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的方法

一种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的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包括:(1)深松旋耕土地、施足基肥;(2)开沟起小垄;(3)播种、添加保水剂;(4)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5)出苗后期管理。本发明通过一定的土壤培肥,集合地膜增温降盐、起垄吸盐,添加保水剂,保水、保肥、提墒、减少水分蒸发,使得在播种区域内形成“低盐带”,从而实现滩涂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本发明解决了在沿海滩涂盐碱地黄秋葵出苗率低、保苗难的问题,实现了盐碱地黄秋葵全苗、壮苗,该技术经济节约,简单有效,可操作性强,宜于推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60113 终止日期:20190218 申请日:201402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1-13

    授权

    授权

  • 2015-04-2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21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4-2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407 申请日:2014021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0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2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江苏省人口多、耕地少,耕地资源是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江苏省沿海滩涂总面积1000多万亩,居全国首位,其中潮上带443万亩,且每年以2万亩速度增长,沿海滩涂盐碱地是江苏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类盐土资源,特别是海岸带盐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亟待我们去开发、利用和保护。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新型、优质的营养保健蔬菜,也是一种出口创汇型蔬菜,应用价值极高。秋葵嫩荚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A、C、E和磷、铁、钾、钙、锌等矿质元素,嫩荚中还含有一种由果胶、半乳聚糖和粘性糖蛋白等组成的黏性物质。医学证明经常食用秋葵能助消化,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解辛辣。秋葵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经常食用对预防动脉硬化、改善消化吸收有良好的效果。秋葵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管理简单,特别是在耐盐碱、抗旱耐涝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滩涂盐碱地上种植秋葵不仅可以满足当地生产所需,而且对于盐渍土的改良和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沿海滩涂分布有大量的盐渍化土壤,春季干旱少雨,土壤肥力较差,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黄秋葵种子发芽和苗期阶段对盐分胁迫较敏感。因此,为黄秋葵发芽出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是发展滨海滩涂盐碱地黄秋葵生产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在沿海滩涂盐碱地播种黄秋葵出苗率低、保苗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深松旋耕土地、施足基肥

在土地闲置后、黄秋葵种植前深松旋耕土地,深松深度为20~25cm,旋耕深度10~15cm;深松旋耕前用100~150kg/亩的有机肥,配合30~50kg/亩磷酸一氨混匀后作为基肥,均匀地施入土壤,磷酸一氨的总养分≥55%;翻耕后及时做好排水系统,使得土地在种植前利用天然降雨进行淋盐;

(2)开沟起小垄

每隔120cm开一上宽30cm、深8~10cm的微沟,沟两侧起小垄,其垄高为8~10cm,垄底宽为20cm;

(3)播种、添加保水剂

在相距70cm的两垄间的畦面上,离垄底内侧错开5cm开播种沟,沟深8~10cm,沟内均匀撒施保水剂,后人工点种,每穴下种3粒,覆土厚度2~3cm,覆土后播种沟与畦面有5~8cm空隙,播种后用脚踩实;

(4)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

播种覆土后用除草剂进行一次性封闭除草,保证黄秋葵生长期间田间不长杂草;喷施后,盖地膜,地膜覆盖整个畦面和相邻的两个垄背,用沟内的土盖住地膜两边,并每隔2~3m横压土腰带;

(5)出苗后期管理

当黄秋葵苗长到顶膜时及时划十字破膜,将苗提到膜上面,放苗后及时用土封堵放苗口,防止土壤水分损失;在3~4叶期定苗,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黄秋葵正常生长。

所述的方法,步骤(3)中,播种材料为爱丽五角,播种时间为5月上、中旬,株距25~30cm,播种量0.6~1.0kg/亩。

所述的方法,步骤(3)中,保水剂由东营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沃特”牌保水剂;施用方法为按体积比1二5的比例将保水剂与细干脱盐土拌匀,按3.5kg保水剂/亩的施用量撒入种植沟内。

