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MBBR的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方法

一种基于MBBR的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BBR的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其解决了以往生化工艺中的不易启动、亚硝酸盐积累效果不稳定、处理负荷低等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接种启动、MBBR短程硝化启动、MBBR短程硝化连续流运行,最终氨氮膜面负荷达到1.5gN/m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7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29104.1

  • 发明设计人 刘曙;吴迪;时丹;宋美芹;于振滨;

    申请日2013-12-26

  • 分类号C02F3/12;

  • 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连君

  •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中路230号国贸中心A2912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10: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0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C02F3/12 授权公告日:20150701 登记号:2017370010041 出质人: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解除日:20190415 申请日:20131226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7-08-1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3/12 登记号:2017370010041 登记生效日:20170724 出质人: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MBBR的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50701 申请日:20131226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5-07-01

    授权

    授权

  • 2015-06-1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2F3/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2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3/12 申请日:2013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0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BBR的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环境形势严峻,其中氨氮为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氨氮对水生动植物的危害,以 及无机氮积累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所以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对废水中氨氮的处理。 《城市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出水氨氮浓度需小于5mg/L。氨氮处理主要依赖于 自养菌群,自养菌群比生长速率小,产率系数低,微生物增长缓慢,受水质影响大。

目前,针对氨氮,主要的去除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及生物预处理法等。氨氮 为极性分子,需对常见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陶粒等进行改性,且吸附效果有限,达到 饱和需进行再生,综合处理效果及经济性较适用于突发性污染,不宜作为常规处理方法;氨 氮在水体中极为稳定,一般的氧化剂难以对其氧化,一般采用催化氧化,但效果不佳且运行 费用极高;从处理效果及经济来考虑,生物处理是最佳处理选择。

短程硝化,即将硝化过程控制在NO2-阶段,阻止NO2-进一步氧化为NO3-,短程硝化作 为厌氧氨氧化的前置工艺,直接决定了自养脱氮能否成功实施。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具有降 低能耗、节省碳源、污泥产量少、占地面积少等特点,且对于含氮较高和碳源不足的废水具 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一旦解决这些问题,必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其中又以SBR(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居多。 活性污泥法的短程硝化,主要通过控制溶解氧进行,经过大量学者验证活性污泥的短程硝化 工艺需控制溶解氧在0.3-1.0mg/L;但长期运行,亚硝酸盐氧化菌容易适应低溶解氧,而逐 渐积累,最终导致短程硝化效果逐渐降低,甚至崩溃。污泥龄的选择是短程硝化成功的本质 性因素。

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 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悬浮填 料密度接近水,在挂膜前后与水体密度相近,使其可在水中悬浮,相比流化床工艺,流化动 力低,通过少量曝气,就可实现填料完全流化,实现高效处理。MBBR工艺,采用悬浮填料, 其本质是生物膜法,但生物膜按活性污泥方式运行,可以通过控制流化实现对生物膜污泥龄 的选择,结合溶解氧等的控制,实现可靠稳定的短程硝化工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在氧 传质方式上是不同的,生物膜中的溶解氧仅是表观溶解氧,与微生物微环境的溶解氧差别较 大,难以测量,所以不能仅仅依靠控制溶解氧来实现,而是通过对溶解氧、曝气气水比和出 水水质反馈调控等综合手段实现。

短程硝化效果通常用亚硝酸盐积累率来评价。亚硝酸盐积累率是指反应过程中亚硝酸盐 氮生成量与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生成量之和的比值。结合MBBR工艺,氨氮氧化膜面负荷指单 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生物膜能氧化的氨氮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短程硝化工艺中存在的启动困难、亚硝酸盐积累率不稳定等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MBBR的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方法,采用该MBBR短程硝化工艺启 动与运行方法具有挂膜速度快、流化性能好、处理负荷高、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力强等优 点。

一种基于MBBR的短程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生物填料进行填充,该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于500m2/m3,呈圆柱状,挂膜前填 料比重为0.96-0.99,孔隙率≥90%,填料的填充率为15-55%;

