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定量评价热轧TRIP钢中各相组织的方法

一种定量评价热轧TRIP钢中各相组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评价热轧TRIP钢中各相组织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扫描电镜上配备的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对热轧TRIP钢的FCC相(残余奥氏体)及BCC相(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进行定量测量,根据FCC相和BCC相结构的明显不同,先分辨出残余奥氏体;再根据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这三种相似结构相菊池花样质量的差别,利用EBSD处理软件中的菊池带衬度BC(Band Contrast)图中灰度值差异对这三相进行定量化的分辨,从而实现热轧TRIP钢的多相分离及定量分析,该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钢中组织测量技术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2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59250.X

  • 发明设计人 牛亚慧;张珂;洪慧敏;金传伟;

    申请日2013-08-16

  • 分类号G01N23/203;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永新路沙钢钢铁研究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44: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4-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3/203 申请日:201308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中组织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EBSD(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技术区分TRIP钢中多相组织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 及残余奥氏体四相及其定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即相变诱导塑性钢,通过相变诱导 性效应使钢中残余奥氏体在塑性变形作用下发生马氏体相变,从而提高钢的强 度和韧性。TRIP钢中普遍含有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组织,当发生形变诱导 相变后,还存在马氏体组织。奥氏体属于面心立方结构,根据结构的差别很容 易将其分辨出来,而铁素体等其余三相的结构极为相似,很难直接将三者分辨 出来。

TRIP钢多相辨别的传统方法有以下两种:①金相染色法,该方法利用不同 组织着色度不同来区分的,经该法着色后可以分辨铁素体和贝氏体,但是对于 有M/A岛的TRIP钢,着色法无法将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直接区分开;②大小 角度晶界和反极图成相法,该方法首先根据BCC和FCC相结构不同,实现BCC 相和FCC相的分离,再利用铁素体和贝氏体中晶粒取向的不同(贝氏体组织中 小角度晶界多,铁素体组织中大角度晶界多),实现铁素体和贝氏体分离,再利 用独立的计算软件得到三者的含量,该方法同样难以分辨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EBSD有效区分热轧TRIP钢中多相组织及 其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利用扫描电镜上的EBSD装置对TRIP钢中的铁素体、 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进行辨别及定量分析。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一种定量评价热轧TRIP钢中各相组织的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取待测热轧TRIP钢样品小试样,试样为块状,上下表面平行,对需采 集数据的截面进行精磨;

2)对已经精磨的试样置于全自动抛光机上进行精细抛光,使待测表面平整 无应力,迅速置于无水乙醇中洗净并吹干;

3)对已经抛光的样品放入腐蚀剂中进行腐蚀,腐蚀至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晶界;其中,所述腐蚀剂为:2~4%硝酸酒精溶液;

4)对所述试样进行EBSD分析,相选择中选取BCC相和FCC相;

5)选择的步长小于0.1μm;

6)EBSD数据采集完成后,打开分析软件,对所采集到的EBSD数据进行 以下分析处理:

利用EBSD相分辨技术对残余奥氏体进行分离,按BC灰度频率分布图中的 双峰灰度值范围,对贝氏体和铁素体进行分辨,再对已区分的三相进行彩色着 色,而未标色区域为马氏体;

7)根据三相彩色图的面积比例,利用EBSD软件直接统计计算,得出该三 相的含量,再通过换算得出马氏体的含量,最终确定热轧TRIP钢中四相的比例。

进一步,所述步骤6)的处理方式替换为:先利用EBSD相分辨技术对BC 图中残余奥氏体进行独立着色,再按BC灰度频率分布图中的双峰灰度值范围, 对贝氏体和铁素体进行不同颜色着色,而未标色区域为马氏体。

或者,所述步骤6)的处理方式替换为:先按BC灰度频率分布图中的双峰 灰度值范围,对贝氏体和铁素体进行不同颜色着色,再利用EBSD相分辨技术 对BC图中残余奥氏体进行独立着色,而未标色区域为马氏体。

在利用EBSD研究钢铁组织过程中,利用相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残余奥氏体 组织从TRIP钢中分辨出来,而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属于相似结构相,难以 直接分离,但由于三相晶格畸变的差异性导致菊池花样质量不同,可根据EBSD 处理软件中的菊池带衬度图BC值对这三相进行定量化的分辨,即用BC灰度频 率图的灰度值(0-255之间)来直接区分铁素体和贝氏体,剩余相为马氏体,从 而达到TRIP钢的多相分辨和定量分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通过EBSD实验即可实现热轧TRIP钢中铁素 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进行辨别及定量分析。该方法定量结果较为 准确,且能较好反映相分布位置,同时得到定性分布和定量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热轧TRIP钢EBSD实验区域的微观组织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热轧TRIP钢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的BC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热轧TRIP钢BC图中残余奥氏体着色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热轧TRIP钢BC灰度频率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热轧TRIP钢BC图中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 着色及四相的定量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采用线切割切取合适大小的试样,用粗砂纸对试样的六个面进行粗磨,使上 下表面平行,再在全自动磨样机上对所要采集数据的面进行精磨;

2)将试样置于全自动抛光机上精细机械抛光,选择颗粒度为0.02μm左右,抛 光时间为3min左右,直至在金相显微镜50~100倍下试样表面观察不到明显划 痕,抛光样品迅速在无水乙醇中洗净,并用电吹风热风吹干;

3)对已经抛光无划痕样品进行快速轻腐蚀,腐蚀程度至可以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晶界为宜;其中所用腐蚀剂为:4%的硝酸酒精溶液;

4)通过日本电子JSM-7001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利用 配备的HKL Channel 5EBSD系统对同一区域进行EBSD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时 选择相为BCC相和FCC相;得到的微区组织图如图1所示;

5)采集时所设置步长0.075μm,在1000倍下选取75μm×75μm面积的区域进 行EBSD实验,记录标定的数据;

6)EBSD数据采集完成后,打开分析软件,对所采集到的EBSD数据进行以下 分析处理:

①区分残余奥氏体相:去除实验结果中的未标点和误标点之后逐级去除噪 点,再将数据处理成菊池带衬度BC图(如图2所示),在BC图中利用BCC相 的体心结构和FCC相的面心结构不同先将TRIP钢中的FCC相赋予成彩色,以 红色表示,即将残余奥氏体直接区分,如图3所示;

②定义贝氏体相或者铁素体相:根据贝氏体和铁素体菊池花样质量差别所对 应的灰度数值的高低,对BC灰度频率图(如图4所示)的峰进行划分,将灰度 数值15~75范围保存成独立数据,定义该范围对应为贝氏体相;或者,将灰度 数值75~115范围保存成独立数据,定义该范围对应为铁素体相。

③区分贝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将贝氏体相和剩余的BCC相(即铁素体), 或者铁素体相和剩余的BCC相(即贝氏体)赋予成彩色,分别以黄色和绿色表 示,而未着色(显白色)的区域为马氏体,如图5所示;

④定量分析:根据多相的颜色分布(如图5所示),利用HKL EBSD-Channel 5软件对已经赋予颜色的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 铁素体含量为56.70%、贝氏体含量为37.30%、残余奥氏体含量为3.83%,根据 归一化推算可知马氏体含量为2.17%。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