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及绕制电源线束的方法

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及绕制电源线束的方法

摘要

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及绕制电源线束的方法,该绕线机主要由一组气缸、一组步进电机、一组导正机构、排线器以及程序控制器PLC组成,构成电源线主干线束的制备和钩取机构以及在主干线束上连续绕圈机构;用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绕制电源线束的方法步骤,大体是第一步:绕制电源线主干线束并用两个线勾获取该主干线束;第二步是在主干线束上连续排绕线圈,成为带插头的电源线束。采用本机绕制电源线束,其产品整齐划一、美观结实,生产效率可以提高三倍以上,消除了排插座生产线中的薄弱环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4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傅国钢;陈伟强;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92840.2

  • 发明设计人 傅国钢;陈伟强;

    申请日2013-09-03

  • 分类号H01R43/00;

  • 代理机构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朱永忠

  •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大同柏山村南安一队沙塘基5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27: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R43/00 专利号:ZL2013103928402 申请日:20130903 授权公告日:201507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7-29

    授权

    授权

  • 2014-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43/00 申请日:2013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及绕制电源线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排插座都附有长、短不一的带插头的电源线,为便于产品的包装、贮运和销售必须将这些电源线折叠捆束成线束。对于较短的电源线,例如长度为2米以下的电源线,可以折叠两三回再束紧而成为线束。对于较长的电源线,例如2~10米长的电源线就需要先将电源线折叠几回至十数回,成为主干线束,然后在其上连续缠绕线圈,最后将线尾锁紧,成为电源线束,这种操作方式都是用手工完成的。用手工完成较长电源线线束的制作存在如下不足之处:耗用较多的劳力和时间,劳动强度较大,产品外观不够整齐划一,生产效率很低,成为排插座生产线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及绕制电源线束的方法,它能全自动将排插座较长的电源线来回折叠并排绕成电源线束,产品整齐划一、美观结实,生产效率提高三倍以上,消除了排插座生产线中的薄弱环节。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包括机箱1及程序控制器PLC,在所述机箱1面上左、右两侧对称装有第1导正柱3竖置的第1气缸2和第2导正柱16、竖置的第6气缸22;卧置的第2气缸9通过滑动在第1导正柱3上 的第1导正板4与第1气缸2的活塞固定连接,卧置的第1步进电机10与第2气缸9的活塞支承固定连接,第1步进电机10的主轴与第1线勾13相连接;卧置的第5气缸21通过滑动在第2导正柱16上的第2导正板5与第6气缸22的活塞固定连接,卧置的第4步进电机20与第5气缸21的活塞支承固定连接,第4步进电机20的主轴与第2线勾19相连接;在第1导正柱3和第2导正柱16之间的机箱1面中央部装有竖置的第3气缸6和竖置的第4气缸15,在其活塞上面固装有固定板7,竖置的第3步进电机18固装在该固定板7下面,从该固定板7向上伸出的第3步进电机18主轴固装有旋转盘8,该旋转盘8上面左、右两侧分别装有两个绕线柱8-1;在所述机箱1面上前部装有排线器14,第2步进电机17驱动排线器14工作;所述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的工作过程通过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用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绕制电源线束的方法步骤如下:

(1)将电源线插头11固定在任一侧绕线柱8-1附近的旋转盘8上,电源线12通过排线器14进行定位和送线;

(2)第3步进电机18驱动旋转盘8转动,电源线12在四个绕线柱8-1上缠绕2~10圈,成为主干线束12-1;

(3)第1气缸2和第6气缸22同时动作,其活塞向下运动,带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同时向下运动至预定位置,此时,第2气缸9和第5气缸21同时动作,其活塞向外运动,带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向外运动,并钩紧所述主干线束12-1;

(4)第3气缸6和第4气缸15同时动作,其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旋转盘8向下运动,主干线束12-1脱离旋转盘8而留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上;

(5)第1步进电机10和第4步进电机20同步运动,通过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带动主干线束12-1旋转,与此同时,第2步进电机17动作,驱动排线器14工作,将预设长度的电源线12连续排绕在主干线束12-1上,成为带插头的电源线束;