2)接种启动:该接种启动在水温15-35℃时进行,接种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接 种后反应器内污泥浓度≥2.0g/L,反应器氨氮去除负荷≥0.05kgN/kgMLSS/d;将接种污泥投 入反应器后充分与生物填料混合,采用间歇方式运行,控制进水氨氮浓度为100-500mg/L, 进水pH为7.8-8.2,曝气气水比为6.0-10.0,曝气运行直至反应器内氨氮小于10mg/L,反 应停止后将水及污泥全部排出,进入下一周期,重复此运行方式,直到氨氮膜面负荷≥ 0.60gN/m2/d;

3)MBBR短程硝化启动:该MBBR短程硝化启动启动采用间歇方式运行,进水氨氮浓度为 100-500mg/L,进水pH在7.8-8.2;通过控制曝气气水比为3.0-8.0,使填料处于流化状态且 溶解氧在1.5-3.5mg/L;曝气运行直至出水氨氮小于20mg/L,反应停止后将水全部排出,重 复此运行方式,直至亚硝酸盐积累率≥90%;

4)MBBR短程硝化连续流运行:当间歇方式运行的亚硝酸盐积累率≥90%后,转为连续流 运行,停留时间与间歇式运行周期时间相同,进水氨氮浓度为100-1000mg/L,进水pH在 7.6-8.2;控制曝气气水比为4.0-8.0,使填料处于流化状态且溶解氧在1.2-3.5mg/L,搅拌 功率为3-8W/m3;设置沉淀池,沉淀池硝化液进行回流,回流比为30-50%,反应器内固体悬 浮物浓度≤20mg/L;若亚硝酸盐积累率小于90%,降低气水比,每次降低不超过10%,运行直 至亚硝酸盐积累率≥90%,氨氮氧化膜面负荷达到1.5gN/m2/d以上。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短程硝化工艺可实现亚硝酸盐氮的稳定积累;

2)处理负荷高,室温时按填充率为50%计算,填料的氨氮膜面负荷可达到2.4gN/m2/d, 氨氮容积负荷可达到0.42kgN/m3/d,占地小,操作简单,运行可靠;

3)相比固定床工艺,无滋生红虫、无布水不均匀易形成死区等问题;

4)相比流化床工艺,氧利用率高,曝气流化能耗低;

5)相比活性污泥工艺,具有污泥龄的选择功能,防止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积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 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MBBR工艺所用悬浮填料比表面积≥500m2/m3,比重为0.96-0.99,直径25cm,厚10cm, 反应器容积10m3,投加悬浮填料4.0m3,填充率40%;

接种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接种后污泥浓度2.32g/L,反应器的的氨氮去除负 荷为0.051kgN/kgMLSS/d;接种后采用间歇方式运行,水温为23.1℃,进水氨氮浓度为 130-150mg/L,进水pH为7.8-8.0,曝气气水比为6.0-6.2,当反应器内氨氮小于10mg/L时 停止反应,将水及污泥全部排出,重复运行,经过60个周期,氨氮氧化膜面负荷达到 0.61gN/m2/d;

从61周期开始,控制曝气气水比为5.1-5.3,控制溶解氧为1.6-1.8mg/L,其它运行条 件不变,至120周期,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92%;

经过120周期(60天),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了92%,从61天起,改为连续流运行,进 水氨氮浓度为140-150mg/L,进水pH在7.8-8.0,水力停留时间为8h;控制曝气气水比为 5.1-5.3,使填料处于流化状态且溶解氧在1.6-1.8mg/L,搅拌功率为3-4W/m3;沉淀池硝化 液进行回流,回流比为30%,沉淀池的设置主要为了控制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防止污泥超龄 运行,引起亚硝酸盐菌积累,反应器内悬浮污泥浓度平均为13.4mg/L;至66天,工况稳定 后,此时亚硝酸盐积累率为80%;减少气水比,控制为4.6-5.1,至98天,亚硝酸盐积累率 恢复至96%;目前,反应器稳定运行超过了400天,处理效果良好,亚硝酸盐积累率始终大 于95%,氨氮氧化膜面负荷达到了1.51gN/m2/d,持续为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稳定进水。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同步进行,不同之处在于,61天起,改为连续流运行,进水氨氮浓 度为940-950mg/L,进水pH在8.0-8.2,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控制曝气气水比为6.6-6.7, 使填料处于流化状态且溶解氧在2.5-3.0mg/L,搅拌功率为3-4W/m3;沉淀池硝化液进行回流, 回流比为43%;反应器内悬浮污泥浓度平均为18.4mg/L;至69天,工况稳定后,此时亚硝酸 盐积累率为88%;减少气水比,控制为6.3-6.6,至74天,亚硝酸盐积累率恢复至97%;目 前,反应器稳定运行超过了400天,处理效果良好,亚硝酸盐积累率始终大于90%,氨氮氧 化膜面负荷达到了2.45gN/m2/d。

