时异物也会移动,导致提取异物的困难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为解决液晶面板中异物取样困难、取样不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包括:确定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所在位置并进行标记;将液晶面板冷却,使得液晶分子粘稠度增大;将所述异物提取。 

所述将所述异物提取,包括:将上下两块基板拆分;将含有异物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提取异物。 

所述将含有异物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包括:将含有异物的基板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地升高密闭容器内的温度,并将所述密闭容器缓慢地抽真空,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 

所述将液晶面板冷却,包括:在液晶面板表面喷洒室温可产生低温的物质。 

所述室温可产生低温的物质为液氮或干冰。 

所述将液晶面板冷却,包括:将液晶面板放置在低温环境中冷却。 

所述低温环境的温度为-90℃~-30℃。 

所述将所述异物提取,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所述异物的区域从所述液晶面板上切割下来;对切割下来的部分进行清理;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将异物提取。 

所述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包括: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地升高密闭容器内的温度,并将所述密闭容器缓慢地抽真空,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 

所述密闭容器内温度为25℃~75。 

所述对切割下来的部分进行清理,包括: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的表面进行擦拭;观察处于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的切割边缘的液晶是否粘有碎屑;如果切割边缘的液晶粘有碎屑,则通过挤压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使切割边缘的液晶溢出,从而将所述碎屑除去。 

所述确定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所在位置并进行标记包括:在所述液晶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进行标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对液晶面板中的异物进行标记,然后通过降低液晶面板的温度来降低液晶的流动性,从而降低液晶面板中异物在液晶中的流动性,这样可以缩小异物的活动范围,进而将液晶与异物分离,达到将异物准确取出的目的。所述方法简单、易操作,利用物理方法便可将异物准确地取出,对取出的异物进行来源分析,可以较好地降低液晶面板不良率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所在位置并进行标记;将液晶面板冷却,使得液晶分子粘稠度增大;将所述异物提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对液晶面板中的异物进行标记,然后通过降低液晶面板的温度来降低液晶的流动性,从而降低液晶面板中异物在液晶中的流动性,这样可以缩小异物的活动范围,进而将液晶与异物分离,达到将异物准确取出的目的。所述方法简单、易操作,利用物理方法便可将异物准确地取出,对取出的异物进行来源分析,可以较好地降低液晶面板不良率的发生。 

其中,所述确定液晶面板中异物的所在位置并进行标记包括:对液晶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进行标记。由于液晶分子通过封框胶固定在液晶面板的上下两块基板之间,这样上下两块基板均可能带有异物,对上下两块基板均做标记,这样可以对液晶面板中存在的异物进行更好地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将液晶面板冷却,包括:在液晶面板表面喷洒室温下可产生低温的物质。通过在液晶面板的表面喷洒室温下可产生低温的物质,可使液晶面板得到迅速地降温,从而使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分子的粘稠度增大,这样就可以减小液晶分子的流动性,进而减小异物在液晶分子中的活动范围,实现液晶与异物达到分离的目的。 

其中,所述室温下可产生低温的物质为在室温下可通过形态改变吸收温度从而实现冷却作用的物质,如液氮、干冰。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的是液氮。由于在工业生产中,液氮可作为深度制冷剂,因其化学惰性,可直接与生物组织进行接触,冷冻迅速但不破坏生物活性。此外,液氮可通过压缩空气获得,来源广泛,还可较好的降低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成产中,凡是在室温下可通过形态改变实现温度降低的液体或固体等均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产生低温的物质进行使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液晶面板冷却,包括:将液晶面板放置在低温环境中冷却。对于洁净度要求苛刻的液晶面板,还可将液晶面板通过放置在低温环境中进行隔离式冷却。即将液晶面板置于可进行冷热交换的洁净器皿中,通过与外界进行冷热交换实现液晶面板在低温环境中的冷 却。将液晶面板置于器皿中进行隔离式冷却,可避免可产生低温的物质如液氮对液晶面板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其中,所述低温环境中冷却的温度为-90℃~-30℃。将盛放液晶面板的器皿放置在-90℃~-30℃的所述低温环境中,即可使液晶面板得到降温,使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分子的粘稠度增大,液晶分子中异物的流动性减小。所述低温环境可通过喷洒可产生低温的物质,如液氮、干冰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的是液氮。所述低温环境中冷却的温度优选为-50℃。在此温度下,既可满足对器皿中液晶面板冷却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液晶面板中存在的异物不受到破坏。 

