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包括线缆接续端子及连接于线缆接续端子两端的锁紧部件;线缆接续端子由内导体、基座、外导体、卡环和端子密封圈装配而成;锁紧部件由密封螺套、线缆锁紧套、锁紧螺母、护套密封圈和护套锁紧件装配连接而成;内导体两端均与线缆芯线呈零接触电阻式连接;外导体两端均套接于密封螺套一端内部并均由端子密封圈密封;密封螺套另一端与线缆锁紧套一端呈零扭曲或零转动式连接;线缆密封圈设于线缆锁紧套与锁紧螺母之间;护套密封圈通过护套锁紧件锁紧于锁紧螺母一端内侧。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在需要线缆之间接续连接、传输大电流信号、使用环境恶劣等场合安全、可靠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7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清云;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95633.7

  • 发明设计人 张清云;

    申请日2013-11-13

  • 分类号H01R13/639;H01R4/02;H01R1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21006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五现场87栋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27: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R13/639 授权公告日:20160420 终止日期:20161113 申请日:201311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4-20

    授权

    授权

  • 2016-04-0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1R13/63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1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7-2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1R13/63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1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3-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13/639 申请日:2013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2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 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途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使用。从航空、航 天、军用电子设备、通讯电子设备、能源交通、石油勘探等高科技领域到家用 电器、电力设备都在广泛采用。

目前,国内使用的电连接器有许多种,多采用插接方式,仅仅依靠插头和 插座之间的连接,尽管插头、插座都采用各种结构方式来提高连接可靠性,但 这种通过插针、插孔之间配合实现的连接,无法消除接触电阻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有些场合常因接触不良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影响设备的可靠工作。同时, 现有的电连接器通常结构的密封性较差,线缆接续端子与线缆之间密封防水的 可靠性较差;结构易发生扭曲或转动,在户外有较大震动、冲击的场合会出现 松动,线缆连接时容易出现常见的短路现象等;因此,无法有效保证在一些需 要线缆之间接续连接、传输大电流信号、使用环境恶劣等场合安全、可靠的工 作。

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连接器无法有效消除接触电阻,结构易发生扭 曲或转动且密封性差,使用不够安全、可靠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 为一些需要线缆之间接续连接、传输大电流信号、使用环境恶劣的场合提供 可靠的工作保证,使用安全可靠的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包括线缆接续端子及连接于所述 线缆接续端子两端的锁紧部件;所述线缆接续端子由内导体、基座、外导体、 卡环和端子密封圈装配而成;所述锁紧部件由可供线缆依次穿出的密封螺套、 线缆锁紧套、锁紧螺母、护套密封圈和护套锁紧件装配连接而成;所述内导 体穿设于所述基座的内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的线缆芯线之间呈零接触电 阻式连接;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其通过所述卡环限位于 所述外导体的内侧;所述外导体呈壳体结构,其匹配装设于所述基座的外侧, 两端均可匹配套接于所述密封螺套一端内部并均通过所述端子密封圈密封; 所述密封螺套设于所述线缆锁紧套与线缆接续端子之间;所述密封螺套一端 匹配套设于所述外导体一端外侧,另一端与所述线缆锁紧套一端呈零扭曲或 零转动式连接;所述线缆锁紧套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紧螺母一端匹配连接;所 述护套锁紧件设于所述锁紧螺母的另一端,其包括护套锁紧螺母和线缆护套; 所述护套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线缆护套上;所述线缆护套内部呈中 空且可供所述线缆穿出;所述线缆密封圈设于所述线缆锁紧套与锁紧螺母之 间;所述护套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线缆护套上并通过所述护套锁紧螺母挤压锁 紧于所述锁紧螺母另一端内侧。

所述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导体沿两端面轴向分 别开设有插线槽,所述线缆芯线匹配插入所述插线槽内并通过压接或焊接方 式连接。

所述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密封螺套一端外壁均匀 设有多条防滑棱,另一端内壁设有多个防转凹槽。

所述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线缆锁紧套一端外壁均 匀设有多条防滑棱,另一端外壁均匀设有多个防转凸台;所述防转凸台与所 述防转凹槽的配合连接,使所述线缆锁紧套匹配安装于所述密封螺套另一端 内部。

所述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护套密封圈一端边缘向 外延伸形成延边部;所述延边部通过所述护套锁紧螺母压紧接触所述锁紧螺 母另一端端面。

