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备

一种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备,包括:光学影像设备,所述光学影像设备设有屏蔽壳及光学暗箱,所述光学暗箱内设有影像装置;一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分别位于现有医用磁共振设备与所述光学影像设备中,且所述导轨上设有承载小动物的承载台,且所述承载台能够在导轨上滑动。所述屏蔽壳隔绝所述磁共振设备与所述光学影像设备的相互干扰;所述承载台保证小动物无需悬挂,且在磁共振成像和光学成像时姿态不变。采用两面反射镜和旋转轮,使得所述光学影像设备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采集到多角度,多光谱的自发荧光数据。基于该自发荧光数据,结合所述磁共振设备提供的结构数据,实现高精度三维成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26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62303.8

  • 申请日2013-11-11

  • 分类号A61B5/00(20060101);A61B5/055(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汤东凤

  • 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31: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 5/00 专利号:ZL2013105623038 申请日:20131111 授权公告日:201602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2-10

    授权

    授权

  • 2014-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5/00 申请日:2013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备,更具 体的说,涉及结合磁共振的多光谱,多角度自发荧光断层成像设备, 可以在细胞、基因和分子水平上实现生物体内部生理或病理过程的无 创实时动态在体成像。

背景技术

根据Weissleder所提出了分子影像的概念,一切能够在细胞和分 子水平在体对生物过程进行表征和测量的生物医学成像方法都属于 分子影像的范畴。目前常见的分子影像模态主要包括核素成像,如正 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光学 成像、超声成像等。每一种模态的成像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各 模态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或空间分辨率、穿透深度、成像代价、 灵敏度以及对成像对象的危害等方面。其中,与其它在体成像技术相 比,光学分子影像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快速、结果直观、无辐射、高 灵敏度及设备成本较低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理想的活 体小动物成像方法,并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研发等领域有了 广泛的应用,但在体光学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 在成像算法、成像系统等方面都存在着关键的科学问题尚未解决。

2010年2月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Animal Imaging-the  Whole Picture”的影像学述评对目前处于研究和应用阶段的几种主要 成像技术的应用场合及参数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鉴于各种成像模态 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将多种成像方式进行融合(如PET/CT、 SPECT/CT、PET/MR、MR/CT等),即所谓的多模态成像 (Multimodalities),构建多维、彩色的图像是最佳的选择。近年来在 生物医药科学领域,采用多模态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的内容越来越 多。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1301192B公开了一 种多模态自发荧光断层成像设备,该设备信号采集模块中采用小动物 悬挂旋转多角度采集荧光和X光信号,进行多模态融合,重建生物 体内部光源位置。X光对软组织成像效果不是很好,并且小动物悬挂 姿态内脏器官形变较大,而且单光谱数据不充分,都对重建效果带来 不利。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2568208U中也公开了一 种多光谱荧光断层成像装置,该装置采用滤光片获取多张荧光图像用 来光学三维重建,但是采用的是正面单角度光学信号,并且未提供采 用其他模态成像来提供组织结构用于三维重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共振 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备,包括:

光学影像设备,所述光学影像设备设有屏蔽壳及光学暗箱,所述光 学暗箱内设有影像装置;

一导轨,所述导轨一端位于所述光学影像设备中,且所述导轨上设 有承载小动物的承载台,且所述承载台能够在导轨上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物台中设有加热垫。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物台上设有两面反射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物台上方设有镜头,且所述镜 头固定在所述光学暗箱顶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物台与所述镜头之间设有旋转 轮,所述旋转轮上设有不同中心波长的带通滤光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学暗箱设于所述屏蔽壳内,且 所述屏蔽壳设有外屏蔽门及内屏蔽门,所述外屏蔽门与内屏蔽门之间 形成过渡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学暗箱为不透光材料,所述屏 蔽壳为高磁导率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轨上设有小动物线圈。

本发明提供的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备,与磁 共振设备配合工作,所述导轨一端位于所述光学影像设备中,另一端位 于所述磁共振设备中,所述承载台能够沿着所述导轨在所述光学影像 设备与所述磁共振设备之间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磁屏蔽设计,将光学影像设备置于 磁共振室,通过导轨传输,保持小动物姿态不变,对于光学三维断层 重建极为重要。双层隔离门设计,完全隔绝磁共振设备的磁场与所述 光学影像设备的相互干扰。

采用磁共振提供小动物结构信息,相比传统的采用计算机断层成 像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软组织空间分辨率,有利于更准确的分割小动 物内部软组织,从而提高光学三维断层重建精度。

