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一种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比例称取壳聚糖与铁盐;2)按照配比分别量取醋酸溶液和NaOH溶液待用;3)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加入铁盐,搅拌至获得均匀的深红色液体;4)所得均匀的深红色液体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吸附剂。本发明还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及该吸附剂的应用。本发明制备吸附剂的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能耗低,对设备要求低;得到的吸附剂表面含有多种官能团,可用于水体中六价铬的高效去除,处理后的水体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859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06596.5

  • 申请日2013-11-25

  • 分类号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101/22;

  •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文君

  •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10: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4-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0/24 申请日:201311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除饮用水体中六 价铬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六价铬Cr(Ⅵ)具有强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作用,同时,由 于铬的毒性强,且不易被微生物分解,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水 溶性Cr(Ⅵ)已被列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8种化学物质之一,是国际公 认的3种致癌金属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铬及其化合物 作为冶金、电镀、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量 的含铬废水、废渣排入环境中,铬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大面积 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铬污染,严重威胁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例如,最 近我国湖南就发生了含铬废渣导致的井水六价铬超标事件)。

目前应用的除铬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还原-沉淀、离子交换、 活性炭吸附法和膜分离技术等。化学还原-沉淀法生成的沉淀难于处 理,易造成二次污染。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技术操作复杂,运行及 维护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吸附法具有吸附剂来源广、成本 低、可塑性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是水处理中使用较 广泛的方法,但是目前常用的吸附剂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制备工艺复 杂,成本较高,二次污染或吸附性能欠佳,残留铬离子浓度高,难 以达到六价铬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05mg/L)。因此, 开发成本低、吸附性能强、操作简便的吸附材料对于有效去除饮用 水体中六价铬离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的除铬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 200910053681.7,公开号CN101927153A,公开日2010年12月29 日)所述除铬剂由反应剂、稳定剂、水等成分构成。其中反应剂为壳 聚糖、壳聚精、棉纤维、活性炭等。稳定剂是指甘油、聚丙烯酸 酯、氢氧化钠、维生素C、碳酸钠、氯化钠、乙酸铵、碳酸铵、乙 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他为水或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可以使用酮 类物、酯类物、乙腈等的腈类物、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极性 溶剂。

专利“高效除铬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 201210399838.3,公开号CN102872797A,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以工业废弃物赤泥和蒙脱石粘土为原料,通过造粒铸型并干燥、高 温焙烧(550-650℃)制备得到除铬多孔颗粒吸附剂。

专利“一种去除天然水体中铬离子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申请号:201210322141.6,公告号CN102872795A,公开日2013 年1月16日)中,利用铝改性硅胶和钢渣制备得到复合吸附材料, 其特点是利用的原料钢渣,作为工业废物,对铬离子有强的吸附性 能。

专利“重晶石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申请号: 201010227192.1,公开号CN101898107B,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中,将重晶石矿物材料熔烧后粉粹过筛,用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重 晶石吸附剂,在pH3~4污水中铬离子的去除率为99%。

然而,上述几个专利均存在着吸附剂组成成分复杂、易造成二次 污染、制备过程相对较为复杂等问题,且上述专利均针对工业废水中 高浓度铬离子的去除,没有涉及饮用水体中的铬离子的去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脱除饮用水体中六 价铬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的原理是:壳聚糖具有大量的-OH和-NH2官能团,可有 效捕集或吸附溶液中的六价铬离子;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够方便 地将其从液体溶液中分离出来。本发明利用壳聚糖、铁盐和亚铁盐制 备的六价铬吸附剂,结合了上述两种材料的优点,而且该吸附剂制备 过程简单,一步合成,制备原料价廉易得,清洁,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提供制备一种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壳聚糖与铁盐的摩尔比为1:(5-10)称取壳聚糖与铁盐; 所述铁盐由FeCl3·6H2O和FeCl2·4H2O按照摩尔比为(1-2):1混合 而成;

2)按照每摩尔壳聚糖需19-20L的配比,量取质量百分比10-15% 醋酸溶液待用;按照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体积比为1:4,量取质量 百分比25-35%NaOH溶液待用;

3)将步骤1)称取的壳聚糖溶解于步骤2)量取的质量百分比 10-15%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加入步骤1)称取的铁盐,搅拌至获 得均匀的深红色液体;

