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

一种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家庭生态养殖与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其包括鱼缸、补水池及净化管,净化管管壁具有无数个微孔,且净化管内具有用于对物理净化后被分离出而附着于净化管内壁上的颗粒悬浮物进行微生物处理的微生物菌,还包括固设于阳台围栏上的至少两个种植池,位于最顶层的种植池与鱼缸相连通,位于最底层的种植池与鱼缸连通,且最底层的种植池内设有水泵。本发明中,通过对淘米水进行物理净化及生物处理,将处理后的淘米水引入鱼缸,再将鱼缸内的水引入种植池,从而给种植池内的蔬菜提供水分和营养,进而将种植池内排出的水又引入鱼缸,期间水被循环利用,从而真正的实现了生态养殖与种植的环保、节能及节约资源的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3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30581.3

  • 发明设计人 骆小兵;赵全良;

    申请日2014-01-22

  • 分类号A01K63/00(20060101);A01G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37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全文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时代科技大厦6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01: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0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3/00 登记生效日:2015121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1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12-0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K6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12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12-09

    授权

    授权

  • 2014-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3/00 申请日: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庭养殖与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 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庭鱼菜共生系统其一般为一整体结构,受城市居民的家庭场地限 制,其所能种植的蔬菜数量有限,一般只是作为观赏使用,而不能供居民采摘 食用;进一步地,现有的家庭鱼菜共生系统其一般需要在鱼缸内投放专门的饲 料,且鱼缸内的水需要定期替换排出,对于人工的依赖程度较高,未能实现真 正的生态循环养殖与种植的环保、节能及节约资源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 家庭鱼菜共生系统因场地限制而种植蔬菜较少及未能达到真正的生态循环养殖 与种植的环保、节能及节约资源的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还包括设 于所述鱼缸之上的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鱼缸之上的补水池、 设于所述补水池内且用于对淘米水进行物理净化以使所述淘米水内的颗粒悬浮 物被分离出的净化管,所述净化管的管壁具有无数个微孔,且所述净化管内具 有用于对所述物理净化后被分离出来而附着于所述净化管内壁上的所述颗粒悬 浮物进行微生物处理的微生物菌,所述补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以使所述补 水池内的水流通至所述鱼缸内;所述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固设于阳台 围栏上的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装置,所述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种植池,且各 所述种植池在竖直方向上以一定的高度差间隔设置,所述位于最顶层的种植池 通过入水管与所述鱼缸相连通,以使所述鱼缸内的水流通至所述最顶层种植池 内,且相邻所述种植池通过连接水管相互连通;所述位于最底层的种植池通过 出水管与所述鱼缸连通,且所述位于最底层的种植池内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的水泵。

具体地,所述净化管采用纳米复合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净化管包括纳米微 孔外层及聚合物纳米纤维内层。

具体地,所述补水池内设有一隔间,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隔间相连通,所述 隔间的底部开设有使所述隔间内的水流入所述鱼缸内的水孔。

更具体地,所述种植池包括固设于所述阳台围栏上的具有内腔的池体、盖 设于所述池体上的池盖,所述种植装置还包括竖直穿设于所述池盖上的多个种 植容器,所述种植容器的下部浸渍于所述种植池的池水中,所述种植容器的侧 壁开设有通水孔,以使所述池体内腔内的水流通至所述种植容器内。

具体地,所述入水管、所述出水管及所述连接水管的管道上均设有使相应 管道断开或转接的活动结头。

具体地,所述种植池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上层种植池、下层种植池,所述 上层种植池通过钩挂体钩挂于所述阳台围栏上。

具体地,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一调压阀。

具体地,所述种植容器为杯体形状,所述通水孔为开设于所述杯体形状种 植容器侧壁上的狭缝。

具体地,所述池体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阳台围栏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