上述两个实施例是将液晶面板冷却的两种方法,通过在液晶面板的表面直接喷洒室温下可产生低温的物质以及将液晶面板放置在低温环境中冷却这两种方法来实现液晶面板的降温,从而降低液晶的流动性,降低液晶面板中异物在液晶中的流动性,进而实现液晶与异物的分离,达到将异物准确取出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液晶面板的冷却方法并不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将所述异物提取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将上下两块基板拆分;将含有异物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将异物提取。 

对于小尺寸的液晶面板而言,由于异物的大小与所述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大小差异较小,所以在从小尺寸的液晶面板中提取异物时,可先在液晶面板中标记出异物的所在位置,然后对其进行冷却,可通过将液晶面板的上下两块基板进行拆分,从而获取含有异物的基板。利用加热升温的方法,可使含有异物的基板中的液晶分子受热至完全挥发,达到将异物提取的目的。 

其中,所述将含有异物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包括:将含有异物的基板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地升高密闭容器内的温度,并将所述密闭容器缓慢地抽真空,最终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其中,所述密闭容器可以为烘箱,用于加热。 

对于小尺寸的液晶面板而言,可将拆分后的含有异物的基板直接放入烘 箱中加热使液晶得到挥发,由于尚不能明确液晶分子中所掺杂的异物的性质,所以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真空加热的方法对含有异物的基板进行加热,一方面,在真空的环境下,不需要太高的温度即可使液晶受热挥发完全,另一方面,在真空的环境下,通过缓慢的抽真空、逐渐的升温,还可防止液晶分子因受热暴沸而发生的异物的损失。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将所述异物提取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所述异物的区域从所述液晶面板上切割下来;对切割下来的部分进行清理;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将异物提取。 

对于大尺寸的液晶面板而言,为了能够将异物准确定位,选择将含有所述异物的区域从所述液晶面板上切割下来的方法进行处理,其中,切割的方法可选择用玻璃刀切割,也可选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切割处理后的液晶面板,如果四周还有其他碎屑,还需对其进行清理,以避免对随后的异物检验步骤造成干扰。之后即可对切割下来的部分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将液晶分子挥发,实现将异物提取的目的。 

其中,所述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加热,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包括: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地升高密闭容器内的温度,并将所述密闭容器缓慢地抽真空,最终使液晶分子完全挥发。其中,所述密闭容器可以为烘箱,用于加热。 

同理,由于尚不能明确液晶分子中所掺杂的异物的性质,所以本实施例中仍优选采用真空加热的方法对含有异物的基板进行加热,一方面,在真空的环境下,不需要太高的温度即可使液晶受热挥发完全,另一方面,在真空的环境下,通过缓慢的抽真空、逐渐的升温,还可防止液晶分子因受热暴沸而发生的异物的损失。对于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实际为切割下来的仍带有上下两块基板的部分,由于封框胶在切割的时候已被除去,使得加热后的液晶分子可通过切割下来的部分的周边缝隙进行挥发,直至挥发完全、在两块基板之间只剩下异物。 

其中,烘箱的温度可控制在25℃~75℃,使液晶可以挥发完全,实现与异物的真正分离。此外,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可缩短液晶受热挥发的时间, 不但可以节约实际生产中的能源,还能使异物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到保护,为异物在随后检测步骤中的精准度提供了保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切割下来的部分进行清理,包括:将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的表面擦拭干净;观察处于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的切割边缘的液晶是否粘有碎屑;如果切割边缘的液晶粘有碎屑,则通过挤压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使切割边缘的液晶溢出,从而将所述碎屑除去。 

由于在切割时,不可避免的会在切割下来的部分周边存在碎屑,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可通过挤压所述切割下来的部分,使切割边缘的液晶溢出,从而将所述碎屑除去,以避免对随后的异物检验步骤造成干扰。 

上述两个实施例是将所述异物提取的两种方法,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使大尺寸液晶面板和小尺寸液晶面板在异物提取的步骤中,在准确定位异物、液晶受热挥发的两方面中均得到了满足,增大了本方法在提取液晶面板中异物的使用范围,拓宽了本方法在各种液晶面板中的应用范围。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液晶面板中的异物进行标记并对液晶面板进行降温后,如果液晶分子的粘稠度足够大、异物在液晶分子中的流动性足够弱时,可不通过上述加热挥发液晶的方法,而是可以采取通过探针或其它精准的提取设备直接对其中的异物进行提取的方法,以达到液晶分子与异物分离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