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方法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方法,涉及无缝线路维护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单元轨节区间内设置观测点;步骤二:拆卸单元轨节固定扣件;步骤三:支垫滚筒;步骤四:撞轨,并在观测点观测位移量;步骤五:落轨并锁定线路;本发明通过采用滚筒法和拉伸器滚筒法相结合的应力放散方法,一方面由于滚筒将轨道和轨枕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便于单元轨节伸缩,使放散更加均匀,另外一方面,在单元轨节上每隔300-500米设置一个撞轨点,通过撞轨实现钢轨内部应力释放。拉伸器滚筒法是当钢轨处于零应力状态时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通过将钢轨拉伸以达到钢轨处于设计锁定轨温状态的目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1B31/02 授权公告日:20160629 终止日期:20170730 申请日:201307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6-06-0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1B31/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73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B31/02 申请日:201307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缝线路维护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大规模提速,特别是客运专线的建设,一次铺设无缝线路越来越多,我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提出:高速重载线路应优先发展跨区间的超长无缝线路。但是由于受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限制,铺设无缝线路时,往往不能在设计锁定轨温进行锁定,这给维修养护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如锁定轨溫偏低,不仅维修养护工作受到许多限制,而且高溫时钢轨受到很大的溫度压力,加之长钢轨不均匀爬行造成“应力集中”,就有胀轨跑道的危险;反之如锁定轨溫偏高,低溫时钢轨受到很大的拉力,线路不均匀爬行后,某些地段拉应力增大,溫度拉力与爬行附加拉力合在一起,容易拉断螺栓或引起钢轨折断。因此,对非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的无縫线路,特别是低溫锁定或已产生严重“应力集中”的无缝线路应该进行应力放散。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可靠,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做好应力放散。

(1)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左右股轨条的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3 ℃;

(2)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

(3)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的两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超过5 ℃,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低、最高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 ℃;

(4)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轨条产生不正常的伸缩;

(5)固定区或无缝道岔出现严重的不均匀位移;

(6)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

(7)通过测试,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

(8)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

(9)低温铺设轨条时,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匀。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主要是通过温度控制或长度控制来实现。具体地说温度控制就是在合适的轨温范围内使钢轨伸缩,抵消钢轨内部的温度力,然后再重新锁定线路;长度控制是靠外力强迫钢轨伸缩,当伸缩量达到预定数值时,立刻锁定线路。对应可使用滚筒放散、列车碾压、撞轨等方法。

(1)滚筒放散是把钢轨扣件松开,把滚筒放在轨枕上,滚筒作为支点支撑钢轨,使轨底与垫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轨底与滚筒间的滚动摩擦,以减小放散阻力,待轨温达到预定锁定轨温时,通过撞轨车撞轨以释放钢轨内部应力,使钢轨处于零应力状态后取下滚筒,锁定线路。

滚筒有两种:一种是带支架的滚筒;另一种是用钢管或圆钢直接锯成的圆棍,使用时,可把圆棍放在轨底与轨枕之间,以达到放散的目的。

该放散方法需要中断行车,施工时间长,额外配备滚筒,但应力放散均匀,锁定轨温准确。

(2)碾压放散是松开接头扣件及螺栓,松开全部防爬器及适当的中间扣件,利用列车运行碾压钢轨,靠列车的碾压和振动迫使钢轨伸缩,待伸缩量达到预计量时锁定线路。

碾压放散法分顺列车运行方向和逆列车运行方向两种。顺向碾压法首先松开沿列车运行终端的缓冲区接头螺栓、正向防爬器和适当中间扣件,而始端伸缩区扣件不动,利用列车的震动和温度力迫使钢轨向一端伸缩,达到放散的目的。

逆向碾压法松开沿列车运行方向始端的缓冲区接头螺栓,松开全部的反向防爬器和适当的中间扣件,而终端的伸缩区的扣件不动,并且反复打紧所有正向防爬器,靠列车的震动迫使钢轨向列车运行的反方向伸缩,达到放散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把向列车运行方向爬行了的钢轨拉回原位,适用于爬行量较大的线路。

除顺、逆向碾压放散法之外,还可采用两端放散法,即在固定区中间,一端采用逆向碾压法放散,待达到放散量后锁定线路,另一端采用顺向碾压法放散。这种方法适应于两端缓冲区轨缝较大,而轨缝之和又大于计划放散量,在单线无缝线路上可采用此法进行放散施工。

碾压放散的优点是不需中断行车,但放散时间长,放散量不均匀,达到预计放散量时其锁定轨温往往比预计的高,放散效果差。

(3)撞轨放散是在封锁线路时,松开所有扣件和缓冲区接头螺栓,朝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轨底与胶垫间的摩擦力,迫使钢轨伸缩。这种方法需要劳力多,另外需配备撞轨器,放散量集中在撞轨器附近,而其它地方放散量不均匀,容易使钢轨内部产生新的不均匀的温度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散时间短,放散量均匀,锁定轨温准确的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单元轨节区间内设置观测点;

    步骤二:拆卸单元轨节固定扣件;

    步骤三:支垫滚筒;

    步骤四:撞轨,并在观测点观测位移量;