采用两面反射镜和旋转轮,使得光学影像设备在一个平面内可以 拍摄到多角度、多光谱的自发荧光信息。更多的数据,降低了自发荧 光断层成像理论上的病态性。

传统结合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自发荧光系统,小动物置于悬挂状 态,内部器官变形较大且不易固定,实验不方便。本发明采用承载台, 小动物无需悬挂,实验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备结 构图;

图2为本发明屏蔽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学影像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本发明一种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 备进行实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磁共振兼容的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设 备结构图,光学暗箱105通过导轨104实现与磁共振设备101对接, 保证小动物102姿态统一,保证后续步骤中小动物的内脏不会发生 形变。光学信号和磁共振依次扫描。小动物102通过导轨104送入 光学暗箱105和小动物线圈103中。

请参考图2,图2为屏蔽壳结构示意图;演示小动物102如何进入 光学暗箱内舱205。小动物102置于导轨104上。外舱门202,内 舱门204都处于关闭状态。首先外舱门202开启,小动物102沿导 轨104自动运行至过渡舱203处。外舱门202关闭,内舱门204开 启。小动物102沿导轨104运行至内舱205处,内舱门204关闭。 小动物102出舱采用相反流程。屏蔽壳材料为坡莫合金,达到将光 学设备与磁共振设备磁场隔离的作用。

图3为光学影像设备示意图。其包括屏蔽壳301与光学暗箱302, 轴流风扇303,315构成对流风,用于相机散热。高灵敏度EMCCD 相机304和镜头305用于拍摄光学信号。镜头305固定于旋转轮306 上方,滤光片307置于旋转轮306的不同孔处。可以采集多光谱光 学信号。旋转轮306通过旋转可以拍摄到不同波长的光学信号,从 而获取多光谱信息。LED白光灯308,314可以提供暗箱302内白光 光照,方便小动物102的白光表面拍摄。高反射率薄膜反射镜309,313 提供两个侧面的光学信息,实现同时多角度采集光学信号。载物台 311采用上下可移动设计使得光学调焦更为灵活。载物台311内部采 用加热垫312可以保证实验过程中,小动物体温恒定。

图4为小动物实验完整的实验流程图。结合真实动物实验详解该 设备工作流程。小动物102预处理进行相应的麻醉,注射底物,固 定于导轨104。风扇303,315开启,相机304接通电源,采用半导 体进行降温至工作温度,加热垫312开启,调节镜头305焦距和载 物台311高度,进行光学对焦。将小动物102送入小动物线圈103, 并同小动物线圈103一起进入磁共振设备101的扫描腔进行扫描。 接下来,一方面,采用半自动方法对获取的磁共振体数据进行分割, 获取小动物体表轮廓与器官轮廓,并进行剖分。另一方面在光学暗室 302中进行光学拍摄。小动物102通过导轨104运送至光学设备门 口,按照图2所示的进舱步骤,进入光学暗箱内部。通过控制旋转轮 306旋转,切换不同波长滤波片307进行荧光信号拍摄,曝光时间视 荧光光强调整,在10s~180s之间。拍摄完荧光信号,需要进行白光 拍摄。旋转轮306切换至无滤光片处,LED白光灯308,314开启, 拍摄白光信号,曝光时间0.1s。光学信号拍摄结束,进行光学信号 与磁共振数据的配准与表面映射,采用自动的基于小动物102轮廓 的方式进行磁共振数据配准,并基于朗伯源的自由空间光传播模型进 行表面光强映射。采用基于扩散模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进行精确 的光源位置和大小重建。

本发明采用磁屏蔽设计,将光学设备置于磁共振室,通过导轨传 输,保持小动物姿态不变,对于光学三维断层重建极为重要。双层隔 离门设计,完全隔绝磁场与设备的相互干扰。

采用磁共振提供生物体结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采用计算机断层 成像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分辨特性,而在光学重建中,软组织 的准确成像对组织分割有很大影响。

采用旋转轮控制多光谱采集,和多镜面设计,使得一个平面可以 拍摄到多角度,多光谱的自发荧光信息。更多的数据,降低了自发荧 光断层成像理论上的病态性。

相比于传统的结合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自发荧光系统,小动物置于 悬挂状态,使得内部器官变形较大,并且小动物处于悬挂状态不易固 定,往往带来不便。本发明采用镜面拍摄光学信号和通过磁共振采集 结构信息,小动物无需悬挂,实验更为方便。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 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