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切割工具、切割工具本体及用于其的切割工具支承垫

切割工具、切割工具本体及用于其的切割工具支承垫

摘要

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切割工具支承垫(24)的切割工具(10,图1)。切割工具支承垫(24)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表面(42),每个主表面(42)包括邻接表面(54)和至少一个凸形的接触表面(50)。对于每个主表面(42),至少一个接触表面(50)比邻接表面(54)向外延伸得更远。邻接表面(54)可由多个邻接子表面(56)形成。支承垫(24)的凹处(22,图3)具有带有凹口(38)的支承表面(26),以容纳处于非操作位置的接触表面(62)。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967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伊斯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28720.8

  • 发明设计人 G.赫奇特;

    申请日2012-05-23

  • 分类号B23B51/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肖日松

  • 地址 以色列特芬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40: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22

    授权

    授权

  • 2014-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B51/00 申请日:2012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主题涉及用于切割工具的支承垫。

背景技术

已知的切割工具支承垫(有时被称为"耐磨垫"或"引导垫")用以改进稳定性、提供引导,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改进工件的表面质量。

已知的支承垫为可替换且可转位的(indexable),并且具有带有凸形地弯曲的接触表面的第一侧(第一侧设计成接合工件),以及在其相对的第二侧的平邻接表面,支承垫经由该平邻接表面位于切割工具上。

US 5,697,737公开了这种支承垫。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且改进的支承垫。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主题,提供了一种切割工具支承垫,其包括:

沿切割工具支承垫的第一轴线间隔开的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之间延伸的垫外周表面,以及

中间平面,其垂直于第一轴线,位于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之间,并且切穿垫外周表面。

每个主表面包括邻接表面和至少一个凸形的接触表面,并且至少一个凸形的接触表面比邻接表面向外远离中间平面延伸得更远。

根据本申请的主题,提供了一种切割工具本体,该切割工具本体具有纵向旋转轴线,其延伸穿过其并且限定前部到后部的方向。切割工具本体包括在其外周部分处的工具外周表面,至少一个切割部分,以及不同于至少一个切割部分的至少一个引导部分。至少一个引导部分包括配置在外周部分处的至少一个支承垫凹处。

支承垫凹处包括:

支承表面,其定位成比工具外周表面更接近旋转轴线,

侧壁,其在支承表面与工具外周表面之间延伸,

端壁,其连接于侧壁并且在支承表面与工具外周表面之间延伸,以及

形成在支承表面中的支承表面凹口。

根据本申请的主题,提供了一种切割工具,该切割工具包括切割工具本体、固定在支承垫凹处中的支承垫。

一个主表面的邻接表面邻接支承表面,垫外周表面邻接端壁和侧壁,并且所述一个主表面的至少一个凸形的接触表面位于支承表面凹口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主题和示出在实践中可如何执行该主题,现在将对附图进行参考,在该附图中:

图1为具有引导部分的切割工具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2为图1的切割工具部分的一部分的等距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引导部分的支承垫凹处的平面图;

图4为图1和图2的引导部分的端部视图;以及

图5为图1、图2和图4的引导部分的切割工具支承垫的平面图。

将认识到,为了说明的简单和清楚,附图中示出的元件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为了清楚,可相对于其它元件放大元件中的一些的尺寸,或者若干物理构件可包括在一个功能块或元件中。此外,在认为适当的情况下,附图标记可在附图之中重复,以指示对应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图1和图2。旋转轴线A纵向地延伸穿过切割工具10的中心。以标记12指定并且与旋转轴线A同轴的箭头指示所谓的向前方向和右手旋转方向。

切割工具10包括切割工具本体14。

切割工具本体14可包括面向前的头部表面16、从其向后延伸的工具外周表面18,以及沿切割工具本体14的外周部分21定位的一个或更多个引导部分20。

每个引导部分20形成有支承垫凹处22,并且包括固定在其中的切割工具支承垫24。

除引导部分之外,理解的是,切割工具本体14还可包括不同于引导部分的一个或更多个切割部分17和工具本体的近侧槽。在切割工具的轴向视图中,引导部分可在直径上与切割部分相对。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这种切割部分可均设置有切割插入凹处,一个或更多个切割插入件可位于其中。由于本公开集中在引导部分上,故没有示出或进一步描述切割部分的细节。

