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圆形形状的盖子的再上漆头

用于圆形形状的盖子的再上漆头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呈用于修补盖子的再上漆机的工作台的形式的水平平台上的头,所述头包括仿形装置(1),所述仿形装置(1)被凸轮支承件(5)保持,所述凸轮支承件(5)进而连接至上侧支承件(4),所述仿形装置包括固定至所述凸轮支承件(5)的仿形凸轮体,这些元件(3-4-5)的固定静态组件围绕主旋转轴(10)联接,在所述主旋转轴(10)的下端固定有鼓(18),所述鼓(18)以其旋转运动带动仿形装置。所述头的元件包括在配置于所述仿形凸轮体(3)中的沟槽(3')中被引导的滚子跟踪器(25),所述仿形装置(1)还具有至少一个上漆枪(17)。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177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佩纳尔维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60774.8

  • 发明设计人 J.佩纳维加西亚;

    申请日2011-05-26

  • 分类号B05B13/02;B23Q35/10;F16H25/06;B05B7/02;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涛

  • 地址 西班牙穆尔西亚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18: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05

    授权

    授权

  • 2014-0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5B13/02 申请日:201105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目的

本发明如本说明书的标题所表明的那样涉及一种用于圆形形状和其它形状的盖子、旨在对各种形状的盖子进行再上漆的再上漆头。

再上漆头能够修补圆形形状(从52.5毫米到153毫米)和其它形状的易拉盖,在单线再上漆机中每分钟生产大约六百个盖子,而在双线再上漆机中每分钟生产大约一千二百个盖子。

因此,本发明基于单个再上漆组件,其适于圆形形状和其它盖子形状,以在各格式之间快速且容易的可交换性整合在单个单元中,需要最低限度的维护,产能高,可轻松地适配于市场上的现有再上漆机,由本发明的相同持有人拥有,并提供广泛的可能性来借助于在盖子的不同区域、切口和铆钉中的上漆操作以及对一面或者另一面的局部或整体上漆来实现对盖子的修补。本装置被设计成易于植入旧机器以及新机器中,而不管它们是具有一条还是两条生产线。

市场的需求迫使制造商根据市场的需要来生产盖子,这意味着它们必须在一年的过程中制造不同形状的盖子,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类型的头对于它们的需求来说是最佳选择,因为单一的单元就能在总是使用相同再上漆头的情况下修补不同的盖子形状。

背景技术

当前在市场上存在不同类型的能够修补易拉盖的再上漆机;然而,一般而言,它们主要关注并局限于圆形形状的盖子,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无法通用于市场上现有的其余的盖子形状。

新型头的植入旨在提供一种适合于对各种形状的盖子进行再上漆的单元。

发明内容

在实现上述目标并防止在前述部分中提及的不便之处的目的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圆形形状和其它形状的盖子的再上漆头,其包括立方结构,同时具有经由至少一个涂布枪进行上漆操作所需的所有致动器件。它基本上由两种机构构成:一个再上漆机构和一个升降机构。

再上漆机构是与盖子相互作用的唯一机构,因为它负责将漆分配到待修补的表面上,而升降机构允许调节头的高度,并使其清洁和维护更容易。

头组件借助于锚定承框(template)紧固至单元的上漆台,所述锚定承框设置有用于其调节的滑块。一旦就位于其工作位置后,枪就瞄准上漆台的中心,沿上漆台的全长存在有被断续的旋转分度器(indexer)致动的鳍片链(chain of fins)。由于该链,盖子被逐个带至再上漆工位,然后朝烘干炉排出。

头借助于向主轴提供运动的带-带轮传动装置被伺服电机致动,所述主轴联接有双向旋转接头,用于向单元中供给漆料和压缩空气。

主轴与鼓一起旋转,所述鼓在其内部容纳有进行该工艺的至少一个枪。

头在其边缘上具有四个螺旋沟槽,用以在上漆工艺中致冷和隔离所述机构。仿形系统经由凸轮-随动件方法来实施。

升降机构基于仿形头相对于上漆台借助于位于装置的后部中的气动缸发生的垂直位移。

该机构还调节上漆枪相对于上漆台所保持的高度。

它的特征在于,它包括被凸轮支承件保持的仿形装置,所述凸轮支承件进而结合至上侧支承件,所述仿形装置具有结合至凸轮支承件的仿形凸轮体,这三个元件的静态结合组件围绕主旋转轴联接,所述主旋转轴的末端固定有鼓,所述鼓以其旋转运动拖动仿形装置。

