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车辆轮轴的悬挂布置和包括悬挂布置的车辆

用于车辆轮轴的悬挂布置和包括悬挂布置的车辆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安装至商用车辆的框架(20)的轴总成(10)的悬挂布置(100),该轴总成(10)尤其是越野商用车辆的多轴总成(10),该悬挂布置(100)包括至少两个稳定器棒(60a,60b),该至少两个稳定器棒(60a,60b)通过稳定器棒(60a,60b)的扭转部分被布置在相对于框架(20)横向方向上且通过稳定器棒(60a,60b)的端部部分(62a,62b)被连接至框架(20)。稳定器棒(60a,60b)被附接至杠杆单元(50),其中,杠杆单元(50)具有至少一个枢转接头(52,52a,52b),其中枢转轴线沿着轴总成(10)的相对于框架(20)的横向方向。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2

    授权

    授权

  • 2013-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G21/055 申请日:20101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轮轴的悬挂布置和一种包括悬挂方法的 车辆。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至托架的稳定器 棒的悬挂布置。

背景技术

US 7 416 342 B1公开了一种用于串列轴卡车的梁式悬挂。该悬挂 包括一对平衡杠杆,所述一对平衡杠杆允许悬挂梁彼此独立地移动且 当车辆在颠簸处移动时通过上述做法维持车轮的载荷几乎是均匀的。 杠杆包括单根杆,该杆被以枢转的方式安装至附接到车架的悬架。以 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杠杆的悬挂元件是承载悬挂梁,从而悬挂的滚动稳 定性功能被集成在悬挂的承载元件中。平衡杠杆的使用使车辆的车轮 之间的负载平衡,由此在提供良好的滚动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轴转矩。 平衡杠杆被附接至附接至轴的梁。因此,这些杠杆被连接至限定了悬 挂运动学,或较佳地,限定了后轴的运动的部件。

EP 1 110 884 B1公开了一种商用车辆中的悬挂布置。安装至车辆 的纵梁的托架设有用于支撑和支承纵向臂、A型臂和两个稳定器棒的 装置。每个稳定器棒均被安装至托架,其中该稳定器棒的扭转部分的 端部部分接合具有包围端部部分的橡胶衬套的凹部。端部部分在横向 方向上相对于凹部被布置在托架中。为了将稳定器棒紧固至托架和凹 部,在凹部的后方通过保持套筒以正锁定来包围端部部分。托架提供 了紧凑的布置,并且支撑和支承了A型臂、纵向臂以及稳定器棒。该 解决方案需要稳定器棒与底盘组件一样早地被在生产序列中的早期阶 段安装到托架上。难以获得橡胶衬套的正确位置以及稳定器棒的侧向 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车辆的牵引的悬挂布置。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这种悬挂布置的车辆。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这些目的。其它权利要求、附图 和说明书公开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提出了一种用于安装至商用车辆的框架的车轴总成的悬挂布置, 该悬挂布置包括至少两个稳定器棒,该稳定器棒利用该稳定器棒的扭 转部分被布置在相对于框架的横向方向上,且该稳定器棒利用稳定器 棒的端部部分被连接至框架。稳定器棒被附接至杠杆单元,其中,杠 杆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枢转接头,其中枢转轴线沿轴总成的相对于框架 的横向方向。稳定器棒能够被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至悬挂托架或被附 接至安装于车辆的底盘的单独的托架。

通常,稳定器棒具有U形状,其中扭转部分在中部并且端部部分 在扭转部分的每侧处,稳定器棒在两个点处被连接到框架且被连接在 悬挂的每侧处。具体地,稳定器棒具有从框架的一侧延伸至框架的相 反侧的扭转部分。通常,这样的稳定器棒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稳定 器棒是为在与连接至轴的连杆臂相互作用时阻碍本体滚动运动设置的 扭簧。

轴总成可以是多轴总成,具体是越野商用车辆的后多轴总成。作 为示例,轴总成可以是串列轴总成,即,具有平行的两个轮轴其中托 架被布置在两个轮轴之间的轴总成,或者,具有多于两个轴其中托架 被布置在轴之间的轴总成。托架可以为支撑和支承连接至轴的A型臂 和纵向连杆臂设置。

