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小直径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内套管封堵方法

一种小直径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内套管封堵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直径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内套管封堵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分段流量测定的方法判断出渗漏井段;2)采用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套上绳索来回将管道里的杂物清理干净;3)在待处理管道的上游井段检查井内,用鼓风机向管网内不间断送风,对上游管道进行封堵;4)在待处理管道内安装内套管;5)内套管与管道在检查井连接位置处进行封堵,内套管与管道之间采用灌入砂浆的方式进行封堵。本发明在渗漏的管段内增加内套管,在对管道端头进行封闭处理后,在内套管与管道间进行灌浆处理,使其在渗漏的管段内侧增加一个圆形灌浆环,来达到防止管子渗漏的效果;整个工序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150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77748.0

  • 发明设计人 梁华燕;何俨;杨洋;

    申请日2013-12-13

  • 分类号E03F3/06;

  • 代理机构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穆祥维

  • 地址 400084 重庆市大渡口区西城大道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0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11

    授权

    授权

  • 2014-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3F3/06 申请日:20131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封堵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直径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内套管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速,配套排水管道渗漏现象增多,小直径排水管道渗漏情况尤为突出,小直径管道通常是指管径为400~800mm的管道。一旦出现小直径管道渗漏,现有的处理方式几乎都采用重新开挖,重新安装管道。这种方式对处于市政道路和人行道路的路段,短期内再次重复开挖,会给附近居民带来出行不便和安全上的隐患,且操作周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给居民带来出行不便和安全上隐患,操作简单,周期短,成本底的小直径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内套管封堵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直径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内套管封堵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分段流量测定的方法判断出渗漏井段:首先根据道路排水施工图纸,分析地下污水管网布置、平面位置及走向;然后采用强光电灯、镜面反射方法确定管道渗漏的位置,探明管道及检查井淤积堵塞、水流量情况;

2)采用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套上绳索来回将管道里的杂物、沉积物清理冲洗干净:首先制做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所述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由套筒和绳索组成,所述套筒的外径比管道内径小10~12cm,套筒的两端密封且成锥形,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绳索;将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由上游检查井放入管道内,套筒一端的绳索放置在上游检查井,套筒另一端的绳索随管道内水流至下游检查井内,或者用穿线机把套筒另一端的绳索送到下游检查井;然后在上下游检查井内通过绳索拉动套筒,将管道中淤积的污泥、杂物推送到检查井中,最后用清捞工具捞起运走;

3)在待处理管道的上游井段检查井内,用鼓风机向管网内不间断送风,人工进入检查井内对上游管道进行封堵,封堵后井内的积水采用抽排的方式抽入待处理管道的下游井段的检查井内;

4)在待处理管道内安装内套管:内套管采用PVC管,PVC管的直径比待处理管道直径小100mm,PVC管采用分段下料,在井下分段安装;沿上游方向每6m逐步增加管道下垫块厚度满足排水坡度要求;井内用该PVC管的配套连接件两端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内套管贯穿管道后,内套管跟管道的平面位置为:上游位置内套管顶部外壁靠近管道底部位置,下游位置内套管顶部外壁靠近管道底部位置;

5)内套管与管道在检查井连接位置处进行封堵,上游封堵口设置灌浆口,下游封堵口设置出气孔,内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在封堵口强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灌入砂浆的方式进行封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对于干燥、堵塞的管道,先以高压水枪反复冲洗管道,然后用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进行疏通。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找出每条排水管道的上下游后,先从排水主管道开始清淤疏通,然后清理堵塞严重的支管道,最后是其余支管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渗漏的管段内增加一个小直径的薄壁管作为内套管的内壁模板,将原有渗漏的管段作为内套管的外壁模板,在对管道端头进行封闭处理后,在两个模板间进行灌浆处理,使其在渗漏的管道内侧增加一个圆形灌浆环,来达到防止管子渗漏的效果;既避免重复开挖,避免给附近居民带来出行不便和安全上的隐患,整个工序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底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管道疏通示意图;

图2为管道安装示意图;

图3为管道上游封堵断面示意图;

图4为管道下游封堵断面示意图。

附图中: 1—套筒; 2—绳索; 3—上游检测井; 4—下游检测井; 5—杂物; 6—提升装置; 7—内套管; 8—管道; 9—上游管段; 10—下游管段; 11—灌水泥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小直径混凝土排水管道渗漏内套管封堵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分段流量测定的方法判断出渗漏井段:首先根据道路排水施工图纸,分析地下污水管网布置、平面位置及走向;然后采用强光电灯、镜面反射方法确定管道渗漏的位置,探明管道及检查井淤积堵塞、水流量情况。

2)采用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套上绳索来回将管道里的杂物、沉积物清理冲洗干净:首先制做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由套筒1和绳索2组成,套筒1的外径比管道内径小10~12cm,套筒的两端密封且成锥形,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绳索。将双面锥形铁桶疏通装置由上游检查井3放入管道内,套筒一端的绳索放置在上游检查井3,套筒另一端的绳索随管道内水流至下游检查井4内,或者用穿线机把套筒另一端的绳索送到下游检查井4;然后在上下游检查井内通过绳索拉动套筒,将管道中淤积的污泥、杂物5推送到检查井中,最后用提升装置6和清捞工具捞起运走,如图1所示。

3)在待处理管道的上游井段检查井内,用鼓风机向管网内不间断送风,人工进入检查井内对上游管道进行封堵,封堵后井内的积水采用抽排的方式抽入待处理管道的下游井段的检查井内。

4)在待处理管道内安装内套管(如图2所示,图中7为内套管,8为管道,9为上游管段,10为下游管段):内套管7采用PVC管,PVC管的直径比待处理管道直径小100mm,PVC管采用分段下料,在井下分段安装,由于内套管7安放受检查井内空尺寸影响,则套管采用分段下料(具体下料长度根据现场检查井尺寸和方便操作为依据);沿上游方向每6m逐步增加管道下垫块厚度满足排水坡度要求;井内用该PVC管的配套连接件两端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内套管贯穿管道后,内套管跟管道的平面位置为:上游位置内套管顶部外壁靠近管道顶部位置,如图3所示,下游位置内套管底部外壁靠近管道底部位置,如图4所示,以此来增大内套管的流水坡度。图3和图4中,11为罐水泥浆。

5)内套管与管道在检查井连接位置处采用堵漏王进行封堵,上游封堵口设置灌浆口,下游封堵口设置出气孔,内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在封堵口强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灌入砂浆的方式进行封堵。

本发明采用在渗漏的管道8内增加一个小直径的薄壁管作为内套管7的内壁模板,将原有渗漏的管道8作为内套管的外壁模板。在对管道端头进行封闭处理后,在两个模板间进行灌浆处理,使其在渗漏的管段内侧增加一个圆形灌浆环,来达到防止管子渗漏的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