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叶菌唑和烯酰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含叶菌唑和烯酰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叶菌唑和烯酰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叶菌唑和烯酰吗啉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叶菌唑与烯酰吗啉的重量比为1~40∶1~90。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和蔬菜果树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更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锈病、白粉病、叶斑病、颖枯病、赤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真菌病害,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9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03984.0

  • 发明设计人 纪立新;周波;耿荣伟;黄卫俊;

    申请日2013-10-23

  • 分类号A01N43/84(20060101);A01P3/00(20060101);A01N43/653(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18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丹荆路10号5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52: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3/84 登记号:Y2019320010015 登记生效日:20191012 出质人: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含叶菌唑和烯酰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授权公告日:20160504 申请日:2013102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6-05-04

    授权

    授权

  • 2016-04-2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N43/8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02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3/84 申请日:201310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含叶菌唑和烯酰吗啉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叶菌唑(metconazole),化学名称:5-(4-氯苯基)-2,2-二甲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分子式:C17H22ClN3O,化学结构式如下:

叶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较大。其两种异构体都有杀菌活性,但顺式活性高于反式。叶菌唑的杀真菌谱非常广泛,活性较高,预防、治疗效果俱佳。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壳针孢、穗镰刀菌、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大麦矮形锈病、白粉病、喙孢属,黑麦喙孢属、叶锈病,燕麦冠锈病,对壳针孢属和锈病活性优异。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剂量极低而防治植病范围却很广。

烯酰吗啉(dimethomorph),化学名称:(E,Z)-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丙烯酰]吗啉,分子式:C21H22ClNO4,化学结构式如下:

烯酰吗啉属吗啉类杀菌剂,是专一杀卵菌纲真菌杀菌剂,其作用特点是破坏细胞壁膜的形成,对卵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作用,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阶段尤为敏感,在极低浓度下(<0.25μg/ml)即受到抑制。与其他类型药剂无交互抗性。广泛用于蔬菜霜霉病、疫病、苗期猝倒病、烟草黑胫病等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具内吸活性。在不考虑病原真菌抗药性的前提下,药效较目前广泛使用的甲霜灵、霜脲氰、乙磷铝、噁霜灵等为高。单独使用有比较高的抗性风险,所以常与其他保护性杀菌剂复配使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目前,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禾谷类作物的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客观上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持续用药,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导致病原菌的抗性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目前新农药品种的推出速度明显下降,且缺少新的作用靶标药剂;第四,由于环保要求的逐渐严格,部分产品被限制使用,导致用药选择性变得更小。总之,如何有效的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是广大植保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含叶菌唑与烯酰吗啉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由叶菌唑与福美双组成,其中叶菌唑与福美双的重量比为1~40:1~90,优选为1~30:10~80,进一步优选为1~30:10~70,更进一步优选5~30:10~35,特别优选1:0.1~10。

一种杀菌剂,以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赋型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所述的杀菌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90%,优选5~80%,进一步优选10~70%,特别优选10~5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叶菌唑和烯酰吗啉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的剂型优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颗粒剂。

这些已知的助剂有乳化剂、润湿分散剂、助悬剂、消泡剂、崩解剂、粘结剂等。

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中的乳化剂包括但并不限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等,以及上述其中部分物质的磷酸盐和中和盐。具体的品种如:农乳500#系列、600#系列、400#系列、1600#系列、NP系列、OP系列、AEO系列、By系列、斯盘系列、吐温系列等。

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中的润湿分散剂包括但并不限于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松香基季铵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皂素、茶枯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羧酸盐类、以及高分子的梳形化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赋形剂为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包括但并不限于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系列、混合甲基萘、松节油、植物油、油酸甲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酮、异佛尔酮、吡咯烷酮、四氢糠醇、醋酸二甲酯、苯乙酮、乙酸乙酯、DMF、二甲基亚砜等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玉米淀粉、石英砂、滑石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等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需要,还可加入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等功能性助剂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尿素、二甘醇、甘油等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羟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是乳油、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颗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在制备防治禾谷类作物和经济作物锈病、白粉病、叶斑病、颖枯病、赤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杀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在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上的应用,优选在防治禾谷类作物和经济作物锈病、白粉病、叶斑病、颖枯病、赤霉病、灰霉病、霜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真菌病害如锈病、白粉病、叶斑病、颖枯病、赤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抗药性,扩大防治范围,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延长了持效期;(2)减少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可替代常规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4)与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5)抑制真菌抗药性的产生,其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的试验室剂型加工方法。