通过利用稳定器棒的端部部分使稳定器棒附接至杠杆单元,提高 了稳定器棒的扭转能力。具体地,在多轴总成例如串列轴总成的轴扭 曲期间,当两个轮轴以相对于车辆的纵向轴线的相反的角度旋转时, 杠杆单元允许至少一个稳定器棒相对于托架的旋转运动。轴总成可以 是具有多于两个轴诸如为三轴构造的三联轴(tridem)的多轴总成,例如 具有三个轴的后轴总成。在这种布置中,在后两个轴之间同样能够复 制和应用用于串联轴的安装。通过示例,稳定器棒可以通过衬套被连 接至托架。稳定器棒相对于托架的运动例如在稳定器衬套中的运动至 少暂时地降低了稳定器功能,从而允许串列轴总成的轮轴较自由扭曲, 由此改进了地面上的轮胎负荷。改进地面上的轮胎负荷导致更好的轮 胎抓持和改进的牵引。这在不平坦的颠簸的地面上和在滑的地面状况 期间是特别有用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进车辆的牵引的鲁棒的机械解决方案而 不需要稳定器功能的电子控制。有利地,本发明允许稳定器棒至杠杆 单元的预组件,其中,通过固定件的使用,保证了橡胶衬套和稳定器 棒的校正定位。此外,该预组件不妨碍组装线的主流程,在该组装线 的主流程中,不具有该安装件的其它卡车会另外具有在制造过程中是 不期望的可用的额外时间。该预组件借助于从卡车的外部安装的螺钉 能够被固定至底盘。这允许机构较安全的组装和较佳的工效学。

另外,本发明不阻碍限定悬挂动力学的部件,以便限制使悬挂的 其它方面∕部件恶化的风险,例如制动等期间的轴转向、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杠杆单元可具有该杠杆单元的至少一 个枢转接头和接收器,该接收器用于与该至少一个枢转接头间隔开的 至少一个稳定器棒。由此,托架的旋转运动支撑稳定器棒的扭转功能 的暂时降低以用于改进轮胎的牵引力。一个有利替代中,一个枢转接 头可以被布置在杠杆单元的中部中。替代地,例如两个枢转接头可以 被并排地布置在杠杆单元的不同的腿中。在该情形中,杠杆单元由两 个单独的腿构成,该腿通过被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杠杆单元的两个 腿的桥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例,稳定器棒可以被以可枢转的方式连 接至杠杆单元。稳定器棒可以执行稳定器棒的常规的抗滚动稳定功能, 特别是在平坦的地面上。杠杆单元可以设有轴承,诸如橡胶衬套或辊 轴承等。优选地,轴承的枢转轴线大致与至少一个枢转接头的枢转轴 线平行。稳定器棒和杠杆单元能够彼此结合地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衬套可以被布置在杠杆单元的接收器 中。稳定器棒能够在衬套中枢转。衬套可以是具有阻尼特性的橡胶衬 套。优选地,衬套的枢转轴线大致与至少一个枢转接头的枢转轴线平 行。稳定器棒和杠杆单元能够彼此结合地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衬套可以由至少一个下部分和 上部分构成,该下部分和该上部分用于包围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稳定 器棒。有利地,由此,稳定器棒的安装有助于节省生产时间和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稳定器棒可以相对于框架的纵梁被布 置在连杆臂的上方。然而,稳定器棒可以相对于框架的纵梁被布置在 连杆臂的下方。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在框架处的空间要求来选择稳定 器棒和相应地选择杠杆单元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稳定器棒可以利用连接元件连 接至轴总成,其中,连接元件是刚性杆或液压单元中的一个,其中, 优选地,在液压单元的情形中,当轴扭曲期间串列轴总成的一个轮轴 被提起时,液压单元可以适于改变液压单元的中立位置。替代地,稳 定器棒可以利用稳定器棒的扭转部分附接至轴总成,且连接元件可以 被附接至杠杆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杠杆单元可以相对于框架的纵梁被布 置在托架的外侧处。替代地,杠杆单元可以相对于框架的纵梁被布置 在托架的内侧处。在框架的两侧上的布置可以是对称的,或者,托架 在框架的每侧上的内侧或外侧可以是对称的。然而,也能够是非对称 的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轴总成可以是多轴总成,例如串列轴 总成(也称为转向架(Bogie axle)),为多轴总成的每个轮轴设置一个稳定 器棒,且稳定器棒通过端部部分被连接至杠杆单元,杠杆单元可使杠 杆单元的枢转接头在用于稳定器棒的端部部分的两个接收器之间。当 个两个轮轴以相对于车辆的纵向轴线的相反的角度旋转时,本发明对 在轴扭曲期间的多轴总成是特别有用的。杠杆单元允许两个稳定器棒 分别相对于框架和托架的旋转运动。稳定器棒的运动例如在稳定器衬 套中的运动暂时地降低了稳定器功能,从而允许多轴总成的轮轴更自 由的扭曲,由此改进在地面上的轮胎负荷。改进在地面上的轮胎负荷 导致更好的轮胎抓持和改进的牵引。这在不平坦的颠簸的地面上和在 滑的地面状况期间是特别有用的。改进了十字轴滚动移动性(cross-axle  roll mobility)且多轴总成刚性比得上已知的不具有杠杆单元的解决方 案。有利地,当不需要或不优选另外的轴扭曲时,例如当在平坦的地 面上驾驶时,或当期望将一个或多个轴提起离开地面时,可以锁定杠 杆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 面的悬挂布置的车辆。车辆可以是商用车辆。具体地,车辆可以是越 野商用车辆。越野车辆具有高的底盘高度和高的负载重心,并由此需 要被非常刚性的稳定器棒限定的良好的滚动刚性。这些刚性的稳定器 棒限制轴的“自由”滚动。左轮胎和右轮胎之间的良好牵引需要轴的 “自由”滚动。本发明允许较好的牵引,这导致车辆的左侧和右侧上 的轮胎之间的较好的负载分布。虽然灵活性水平主要被车辆的悬挂可 以进行的竖直弹簧行进来限定,但是发现了通过采用发明的悬挂布置, 车辆的灵活性还通过改进后多轴总成的轴相对于彼此的滚动运动而改 进。