本发明提供的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其通过对淘米水进行物理净化及生 物降解处理,将处理后的淘米水引入鱼缸内,而处理后的淘米水中的颗粒悬浮 物则可直接供鱼食用,从而可减少鱼饲料的投放及人工看护工作量,只需定期 加入淘米水及引入微生物菌种液即可,再将鱼缸内含有鱼排泄物的水引入设于 阳台围栏上的种植装置的种植池内,从而种植池内的蔬菜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 进而将种植池内排出的水又引入鱼缸内,从而不仅充分的利用了居民家中废弃 的营养物质丰富的淘米水进行养殖,并将含有鱼类排泄物的鱼缸内的水引入种 植池内进行种植,再将种植池内最终排出的水又引入鱼缸内,从而在淘米水- 鱼缸-种植池-鱼缸之间构成一动态生态循环系统,期间水被循环利用,废水排 出量较少,真正实现了环保、节能的要求,由于种植装置设于阳台围栏上,且 可设置多个种植池,而种植池内种植的蔬菜不仅可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还能 供给充足的水分和肥料,因而相比现有的家庭鱼菜共生系统,其不仅充分的利 用了阳台空间,且可大大地提高蔬菜的种植量,种植出的蔬菜完全可供居民采 食,且为无公害绿色产品,还充分的利用了居民家中废弃的营养丰富的淘米水 进行养殖,从而居民无需投放过多的鱼饲料进行养殖,节约了资源,真正实现 了生态养殖与种植的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的种植容器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的补水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包 括鱼缸1,用于放养鱼类,还包括设于鱼缸1之上的用于对鱼缸1内的水进行 补给的补水装置2,补水装置2包括设于鱼缸1之上的补水池21、设于补水池 21内且用于对淘米水进行物理净化以使淘米水内的颗粒悬浮物被分离出的净 化管22,净化管22的管壁具有无数个微孔,从而可使得颗粒较小的颗粒悬浮 物随部分流水渗透出净化管22外而进入补水池21,而颗粒较大的颗粒悬浮物 则被隔离出来附着于净化管22的管内壁上,补水池21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210 以使补水池21内的水流通至鱼缸1内,且净化管22内具有用于对物理净化后 被分离出来而附着于净化管22内壁上的颗粒悬浮物进行微生物处理的微生物 菌,通过微生物菌的生物分解,将颗粒较大的颗粒悬浮物降解成颗粒较小的物 质,进而重新被渗透至补水池21内或流入与补水池21相连通的鱼缸1中,经 过物理净化和生物降解后的淘米水中的颗粒悬浮物则可直接作为鱼的食用饲 料,众所周知,淘米水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营养较为丰富,通过 净化管22对其进行物理净化使得淘米水中颗粒较大的颗粒悬浮物被隔离出来, 进而利用微生物菌对其进行生物降解,消耗一部分营养物质,可防止直接将淘 米水倒入鱼缸1内而致使水质富营养化而导致鱼死亡的情况,从而可使得淘米 水被充分的利用起来;该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固设于阳台围栏3上的 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装置4,种植装置4包括至少两个种植池41,且各种植池 41在竖直方向上以一定的高度差间隔设置,位于最顶层的种植池41通过入水 管51与鱼缸1相连通,以使鱼缸1内的水流通至最顶层种植池41内,各种植 池41以一定的高度差间隔设置可使得相邻的种植池41之间具有压差,相邻种 植池41通过连接水管52相互连通,从而位于高处的种植池41内的水可流入位 于低处的种植池41内,从而位于高处的种植池41内的水可通过连接水管52 自然流入位于低处的种植池41中,位于最底层的种植池41通过出水管53与鱼 缸1连通,位于最底层的种植池41内设有与出水管53连接的水泵(图未示), 从而可将最底层种植池41内的水抽入鱼缸1内,如此,在鱼缸1和种植池41 之间构成一个生态循环,而鱼缸1内的水则可通过补充淘米水及自来水进行补 给。