注意图1和图2。支承垫凹处22开向(open out to)工具外周表面18,并且可开向头部表面16。支承垫凹处22可包括支承表面26、侧壁28、内壁31和端壁30。内壁31可与侧壁28相对。支承表面26可从头部表面16向后延伸,并且可径向地面向外。支承表面26的至少一部分可为平面的。支承表面26定位成比工具外周表面18更接近旋转轴线A。侧壁28和端壁30可从支承表面26延伸到工具外周表面18。侧壁28可横向地与端壁30相连接。侧壁28和端壁30可垂直于支承表面26。侧壁28可面向旋转方向,而端壁30可向前面向。当切割工具支承垫24在适当的位置时,其邻接侧壁28并且与内壁31间隔开。

为了防止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变得过于受束缚,侧壁28可包括由壁凹口34分开的两个壁节段32。

支承垫凹处22可形成有支承表面26中的螺纹开孔36。支承表面26包括至少一个支承表面凹口38。支承表面26可包括位于螺纹开孔36的相对侧的两个支承表面凹口38。在支承垫凹处22的平面图中,每个支承表面凹口38位于支承表面26的两个支承表面部分39之间。支承表面26的两个支承表面部分39和其间的支承表面凹口38可全部横切垂直于旋转轴线A定向的径向平面。支承表面26的支承表面部分39可为平面的。至少一个支承表面凹口38的径向最内底部定位成比支承表面26更接近旋转轴线A。至少一个支承表面凹口38构造成容纳切割工具支承垫24的至少一个凸形的弯曲部分(当其固定在支承垫凹处22中时)。

当切割工具支承垫24固定在支承垫凹处22中时,支承表面26、面向旋转方向的侧壁28,以及端壁30为接合切割工具支承垫24的支承垫凹处22的仅有的表面。

注意图4和图5。切割工具支承垫24包括相对的主表面42和在其间延伸的垫外周表面40。

主表面42可均具有关于第一轴线R1的180°的旋转对称,该第一轴线R1穿过其。第一轴线R1可垂直于主表面42定向。

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具有至少一个贯穿螺纹孔44,至少一个贯穿螺纹孔44开向两个主表面42。螺纹孔44可与第一轴线R1同轴。

垫外周表面40可包括两个相对的副表面46。副表面46可具有关于穿过其的第二轴线R2的180°的旋转对称。副表面46可为平面的。

垫外周表面40可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部表面48。每个端部表面48可在副表面46之间延伸。端部表面48可具有关于穿过其的第三轴线R3的180°的旋转对称。

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具有关于第一轴线R1、第二轴线R2和第三轴线R3的180°的旋转对称。第二轴线R2垂直于第一轴线R1。第三轴线R3垂直于第一轴线R1和第二轴线R2。

垂直于第一轴线R1并位于相对的主表面42之间的中途的中间平面P1由第二轴线R2和第三轴线R3限定。中间平面P1穿过垫外周表面(40)。垂直于第二轴线R2并位于相对的副表面46之间的中途的纵向平面P2由第一轴线R1和第三轴线R3限定。最后,垂直于第三轴线R3并位于相对的端部表面48之间的中途的侧向平面P3由第一轴线R1和第二轴线R2限定。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具有关于平面P1,P2和P3中的每一个的镜面对称。

如在图4中看到的,每个主表面42包括至少一个凸形的接触表面50。如在图5中看到的,每个接触表面50可定位成邻近给定的端部表面48。

每个主表面42可包括邻近每个凸形的接触表面50的倒角边缘52。倒角边缘52可在接触表面50与垫外周表面40之间延伸。倒角边缘52可将切割工具支承垫24和因此切割工具10导引或引导到工件中的预先钻取的孔中。

注意图4和图5。每个主表面42包括邻接表面54。邻接表面54面向外,并且定位成比接触表面50更接近中间平面P1。换言之,接触表面50比邻接表面54向外远离中间平面P1延伸得更远。

每个邻接表面54可包括多个邻接子表面56。多个邻接子表面56可为四个邻接子表面56,其可与彼此相同。邻接子表面56可绕着螺纹孔44布置。邻接子表面56可为共面的。在主表面42的平面图中,每个邻接子表面56可具有笔直的形状。在主表面42的平面图中(见图5),每两个邻近的笔直的邻接子表面56可朝主表面42的中心并沿第一轴线R1的方向向内聚合。每个邻接子表面56可在垫外周表面40与螺纹孔44之间延伸。每个邻接子表面56可从副表面46延伸到螺纹孔44。

