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智慧城市中的远程医疗康复系统

智慧城市中的远程医疗康复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中的医疗康复系统方案,其中包括医疗诊断模块、训练终端模块、交流平台模块、信号识别与监测模块、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网络通讯模块、网络数据库模块和网络信息管理模块。本发明基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的理念,将康复训练机器人终端与医疗信息管理结合起来,针对信息管理到康复训练的全流程,用一个系统满足了医学康复训练的功能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888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08069.3

  • 申请日2013-09-09

  • 分类号G06F19/00(20110101);

  • 代理机构31220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丁惠敏;郑立

  •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53: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0

    授权

    授权

  • 2014-0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9/00 申请日:2013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终端康复训练机器人面 向智慧城市的远程医疗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医学康复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 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 学学科。医学康复治疗具有特殊性。首先,康复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康复 所需的重复工作量很大;其次,康复对象不方便移动;再次,伴随着现代社会 的日益老龄化,社会对康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建立医疗康复数字系统能很 好地满足康复治疗的上述要求:数字化的康复医疗机器人可以满足长期、高强 度的医疗康复工作量;远程信息系统可以让患者实现就近治疗甚至在家训练; 及时与准确的信息反馈可以让医生更加高效便捷地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并通 过数字系统实现医疗处方的信息化与网络化。

2008年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战略,以应对金融危机与适应现代社 会发展的信息化、低能耗、高效率需求。受此启发,“智慧城市”的构建受到 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大城市纷纷响应,提出基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智慧城市 建设规划。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标记(RFID)、手持终端、监控摄 像等感知手段,感知各种信息,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实现物与物、物与 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使“无所不在的连接”(Pervasive Connectivity)成为 可能。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感知特点,智慧城市通过收集并分析数据和智能信息 来进行更好的业务架构与公共服务规划,更好地监控,实时了解突发事件,并 即时、适当地部署资源以做出响应。通过网络,远程的“一站式”服务为市民 提供了更多便捷。

其中,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指出,智慧城市的医疗具有以下的特点:互 联,医生可以在得到授权后通过智慧医疗的平台查知患者的各项信息,而患者 也可以方便地查询医院与医生的信息并进行选择;协作,整合并共享医疗信息 与记录,构建一个综合的专业医疗网络;预防,实时感知、处理和分析医疗实 践,从而快速、有效地做出响应;普及,无缝连接乡镇医院及社区医院到中心 医院,以实时获取专家建议、安排转诊和接受培训;创新,提升知识和过程处 理能力,进一步推动临床创新与研究;可靠,使从业医生能够获得大量科学资 料与证据来支持诊断。

目前,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细化与应用,并已有康复 领域的相关应用方案。目前存在一种区域康复信息共享系统通过终端机与中心 服务器平台的网络连接,实现患者病历信息与医疗资料的共享,将医疗信息化 用于医疗康复领域。但该系统主要用于各区域的康复信息交流,以供医务人员 交流学习,不能直接用于具体病患的康复训练,并且没有结合具体的诊断、康 复等操作。此外,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康复治疗管理系统设计与 应用》(《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年第33卷第9期)提出了一种康复治疗管 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为应用于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仅限于该医院内部使 用,并且仅用于局域网内的信息管理,没有与康复训练终端相结合。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综合医疗信息管理和康复训练功 能的智慧城市中的远程康复医疗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中的康复医疗系统。从面 向智慧城市的智慧医疗的角度出发,通过网络连接各医院、社区终端与家庭终 端,集合医疗诊断、实时监控、训练终端、网络信息平台为一体;在这个康复 医疗系统中,医生可以完成知识交流、病情诊断、康复操作、康复情况评价和 信息管理的全部过程;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含了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操作终 端,将智能化的康复训练操作与网络化的医疗信息管理相结合,同时具有实时 监控的安全功能,方便腿脚不便的患者选择在家或者在社区进行日常训练,实 现远程医疗、就近康复;此外,网络信息中心与交流平台实现了各医院与康复 终端设备之间信息的权限内共享。

