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林蛙立体养殖技术

林蛙立体养殖技术

摘要

林蛙立体养殖技术,包括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一种林蛙防逃脱方法,林蛙养殖防害方法,提高林蛙成活率、出油率的喂养方法;所述的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中使用的设施包括:蛙舍和葡萄架;所述的一种林蛙防逃脱方法中的墙是用石块或砖垒砌而成,其形状呈T型,墙顶部用倒U型合金铝板罩住;所述的林蛙防害方法包括蛇、鼠、猫的防害方法和鸟类的防害方法;所述的提高林蛙成活率、出油率的喂养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2、待幼蛙的尾巴完全吸收后,开始投喂0.6~0.8厘米的小黄粉虫;3、10~15天后,改为喂养1~1.2厘米的黄粉虫;4、3个月后,改为喂养1.5~2厘米的黄粉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186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93781.8

  • 发明设计人 于东辉;

    申请日2013-10-17

  • 分类号A01K67/02;

  • 代理机构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胡景波

  • 地址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锦绣小区锦虹南园3-3-2-2周鸽转于东辉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52: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2-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2 授权公告日:20150520 终止日期:20151017 申请日:201310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5-20

    授权

    授权

  • 2014-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3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林蛙立体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而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 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又以长白山区产 的林蛙以其体格大、产油率高、体质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 极品。林蛙油富含18种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所含营养 物质足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因此具有极高的营养及滋 补作用名由于林蛙本身特有的营养作用及药用价值不断被人们所认 识。所以,以林蛙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不断被开发生产,致使林蛙价 格不断上涨。但由于野生林蛙数量有限。并且不断遭到毁灭性破坏, 使野生林蛙资源濒于灭绝的边缘,严重制约了林蛙加工业的发展。因 此,产业化、规模化的林蛙养殖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产业化、规模化的立体林蛙养殖技术。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林蛙立体养殖技术,包括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一种林蛙防 逃脱方法,林蛙养殖防害方法,提高林蛙成活率、出油率的喂养方法。

所述的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其使用的设施包括:蛙舍和葡 萄架;蛙舍的中央设有变态池,变态池为一个注水凹槽,凹槽的边围 具有舒缓的坡度;变态池的四周开有生态沟,所述的生态沟内种有果 树和蔬菜,果树和蔬菜的底部铺有鹅卵石;紧邻生态沟设有积食槽; 积食槽的外侧设有投料槽;所述的蛙舍的墙体由砖石砌成的墙围成, 墙将上述的变态池、生态沟、积食槽、投料槽包围在墙内;蛙舍四周 的墙上及蛙舍的顶部架有遮阴网;葡萄架设在墙外的两侧并跨越蛙 舍,所述的葡萄架的顶端在防鸟网和遮阴网的上方;所述的变态池两 侧还安装有进水和排水装置;所述的投料槽对应的墙面上设有黑光 灯。

所述的一种林蛙防逃脱方法,是在蛙舍四周的由石块或砖垒砌而 成的墙体上设置防逃脱装置。作为第一种改进,所述的防逃脱装置具 体结构特点是在墙体上砌有的向蛙舍内伸出的墙沿Ⅰ;所述的墙沿Ⅰ 可设置在墙体顶端,也可以设置在墙体的中部。此种装置结构简单, 易实现,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的费用,有效的防止了林蛙的逃逸。作 为第二种改进,所述的防逃脱装置是在墙体顶端的、向墙体内外两侧 伸出的墙沿Ⅱ,墙体的纵截面呈T型,墙沿Ⅱ上方还安装有合金铝板, 所述的合金铝板包括置于墙沿Ⅱ上的顶面板以及垂直于顶面的、下伸 的两个侧面板,所述的两个侧面板与墙体保持10cm以上的距离。由 于合金铝板表面光滑,有效的防止了鼠蛇等敌害的进入,防止了林蛙 逃走,还方便了日常管理人员进出蛙舍作业。

所述的林蛙养殖防害方法,具体包括蛇、鼠、猫的防害方法和鸟 类的防害方法;所述的蛇、鼠、猫的防害方法是用电猫安装在蛙舍的 四周,并将电猫通以36V直流稳定电压;所述的鸟类的防害方法是 将带孔的防鸟网完全覆盖在蛙舍的上方,防鸟网的边缘有将防鸟网紧 固、防止防鸟网的中央因重力作用而下垂的若干个重物。所述的电猫 安装在离地面15-30cm的蛙舍外墙上。所述的电猫将蛙舍的四周完全 围住。养殖者定期对所述的电猫、防鸟网检修及维护。