(6)第1气缸2和第6气缸22同时动作,第2气缸9和第5气缸21亦同时动作,其活塞向上和向内运动,带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同时向上并向内运动至起始位置,取下带插头的电源线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本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是通过一组气缸、一组步进电机和排线器,在程序控制器PLC的控制下分两步对电源线束进行制作:第一步是对电源线进行多圈大直径缠绕,然后通过一对线勾将其勾挂成主干线束;第二步是通过排线器在主干线束上连续缠绕电源线,成为结实的排插座电源线束。整个生产过程全自动,可以根据电源线的不同长度、规格将其参数输入PLC,就能作出自动调节,适应性强;绕制出来的电源线束外形整齐、划一、美观结实;节约了劳动力,与人工操作相比较,其生产效率提高三倍以上,并消除了排插座生产线中的薄弱环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源线束绕线机在绕制电源线束时与其第1操作步骤有关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源线束绕线机在绕制电源线束时与其第2操作步骤有关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源线束绕线机在绕制电源线束时与其第3操作步骤有关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源线束绕线机在绕制电源线束时与其第4操作步骤有关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电源线束绕线机在绕制电源线束时与其第5操作步骤有关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电源线束绕线机在绕制电源线束时与其第6操作步骤有关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由机箱1、第1气缸2、第2气缸9、第3气缸6、第4气缸15、第5气缸21、第6气缸22、第1导正柱3、第1导正板4、第2导正柱16、第2导正板5、第1步进电机10、第2步进电机17、第3步进电机18、第4步进电机20、排线器14和程序控制器PLC及其控制面板组成。在机箱1面上左、右两侧对称装有第1导正柱3、竖置的第1气缸2和第2导正柱16、竖置的第6气缸22;卧置的第2气缸9通过滑动在第1导正柱3上 的第1导正板4与第1气缸2的活塞固定连接,卧置的第1步进电机10与第2气缸9的活塞支承固定连接,第1步进电机10的主轴与第1线勾13相连接;卧置的第5气缸21通过滑动在第2导正柱16上的第2导正板5与第6气缸22的活塞固定连接,卧置的第4步进电机20与第5气缸21的活塞支承固定连接,第4步进电机20的主轴与第2线勾19相连接;在第1导正柱3和第2导正柱16之间的机箱1面中央部装有竖置的第3气缸6和竖置的第4气缸15,在其活塞上面固装有固定板7,竖置的第3步进电机18固装在该固定板7下面,从该固定板7向上伸出的第3步进电机18主轴固装有旋转盘8,该旋转盘8上面左、右两侧分别装有两个绕线柱8-1;在所述机箱1面上前部装有排线器14,第2步进电机17驱动排线器14工作;所述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的工作过程通过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实施例2

参见图3~图8所示,用实施例1的排插座电源线束绕线机绕制该电源线束的方法步骤是这样的:

(1)将电源线插头11固定在任一侧绕线柱8-1附近的旋转盘8上,电源线12通过排线器14进行定位和送线;

(2)第3步进电机18驱动旋转盘8转动,电源线12在四个绕线柱8-1上缠绕2~10圈,成为主干线束12-1,缠绕圈数多少,视电源线12的长度而定;

(3)第1气缸2和第6气缸22同时动作,其活塞向下运动,带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同时向下运动至预定位置,此时,第2气缸9和第5气缸21同时动作,其活塞向外运动,带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向外运动,并钩紧所述主干线束12-1;

(4)第3气缸6和第4气缸15同时动作,其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旋转盘8向下运动,主干线束12-1脱离旋转盘8而留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上;

(5)第1步进电机10和第4步进电机20同步运动,通过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带动主干线束12-1旋转,与此同时,第2步进电机17动作,驱动排线器14工作,将预设长度的电源线12连续排绕在主干线束12-1上,成为带插头的电源线束;

(6)第1气缸2和第6气缸22同时动作,第2气缸9和第5气缸21亦同时动作,其活塞向上和向内运动,带动第1线勾13和第2线勾19同时向上并向内运动至起始位置,取下带插头的电源线束。将电源线尾插入邻近的线束端孔,锁紧线尾。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