基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的特点,本发明面向病患的康复需求与医务人员 的医疗需要,设计了一种远程医疗康复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远程医疗康复系统 包括医疗诊断模块、训练终端模块、交流平台模块、信息信号识别与监测模块、 网络通讯模块、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和网络信息中心,所述网络信息中心包括 网络数据库模块和网络信息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诊断模块用于医 生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与处方开具,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网络信息中心 相连;所述信号识别与监测模块通过传感器与RFID技术来感知患者与系统终 端信息,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相连;所述交流平台模块 为患者、医务人员以及系统设计与维护人员提供交流沟通与咨询的软件平台, 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相连;所述训练终端模块通过所述 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相连;所述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检测与监控 终端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相连;所述 网络信息中心进行信息的汇总与处理,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支持所述医疗 诊断模块、所述信号识别与监测模块、所述交流平台模块、所述训练终端模块 和所述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的操作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诊断模块包括康复知识库查询模块、康复状况评估模 块和处方录入、生成及管理模块;所述康复知识库查询模块与所述网络通信模 块连接,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查询存储在知识库信息存储模块中的病例与资 料,辅助医生得出解决方案;所述康复状况评估模块给出康复评估方法与评估 表格,供医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量化的评估并存储到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的 患者康复信息存储模块中;所述处方录入、生成及管理模块为医生提供康复训 练处方格式,进行康复训练处方的开具、存储、修改与调用,所述处方录入、 生成及管理模块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调用存储在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的医生 处方信息存储模块中的已有处方,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将新处方存储入所 述医生处方信息存储模块以完成处方的录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识别与监测模块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设备信号实时检 测模块和患者信号实时检测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使用RFID技术识别患者 身份,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存储在患者个人信息存储模块中的信息进行 比对,获得操作权限;所述设备信号实时检测模块通过传感器与检测设备实时 获得设备运行的信息,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的远程监控 模块相连接;所述患者信号实时检测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得患者训练过程中 的生理信息,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的远程监控模块相连 接。

进一步地,所述交流平台模块用于为患者、医务人员以及系统设计与维护 人员提供交流沟通与咨询的软件平台,在系统各终端使用;所述交流平台模块 包括设备使用反馈模块、患者咨询与反馈模块、远程联合会诊模块及医生交流 与咨询模块;其中,所述设备使用反馈模块用于系统设备的用户与设计维护人 员之间的沟通,不同终端上的设备使用反馈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尤其是语音 视频通讯模块相互连接;患者咨询与反馈模块用于患者与医生之间关于康复情 况的咨询与反馈,不同终端上的患者咨询与反馈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尤其是 语音视频通讯模块相互连接;远程联合会诊模块用于多医院多科室间的在线会 诊,不同终端上的远程联合会诊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尤其是语音视频通讯模 块相互连接;医生交流与咨询模块用于医务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专家建议咨 询,不同终端上的医生交流与咨询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尤其是语音视频通讯 模块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终端模块包括康复机构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运动控 制模块;所述康复机构模块为康复训练终端机器人设备的机械部分,康复训练 中,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运动控制模块驱动所述康复机构模块,完成康复训练所 需要的运动内容;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训练终端机器人人体信号采集、辅助运 动模块,康复训练的特定功能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运动控制模块提供参数, 生成康复训练所需的运动轨迹与力学响应;所述运动控制模块与所述人机交互 模块结合,在康复训练中对所述康复机构模块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包括设备紧急停止模块、紧急求救模 块和多终端系统自检模块;所述的设备紧急停止模块当系统判断发生突发事件 时即时响应,中止正在进行的操作,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响应来自所述网 络信息中心的紧急情况处理模块的紧急停止指令;所述的紧急求救模块在发生 突发事件时用于远程求救求助,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启动所述网络信息中 心的紧急情况处理模块;所述多终端系统自检模块用于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检 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存储到所述网络信息中心的设备基本 信息存储模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数据库模块包括患者个人信息存储模块、患者康复信 息存储模块、医生处方信息存储模块、知识库信息存储模块和设备基本信息存 储模块;所述的患者个人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患者个人信息和病史;所述的 患者康复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患者在系统进行过的康复训练操作、检查与康 复状况评估信息;所述的医生处方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医生在各诊断终端上 所开具的训练处方;所述的知识库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康复训练的医学病 例、治疗案例、专业参考资料信息并保持更新;所述的设备基本信息存储模块 存储各终端设备的自检结果、监控信息、操作记录、故障与维修记录等相关信 息。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查询模块、信息管理模块、紧 急情况处理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所述的信息查询模块接收终端操作请求,访 问所述网络数据库模块,进行信息的检索与筛选并返回数据、响应所述终端操 作;所述的信息管理模块接收所述信息并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和存 储,对所述网络数据库模块进行操作;所述紧急情况处理模块即时响应使用时 发生的紧急事件,执行处理方案;所述的远程监控模块接收各终端设备信号实 时检测模块及患者信号实时检测模块的实时检测信号,并执行所述远程监控与 报警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通讯模块用于网络传输各项医疗信息,根据不同途径 可分为宽带/WIFI通讯模块、移动网络通讯模块、手机短信通讯模块和语音视 频通讯模块;所述的宽带/WIFI通讯模块通过互联网与局域网进行各级医院、 康复社区、家庭终端与网络信息中心间联网通讯,所述的移动网络通讯模块通 过如GPRS和3G无线网络移动通讯技术进行移动通讯,所述的手机短信通讯模 块通过手机的短信服务进行定制消息服务,所述的语音视频通讯模块通过语音 与视频通讯进行在线交流、咨询和远程会诊操作。