该仿形装置在其元件中具有经由位于仿形凸轮体中的沟槽得到驱动的滚子随动件,所述仿形装置还具有上漆枪。

所述仿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仿形轴,所述仿形轴中的每一个与所述鼓的心轴(drifting)相对应地以自由旋转联接,所述仿形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仿形轴的上侧端部结合的径向臂,而所述径向臂的自由末端连接至滚子随动件。

仿形轴的下侧端部的特征在于,它保持有支承相应上漆枪的下侧径向臂。

所述头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滚子随动件和上漆枪配置在相同方向上。

各仿形轴的特征在于,它在上侧摩擦套筒和下侧摩擦套筒介入的情况下联接在相应的心轴中,所述上侧摩擦套筒和下侧摩擦套筒都具有与所述心轴的末端产生接触的环形肋条。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紧固螺母被联接至仿形轴,与建立于上侧仿形臂与上侧摩擦套筒的环形肋条之间的螺纹相对应。

本发明的另一特殊性是:所述仿形轴包含凸缘(mane),所述凸缘置于所述上漆枪的下侧臂与所述下侧摩擦套筒的环形肋条之间,所述下侧臂通过其下侧部分借助于螺接至所述仿形轴的垫圈沿轴向得到固定。

所述头的特征还在于,由凸轮体、上侧支承件和凸轮支承件形成的静态结合组件借助于上侧轴承和下侧轴承围绕主轴联接,所述上侧轴承和下侧轴承被内部套筒和外部套筒分隔开。

本发明中还需记住的一点是:在主轴的突出到上侧支承件上方的上侧部分中,借助于锥形套筒结合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是连结至电机带轮的从动带轮,所述电机带轮连接至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结合至上侧支承件的电机-载体支承件和头-载体支承件相关联。

所述伺服电机借助于可调节的活动基座固定至所述电机-载体支承件,所述可调节的活动基座能够在所述伺服电机的方向上垂直地移动,所述伺服电机的位置借助于调节螺丝得到固定,所述调节螺丝联接到所述支承件上,并且与所述可调节的活动基座相接触。

本发明中还需强调的一方面是:在主轴的上侧末端,固定有作为所述轴与旋转接头之间的连接件的法兰盘,用以向上漆枪供给空气和漆,所述主轴为此目的具有轴向孔眼,所述轴向孔眼穿越所述法兰盘以及固定在鼓的内部中的漆料分配器。

所述凸轮体的沟槽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以下三个凸轮轮廓组成的偏心沟槽:充当凸轮的上侧轮廓、充当对凸轮(counter-cam)的中间轮廓和也充当凸轮的下侧轮廓,所述偏心沟槽由所述随动件的三个滚子辅配,从而使得上侧滚子和下侧滚子抵靠在上侧凸轮轮廓和下侧凸轮轮廓的内表面上,而中间滚子与中间凸轮轮廓的外表面接触。

所述头的特征还在于,它包括固定支承件,其中由仿形凸轮、上侧支承件和凸轮支承件形成的静态结合组件及与所述静态结合组件相关联的所有其它元件被垂直地引导,所述固定支承件构成所述头与上漆机的上漆台的连接件。

上述静态结合组件及其相关联的所有其它元件的垂直位移借助于与所述固定支承件结合的线性致动器来致动。

本发明还需记住的另一细节是:所述固定支承件与所述静态结合组件及其相关联的所有其它元件之间的引导联接(guided coupling)包括与位于所述固定支承件的前壳体中的线性轴承相组合的螺接至所述头-载体支承件的引导件。

所述静态结合组件及其相关联的所有其它元件的垂直下降被位于所述固定支承件上的螺丝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包含覆盖并密封所有活动元件的旋转体,所述围绕体固定至凸轮支承件。

本发明的另一特殊性是:所述固定支承件借助于设置有调节滑块的可调节支承件与上漆台相关联。

接下来,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并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附上了附图,其以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符合本发明的目的的用于圆形形状和其它形状的盖子的再上漆头的总体视图。该图中示出了主要元件,以及向其提供运动的传动装置的旋转方向。