每个主表面42可包括邻接子表面56的起伏表面(relief surface)58。起伏表面58定位成比邻接表面54更接近中间平面P1。在主表面42的平面图中,每个起伏表面58可定位在位于侧向平面P3的相对侧的两个邻接子表面56之间。

在主表面42的平面图中,给定的接触表面50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位于纵向平面P2的相对侧的相对的邻接子表面56之间。位于相对的邻接子表面56之间的接触表面50的部分可构造用于在加工期间与工件接合。

该布置的可能优点可在于,可分散切割工具支承垫24与支承垫凹处22之间的邻接力。

在给定的主表面42的平面图中,其接触表面50可定位在另一个主表面42的区域正上方,另一个主表面42配置在另一个主表面42的两个对应的邻接子表面56'之间。每个接触表面50的至少一部分和对应的邻接子表面56'可以以离纵向平面P3的相同轴向距离沿第三轴线R3布置。

当切割工具支承垫24处于支承垫凹处22中的固定位置时,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具有定位成参与加工过程的单个操作部分60和不参与加工过程的多个非操作部分62。在所示的实例中,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具有四个不同的方位,并且因此可被认为是可沿四个方向转位。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沿第一方位固定在支承垫凹处22中。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从支承垫凹处22中除去,围绕轴线R1旋转180°,并且沿第二方位固定于支承垫凹处22。接着,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再次从支承垫凹处22中除去,围绕轴线R2或R3旋转180°,并且沿第三方位固定于支承垫凹处22。这种方位的变化改变了从切割工具本体14面向外的切割工具支承垫24的主表面42。接着,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再次从支承垫凹处22中除去,围绕轴线R1旋转180°,并且沿第四方位固定于支承垫凹处22。

将理解的是,以上描述的方位变化的具体顺序仅为了容易理解,并且切割工具支承垫24围绕轴线中的任何一条的旋转可以以任何期望的顺序执行。还将理解的是,为180°的特定旋转角适于所示的实例。如将认识到的,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以提供两个可选的操作方位,并且围绕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以提供至少一个附加方位。

换句话说,本申请的主题可提供可反转的切割工具支承垫24,其在围绕轴线R2或R3旋转(翻转)和/或围绕轴线R1旋转时可为操作的。

沿这些方位中的任何一个,单个接触表面50可被认为是操作部分60,而另一个接触表面50可被认为是非操作部分62。

当围绕轴线R1旋转时,单个主表面42上的两个接触表面50改变为操作部分60。

当翻转时,不同主表面42上的接触表面50改变为操作部分60或操作的接触表面60。

为了提供切割工具支承垫24的非操作部分62的起伏,支承表面26可相对于旋转轴线A倾斜。支承表面26可为倾斜的,使得其径向地定位成在最接近面向前的头部表面16的区域中比在头部表面16的轴向地向后的区域中离旋转轴线A更远。因此,操作部分60可径向地定位成比任何非操作部分62离旋转轴线A更远。操作部分60为切割工具支承垫24在加工过程中接合工件的仅有部分。

非操作部分62可限定为面向外的主表面42上的任何接触表面50(其定位成比操作的接触表面60更接近旋转轴线A),和向内面朝旋转轴线A的主表面42上的任何接触表面50。

在固定位置,切割工具支承垫24可构造成经由旋拧到支承表面26中的螺纹开孔36中的螺钉64固定在支承垫凹处22中。面向旋转轴线A的主表面42的邻接表面54邻接支承表面26。与旋转方向相反地面向的副表面46邻接侧壁28。面向后方的端部表面48邻接端壁30。面向旋转轴线A的每个接触表面50位于支承垫凹处22中的相应支承表面凹口38中。

在加工期间,对应的邻接子表面56'或操作的邻接子表面56'邻接支承表面26。操作的邻接子表面56'相对于操作的接触表面60的位置允许施加在操作的接触表面60上的垂直的加工力(在图3中标为F)的反作用。

虽然已经参照一个或更多个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描述总体上旨在为说明性的,并且不被看作是将本发明限制于所示的实施例。认识到的是,虽然本文中未明确示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各种变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