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

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糊状叶绿素进行皂化分离;B、层析纯化;C、刮板薄膜蒸发;D、短程分子蒸馏。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所需能耗少,产品纯度高,使用成本低,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行业发展,更好保护环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416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36735.9

  • 发明设计人 樊平原;周定志;朱万岭;

    申请日2013-11-28

  • 分类号C07C33/03;C07C29/80;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学强

  • 地址 641500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天池镇农副产品加工区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23: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29

    授权

    授权

  • 2014-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33/03 申请日:2013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及生物化工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 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生产叶绿素铜钠盐的厂家几乎都是以糊状叶绿素为原料,通过加入NaOH 对糊状叶绿素进行皂化,皂化结束后分离出皂化物用于制备叶绿素铜钠盐,而不皂 化物往往被废弃,这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其中含有约20-30%的天然叶绿醇也被 浪费掉。叶绿醇又名植物醇,是叶绿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分子式C20H40O,分子量296.5, 沸点203-204℃(1.33kPa),是合成维生素K1、维生素E的原料,天然叶绿醇在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被列为天然香料,也可应用于医药、 保健品、功能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

传统工艺中也有对不皂化物进行分离制备的工艺方法,其工艺就是对不皂化物 反复减压蒸馏,从而分离出天然叶绿醇。但是该传统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1、能耗高。由于叶绿醇沸点高达203-204℃(1.33kPa),传统减压蒸馏方式 真空度一般只能达到15kPa-20kPa,蒸馏温度﹥300℃,反复减压蒸馏对加热设备要 求较高,而且能耗也很高;

2、品质差。由于叶绿醇沸点附近组分较多,加之传统减压蒸馏受蒸馏方式及设 备限制,蒸发与冷凝是可逆过程。因此,虽经反复蒸馏仍然难以保证品质,不易获 得高纯度,且分离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操作 简单方便,所需能耗少,产品纯度高,使用成本低,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 行业发展,更好保护环境。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糊状叶绿素进行皂化分离;

B、层析纯化;

C、刮板薄膜蒸发;

D、短程分子蒸馏。

步骤A中,先取糊状叶绿素,加入40~50%的NaOH溶液并加热升温至40~60 ℃,使其pH=12-14,接着对其搅拌60~90分钟使其进行皂化反应,然后向溶液中加 入4~6倍丙酮并使温度保持在35~45℃,同时搅拌20~40分钟以促使其溶解,接着 静置30分钟,皂化物结晶析出沉于罐底,通过过滤将皂化物晶体滤出,从而获得 不皂化物丙酮溶液。

在进行完步骤A后,将得到的皂化物晶体在滤出后再次加入1~2倍的丙酮进行 淋洗,并重复滤出淋洗过程2~4次,最终将淋洗后得到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与步骤 A中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合并。

步骤B中,先对不皂化物丙酮溶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其原体积的10~20%,然 后加入浓缩液体积2~3倍的120#溶剂汽油,并搅拌20-30分钟使其相互溶解,最后 加入浓缩液体积1倍的水,搅拌20~30分钟后静置30~60分钟使溶液分层,将下层 的稀丙酮杂质液排出,接着对上层汽油层进行真空浓缩蒸出汽油,进而得到纯化后 的天然叶绿醇粗品。

步骤C中,对经过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进行刮板薄膜蒸发,将温度控制在 100~120℃,压力保持在600~800Pa,使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脱溶脱气,蒸除低 碳醇等轻相物,从而得到重相物。

步骤D中,将上一步得到的重相物注入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并将温度控制在 120~160℃,压力保持在10~50Pa,从而得到轻相物,该轻相物则为天然叶绿醇成品, 且其纯度≥9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生产叶绿素铜钠盐的废弃液合理利用,既获得了宝贵的天然叶绿醇资 源,又降低了废弃液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合理的利用 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利用短程分子蒸馏的高真空低温度的特性,大幅 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进而节省了能源,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发 明采用短程分子蒸馏,而短程分子蒸馏的不可逆性大大提高了所得产品的品质和收 率;本发明比之传统的方式能够减少设备投资30%,同时还能够节能降耗达到60%, 提高产品收率10%以上,进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所需投入资金,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 力,从而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 操作简单方便,所需能耗少,产品纯度高,使用成本低,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推动行业发展,更好保护环境。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从叶绿素不皂化物中分离天然叶绿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糊状叶绿素进行皂化分离;

B、层析纯化;