图2示出了具有所有最具代表性的元件的再上漆头的侧截面图及其一个局部,该局部更清楚地示出了联接在偏心沟槽上的三重滚子仿形凸轮和随动件系统。

图3描绘了一侧截面,示出了从随动件到上漆枪的整合仿形轴的不同元件。

图4a和4b借助于两个步骤示出了盖子的再上漆工艺的设备视图,其中示出了随动件和枪沿凸轮轮廓的不同位置。

图5描绘了再上漆头的一个横截面,其中强调示出了升降机构的最具代表性的元件。

图6示出了升降装置被致动时的仿形装置所占据的高度位置之一的横向正视图。

图7描绘了一横向正视图,该图中示出了上漆头在再上漆机上的植入。

图8通过设备视图示出了再上漆头在单线再上漆机上的植入。

图9通过设备视图示出了再上漆头在双线再上漆机上的植入。

具体实施方式

考虑图中采用的附图标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圆形形状和其它形状的盖子的再上漆头,其可以整合到具有一条或者两条生产线的现有机器,所述头因此能够借助于简单的格式改变而适于任何盖子形状,所述简单的格式改变由将仿形凸轮体3替换成待安装于头单元中的新格式的另一类似凸轮体构成。

所述头包含被支撑在两个固定棱柱体上的仿形装置1,所述两个固定棱柱体配置在头的上侧区域中:一个被称为上侧支承件4,其充当机构的封闭物;另一个在上侧支承件4的下表面上附接至上侧支承件4,被称为凸轮支承件5,由于它用作仿形凸轮3的固定器件,因此这三个元件,借助于圆柱销被拧紧并定位在彼此之间,形成单个固定的组合体3-4-5。

仿形装置1借助于伺服电机6通过由带7、电机带轮8和从动带轮9组成的传动装置得到致动。从动带轮9因锥形紧固套筒11的联接而与主旋转轴10一起以联合方式旋转,所述锥形紧固套筒11位于带轮9的内径与上述旋转轴10的外径之间。该旋转轴10在与位于组合体3-4-5之间的两个凹穴联接的两个角接触滚珠轴承12的内圈上以联合方式旋转。

为了在上侧支承件4和凸轮支承件5的联接中实施准确的调节,包括了两个分离的套筒,即在上侧滚珠轴承12和下侧滚珠轴承12’之间分别位于内圈和外圈上的内部套筒13和外部套筒14,因此考虑到容纳上侧滚珠轴承12的壳体配置在支承件4-5上的这一特殊性,该配置允许两主体之间的适当张紧。

在主旋转轴10的上侧末端上设有螺接至所述轴的法兰盘15,所述法兰盘15用作所述轴与双向旋转接头16之间的连接件。所述旋转接头16用于向上漆枪17供给空气和漆,所述主旋转轴10为此目的而具有轴向孔眼47。

在主旋转轴的下侧末端上螺接有圆柱形的硬铝鼓18,其用作用于滚子随动件25的仿形臂19和上漆枪的臂20的支承件,以及用作用于为此目的设计的漆料分配器21的支承件。

鼓18具有两个心轴49,所述两个心轴49具有180o的角度偏移,其中在它们中的每一个上设置有两个摩擦套筒,即上侧摩擦套筒22和下侧摩擦套筒22’,来容纳仿形轴23。在仿形轴23的上端上,旋拧有紧固螺母以防止轴向偏移,并且被键锁住的仿形臂19容纳滚子随动件25,使得它围绕主旋转轴10旋转,并且同时在滚子随动件25经由仿形凸轮体3的沟槽3’向前移动时在仿形轴23上振动。

这是一种基于滚子凸轮-随动件机构3-25的、但却具有在以下示出的若干非常有趣的特殊性的仿形系统。

因此,所设计的凸轮体3是在内部具有沟槽3’的固定元件,其中滚子随动件25穿越沟槽3’的轮廓。随动件25是由三个角接触轴承组成的三重滚子26式随动件。为了确保凸轮-随动件合体3-25的连续接触,设计了具有偏心结构的沟槽3’,所述沟槽由三个凸轮轮廓组成:充当凸轮的上侧轮廓3a、充当对凸轮的中间轮廓3b和最后的也充当凸轮的下侧轮廓3c。

滚子随动件25向这些轮廓中的每一个的联接被实施成使得其迫使轴承26(滚子)一直压靠在三个对向接触点上,从而使得它们中的两个抵靠在凸轮3a、3c的内部轮廓上,而另一个与中间凸轮轮廓3b的外部轮廓发生接触。

在凸轮体3的设计期间,机加工出了沟槽,所述沟槽略大于滚子26的直径,其中所述滚子的中心处于所述沟槽的原线(primitive line)上。

通过这种新设计,我们能够检验滚子随动件25是否正在对沿整个路线(course)与均匀压力发生接触时的所设计凸轮轮廓3a-3b-3c实施准确和精确的仿形。

借助于该系统取得的效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因为借助于单个凸轮体3和三重滚子26式随动件25,取得了三重接触凸轮-随动件仿形系统,没有松弛和张紧并且保证了对轮廓的适当且精确的仿形,从而确保了滚子26的较长使用寿命。