可以容易地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悬挂布置。杠杆单元的 使用允许稳定器棒至底盘(框架)的改进的组装。可以改进组装质量,这 是因为可以降低橡胶衬套的错误定位的风险以及可以实现组装时间的 减少和工效学的改进,这是因为杠杆单元可以被容易地进入并被从外 部紧固在托架上。

本发明允许通过在单独的工位处将稳定器棒预安装至杠杆单元来 制造预组件,其中,该组装不打断主组装流程。预组件单元可以被连 接至存在的轴组件,例如通过将预组件单元从上方降低至存在的轴组 件上。另外,更佳质量的橡胶衬套的组件是可能的。

在底盘对接期间,当框架结构被从上方降低至轴组件上时,杠杆 单元可以被用作底盘结构相对于轴组件的正确位置的引导。

然后,杠杆单元可以借助于从底盘的外侧插入的具体是从底盘的 外侧部水平地插入的螺钉而固定至托架。有助于安装和改进了工效学。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以及上述的 和其它的目的和优点,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示意 地示出:

图1a、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串列轴总成(图1a)中和三联轴总成(图 1b)中的悬挂布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a、图2b是根据图1中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枢转接头的杠杆单 元(图2a)和具有两个枢转接头的替代的杠杆单元(图2b)的细节图;

图3a至图3c是图1a的执行轴扭曲的串列轴总成的侧视图(图3a)、 正视图(图3b)以及带有和不带有轴扭曲的轴的示意地透视图(图3b);

图4是与图1a类似的串列轴总成的侧视图的通过稳定器棒的液压 连接件执行轴扭曲的侧视图;

图5a、图5b是在托架处的杠杆单元的替代的布置,其中,稳定器 棒的端部部分被附接至杠杆单元(图5a)且其中端部部分的连接元件被 附接至杠杆单元的替代的布置(图5b);

图6示出杠杆单元与稳定器棒、橡胶衬套和保持套筒的预组件;

图7示出将包括图6的预组件的轴组件安装至框架结构;并且

图8示出降低至图7的轴组件的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附图 仅是示意图,而不旨在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参数。此外,附图旨在仅示 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且因此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a和图1b以侧视图示意地示出了商用车辆200的均显示为多 轴总成10的悬挂布置100。图1a示出了构造为包括第一轮轴10a和第 二轮轴10b的串列轴总成10的轴总成10,该第一轮轴10a和该第二轮 轴10b被连接至车辆200的框架20的纵梁24。安装至轮轴10a、10b 的轮胎40a、40b在附图中通过细线表示。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串列轴 总成10可以由连杆臂和悬挂以及驱动部件构成。从框架20的相反侧 观察的悬挂布置100与图中所示的布置对称。