C、刮板薄膜蒸发;

D、短程分子蒸馏。

步骤A中,先取糊状叶绿素,加入45%的NaOH溶液500L并加热升温至50 ℃,使其pH=12-14,接着对其以80r/min的速度搅拌75分钟使其进行皂化反应, 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500L丙酮并使温度保持在40℃,同时搅拌30分钟以促使其溶 解,接着静置30分钟,皂化物结晶析出沉于罐底,通过过滤将皂化物晶体滤出, 从而获得不皂化物丙酮溶液。

在进行完步骤A后,将得到的皂化物晶体在滤出后再次加入800L的丙酮进行 淋洗,并重复滤出淋洗过程3次,最终将淋洗后得到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与步骤A 中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合并。

步骤B中,先对不皂化物丙酮溶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其500L,然后加入1000L 的120#溶剂汽油,并搅拌25分钟使其相互溶解,最后加入500L的水,搅拌25分 钟后静置45分钟使溶液分层,将下层的稀丙酮杂质液排出,接着对上层汽油层进 行真空浓缩蒸出汽油,进而得到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

步骤C中,对经过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进行刮板薄膜蒸发,将温度控制在 110℃,压力保持在700Pa,使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脱溶脱气,蒸除低碳醇等轻 相物,从而得到重相物。

步骤D中,将上一步得到的重相物注入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并将温度控制在 140℃,压力保持在25Pa,从而得到轻相物,该轻相物则为天然叶绿醇成品,且其 纯度≥9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点在于,步骤A中,先取糊状叶绿素,加入40% 的NaOH溶液500L并加热升温至60℃,使其pH=12-14,接着对其以120r/min的 速度搅拌60分钟使其进行皂化反应,然后向溶液中加入3000L丙酮并使温度保持 在50℃,同时搅拌20分钟以促使其溶解,接着静置30分钟,皂化物结晶析出沉于 罐底,通过过滤将皂化物晶体滤出,从而获得不皂化物丙酮溶液。

在进行完步骤A后,将得到的皂化物晶体在滤出后再次加入500L的丙酮进行 淋洗,并重复滤出淋洗过程4次,最终将淋洗后得到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与步骤A 中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合并。

步骤B中,先对不皂化物丙酮溶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其600L,然后加入1200L 的120#溶剂汽油,并搅拌20分钟使其相互溶解,最后加入600L的水,搅拌20分 钟后静置60分钟使溶液分层,将下层的稀丙酮杂质液排出,接着对上层汽油层进 行真空浓缩蒸出汽油,进而得到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

步骤C中,对经过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进行刮板薄膜蒸发,将温度控制在 120℃,压力保持在800Pa,使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脱溶脱气,蒸除低碳醇等轻 相物,从而得到重相物。

步骤D中,将上一步得到的重相物注入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并将温度控制在 160℃,压力保持在50Pa,从而得到轻相物,该轻相物则为天然叶绿醇成品,且其 纯度≥9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点在于,步骤A中,先取糊状叶绿素,加入50% 的NaOH溶液500L并加热升温至40℃,使其pH=12-14,接着对其以60r/min的速 度搅拌90分钟使其进行皂化反应,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000L丙酮并使温度保持在 30℃,同时搅拌40分钟以促使其溶解,接着静置30分钟,皂化物结晶析出沉于罐 底,通过过滤将皂化物晶体滤出,从而获得不皂化物丙酮溶液。

在进行完步骤A后,将得到的皂化物晶体在滤出后再次加入1000L的丙酮进行 淋洗,并重复滤出淋洗过程2次,最终将淋洗后得到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与步骤A 中的不皂化物丙酮溶液合并。

步骤B中,先对不皂化物丙酮溶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其400L,然后加入800L 的120#溶剂汽油,并搅拌30分钟使其相互溶解,最后加入400L的水,搅拌30分 钟后静置60分钟使溶液分层,将下层的稀丙酮杂质液排出,接着对上层汽油层进 行真空浓缩蒸出汽油,进而得到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

步骤C中,对经过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进行刮板薄膜蒸发,将温度控制在 100℃,压力保持在600Pa,使纯化后的天然叶绿醇粗品脱溶脱气,蒸除低碳醇等轻 相物,从而得到重相物。

步骤D中,将上一步得到的重相物注入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并将温度控制在 120℃,压力保持在10Pa,从而得到轻相物,该轻相物则为天然叶绿醇成品,且其 纯度≥95%。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 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