所述的方法,步骤(4)中,除草剂用法为300毫升40%wt阿特拉津胶悬液兑25kg水/亩,全田喷施。

所述的方法,步骤(4)中,地膜的宽度为90~100cm,厚度为0.012~0.016cm。

本发明通过深松旋耕的方法,既不会把深处盐土翻到地表,又达到了翻土松土、破坏土壤毛细管作用的目的。松土的同时,减弱了土壤盐分上行表聚的能力。施足基肥,播种时添加保水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提墒的功能、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开深沟播种,地膜覆盖,不但使播种区域形成膜下温室,显著提高出苗期的地温,改善种子出苗的生长环境,同时起垄,垄背上覆膜,可以有效诱导局部盐分向垄背集中,降低播种区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而且垄背覆膜还具有集雨的功能,在破膜出苗后能增加播种区域的表层土壤的含水量,进一步抑制土壤返盐,增强黄秋葵的出苗和成苗效果。从而实现了黄秋葵在含盐2‰~4‰的滩涂盐碱地上一播全苗。本发明将控盐、培肥和栽培方法相集成,在提高黄秋葵成苗率的同时,也减少肥料的损耗,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和盐碱地的改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黄秋葵耐盐播种示意图。其中,1播种点、2垄高、3沟宽、4秋葵、5地膜、6小垄、7垄底宽、8沟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在江苏大丰市金海农场试验基地进行了试验实施。选择的滩涂盐碱地0~20cm耕层土壤全盐量为3.1‰±0.3‰wt,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3.2m2,供试品种为黄秋葵爱丽五角。播种期为2011年5月10日,收获日期为2011年11月3日。对照为露地直播。主要实施环节如下:(1)深松旋耕土地、施足基肥。在土地闲置后、黄秋葵种植前深松旋耕土地,深松深度为20~25cm,旋耕深度10~15cm;深松旋耕前用150kg/亩的有机肥,配合磷酸一氨(总养分≥55%)40kg/亩混匀后作为基肥,均匀地施入土壤。翻耕后及时做好排水系统,使得土地在种植前尽快利用天然降雨进行淋盐。(2)开沟起小垄。每隔120cm开一下宽30cm、深8~10cm的微沟,沟两侧起小垄,具体规格为小垄高8~~10cm,垄底宽为20cm。(3)播种、添加保水剂。在相距70cm的两垄间的畦面上,离垄底内侧错开5cm开播种沟,沟深8~10cm,沟内撒施保水剂,保水剂按体积比1∶5的比例与细干脱盐土拌匀,按3.5kg保水剂/亩的施用量撤入种植沟内,后按株距28cm人工点种,每穴下种3粒,播种量为0.75kg/亩,覆土厚度2~3cm,覆土后播种沟与畦面有5~8cm空隙,播种后用脚踩实。(4)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播种覆土后用进行一次性封闭除草,用40%wt阿特拉津胶悬液每亩300毫升兑水25kg全田喷施,保证黄秋葵生长期间田间不长杂草。喷施后,盖地膜,地膜的宽度为90~100cm,厚度为0.012~0.016cm。地膜覆盖整个畦面和相邻的两个垄背,用沟内的土盖住地膜两边,并每隔2~3m横压土腰带。(5)出苗后期管理。当黄秋葵苗长到顶膜时及时划十字破膜,将苗提到膜上面。放苗后及时用土封堵放苗口,防止土壤水分损失。在3~4叶期定苗,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黄秋葵正常生长。

所述保水剂由东营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沃特”牌保水剂。

上述方法核心在于通过一定的土壤培肥,集合地膜增温降盐、起垄吸盐,添加保水剂,保水、保肥、提墒、减少水分蒸发,使得在播种区域内形成“低盐带”,从而实现滩涂盐碱地黄秋葵一播全苗。

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露地直播相比,使用该发明下黄秋葵成苗率提高21.7个百分点(由72.2%提高到93.9%),达到一播全苗;荚果单产提高22.6%(由372.3kg/亩提高到456.4kg/亩),实现了沿海滩涂盐碱地黄秋葵产量的提高。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