本发明提供的家庭阳台鱼菜共生系统,其通过对淘米水进行物理净化及生 物降解处理,将处理后的淘米水引入鱼缸1内,而处理后的淘米水中的颗粒悬 浮物则可直接供鱼食用,从而可减少鱼饲料的投放及人工看护工作量,提高生 态养殖水平,只需定期加入淘米水及引入微生物菌种即可,再将鱼缸1内的水 引入设于阳台围栏3上的种植装置4的种植池41内,进而将种植池41内排出 的水通过出水管53又引入鱼缸1内,从而不仅充分的利用了营养物质丰富的淘 米水进行养殖,并将含有鱼类排泄物的鱼缸1内的水引入种植装置4的种植池 41内进行种植,为种植池41内的蔬菜提供营养和水分,再将种植池41内最终 排出的水又引入鱼缸1内,从而在淘米水-鱼缸1-种植池41-鱼缸1之间构成一 动态生态循环系统,由于该系统内水被循环利用,故废水排出量相对较少,由 于种植装置4设于阳台围栏3上,且可设置多个种植池41,而种植池41内种 植的蔬菜不仅可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还能供给充足的水分和肥料,因而相比 现有的家庭鱼菜共生系统,其不仅充分的利用了阳台空间,且可大大地提高蔬 菜的种植量,种植出的蔬菜完全可供居民采食,还充分的利用了居民家中废弃 的营养丰富的淘米水进行养殖,且种植及养殖过程中无污染,废水排出少,真 正实现了生态循环养殖与种植的环保、节能及节约资源的要求。

具体地,补水池21上设置有顶盖23,可防止污物掉入池内,进一步地, 顶盖23上还设置有透气孔231,以保持补水池21的透气性及通风性。

进一步地,为使鱼缸1内流入种植池41内的水流流量得到控制,可于入水 管51上设置一水流控制阀511,该水流控制阀511可为减压阀、节流阀等。

具体地,净化管22采用纳米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且该净化管22包括纳米 微孔外层及聚合物纳米纤维内层(图未示),由于净化管22的管壁上具有无数 个微孔,因而可对淘米水进行筛分,颗粒微小的颗粒悬浮物透过净化管22的微 孔而随水渗透至补水池21,颗粒较大的颗粒悬浮物则被隔离于净化管22之内, 既而由净化管22内的微生物菌对其进行降解,既而渗透至补水池21内或随水 流流入至鱼缸1内,从而淘米水将被充分的利用,其营养物质及微生物降解产 物将全部进入鱼缸1,供鱼缸1内的鱼食用。

进一步地,补水池21内设有一隔间211,出水管53与隔间211相连通, 隔间211的底部开设有水孔(图未示),从而出水管53内排出的水可先进入隔 间211内,然后通过该水孔进入鱼缸1内或经过过滤后再进入鱼缸1内。

具体地,种植池41包括固设于阳台围栏3的栏杆上的具有内腔的池体411、 盖设于池体411上的池盖412,还包括竖直穿设于池盖412上的多个种植容器 413,种植容器413的下部浸渍于种植池41的池水中,且种植容器413的侧壁 开设有通水孔4131,以使池体411内腔内的水流通至种植容器413内,为种植 容器413内的蔬菜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

进一步地,入水管51、出水管53及连接水管52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使相应 管道断开或转接的活动结头513、533、523,以使各相应管道可以断开进行替 换、清洗或转接等等,亦可通过各活动接头断开相应管道将废水排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种植池41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上层种植池41a、下 层种植池41b,上层种植池41a可通过钩挂体43钩挂于阳台围栏3上,下层种 植池41b可直接置于地上或通过连接件44连接于阳台围栏3上。

进一步地,出水管5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31,从而可对出水管53内的 水流进行控制。

具体地,种植容器413可为杯体形状,可种植适宜于稀疏生长的单株蔬菜, 例如茄子、辣椒、油麦菜等,通水孔4131则可为开设于该杯体形状种植容器 413侧壁上的狭缝;种植容器413亦可为蜂窝形状,可用于种植能密集生长的 蔬菜,例如香菜等,当然,种植容器413的形状并不引以为限。

进一步地,池体411的横截面形状与阳台围栏3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以 使得池体411可沿阳台围栏3而设置,这样,不仅可避免种植装置4在阳台上 占据过大的空间,还能对阳台围栏3起点缀装饰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