所述的提高林蛙成活率、出油率的喂养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受精后的卵团放置5天左右时间进行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用熟鸡蛋 黄或豆浆做为饵料,每天投喂一次饵料,开始投喂饵料以后,要经常 换水,并要定期消毒;(2)蝌蚪经过30天左右的养殖,就开始进入 变态期,刚变态的幼蛙不需要投饵料,待幼蛙的尾巴完全吸收后,开 始投喂0.6~0.8厘米的小黄粉虫,并用黑光灯引诱天然昆虫为辅助饵 料,投喂时间为早晨和傍晚各一次;(3)10~15天后,改为喂养1~1.2 厘米的黄粉虫,并用黑光灯引诱天然昆虫为辅助饵料,每天投喂两次; (4)3个月后,改为喂养1.5~2厘米的黄粉虫,并用黑光灯引诱天然 昆虫为辅助饵料,每天投喂2~3次,喂养一个月之后,进入越冬状态。 饵料和黄粉虫的投喂量以林蛙进食后场地中略有剩余为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中的变态池的 进水和排水装置既可以为变态池换水,又可为雨季变态池排涝,变态 池的边围修具有舒缓的坡度,便于变态后的幼蛙上岸,并随时往返于 水中;生态沟的作用是营造一种适于幼蛙上岸的生态环境,各类果树 和蔬菜的种植,形成了高矮错乱有致的梯次,既可遮挡阳光,又可泷 住湿气,还可挡雨护蛙,从而形成了荫蔽的环境,树上有果,地上有 菜,菜下有蛙,蛙又可吃虫,蛙的排泄物可肥地,形成了一种良性的 生态循环,可以增加蔬果的产出,也降低了林蛙的饲养成本,生态沟 还可以起到及时排涝的作用,当变态池中的水过多时,可及时排掉一 部分水到生态沟,生态沟中的鹅卵石提供了林蛙栖息的场所;积食槽 的设置可以收集林蛙吃剩的饵料和污水,既可避免污染环境,又可滋 生昆虫和蚯蚓等饵料供林蛙食用;防晒网的搭建可以起到遮阳的作 用;黑光灯的设置可以吸引昆虫,增加林蛙饵料的多样性;应用此种 林蛙的养殖生态系统,养殖的林蛙肉能达到长白山纯自然生长林蛙的 口感,且养殖过程中,林蛙的死亡率低。

一种林蛙防逃脱方法中的蛙舍四周的墙由石块或砖垒砌而成,坚 固耐用,防护性好;这种林蛙防逃脱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林蛙逃逸和 鼠蛇等敌害的进入,同时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的费用,还方便日常管 理人员进出蛙舍作业;蛙舍的墙的墙面与墙面之间的拐角不留直角、 死角的好处是,避免林蛙大量聚集、叠压窒息,缺氧而死。

林蛙养殖防害方法中的36v的电猫既可以有效的防止蛇、鼠、猫 等动物对林蛙的捕食,又对人的人身安全没有伤害;防鸟网的设置可 以避免喜鹊和乌鸦等鸟类对林蛙的侵害。

采用提高林蛙成活率、出油率的喂养方法,使林蛙的成活率提高 到了90%,出油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了20%,并且还能加快林蛙生长 发育,增强抗病抗逆能力,降低饲料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林蛙立体养殖技术中养殖设施的横断面俯视图。

图2为一种林蛙防逃脱方法中墙体的纵截面图。

图3为林蛙养殖防害方法中蛙舍的俯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钝角,2、果树,3、蛙舍,4、草帘、5、鹅卵石,6、投料槽, 7、葡萄架,8、变态池,9、生态沟,10、积食槽,11、电猫,12、墙沿Ⅰ, 13、顶面板,14、侧面板,15、墙沿Ⅱ,16、墙体,17、重物,18、 防鸟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林蛙立体养殖技术,包括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一种林蛙防 逃脱方法,林蛙养殖防害方法,提高林蛙成活率、出油率的喂养方法。 实施例1

