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

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重要原料配比制成:丹皮15-30份,栀子15-30份,当归10-20份,赤芍15-30份,柴胡5-15份,云苓10-20份,白术10-20份,甘草5-15份,生姜5-15份,薄荷5-15份,香附15-30份,龙骨20-40份,牡蛎20-40份,枣仁15-30份,远志15-30份,淡豆豉5-15份。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治愈后复发率低,且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较低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3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纯治;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41564.9

  • 发明设计人 王纯治;

    申请日2013-12-05

  • 分类号A61K36/9068;A61P17/10;A61K35/02;A61K35/56;

  • 代理机构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朱恒兰

  •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余庆苑8号楼3单元1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36: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8 授权公告日:20151028 终止日期:20161205 申请日:201312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0-28

    授权

    授权

  • 2015-09-1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906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0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3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

背景技术:

  痤疮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5.6%,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高发病。尤其重型痤疮,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和身心健康。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认为肺胃郁热是主要病机,近代医家以传统病机为基础,继往开来提出湿热、血瘀、痰结、肝郁等痤疮病机新观点。因此使用现有的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皆以清肺胃湿热为主.然在临床取上法者,疗效不够理想。而西医主要使用外部药物涂抹方式治疗,但存在着治标不治本,毒副作用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女性肾虚肝郁型痤疮治疗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痤疮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且治疗费用较低的中药药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重要原料配比制成:丹皮15-30份,栀子15-30份,当归10-20份,赤芍15-30份,柴胡5-15份,云苓10-20份,白术10-20份,甘草5-15份,生姜5-15份,薄荷5-15份,香附15-30份,龙骨20-40份,牡蛎20-40份,枣仁15-30份,远志15-30份,淡豆豉5-15份。

优选为:丹皮15份,栀子15份,当归10份,赤芍15份,柴胡10份,云苓10份,白术10份,甘草10份,生姜5份,薄荷10份,香附15份,龙骨20份,牡蛎20份,枣仁15份,远志15份,淡豆豉5份。

本发明所使用的各种中药原料的药物说明如下:

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利尿等作用,其煎剂对多种病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与具有解表,除烦功效的淡豆豉配伍使用可以起到宣泄热邪、解郁除烦的作用。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炎、止血、保肝等作用。淡豆豉还具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的功效。与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功效的赤芍配伍使用,可以起到行气凉血的作用。研究表明:当归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外周循环、抗炎、抗菌、抗血栓、抗凝等作用。赤芍还具有抗血栓、抗凝、镇痛、解热、降压等作用。

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等功效。与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香附同用,可以起到较好的行气疏肝、活血止痛的效果。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炎、解热、溶血作用,还具有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香附的醇提物有抗炎、镇痛、解热、降压、抑菌、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

云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与具有脾气健脾,燥湿利水功效的白术,以及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功效的甘草配伍使用、再佐以具有发汗解表功效的生姜,对脾胃虚弱,以及脾肾阳虚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云苓的煎剂还具有镇静、抗溃疡、保肝等作用;白术还具有增强肠胃运动、保肝、抗凝、扩张血管、抑制细菌等作用;甘草还具有镇静、保肝、解毒、解热、抗炎、消炎等作用。生姜还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镇痛。抗炎、保肝利胆、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

薄荷:具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研究表明:本品可以促进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还具有抗炎、镇痛、止痒等作用,本品的煎剂对多种病菌都有抑制作用。

龙骨:具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与具有平肝潜阳等功效的牡蛎,以及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功效的枣仁同用,在增强平肝潜阳疗效的同时又起到增强安神疗效的作用。研究表明:龙骨还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牡蛎还具有消炎、抗凝血、抗血栓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枣仁还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温等作用。

远志: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的功效。研究表明:本品还具有镇静、降压、溶血、对多种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现代中医研究发现痤疮的病因病机主要从由肝郁引发,从两个方面——肝失疏泄,气郁成痤、肝不藏血,经乱成痤来辨证论治痤疮。本发明人多年来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总结出清肺热,疏肝气的治则更符合痤疮发病的病机,对于痤疮的治疗采用清热毒、理肝气,调理了气血津液,疏理肝气,促脾胃运化,清热运湿的治疗思路。本发明除了注重理肝气的治疗之外还在预防应用中也注重通过疏理肝气来预防痤疮。使得本发明对痤疮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标本皆治、治愈后复发率低等特点。

  本发明使用常规的中药煎煮方式制备,每日一剂,分早中晚服用,十日为一个疗程。服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以及保持平稳的情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重要原料配比制成:丹皮20份,栀子20份,当归15份,赤芍20份,柴胡10份,云苓15份,白术15份,甘草10份,生姜10份,薄荷10份,香附20份,龙骨30份,牡蛎30份,枣仁20份,远志20份,淡豆豉1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重要原料配比制成:丹皮15份,栀子15份,当归10份,赤芍15份,柴胡10份,云苓10份,白术10份,甘草10份,生姜5份,薄荷10份,香附15份,龙骨20份,牡蛎20份,枣仁15份,远志15份,淡豆豉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郁型痤疮的中药药方,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重要原料配比制成:丹皮30份,栀子30份,当归20份,赤芍30份,柴胡15份,云苓20份,白术20份,甘草15份,生姜15份,薄荷15份,香附30份,龙骨40份,牡蛎40份,枣仁30份,远志30份,淡豆豉15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