与现有的信息化医疗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的理念, 针对从信息管理到康复训练的全流程提出了一个更为完整的系统方案:

具有智能化的训练终端模块,将康复训练机器人终端与医疗信息管理结合 起来,用一个系统满足了医学康复训练的功能需求。

增加了感知层的信号传感与监测,实时获得各终端的运行信息,同时可以 对系统与患者的紧急情况及时作出响应,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不同网络通讯渠道连接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库及管理程序,整合并共 享医疗信息与记录,构建出一个综合的专业医疗康复网络。

增加了医学康复知识库,使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应用大量该领域的医学案 例与资料来辅助诊断,帮助医生完善治疗方案与自身的学习提升。

增加了交流平台模块,支持各医院与康复社区之间相关人员的信息交流, 可以实时获取专家建议、安排训练设备,同时可针对疑难病例进行远程的不同 医院不同科室之间的联合医疗会诊;提供了患者与医生的交流模块,有助于医 生及时跟进患者的康复情况,并为患者咨询提供了交流平台;此外系统使用者 与系统设计维护人员的信息交流通道可以方便维护人员及时地对系统进行相 关问题的检修维护,使用者反馈的信息可以为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方向与建 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功能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终端实施例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远程医疗康复系统包括医疗诊断模块、信号识别 与监测模块、交流平台模块、训练终端模块、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网络通讯 模块、网络数据库模块与网络信息管理模块。其中,医疗诊断模块、信号识别 与监测模块、交流平台模块、训练终端模块、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是系统终端 的功能模块,网络通讯模块为执行联网功能的相关模块,网络数据库模块与网 络信息管理模块是网络信息中心的功能模块。其中,所述医疗诊断模块、所述 信号识别与监测模块、所述交流平台模块、所述训练终端模块及所述系统安全 与维护模块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网络信息中心相连,所述网络信息中心进 行信息的汇总与处理,并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支持所述医疗诊断模块、所述 信号识别与监测模块、所述交流平台模块、所述训练终端模块及所述系统安全 与维护模块的各项操作请求。

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网络结构包括:网络信息中心、医院 应用终端、社区康复终端、家庭康复终端以及手机终端。所述的医院应用终端、 社区康复终端、家庭康复终端与手机终端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通讯网络与网络 信息中心服务器相连。