    步骤五:落轨并锁定线路;

所述步骤一包括单元轨节的设置和在单元轨节区间设置观测点,所述单元轨节长度为1000-2000米,所述单元轨节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观测点,在其长度区间内每隔100-150米设置一个观测点。

所述步骤二包括拆卸所有单元轨节对应长度区间内的固定扣件,使钢轨处于放松状态。

所述步骤三包括在单元轨节和轨枕之间支垫滚筒,在单元轨节长度区间内每隔12根轨枕设置一个滚筒。

所述滚筒为能够保证单元轨节实现滚动的圆柱状结构。

所述步骤四包括在单元轨节上每隔300-500米设置一个撞轨点,并使用撞轨包逐个撞轨点开始撞轨,直至单元轨节在各个观测点位置出现反弹,此时认定钢轨处于零应力状态,如果此时钢轨温度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则放散完成。如果此时钢轨温度低于设计锁定轨温,则需要计算拉伸量,通过拉伸器在钢轨零应力状态下拉伸钢轨达到计算的拉伸量,拉伸过程中通过撞轨以达到钢轨各个位置拉伸均匀的目的,当各个观测点的拉伸量全部达到预计拉伸量后,此时钢轨放散完成,在撞轨过程中使用铜锤敲击轨腰。

所述步骤五包括拆卸滚筒并落下单元轨节至轨枕上的安装位置,并锁定固定扣件,固定扣件可以先采用“隔一紧一”的方式固定,待单元轨节锁定后,锁定全部固定扣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采用滚筒法和撞轨相结合的应力放散方法,一方面由于滚筒将轨道和轨枕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便于单元轨节伸缩,使放散更加均匀,另外一方面,在单元轨节上每隔300-500米设置一个撞轨点,通过撞轨实现快速释放钢轨内部应力以达到钢轨零应力状态目的,加快应力放散的速度,提高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时无缝线路施工的最后关键工序,应力放散的均匀、准确、彻底,直接影响到线路的稳定性。应力放散是将单元轨节的扣件全部拆除,通过滚筒、撞轨器、拉伸机等小型工机具将钢轨内部的温度应力释放,当钢轨的状态达到设计锁定温度时,将钢轨落槽锁定。在现场施工中根据不同的轨温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放散,本发明采用滚筒、撞轨、钢轨拉伸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单元轨节区间内设置观测点;所述步骤一包括单元轨节的设置和在单元轨节区间设置观测点,所述单元轨节长度为1000-2000米,所述单元轨节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观测点,在其长度区间内每隔100-150米设置一个观测点。 

步骤二:拆卸单元轨节固定扣件;所述步骤二包括拆卸所有单元轨节对应长度区间内的固定扣件,使钢轨处于放松状态。

步骤三:支垫滚筒;所述步骤三包括在单元轨节和轨枕之间支垫滚筒,在单元轨节长度区间内每隔12根轨枕设置一个滚筒,所述滚筒为能够保证单元轨节实现滚动的圆柱状结构,滚筒即可以采用现有带支架的滚筒,也可以采用钢管或者其他圆柱状结构。

步骤四:撞轨,并在观测点观测位移量;所述步骤四包括在单元轨节上每隔300-500米设置一个撞轨点,并使用撞轨包逐个撞轨点开始撞轨,直至单元轨节在各个观测点位置出现反弹,此时钢轨状态为零应力状态,如果此时钢轨温度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则放散完成。如果此时钢轨温度低于设计锁定轨温,计算各个观测点钢轨拉伸量,采用钢轨拉伸器将钢轨拉伸到位,通过撞轨和敲击轨腰的方法使各个观测点的钢轨拉伸到位,等所有观测点的钢轨全部拉伸到位后,则放散完成。在撞轨过程中使用铜锤敲击轨腰,一般情况下每隔300m至500m设置一个撞轨点,在2km的单元轨节设置位置为500m、1000m、1500m三个撞轨点,在1.5km的单元轨节设置为400m、800m、1200m三个撞轨点,撞轨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撞轨器具进行即可。

步骤五:落轨并锁定线路;所述步骤五包括拆卸滚筒并落下单元轨节至轨枕上的安装位置,并锁定固定扣件,固定扣件可以先采用“隔一紧一”的方式固定,待单元轨节锁定后,锁定全部固定扣件,在锁定前应当测量轨温度,根据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6.5.3规定 线路锁定时,实际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允许范围内,相邻单元轨节的实际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5℃,同一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3℃,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的最高与最低实际锁定轨温之差不得大于10℃。故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满足以上任何一项都需要进行重新放散。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用滚筒法和拉伸器滚筒法两种应力放散方法,一方面由于滚筒将轨道和轨枕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便于单元轨节伸缩,使放散更加均匀,另外一方面,在单元轨节上每隔300-500米设置一个撞轨点,通过撞轨实现快速释放钢轨内部温度应力,以达到钢轨零应力状态,加快应力放散的速度,提高效率。拉伸器滚筒法是在钢轨达到零应力状态时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时,通过拉伸器拉伸钢轨以达到钢轨锁定温度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以撞轨和敲击轨腰的方法使钢轨各个位置的拉伸量均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