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用钛合金棒

一种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用钛合金棒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用钛合金棒,包括配合使用的本体和拉钩,本体包括棒体,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导丝,导丝的一端与棒体固定连接,导丝的另一端设有拉环,拉环与拉钩配合使用,将拉钩穿入拉环内,在导丝引导下将棒体置入患处,穿棒过程简单、直观、明了,易操作,且穿棒成功率高。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做到真正的微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08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伟;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61382.9

  • 发明设计人 张伟;张凤霞;张新华;

    申请日2014-02-24

  • 分类号A61B17/70;

  • 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江

  •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人民医院脊柱创伤科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1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70 专利号:ZL2014100613829 申请日:20140224 授权公告日:201601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1-06

    授权

    授权

  • 2014-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70 申请日:2014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适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用钛合金棒,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上半身负重的主要结构,随着年龄增长,骨组织的矿物质和骨基质渐渐发生变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抗折性降低,在自身重力的长久作用下,松质骨终因不堪重负压缩变形呈楔状,进而容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另外目前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也容易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在临床通常采用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脊柱损伤进行治疗,而在脊柱内固定系统中椎弓根钉通过椎弓根固定到椎体上,把持力强,是脊柱内固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常用的椎弓根钉为U型椎弓根钉,申请号201010133412.4,名称为“椎弓根钉”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椎弓根钉,如图1所示,所述椎弓根钉包括螺钉连接部1和设于螺钉连接部1顶部的U型连接部,所述U型连接部的槽壁外侧设有横向切迹2,所述横向切迹2将U型连接部分割成位于上段且能被折断的折断部3和位于下段且用来放置和锁定连接棒4的锁定部5,其中锁定部5的槽深等于连接棒4的直径与锁定螺母6的厚度之和;折断部3的槽壁内侧和锁定部5上部分的槽壁内侧设有用来与锁定螺母6连接的内螺纹7,所述螺钉连接部1的中间设有自下而上的空心孔8。由于将U型连接部设计成由锁定部和折断部两部分构成,因此可使该发明椎弓根钉的U型连接部比常规椎弓根钉用来安置连接棒的U型部分延长许多,方便操作者在直视下调整好U型连接部的上开口的位置,从而有利于连接棒的安置、复位、锁定以及折断部的折断;由于椎弓根钉的螺钉连接部中间设有空心孔,因此操作者可在C臂X光机透视指导下通过小切口打孔建立椎弓根钉通道后,通过特别的打孔器置入克氏针并以克氏针为引导置入椎弓根钉,继而安放连接棒达到复位、固定的目的,具有操作放置方便安全、切口小、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术中透视次数少、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等优点。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经皮小切口植入椎弓根钉后,由于在皮下,不能肉眼直视,所以经皮穿连接棒有一定难度,穿棒时间长,必然增加手术时间,对周围组织创伤大,同时增加手术感染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用钛合金棒,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棒穿棒困难、手术时间长、周围组织创伤大、手术感染几率较大的缺陷,采用本发明的钛合金棒后,具有穿棒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感染几率小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用钛合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棒包括配合使用的本体和拉钩;

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拉钩的拉环。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本体包括棒体,棒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丝。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丝的一端与棒体固定连接,导丝的另一端设有拉环。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拉钩本体包括尖端部和固定部,拉钩本体的尖端部设有倒钩。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拉钩本体的固定部连接有手柄。

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棒体的直径为5.5~6.0mm。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导丝的长度不小于20cm。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棒体为钛合金棒体。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拉钩本体呈J字型弯曲状。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拉钩本体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拉钩。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包括配合使用的本体和拉钩,本体包括棒体,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导丝,导丝的一端与棒体固定连接,导丝的另一端设有拉环,拉环与拉钩配合使用,将拉钩穿入拉环内,在导丝引导下将棒体置入患处,穿棒过程简单、直观、明了,易操作,且穿棒成功率高。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做到真正的微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椎弓根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钛合金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钛合金棒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螺钉连接部,2-横向切迹,3-折断部,4-连接棒,5-锁定部,6-锁定螺母,7-内螺纹,8-空心孔,9-本体,10-拉钩,11-棒体,12-导丝,13-拉环,14-拉钩本体,15-尖端部,16-固定部,17-倒钩,1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用钛合金棒,包括本体9和拉钩10,所述本体9包括棒体11,所述棒体11呈圆柱状,采用钛合金材质,为了便于手术中穿棒,棒体11的直径越小越好,同时为了保证满足足够的强度,所述棒体11的直径选择为5.5~6.0mm,棒体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丝12,导丝12的一端与棒体11固定连接,导丝12的另一端设有拉环13,所述导丝12的直径为2mm,导丝12的长度应不小于20cm。

所述拉钩10包括拉钩本体14,拉钩本体14用以与拉环13配合,所述拉钩本体14呈J字型弯曲,拉钩本体14包括尖端部15和固定部16,拉钩本体14的尖端部15设有倒钩17,拉钩本体14的固定部16连接有手柄18,所述拉钩本体14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拉钩本体14的直径能通过导丝12末端的拉环13。

使用时,选择合适长度的带导丝的钛棒,先将导丝经同侧的尾端切口导入,皮下穿过同侧的空心椎弓根U形凹槽,到达同侧头端小切口,将拉钩将其拉出,在导丝导引下将钛棒导入到皮下空心椎弓根U形凹槽内,透视位置良好,拧入螺帽固定。于两侧导丝与钛棒结合部位剪断导丝。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