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波长复合光谱类比法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一种多波长复合光谱类比法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波长复合光谱类比法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采样头:由滤清器、伸缩节和磁性吸附底座组成;隔膜泵:为带有压力表的隔膜式气泵,其一端连接采样头另一端连接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由恒温箱,气体预热盘管,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以及节流阀组成;气体预热盘管,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置于恒温箱内,隔膜泵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气体预热盘管、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以及设置在恒温箱外的节流阀;电源及控制信号采集装置:分别连接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和计算机;GPS天线:连接计算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坚固,响应快速等优点。并可实现移动式车载,可对各种有害或异常气体进行检测报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45173.2

  • 发明设计人 薛晓康;张小沁;刘刚;陈默;李茂;

    申请日2013-08-08

  • 分类号G01N21/35(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蒋亮珠

  • 地址 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34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52: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1N21/3504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80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1/35 申请日:2013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波长复合光谱类比法 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 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其中常见有 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 到的有毒气体。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 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 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 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由于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对这些气体进行实时检 测和报警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实时检测和报警主要是利用常规分光型红外吸收光 谱仪,该光谱仪主要是用于化合物定性分析,只具备一定的定量功能。其采用棱镜 或光栅作为单色器,产生连续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样品,把得到的红外光谱和光谱库 对照分析,从而确定化学结构。

同时上述常规分光型红外吸收光谱仪都是单波长的,只可特定、有选择的测定 单一气体的浓度。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利用复合光谱类比法实现气体检测报警,其 关键部件采用非分光式红外接收传感单元,由红外光源,气室,波长滤波器以及红 外探测器组成。实现多波长组合可检测SO2、NO、CH4、SF6、CO等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 便坚固,响应快速的波长复合光谱类比法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波长复合光谱类比法移动 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头:由滤清器、伸缩节和磁性吸附底座组成;

隔膜泵:为带有压力表的隔膜式气泵,其一端连接采样头另一端连接多重红外 谱线吸收器;

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由恒温箱,气体预热盘管,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以及 节流阀组成;气体预热盘管,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置于恒温箱内,隔膜泵通过管 道依次连接气体预热盘管、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以及设置在恒温箱外的节流阀;

电源及控制信号采集装置:分别连接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和计算机;

GPS天线:连接计算机;

计算机:通过GPS天线导航即时标定所处的位置,并将正常状态的气体变化 特征信息与当时的不同波长的吸收强度逐个进行比较,以获得是否异常的结论。

所述的装置为车载式装置,采样头置于车顶,隔膜泵、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 电源及控制信号采集装置和计算机置于车内。

所述的滤清器带有进气口,通过伸缩节调节进气口的高度。

所述的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有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源及滤光片组成;待测 气体流经不同波长吸收单元,显示不同的吸收强度,这与气体中不同组分的含量变 化有关,可以连续的曲线显示。

所述的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根据需选择不同的波长与数目红外接收器和红 外发射源进行搭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响应迅速。能够做到即时数据显示与处理。通过与储存的正常情况各种特 定波长的吸收强度变化资料进行比较,作出及时的判断。

2)结构简单。除气泵外无运动组件,易于维护,成本低廉。

3)轻便坚固。无需改装车辆即可使用,进、排气管通过摇下车窗接口。

4)采用LED红外光源,能耗低,寿命长。使用车中的直流12V电源即可满 足要求。

5)操作简便。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与信息比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滤清器1、缩节2、磁性吸附底座3、压力表4、预热盘管5、隔膜式气 泵6、恒温箱7、电源及控制信号采集装置8、GPS天线9、红外接收器10、红外 发射源及滤光片11、稳压节流阀12以及计算机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装置示意图如图1,包括:

采样头:由滤清器1、伸缩节2和磁性吸附底座3组成;采样头置于车顶,滤 清器带有进口,可根据车速或其它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伸缩节调节进气口的高 度;

隔膜泵:为带有压力表4的隔膜式气泵6,其一端连接采样头另一端连接多重 红外谱线吸收器;

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由恒温箱7,气体预热盘管5,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 以及节流阀12组成;气体预热盘管5,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置于恒温箱7内, 隔膜泵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气体预热盘管5、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以及设置在恒温 箱外的节流阀12;所述的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元有红外接收器10和红外发射源及 滤光片11组成;待测气体流经不同波长吸收单元,显示不同的吸收强度,这与气 体中不同组分的含量变化有关,可以连续的曲线显示。所述的串联红外谱线吸收单 元根据需选择不同的波长与数目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源进行搭配。

电源及控制信号采集装置8:分别连接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和计算机13;

GPS天线9:连接计算机13;

计算机13:通过GPS天线9导航即时标定所处的位置,并将正常状态的气体 变化特征信息与当时的不同波长的吸收强度逐个进行比较,以获得是否异常的结 论。

所述的装置为车载式装置,隔膜泵、多重红外谱线吸收器、电源及控制信号采 集装置和计算机置于车内。

使用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包括滤清器1、伸缩节2、磁性吸附底座3安装在车顶,并打开 GPS天线,记录下当前检测报警地点。

步骤(2):打开恒温箱7和预热盘管5,并将设置温度调节至适当的温度,以 确保检测的气体不发生冷凝。

步骤(3):打开其余泵和电子器件的电源,预热、稳定1-2小时之后,抽气进 行检测,根据预设的气体信号强度进行判断,对于信号强度超标的气体进行报警。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 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 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