如上所述的医院应用终端可按功能不同分为诊断终端与康复终端,网络信 息中心服务器可分为管理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手机终端分为手机应用终端与 手机短信服务终端。其中,诊断终端的使用对象为医生,包括身份识别模块、 医疗诊断模块与交流平台模块,主要可以进行开具训练处方与对患者进行康复 评价的操作;康复终端的使用对象为病患,包括训练终端模块、信号识别与监 测模块、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以及交流平台模块,主要可以进行具体的康复训 练操作;手机应用终端主要通过移动网络通讯模块获取设备运行信息或者患者 康复记录信息等相关记录;手机短信服务终端,通过手机短信通讯模块为订制 该服务的相关人员提供消息提醒与信息查询功能。

下面通过该实施例给出本发明的智慧医疗康复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

首先,医生在医院终端为患者进行诊断。系统先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识别患 者身份,患者身份确认后,通过网络通讯模块连接到网络信息中心,信息查询 模块调出存储在患者个人信息存储模块的患者基本信息。此外,在复诊时,医 生可以选择查询存储在患者康复信息存储模块的康复记录、康复状况评估记 录、肌力测试记录等信息,作为之后治疗方案的参考信息。

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决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可以通过医疗诊断模块 中的康复知识库查询模块查询网络数据库模块中知识库的相关专业资料进行 参考,相关资料可包括康复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各医院所提交的病例、治疗案例 记录。当遇到疑难病例时,医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模块中的医生交流与咨询模 块与同行的从业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技术咨询与探讨,并且各医院可以 视情况使用该交流平台模块中的远程联合会诊模块组织跨医院跨科室的在线 联合会诊以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确定治疗方案之后,医生通过医疗诊断模块中的处方录入、生成及管理模 块生成规范格式的训练处方,并通过医院的无线或有线局域网传输到医院的训 练终端。同时,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将训练处方存储在网络信息中心网络数据库 模块的医生处方信息存储模块中。

生成处方后,患者即可以使用康复终端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在康复终端进 行训练时,从本地数据库或网络数据库读取当前的训练处方,然后使用训练终 端模块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将训练信息记录到网络数据库模块的患者康复信息 存储模块中。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保护着终端的使用者。设备信号 实时检测模块与患者信号实时检测模块在各个终端实时检测着设备的运行情 况与患者的生理信号,并通过网络通讯模块传输到网络信息中心网络信息管理 模块的远程监控模块进行处理。当实时检测的信号出现异常时,网络信息中心 发现紧急事件,启动网络信息管理模块的紧急情况处理模块,并通过网络通讯 模块向出现异常的终端给出指示,启动该终端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的设备紧急 停止模块。同时,终端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由该终 端系统安全与维护模块的紧急求救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向网络信息中心紧 急求救,在接收到紧急求救请求后,网络信息中心网络信息管理模块的紧急情 况处理模块启动。所述的紧急情况处理模块可以进行设备紧急停止、提供知识 库中的应急措施建议以及向专业人员发出求助手机信息或在线求助信息等操 作。

系统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手机信息服务或应用终端获知系统各终端机器的 运行情况。当机器运行出现异常时,该机器终端将提醒信息传输到网络信息中 心。网络信息中心服务器的信息管理模块将提醒信息通过手机短信通讯模块传 输给手机。手机应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通讯模块连接到网络信息中心服务器, 可以对当前各终端机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查询。

医生可以通过手机信息服务或应用终端获知患者的训练情况。当患者进行 康复训练时,该机器终端将提醒信息传输到网络信息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的管 理服务器的信息管理模块将患者操作提醒信息通过手机短信通讯模块发送给 医生的手机。手机应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通讯模块连接到网络信息中心服务 器,医生可以对当前各位病患的训练情况进行查询。