通过托架30建立轴总成10至纵梁24的连接,该托架30利用该 托架30的上部连接至纵梁20并且在该托架30的下部处支撑并支承连 杆臂14,具体是纵向连杆臂14a、14b。托架30被布置在相对于框架 20的固定位置中。可以设置附加的连杆臂诸如A型臂等,而在图中未 示出。

通过液压阻尼器12具体是用于连接至纵梁24的每个轮轴10a和 10b的液压阻尼器12a、12b,并通过一对空气弹簧22a和22b来悬挂每 个轮轴10a和10b。所述一对空气弹簧22a、22b被在纵向方向上布置 在相应的轮轴10a和10b的前方和后方。然而,替代地,可以通过片 簧悬挂代替具有空气弹簧的空气悬挂来悬挂轴总成10。

轴总成10进一步包括稳定器棒60,具体是第一轮轴10a的稳定器 棒60a和第二轮轴10b的稳定器棒60b。每个稳定器棒60a、60b大致 具有U形状,其中扭转部分(在图中观察不到)在中部中且端部部分62 在扭转部分的每侧处并与扭转部分交叉地布置。

稳定器棒60a、60b相对于框架20的纵梁24被布置在连杆臂14a、 14b的上方。替代地,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稳定器棒60a、60b可以 相对于框架20的纵梁24被布置在连杆臂14a、14b的下方。

稳定器棒60a、60b通过稳定器棒60a、60b的扭转部分(在图中观 察不到)被布置在相对于框架20的横向方向上,且稳定器棒60a、60b 的端部部分62a、62b相对于托架30对称。

端部部分62a被布置在托架30和第一轮轴10a之间,而端部部分 62b被布置在托架30和第二轮轴10b之间。每个稳定器棒60a、60b通 过连接元件80被连接至相应的轮轴10a和10b。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 中,连接元件80分别是从稳定器棒的端部部分62a、62b的自由端64a、 64b延伸至相应的轮轴10a、10b的枢转接头的刚性杆80a和80b。

在扭转部分和端部部分62a、62b之间的界面附近,稳定器棒60a、 60b被附接至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至托架30的杠杆单元50。杠杆单元 50具有在中部中的枢转接头52和接收器54,具体是用于稳定器棒60a、 60b中的每个稳定器棒的接收器54a、54b。接收器54a、54b被相对于 枢转接头52以离开枢转接头52一距离地彼此对称地布置在第一侧部 分50a和第二侧部分50b中。替代地,接收器54a、54b可以相对于枢 转接头52被非对称地布置。枢转接头52可以是橡胶衬套或任何类型 的轴承,例如辊轴承或球轴承。

在每个接收器54a、54b中布置衬套70,具体是用于第一稳定器棒 60a的衬套70a和用于第二稳定器棒60b的衬套70b。衬套70a、70b 的枢转轴线大致与枢转接头52的枢转轴线平行。衬套70a、70b可以 是橡胶衬套。

图1b示出了具有三个轮轴10a、10b、10c的三联轴总成10。托架 30布置在两个轴10a、10b、10c之间。该布置对应于图1a中的串列轴 总成10。在后两个轴10b、10c之间同样可以复制和应用用于串列轴总 成10的安装。在三联轴总成10允许轴提起例如通过提起轴40c的情 形中,对应的杠杆单元50(此处是在图中的右手侧上的杠杆单元50)必 须被锁定。如果没有设置轴提起功能,则不需要锁定杠杆单元50。

图2a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杠杆单元50。杠杆单元50相对于框 架20的纵梁24被布置在托架30的外侧34,从而稳定器棒60a、60b 的端部部分62a、62b在两侧处经过托架30。杠杆单元50具有在用于 如上所述的稳定器棒60a、60b的接收器54a、54b之间的在杠杆单元 50中部中的单个枢转接头52。

图2b示出了杠杆单元50的替代的实施例。杠杠单元50包括两个 枢转接头52a、52b,枢转接头52a、52b中的每个枢转接头52a、52b均 被布置在侧部分50a、50b中的一个侧部分50a、50b中。现在,侧部分 50a、50b彼此分离并可以具有大致L形状。在一个L形状的腿中,一 个接收器54a、54b被布置在该腿的一端处且一个枢转接头52a、52b 被布置在相反的端部处。在L形状的第二腿的自由端处,架51通过在 每个侧部分50a、50b中的枢转接头51a、51b,被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 至两个侧部分50a、50b。当一个稳定器棒60a、60b被绕稳定器棒60a、 60b的枢转接头52a、52b移动时,侧部分50a、50b的腿和架51以支 架状的方式移动。