所述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导体为柱形壳体结构, 其外壁中部沿圆周面向外呈垂直均匀凸伸形成环形凸起部;所述环形凸起部 的外侧圆周面均匀设有多条防滑棱,两端端面分别沿圆周呈对称开设有装配 槽;所述外导体一端口内壁沿圆周面向外呈垂直延伸形成凸台,另一端口内 壁沿圆周面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密封圈匹配嵌设 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卡环匹配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基座的一端呈直角台阶 面结构且与所述凸台相匹配;所述基座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凸台和所述卡环 轴向限位于外导体的内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成本低,各 个结构部件安装简单、方便;首先,通过线缆芯线与内导体采用直接零接触 电阻式连接,可使得线缆芯线与内导体之间直接连接在一起,从而保证电信 号传递的安全可靠,即使在户外有较大震动、冲击的场合也不会出现松动, 为需要线缆接续线缆之间互相连接提供了可靠保证。其次,由于线缆锁紧套 与密封螺套采用了防转结构,即彼此之间呈零扭曲或零转动式连接,保证了 线缆连接时不会出现常见的短路现象。再则,由于在线缆接续端子与线缆之 间采用了分体密封方式连接,即外导体两端均可匹配套接于所述密封螺套一 端内部并均通过端子密封圈密封,保证了线缆接续端子与线缆之间密封防水 的可靠性。同时,因为采用了护套密封圈和护套锁紧件,从而保证了在户外 需要对接的线缆与线缆护套能够安全、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并可以灵活、方 便根据需要选择线缆长度。整个结构能为一些需要线缆之间接续连接、传输 大电流信号、使用环境恶劣的场合提供可靠的工作保证,为这类特种电信号 对接线缆连接的可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适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的锁紧部件与线缆装配后 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的线缆接续端子的半剖图;

图4为本发明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的线缆接续端子的外导体 的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应用于电线电缆 接续,包括线缆接续端子1和连接于线缆接续端子1两端的锁紧部件2。

其中,锁紧部件2内部还可匹配穿设线缆3,该线缆3可从锁紧部件2内部 匹配穿出与线缆接续端子1连接;本实施例中该线缆3由两根线缆芯线31和包 覆于线缆芯线31外部的防护皮32组成。

线缆接续端子1包括内导体11、基座12、外导体13、卡环14和端子密封圈 15。

该内导体11穿设于基座12内部,其为金属导体制成且沿两端面轴向分别 开设有插线槽111,该插线槽111与线缆3的线缆芯线31相匹配;其中,本实施 例中该内导体11为轴向对称穿设于基座12内部的一对,其均呈柱状体结构且 均采用性能优良的铜材制成;本实施例中该插线槽111的内表面镀镍、金以提 高接触可靠性。

基座12匹配装设于内导体11与外导体13之间,其一端呈直角台阶面结构; 其中,本实施例中该基座12为从中不断开的分体式结构,其采用性能优良的 PPS工程塑料制成。

外导体13匹配装设于基座12外侧,其为柱形壳体状结构,外壁中部沿圆 周面向外呈垂直均匀凸伸形成环形凸起部131,该环形凸起部131的外侧圆周 面均匀设有多条防滑棱,两端端面分别沿圆周呈对称开设有装配槽132;该外 导体13一端口内壁沿圆周面向外呈垂直延伸形成凸台133,另一端口内壁沿圆 周面开设有限位槽134;其中,该凸台133与基座12的一端直角台阶面相匹配 连接。本实施例中该外导体13采用性能优良的铝合金,表面黑色氧化以提高 防护可靠性。

卡环14匹配嵌设于外导体13的限位槽134内,通过该卡环14和外导体13一 端内壁的凸台133,将基座12轴向限位于外导体13的内部。本实施例中,该卡 环14采用性能优良的铜材制成且表面镀镍。

端子密封圈15为对称匹配嵌设于外导体13的两端端面装配槽132内的一 对,其中,本实施例中该端子密封圈15采用高性能硅橡胶制成。

锁紧部件2为对称装设于线缆接续端子1两端的一对,每个锁紧部件2均包 括密封螺套21、线缆锁紧套22、锁紧螺母24、护套密封圈25和护套锁紧件26。

该密封螺套21设于线缆锁紧套22与线缆接续端子1之间;其中,该密封螺 套21为由两段柱形螺套连为一体的结构,其一端螺套匹配套设于线缆接续端 子1一端外侧且外壁还均匀设有多条防滑棱,另一端螺套与线缆锁紧套22的一 端连接且内壁设有防转凹槽。本实施例中该密封螺套21另一端内壁设有六个 防转凹槽,其采用性能优良的铝合金材料制成且表面黑色氧化以提高防护可 靠性。