下面结合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说明康复终端的 使用: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操作终端机包括:设备自检模块、本地信 息管理模块、处方模块、训练操作模块、肌力测试模块、康复状况评估模块、 网络通讯模块及状态监测与安全模块。其中:设备自检模块与本地信息管理模 块相连,本地信息管理模块与处方模块相连,处方模块与训练操作模块相连, 肌力测试模块与本地信息管理模块相连,康复状况评估模块与本地信息管理模 块相连,本地信息管理模块与网络通讯模块相连,设备自检模块及状态监测与 安全模块与网络通讯模块相连。

如上所述的设备自检模块用于执行设备的自检操作,通过机器的运行与运 动状态检测来得知机器是否能正常运作,并得到机构的运动范围,使操作在可 行的范围内进行,保证其安全性。此设备自检模块在该设备终端上执行前述的 多终端系统自检模块的功能。

如上所述的处方模块提供医生进行处方操作的界面。可进行的操作有开具 训练处方、保存训练处方以及读取训练处方。医生可以根据病患情况选择需要 的训练模式,并确定训练过程的各项具体参数来生成训练处方。处方生成后可 以选择保存训练处方以供将来参考与再次使用。当需要已保存的训练处方时, 医生可以进行读取处方操作,根据以往的处方直接对病患进行康复训练。此处 方模块在该设备终端上执行前述的处方录入、生成及管理模块的功能。

其中,所述的训练处方包含病患的基本信息以及训练信息。所述的训练信 息包括训练类型以及该类型训练所需的相关参数。其中包括训练次数、步频、 角度范围、力模式等。

如上所述的本地信息管理模块将病患信息、医生信息、康复训练操作记录、 设备自检记录以及肌力测试记录等记录入本地的信息管理数据库,以方便之后 在同一台机器上进行该机器用户的信息管理。可以在信息管理界面进行查看、 查询、添加、删除等操作。同时本地信息管理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连接到互 联网,并通过网络与前述的网络信息中心相连。

如上所述的训练操作模块用于操作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患者进行康 复训练,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相关操作。所述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 器人执行前述的训练终端模块的功能。训练操作模块包括被动屈伸模块、被动 行走模块、主动屈伸模块、主动行走模块、健侧辅助屈伸模块、健侧辅助行走 模块。

其中,所述的被动屈伸模块是指用单侧外骨骼机构带动单侧患肢进行被动 的屈伸运动训练所用的软件操作模块。

所述的被动行走模块是指用双侧外骨骼机构带动双侧患肢进行被动的步 态行走运动训练所用的软件操作模块。

所述的主动屈伸模块是指用单侧外骨骼机构通过检测患者对应侧患肢的 肌力来引导患者进行主动的屈伸运动训练所用的软件操作模块。该模块可选择 使用随动模式、助力模式、阻力模式三种训练模式。

所述的主动行走模块是指用双侧外骨骼机构通过检测患者患肢肌力来引 导患者进行主动的步态行走运动训练所用的软件操作模块。

所述的健侧辅助屈伸模块是指用单侧外骨骼机构通过检测患者健侧下肢 肌力来引导患者患肢进行被动的屈伸运动训练所用的软件操作模块。

所述的健侧辅助行走模块是指用双侧外骨骼机构通过检测患者健侧下肢 肌力来引导患者进行辅助的步态行走运动训练所用的软件操作模块。

如上所述的康复状况评估模块提供不同康复类型所需的评估方法,医生可 以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填写康复状况评估的各项指标,并进一步生成康复评估 的量化结果。评估后可选择生成详细文件对康复状况评估的各项结果进行保存 以供将来参考,同时将最后的评定结果存储到本地与网络数据库中。在保存评 估结果时会记录进行评估操作的医师的信息。此康复状况评估模块在该设备终 端上执行前述的康复状况评估模块的功能。

其中,所述的康复评估指对病患的康复程度进行量化标准的评价。根据不 同病患类型的医疗要求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通过不同评估项的评定结果总 结出该病患目前的康复情况。