实施例1:

将叶菌唑5g、烯酰吗啉35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6g、扩散剂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将叶菌唑10g、烯酰吗啉30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6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将叶菌唑15g、烯酰吗啉25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6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称取叶菌唑20g、烯酰吗啉20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6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称取叶菌唑30g、烯酰吗啉10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6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

称取1g叶菌唑、10g烯酰吗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溶剂13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1%叶菌唑·烯酰吗啉水乳剂。

实施例7:

称取10g叶菌唑、35g烯酰吗啉,木质素磺酸钠8g、聚羧酸盐分散剂2g、十二烷基硫酸钠1g、硫酸铵5g、玉米淀粉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分散颗粒剂的方法先混合、后过气流粉碎、最后捏合造粒,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5%叶菌唑·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8:

称取15g叶菌唑、35g吡唑醚菌酯,木质素磺酸钠8g、聚羧酸盐分散剂2g、十二烷基硫酸钠1g、硫酸铵5g、玉米淀粉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分散颗粒剂的方法先混合、后过气流粉碎、最后捏合造粒,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0%叶菌唑·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9:

称取5g叶菌唑、15g烯酰吗啉、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异丙醇10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叶菌唑·烯酰吗啉微乳剂。

实施例10:

称取5g叶菌唑、30g烯酰吗啉,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5%叶菌唑·烯酰吗啉乳油。

实施例11:

称取10g叶菌唑、10g烯酰吗啉,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及其硫酸盐4g,黄原胶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用下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叶菌唑·烯酰吗啉悬浮剂。

实施例12:

称取12g叶菌唑、30g烯酰吗啉,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及其硫酸盐4g,黄原胶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用下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2%叶菌唑·烯酰吗啉悬浮剂。

实施例13:

称取2g叶菌唑、10g烯酰吗啉,木质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硅藻土28g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颗粒剂方法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2%叶菌唑·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14:

称取12g叶菌唑、13g烯酰吗啉,木质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硅藻土28g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颗粒剂方法制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5%叶菌唑·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15:

利用叶菌唑和烯酰吗啉原药进行室内生测试验:

在室内以黄瓜霜霉病为试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采用孙云沛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计算方法如下:

1.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2.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另外某单剂EC50×100

3.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

4.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5.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根据CTC的数值来评价混剂的价值,CTC大于120时表明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表明混剂具有拮抗性,CTC在80-120之间表明混剂具有相加作用,一般而言,混剂的CTC>120是农药复配研发的基本要求。

室内生测结果如下:

表1:叶菌唑+烯酰吗啉不同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测结果

药剂EC50(mg/L)实测毒力指数理论系数共毒系数(CTC)叶菌唑(A)1.16100-烯酰吗啉(B)46.242.51-A:B=1:70.78148.7291.14163A:B=1:30.86134.8883.75161A:B=3:51.1799.14575.63131A:B=1:11.5674.35951.25145A:B=3:12.0556.58535.01162

试验结果说明,叶菌唑与烯酰吗啉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在上述配比内均有增效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

室内生测表现较好的农药混剂,必须进行实际的大田药效试验,大田药效试验是在田间综合环境的影响下最终评价农药混剂是否具有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室内生测的基础上用实施例制得的农药混配制剂进行了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大田药效试验。

按照生测试验中不同的配比制得制剂进行药效试验,对照药剂分别是60g/L叶菌唑水乳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及空白清水试验。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检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采用随机取样法,取样5点,每点0.5平方米,检查黄瓜霜霉病发生程度。

表2:叶菌唑+烯酰吗啉不同配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通过室内生测和大田药效试验的结果表明,叶菌唑与烯酰吗啉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在农业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