继续对本发明的头的描述,枪的臂20联接在仿形轴23的下端上,所述枪的臂20容纳在仿形轴23的凸缘(mane)48与螺接在仿形轴的下端上的垫圈27之间。与仿形臂19一样,枪的臂20以连续运动围绕主旋转轴10旋转,并且它也在仿形轴23上振动,从而描述了滚子随动件25在经由沟槽3’穿越凸轮轮廓时所传输的运动。

在臂20的相反端联接有上漆枪17,所述上漆枪17借助于两个螺丝得到固定,并经由两根供给管接收用于其操作的空气和用以实施盖子的修补工艺的漆。空气管和漆管开始于旋转接头16而通向主旋转轴10,并在该点连接至分配器21。

然后,借助于两根柔性管,流体被送出而趋向枪的臂20,在此,经由两个孔,空气和漆源被取走而趋向由上漆枪17提供的两个阀门。为了防止颗粒在再上漆操作期间投射到头的内部,装置在下侧区域具有联接至鼓18的封闭盖子28。同样,头的所有活动元件被棱柱体29覆盖,所述棱柱体29密封整个机构,并借助于将之连结至固定凸轮支承件5的螺丝固定至本装置。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所提及的仿形装置实际上免除了在润滑方面的维护,因为所包含的轴承12-12’被永久地润滑。

升降装置(elevation device)2基本上配置在三个元件上:它们中的两个是活动的,而它们中的另一个是固定的。两个活动元件被螺接在一起并以90o在彼此之间定位,从而使得它们中的一个即所谓的头载体支承件30保持成垂直配置,而被称为电机载体支承件的另一个保持成水平配置。

头载体支承件30螺接至棱柱体29和凸轮支承件5,使得当它们中的第一个被升高时,它使整个仿形装置垂直地位移,并且同时电机载体支承件31因其与头载体支承件30的螺接而被移动。头载体支承件30的垂直上升/下降运动借助于设置有线性轴承33的两个引导件32来实施,并且它们的路线被位于L形固定支承件35上的螺丝34限制,因此当它朝较低位置下降时,与螺丝34的头发生接触,从而防止整个仿形装置1以这种方式朝再上漆台36-51的表面下降。

升降装置2围绕固定支承件35移动,所述固定支承件35在其下侧基座中设置有可调节支承件37,所述可调节支承件37将整个再上漆头固定至台36-51。

在固定支承件35的前表面上,机加工有两个凹穴,用于联接四个线性轴承33,所述四个线性轴承33借助于螺丝固定至所述主体,并且螺接至头载体支承件30的两个引导件32在所述线性轴承上垂直地滑动,从而允许所述支承件的移动。

为了执行整个仿形装置的升降,包括了比如小型气动缸等线性致动器38,其螺接并内置于为此目的设计的壳体中,所述壳体位于固定支承件35的后表面上。当上述缸38被提供了气压时,其活塞杆推动电机载体支承件31,使头载体支承件30垂直地位移,从而升降整个再上漆头。

为了使缸38以均匀方式推动电机载体支承件31,设置了具有凸缘的套筒39和旋拧在所述缸38的活塞杆的顶端上的螺母40,因此两个元件以三明治的形式从两侧压靠在电机载体支承件31上。

电机载体支承件31在内部包括设置有滑块的可调节的活动基座41,伺服电机6固定至所述滑块。借助于旋拧在电机载体支承件31上并压靠着可调节的活动基座41的侧面的两个调节螺丝42,与分别位于伺服电机6和主旋转轴上的电机带轮8和从动带轮9接合的带能够被提供最佳的张力。

仿形装置1和升降装置2被实施在再上漆机中,并位于上漆台36-51的中心部分。两个装置1-2借助于设置有用于其调节的滑块的可调节支承件37紧固至单元的上漆台36-51。借助于塔43来进行供给,所述塔43设计成用于盖子46向单元的正确分配。在盖子46已被放置于供给引导件52上后,由协调前进和停止运动的分度器45致动的鳍片链44将盖子46逐个定位在再上漆位置中,且利用鳍片链44的停止状态并通过上漆枪17的致动,实施对盖子46的修补。在该操作完成后,鳍片链44以其前进运动朝烘干炉的内部推送盖子46。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