如上所述的肌力测试模块执行肌力测试操作,可以在肌肉定长以及缓慢屈 伸下的关节等角度运动两种条件下测试肌力。并在界面上显示肌力曲线与测得 的最大肌力。

如上所述的网络通讯模块通过有线宽带或无线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将信 息传输到网络信息中心,同时接收来自网络信息中心的信息。此处的网络通讯 模块在该设备终端上执行网络端口与连接的功能,为系统前述的网络通讯模块 的组成部分。

如上所述的状态监测与安全模块在该设备终端上执行前述的信号实时检 测模块、设备紧急停止模块及紧急求救模块的部分功能。

该实施例使用的一个优化流程如下:

1.设备自检模块:软件开启后进入设备自检模块,用户可以对下肢外骨骼 康复机器人进行机构自检操作,进行操作后,机构将进行运动检测,结束后在 界面显示机构当前的状况。该模块可以进行双机构检测、左侧机构检测、右侧 机构检测三种模式。自检操作结束后,自检结果存储在本地与网络数据库中作 为设备维护的相关记录。

2.本地信息管理模块:自检后进入本地信息管理模块,界面与本地信息管 理数据库相关联。在本地信息管理界面,可以进行患者个人信息的管理以及各 项康复训练记录、康复评价记录等信息的查阅与编辑。

3.处方模块:从本地信息管理模块可以进入处方模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 的状况进行处方的开具。在训练处方区域选择训练操作类型,训练的具体参数, 生成供康复训练所需的处方。也可以选择读取过去的处方。从处方模块可以选 择回到本地信息管理模块,也可以选择进入训练操作模块。

4.训练操作模块:生成处方或者在成功读取已生成的处方后可以进入训练 操作模块。训练操作模块分为被动屈伸模块、被动行走模块、主动屈伸模块、 主动行走模块、健侧辅助屈伸模块、健侧辅助行走模块。在训练操作模块,患 者进行相关的下肢康复训练。训练操作结束后,操作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与 网络数据库中,并可以选择回到本地信息管理模块。

5.肌力测试模块:用户可以从本地信息管理界面进入肌力测试模块,肌力 测试模块可以执行两种模式的肌力测试操作,即测量肌肉在保持等长不运动时 的肌力,以及使下肢等速摆动,测量肌肉在不同长度时的肌力。肌力测试后可 以将测试结果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与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库中。从肌力测试模块 可以回到本地信息管理模块。

6.康复状况评估模块:用户可以从本地信息管理界面进入康复状况评估模 块,医生可以选择专业的康复评估方法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康复状况 评估完成后可以将康复评估结果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与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库 中。从康复状况评估模块可以回到本地信息管理模块。

7.网络通讯模块:机器将信息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宽带传输到局域网,并 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输到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库进行存储与管理。在本地可以 通过网络通讯模块查询储存在网络信息中心数据库中的相关记录,也可以通过 网络通讯模块将本地生成的新记录存储到网络信息中心数据库进行管理及权 限内的共享。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软件系统可以配合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使用,可 用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99188.9公开的车载移动式助走外骨骼康复机器 人、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43205.6公开的坐式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中国 专利申请号201210122947.0公开的创始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等多种下肢外 骨骼康复机器人的临床康复训练操作,并且不限于以上种类的下肢外骨骼康复 机器人的康复训练操作。

本系统方案从面向智慧城市的智慧医疗的角度出发,通过网络连接各医 院、社区终端与家庭终端,集合医疗诊断、实时监控、训练终端、网络信息平 台为一体。在这个系统中,医生可以完成知识交流、病情诊断、康复操作、康 复情况评价到信息管理的全部过程。该系统还包含了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操作 终端,将智能化的康复训练操作与网络化的医疗信息管理相结合,同时具有实 时监控的安全功能,方便腿脚不便的患者选择在家或者在社区进行日常训练, 实现远程医疗、就近康复。此外,网络信息中心与交流平台实现了各医院与康 复终端设备之间信息的权限内共享。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 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 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 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