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OLED像素驱动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OLED像素驱动电路

OLED像素驱动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OLED像素驱动电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灰度进行精确调节的OLED像素驱动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OLED像素驱动电路。该方法是使OLED发光单元只在开态和关态两种状态下转换,且在OLED发光单元处于开态时,流过该OLED发光单元的电流是恒定的;对OLED发光单元的灰度调节通过控制该OLED发光单元开态发光时间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对OLED发光单元的灰度调节创造性的采取了通过控制该OLED发光单元开态发光来实现的,而不再是靠控制流过OLED发光单元的电流的大小来实现,由于对OLED发光单元开态发光时间的控制更为容易和精确,因此,本发明的OLED像素驱动方法能够对灰度进行更加精确的调节,改善显示屏均匀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955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59473.9

  • 发明设计人 陈文彬;张新华;罗文彬;彭军;

    申请日2013-06-2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顺德

  •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52: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9G3/32 授权公告日:20150729 终止日期:20160626 申请日:201306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7-29

    授权

    授权

  • 2013-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9G3/32 申请日:201306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OLED像素驱动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OLED像素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驱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MOLED)由于具有发光亮度高、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无视角限制、能效高、超轻超薄 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的OLED的像素驱动电路都是通过改变施加在OLED 发光单元上的电压或改变流过OLED发光单元的电流来实现灰度调节。在AMOLED中,亮度的 实现是由流过OLED自身的电流决定的,上述模拟驱动(即电压驱动和电流驱动)方法由于难 以实现精确的电流控制,因而不能对OLED发光单元进行精确的灰度调节,也就无法解决显示 屏均匀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灰度进行精确调节的OLED像素驱动方法及 用于该方法的OLED像素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OLED像素驱动方法,是使OLED发光单元只在开态和关态两种状态下转换,且 在OLED发光单元处于开态时,流过该OLED发光单元的电流是恒定的;对OLED发光单元的 灰度调节通过控制该OLED发光单元开态发光时间来实现。根据人眼的特性,眼睛感受到的亮 度不仅与发光体的发光强度有关,还与发光的持续时间有关,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上述方法 对OLED发光单元的灰度调节创造性的采取了通过控制该OLED发光单元开态发光来实现的, 而不再是靠控制流过OLED发光单元的电流的大小来实现,由于对OLED发光单元开态发光时 间的控制更为容易和精确,因此,本发明的OLED像素驱动方法能够对灰度进行更加精确的调 节,改善显示屏均匀性。

用于上述方法的OLED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第四 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OLED发光单元,其中的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为N型 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构成反相器,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构成OLED像素 驱动电路的开关;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同时与外部电源相连,第一晶体管 的漏极同时与OLED发光单元的阳极和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相连,OLED发光单元的阴极和第二 晶体管的源极接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同时与存 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 SELECT信号线相连,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DATA信号线相连,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SCAN信号 线相连。该OLED像素驱动电路中的OLED发光单元发光时,流过该OLED发光单元的电流受第 一晶体管阈值电压漂移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能够保证OLED发光单元有恒定的电 流流过,增加了稳定性。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和第四晶体管分别选自MOS场效应管、多晶硅 薄膜晶体管、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任意一种。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 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的亮度-电流-电压的特性曲线。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开启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关闭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开启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关闭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开启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关闭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图11为本发明施实例四中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施实例四中开启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图13是本发明施实例四中关闭场各扫描信号的时序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的第一优选方式:

像素驱动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M3、第 四晶体管M4、存储电容CS以及OLED发光单元,其中第一晶体管M1、第三晶体M3、第四晶 体管M4均为PMOS场效应管,第二晶体管M2为NMOS场效应管,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与外部 电源VDD相连,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与OLED发光单元的阳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相连(连 接于图1中的C点),OLED发光单元的阴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接地,第三晶体M3的源 极与所述外部电源VDD相连,第三晶体M3的漏极、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第二晶体管M2的 栅极与存储电容CS的第一端相连(连接于图1中的B点),存储电容CS的第二端与第四晶体 管M4的漏极相连(连接于图1中的A点),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与SELECT信号线相连,第 四晶体管M4的源极与DATA信号线相连,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与SCAN信号线相连,其中第 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构成反相器,所述B点可以看作反相器的输入端,C点可以看作 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C点也是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和OLED发光单元的阳极。

根据反相器的特性,当B点的电压足够小时,可以使第二晶体管M2关闭,第一晶体管 M1导通,此时外部电源VDD经第一晶体管M1加到OLED发光单元上,所以会有一个恒定的电 流流过OLED发光单元。此电流的大小由OLED发光单元和第一晶体管M1的特性决定。设此电 流的大小为ID,则此电流既等于流过第一晶体管M1的电流IM1,又等于流过OLED发光单元的 电流。

IM1=|KP[(VGS-VTH)VDS-VDS2]|(1)ID=IS[exp(VnKT/q)-1](2)IM1=ID(3)

其中KP=(1/2)μPCOX(W/L)为第一晶体管M1的导电因子,VTH是第一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 VDS是第一晶体管M1的漏源电压,IS和n分别是把OLED发光单元等效为二极管模型时的反向 饱和电流和发射系数。