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使用的设施包括:蛙舍3和葡萄架7; 蛙舍3的中央是变态池8,未形成幼蛙的蝌蚪生活在变态池8中,变态 池8的两端安装有进水和排水装置,用于给变态池8日常换水,还用于 变态池8雨季排涝,变态池8的边围修建成15-30度的舒缓坡度,便于 变态后的幼蛙上岸,并可随时往返于水中。变态池8四周设有生态沟9, 生态沟9内种有各类果树2和蔬菜、果树2和蔬菜的底部铺有鹅卵石5, 当蝌蚪发育成幼蛙后需要上岸栖息,鹅卵石5的缝隙为幼蛙提供了栖 息和躲避的场所;各类果树2和蔬菜的种植,形成了高矮错乱有致的 梯次,既可遮挡阳光,又可泷住湿气,还可挡雨护蛙,从而形成了荫 蔽的环境;树上有果,地上有菜,菜下有蛙,蛙又可吃虫,蛙的排泄 物可肥地,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紧邻生态沟9的是积食 槽10,积食槽10的作用是收集幼蛙进食之后剩余的饵料和污水,这样 既可避免污染环境,又可滋生昆虫和蚯蚓等饵料供林蛙食用;积食槽 10的沟底放有砖头,上面搭有木板,木板上铺有草帘4,草帘4将积食 槽10无缝隙覆盖,避免幼蛙钻入,致使其无法逃脱而闷死。蛙舍3四 周的墙上及蛙舍的顶部架有遮阴网,可以起到全面遮阳的作用,并可 以防止野鸟偷袭林蛙,形成了上面有网,中间有树,地上有菜的三层 立体遮阳体系。所述的蛙舍3的墙由砖石砌成的墙围成,墙将上述的 变态池8、生态沟9、积食槽10、投料槽6包围在墙内,葡萄架7设在墙 外的两侧并跨越蛙舍,所述的葡萄架7的顶端在遮阴网的上方,由蛙 粪作为肥料供其生长,葡萄成熟后口感极佳。

实施例2

一种林蛙防逃脱方法,是在蛙舍四周的由石块或砖垒砌而成的墙 体16上设置防逃脱装置。所述的防逃脱装置具体结构特点是在墙体 16上砌有的向蛙舍3内伸出的墙沿Ⅰ12。所述的墙沿Ⅰ12可设置在 墙体16顶端,也可以设置在墙体16的中部。此种装置结构简单,易 实现,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的费用,有效的防止了林蛙的逃逸。所述 的防逃脱装置是在墙体16顶端的、向墙体内外两侧伸出的墙沿Ⅱ15, 墙体16的纵截面呈T型,墙沿Ⅱ15上方还安装有合金铝板,所述的 合金铝板包括置于墙沿Ⅱ15上的顶面板13以及垂直于顶面的、下伸 的两个侧面板14,所述的两个侧面板14与墙体16保持10cm以上的 距离。由于合金铝板表面光滑,有效的防止了鼠蛇等敌害的进入,防 止了林蛙逃走,还方便了日常管理人员进出蛙舍作业。

实施例3

林蛙养殖防害方法,包括蛇、鼠、猫的防害方法和鸟类的防害方 法;蛇、鼠、猫的防害方法:用电猫11安装在蛙舍3的四周,并将 电猫11通以36V直流稳定电压,所述的电猫11安装在离地面15-30cm 的蛙舍3外墙上,蛇、鼠、或猫碰触电猫11时,被电猫11电刺激, 导致其远离蛙舍3,36v的电猫1既可以有效的防止蛇、鼠、猫等动 物对林蛙的捕食,又对人的人身安全没有伤害;鸟类的防害方法:将 带孔的防鸟网18完全覆盖在蛙舍3的上方,防鸟网18的边缘有将防 鸟网18紧固、防止防鸟网18的中央因重力作用而下垂的若干个重物 17,鸟类在空中发现林蛙后,俯冲捕捉,遇到防鸟网18受阻,林蛙 免于被鸟类捕食,防鸟网18的设置,可以避免喜鹊和乌鸦等鸟类对 林蛙的侵害;养殖者定期对所述的电猫11、防鸟网18检修及维护。

所述的提高林蛙成活率、出油率的喂养方法:1、将受精后的卵 团放置5天左右时间进行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蝌蚪孵出后,首先 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用熟鸡蛋黄或豆浆做为饵料, 每天投喂一次饵料;将熟鸡蛋黄用两层纱布包好,在池水中慢慢摇晃, 蛋黄便溶于水中,蝌蚪可以自由采食,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逐渐增 加,开始投喂饵料以后要经常换水,并要定期消毒。2、蝌蚪经过30 天左右的养殖,就开始进入变态期,刚变态的幼蛙不需要投饵料,待 幼蛙的尾巴完全吸收后,开始投喂0.6~0.8厘米的小黄粉虫,并用黑 光灯引诱天然昆虫为辅助饵料,投喂时间为早晨和傍晚各一次。3、 10~15天后,改为喂养1~1.2厘米的黄粉虫,并用黑光灯引诱天然昆 虫为辅助饵料,每天投喂两次。4、3个月后,改为喂养1.5~2厘米 的黄粉虫,并用黑光灯引诱天然昆虫为辅助饵料,每天投喂2~3次, 喂养一个月之后,进入越冬状态。饵料和黄粉虫的投喂量以林蛙进食 后场地中略有剩余为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