4)将步骤3)所得均匀的深红色液体逐滴加入到步骤2)量取的 质量百分比25-35%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过滤、洗 涤、烘干,即得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

其中,所述充分搅拌为搅拌0.5-1小时。

其中,步骤2)所述量取质量百分比10-15%醋酸溶液,优选为 按照每摩尔壳聚糖需19.66L的配比量取。

其中,步骤4)所述洗涤为洗至pH值为6.5-7.5,优选为洗至pH 值为7。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 附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 在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上的应用。所述应用,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每升待处理含六价铬水体加入1克的吸附剂,振荡反应5-24小 时后,过滤或在外磁场条件下固液分离,得到处理后的水体。

其中,所述振荡反应,其时长优选为24小时。

其中,所述待处理含六价铬水体,优选为铬离子浓度≤2.0mg/L 的水体。

其中,所述待处理含六价铬水体,初始pH值范围优选为3-7。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的吸附剂制备过程原材料为铁盐和壳聚糖,成 本低廉,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能耗低,对设备要求低。合成 的吸附剂物理化学稳定性强,具有较好的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可达 19.44emu/g),可在外加磁场条件下,与水体分离,达到固液分离效 果。

(2)本发明的吸附剂表面含有-OH、-NH2、-COH等多种官能 团,可用于六价铬的高效去除,应用该吸附剂去除水体中六价铬, 吸附后浓度低于0.05mg/L,满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的SEM 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的XRD 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脱除饮用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剂的红外光 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 发明所用化学试剂均可市购。

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所述吸附剂

称取1.23g壳聚糖加入到150ml质量百分比10%醋酸溶液中,搅 拌1h。再称取8.3934g的FeCl3·6H2O和3.0876g的FeCl2·4H2O加入 到上述溶液中,混合搅拌至产生均匀的深红色液体,再此溶液逐滴加 入到600ml质量百分比30%的NaOH溶液中,室温下充分搅拌反应 1h。冷却、静置、过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悬浮液pH为7左右, 过滤,将过滤产物放入6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干燥,得到成品吸 附剂。

所得吸附剂的SEM图、XRD图和红外光谱如图1、图2、图3 所示,其物理化学稳定性强。所得吸附剂具有较好的磁性,饱和磁化 强度可达19.44emu/g,其在应用时可在外加磁场条件下,与水体分离, 达到固液分离效果。

实施例2不同反应时间对本发明所述吸附剂应用效果的影响

室温条件下,用100mg实施例1制备的吸附剂对100mL溶液初 始铬浓度为2mg·L-1的水溶液进行吸附反应,其中反应时间控制为5、 10、20、60、120、300、900、1440min。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过滤并用 干燥烧杯收集,滤液中铬离子的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反应 时间下,铬离子的溶液浓度与吸附率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反应时间对本发明所述吸附剂应用效果的影响

吸附反应时间(min) 六价铬浓度(mg/L) 吸附率(%) 5 0.727 63.6 10 0.618 69.1 20 0.556 72.2 60 0.486 75.7 120 0.380 81.0 300 0.186 90.7 900 0.045 97.8 1440 0.036 98.2

由此可知,本发明吸附剂对铬离子吸附速度快,在反应5h后就 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达到了90.7%左右,吸附后Cr6+浓度低于0.05 mg/L,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实施例3不同铬离子初始浓度溶液中本发明吸附剂的应用效果

室温条件下,用100mg实施例1制备的吸附剂对100mL的六 价铬溶液进行吸附反应,反应24小时;六价铬溶液按照初始铬离子 浓度在0.1-10mg/L的范围内设6个梯度处理。铬离子浓度采用分光 光度法进行测定,不同铬离子初始浓度下,该吸附剂对铬离子的吸 附率与吸附量如表2所示。

本发明吸附剂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性能随着铬离子浓度的升高 而降低,当溶液中铬离子浓度较低时,即其初始浓度为0.1-2mg/L时, 其吸附率达97.7%以上,其残余铬离子浓度低于0.05mg·L-1

由此说明:该吸附剂对低浓度铬离子(≤2.0mg/L)具有较高的 去除效率。

表2不同铬离子初始浓度溶液中本发明吸附剂的应用效果

铬离子初浓度(mg/L) 0.1 0.2 0.5 1.0 2.0 5.0 10.0 去除率(%) 99.6 99.8 99.6 99.8 97.7 88.7 65.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