该线缆锁紧套22设于密封螺套21与锁紧螺母24之间;该线缆锁紧套22的 一端连接于该密封螺套21且外壁均匀设有防转凸台221,另一端与锁紧螺母24 一端连接且外壁还均匀设有多条防滑棱;该线缆锁紧套22通过防转凸台221 与密封螺套21一端内部的防转凹槽的相互配合,匹配安装于该密封螺套21的 一端内部。本实施例中该线缆锁紧套22采用性能优良工程塑料制成,

线缆密封圈23设于该线缆锁紧套22与锁紧螺母24之间。本实施例中该线 缆密封圈23采用性能优良的高性能硅橡胶制成。

锁紧螺母24设于线缆锁紧套22与护套密封圈25之间,其中,该锁紧螺母 24的一端匹配套设于该线缆锁紧套22的一端外侧,另一端与护套密封圈25连 接。

护套密封圈25设于锁紧螺母24与护套锁紧件26之间;其中,该护套密封 圈25套设于护套锁紧件26上,其一端匹配套接于锁紧螺母24一端内部,另一 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延边部251。本实施例中,该护套密封圈25采用性能优良 的高性能硅橡胶制成。

护套锁紧件26设于锁紧部件2一端部,其包括护套锁紧螺母261和线缆护 套262;该护套锁紧螺母261通过螺纹连接于线缆护套262上;该线缆护套262 用于保护线缆3,其内部呈中空且可供线缆3穿出。其中,该护套密封圈25是 套设于护套锁紧螺母261与锁紧螺母24之间的一段线缆护套262上,当护套锁 紧件26锁紧安装时,该护套密封圈25的延边部251则被护套锁紧螺母261挤压 于锁紧螺母24一端端面,起到良好密封作用。本实施例中该护套锁紧件26采 用性能优良的铝合金材料制成且表面黑色氧化以提高防护可靠性。

本发明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的使用原理:

首先,使用时先将需要连接的两根线缆芯线31、防护皮32按要求尺寸剥 好,按图1所示,依次套上密封螺套21、线缆锁紧套22、线缆密封圈23、锁 紧螺母24、护套密封圈25、护套锁紧螺母26。上述工作完成后将线缆3的两 根线缆芯线31分别穿到线缆接续端子1中对应内导体11的插孔槽111内,然 后用专用压接钳将两根线缆芯线31压紧,拧紧密封螺套21,保证其线缆芯线 31和线缆接续端子1之间的密封;再将线缆锁紧套22和线缆密封圈23安装 到位,拧紧锁紧螺母24,由于线缆锁紧套22带有防转凸台221且一端内部套 接有线缆密封圈23,当拧紧锁紧螺母24时线缆3不会出现于线缆锁紧套22 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了连接和密封的可靠性,最后把护套密封圈25穿到拧紧 锁紧螺母24尾部,旋紧护套锁紧螺母261,即完成带线缆3的装配工作。

由于线缆芯线31和插线槽111直接采用了压接或焊接方式,使得线缆芯 线31与内导体11之间直接连接在一起,没有接触电阻,也就是说线缆芯线31 与内导体11之间连接的接触电阻基本为零,从而保证电信号传递的安全可靠, 即使在户外有较大震动、冲击的场合也不会出现松动,为需要线缆接续线缆 之间互相连接提供了可靠保证。其次由于线缆锁紧套22采用了防转结构,保 证了线缆连接时不会出现常见的短路现象。再则,因为采用了分体密封方式 保证了线缆接续端子1与线缆3之间密封防水的可靠性。同时,因为采用了护 套密封圈25和护套锁紧件26,从而保证了在户外需要对接的线缆3与线缆护套 262能够安全、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并可以灵活、方便根据需要选择线缆长度。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各个结构部件安装简单、方便,其中,能 为一些需要线缆之间接续连接、传输大电流信号、使用环境恶劣的场合提供 可靠的工作保证,为这类特种电信号对接线缆连接的可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 基础,同时,可用于3芯以上多芯线缆使用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 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