图2是实施例一的OLED的亮度-电流-电压的特性曲线,其中像素面积为15×15μm2。由 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当OLED发光单元工作在4.2V时,OLED发光单元的亮度达到了500cd/m2, 此时流过OLED发光单元的电流仅为8.5nA。当nA级的电流流过第一晶体管M1时,VDS为nV 级。如果第一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随着时间而发生漂移时,VDS仍然是nV级,所以第一晶体 管M1的漏极电压(即OLED发光单元的阳极电压)的变化会小于10-9V,由OLED第一晶体管的 亮度-电流-电压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这样小的电压变化对流过OLED第一晶体管的电流的影 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此像素电路对阈值电压的漂移不敏感,增加了稳定性。此像素电路是 通过控制OLED第一晶体管的发光时间来实现灰度等级,其发光和不发光是通过控制各信号的 扫描时序来实现的。如果OLED发光单元处于某一场中可以发光,称此场为开启场,如果OLED 发光单元处于某一场中始终不发光,则称此场为关闭场。

开启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如图3所示,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SCAN信号处于低电平,DATA信号处于高电平,SELECT信号处于低电平。第 四晶体管M4在SCAN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第三晶体管M3在SELECT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 态。电容两端的电压分别为VA=VDATA,VB=VDD。此时VC=0,OLED不发光。

第二阶段:SCAN信号处于低电平,DATA信号在SELECT信号上升沿来临之后、SCAN信号 上升沿来临之前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SELECT信号处于高电平。第四晶体管M4在SCAN的作 用下处于导通状态,第三晶体管M3在SELECT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由于第三晶体管M3处 于关闭状态,所以存储电容CS右端B点相当于悬空。在DATA信号处于高电平的时候,VB=VDD, VC=0,OLED不发光。在DATA信号变为低电平以后,由于存储电容CS已处于悬空状态,B点 的电压由于DATA信号电平的下降而下降,VB=VDD-VDATA,相当于反相器的输入端输入了一个 低电平,则输出端C点处于高电平,OLED处于发光状态。

第三阶段:SCAN信号处于高电平,DATA信号处于低电平,SELECT信号处于高电平。第 四晶体管M4在SCAN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第三晶体管M3在SELECT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 态。此时CS两端均处于悬空状态。B点的电压仍然保持在VDD-VDATA,C点仍然处于高电平, OLED仍然处于发光状态。

关闭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如图4所示,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SCAN信号处于低电平,DATA信号处于高电平,SELECT信号处于低电平。第 四晶体管M4在SCAN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第三晶体管M3在SELECT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 态。电容两端的电压分别为VA=VDATA,VB=VDD。此时VC=0,OLED不发光。

第二阶段:SCAN信号处于低电平,DATA信号处于高电平,SELECT信号处于高电平。第 四晶体管M4在SCAN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第三晶体管M3在SELECT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 态。电容两端的电压分别为VA=VDATA,VB=VDD。此时VC=0,OLED不发光。

第三阶段:SCAN信号处于高电平,DATA信号处于低电平,SELECT信号处于高电平。第 四晶体管M4在SCAN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第三晶体管M3在SELECT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 态。此时CS两端均处于悬浮状态。B点的电压仍然保持在VDD,C点电压VC=0,OLED不发光。

实施例一的第二优选方式:

电路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第一优选方式相同,各信号的扫描时序也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 优选方式中DATA信号处于高电平的幅值比第一优选方式中DATA信号处于高电平的幅值要低。 在开启场的第二阶段,B点的电压由于DATA信号电平的下降而下降,VB=VDD-VDATA,由于VDATA变小、VB变大,VB只能使第一晶体管M1导通,不能使第二晶体管M2关断。

当OLED发光时,设流过OLED的电流为ID,流过第一晶体管M1的电流为IM1,流过第二晶 体管M2的电流为IM2.则有:

(见下页)

IM1=|KP[(VGSM1-VTHM1)VDSM1-VDSM12]|(1)IM2=|KN[(VGSM2-VTHM2)VDSM2-VDSM22]|(2)ID=IS[exp(VnKT/q)-1](3)IM1=IM2+ID(4)

其中KP,VGSM1,VTHM1,VDSM1分别为第一晶体管M1的导电因子,栅源电压,阈值电压, 漏源电压;KN,VGSM2,VTHM2,VDSM2分别为第二晶体管M2的导电因子,栅源电压,阈值电压, 漏源电压。

当nA级的电流流过OLED时,VDS为μV级。如果第一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发生漂移时, VDS仍然是μV级,所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OLED的阳极电压)的变化会小于10-6V, 由OLED的亮度-电流-电压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这样小的电压变化对流过OLED的电流的影 响可以忽略不计。

需要指出的是,实施例一中采用的MOS场效应管也可以换为其他的晶体管:多晶硅薄膜 晶体管,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二

参考图5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开启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图以及 图7所示的关闭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图。

与实施例一相比,此电路中第四晶体管M4由PMOS场效应管变为NMOS场效应管,所以 SCAN信号扫描时序发生相应变化。电路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二中采用的MOS场效应管也可以换为其他的晶体管: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金属氧 化物薄膜晶体管,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三

参考图8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开启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图以及 图10所示的关闭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图。

与实施例一相比,此电路中第三晶体管M3由PMOS场效应管变为NMOS场效应管,所以 SELECT信号扫描时序发生相应变化。电路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中采用的MOS场效应管也可以换为其他的晶体管: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金属氧 化物薄膜晶体管,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四

参考图1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的开启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图以 及图13所示的关闭场各信号的扫描时序图。

与实施例一相比,此电路中第四晶体管M4由PMOS场效应管变为NMOS场效应管、第三晶 体管M3由PMOS场效应管变为NMOS场效应管,所以SCAN信号、SELECT信号扫描时序发生相 应变化。电路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中采用的MOS场效应管也可以换为其他的晶体管: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金属氧 化物薄膜晶体管,有机薄膜晶体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