实施例3:

MBBR工艺所用悬浮填料比表面积≥620m2/m3,比重为0.96-0.99,直径25cm,厚10cm, 反应器容积10m3,投加悬浮填料5.0m3,填充率50%;

接种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接种后污泥浓度2.52g/L,反应器的的氨氮去除负 荷为0.058kgN/kgMLSS/d;接种后采用间歇方式运行,水温为26.5℃,进水氨氮浓度为 170-190mg/L,进水pH为7.8-8.0,曝气气水比为6.1-6.3,当反应器内氨氮小于10mg/L时 停止反应,将水及污泥全部排出,重复运行,经过50个周期,氨氮氧化膜面负荷达到 0.71gN/m2/d;

从51周期开始,控制曝气气水比为5.4-5.8,控制溶解氧为2.0-2.4mg/L,其它运行条 件不变,至100周期,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92%。

经过100周期(50天),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了92%,从101天起,改为连续流运行,进 水氨氮浓度为540-550mg/L,进水pH在7.9-8.2,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控制曝气气水比为 5.4-5.8,使填料处于流化状态且溶解氧在2.0-2.4mg/L,搅拌功率为3-4W/m3;沉淀池硝化 液进行回流,回流比为40%;反应器内悬浮污泥浓度平均为19.1mg/L;至106天,工况稳定 后,此时亚硝酸盐积累率为86%;减少气水比,控制为5.0-5.3,至128天,亚硝酸盐积累率 恢复至96%;目前,反应器稳定运行超过了400天,处理效果良好,亚硝酸盐积累率始终大 于90%,氨氮氧化膜面负荷达到了3.00gN/m2/d。

MBBR工艺的主要特点如下:

1)比表面积大。悬浮填料通过采用内部空心的结构方式,设置多道凹槽和网架,大大增 加了填料的比表面积。通常悬浮填料的比表面积在500m2/m3以上,比表面积的增加,使填料 表面附着的生物膜数量和浓度也大为增加;

2)反应形态好。悬浮填料在反应器内处于流化状态,其反应形态类似于完全混合反应器, 填料与气、水接触比较充分,提高了填料上的生物膜与水中营养物质的传质作用,与其它固 定床填料相比,悬浮填料层基本没有水头损失,有利于布水、布气的均匀性。另外,在流化 状态下,老化的生物膜可通过水力冲刷自动脱落,促进了生物膜的更新;

3)氧利用率高。通过填料层分割作用以及填料不断与水流和气流的接触,可以大大提高 氧的利用率。对不同填料投加率时穿孔曝气系统的充氧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填料的投配 率条件下,曝气系统的氧传递系数可由不加填料时的4.4%增加为9.7%;

4)生物选择性好。由于填料的结构,给了微生物不同梯度溶解氧的微环境,在溶液溶解 氧较高时,仍能维持较好的短程硝化效果,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处理负荷,减少占地; 且流化促进生物膜更新,控制生物膜泥龄,防止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富集;

5)另外,悬浮填料可以直接投加在水池中,不需任何支架及安装工程,投加和更新也十 分方便。在实际运行中,悬浮填料在流化过程中不易出现结团和堵塞现象,不需要反冲洗设 施,管理和维护工作也比较简单。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明显变 型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