在图3a至图3c中,以轴总成10的侧视图(图3a)和正视图(图3b) 示出了轴扭曲期间,杠杆单元50的作用和稳定器棒60a、60b与图1 和图2a、图2b中所示的杠杆单元50的交互作用。图3c示出了与不具 有轴扭曲的其它轮轴相比,轴总成10的轮胎的对应的运动。

当车辆在不平坦的颠簸的地面上移动时发生轴扭曲,且轴总成10 的轮轴10a或10b中的一个轮轴在框架的一侧上相对于另一轮轴10b 或10a被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在常规的悬挂布置中,稳定器棒防止 轴扭曲,由于稳定器棒的固有特性,该轴扭曲使例如轮轴10b对地面 的轮压力的减小。特别是对于越野商用车辆,稳定器棒60a、60b必须 具有高的刚性,在常规布置中的该高的刚性通过限制附接至每个轴的 左轮与右轮之间的良好牵引所需的轴的滚动来防止或限制轴在不平坦 的地面上的扭曲。

然而,根据本发明,由于杠杆单元50分别至托架30和框架20的 可枢转连接,通过绕杠杆单元50的枢转轴线移动杠杆单元50,使得稳 定器衬套的运动是可能的,从而在车辆在不平坦的地面上移动的情形 中缓和稳定器棒60a、60b的稳定功能。在该情形中,在串列轴总成10 的轴扭曲期间,两个轮轴10a、10b以相反的角度旋转,这是因为杠杆 单元50允许在杠杆单元50的衬套70a、70b中的稳定器棒60a、60b 相对于托架30旋转运动,并限制对应的轮的地面压力的减小。

由此,轴总成10的轮具有更佳得多的轮胎抓地力和牵引力,这在 越野车辆中是特别受欢迎的,例如在建筑工地中。本发明允许通过改 进串列轴总成10中的轮轴的左轮与右轮之间的负载分布的更佳的牵引 力。在不平坦的地面上改进了牵引力和转向性以及乘坐舒适性和驾驶 性。

在实例中,多轴总成例如串列轴总成10中的一个轴在一侧上向上 行进100mm,而另一轴在车辆的相同侧处向下行进100mm。在常规的 串列轴总成的悬挂布置中,与串列轴总成中的轮的平均地面压力相比, 具有最低的地面压力的轮的地面压力可以仅为约20%。根据本发明, 杠杆单元50允许与串列轴总成中轮的平均压力相比将具有最低的地面 压力的轮的地面压力改进为约90%。

在平坦地面上,即没有轴扭曲,与不具有杠杆单元50的常规布置 相比稳定器功能没有变化,并且保持所需的滚动稳定性。

有利地,提供用于限制杠杆单元50的运动的装置,例如通过将回 弹功能集成到枢转接头52和∕或衬套70a、70b的轴承(例如橡胶衬套) 中和∕或通过在框架20的梁24、26的下侧处和∕或在托架30的边缘 处设置用于杠杆单元50的隆起止动件(未示出)。

图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一个变体,在该变体中,将端部部 分62a、62b连接至端部部分62a、62b的对应的轮轴10a、10b的连接 元件80被在每个稳定器棒60a、60b处的液压单元替换。

其它部件与图1中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同。为了避免不必要 的重复,引用了用于这些部件的详细解释的描述。

当串列轴总成10中的一个轴10a或10b被在轴扭曲期间提起时, 液压单元82a、82b能够有利地适于改变液压单元82a、82b的中性位置。

在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将稳定器端部部分62a、62b连接至 串列轴总成10的一侧上的对应轴10a、10b的连接单元80中的一个连 接单元可以是刚性的杆80a或80b,另一个可以是液压单元82b或82a。

图5a示出杠杆单元50的替代的实施例。杠杆单元50被布置在托 架30的内侧36处,从而稳定器棒60a、60b的端部部分62a、62b可以 被托架30的轮廓穿过。

如已经提到的,连杆臂14a、14b可以被布置在杠杆单元50的下 方,如图中所示,或杠杆单元50(以及稳定器棒60a、60b)可以被布置 在连杆臂14a、14b的下方。然而,还能够在托架30中设置穿通孔 (feedthrought),从而当杠杆单元50被在杠杆单元50的枢转接头52处 转动时,稳定器棒60a、60b的端部部分可以穿过托架30并在穿通孔 中自由地移动。

通常,衬套70具体是橡胶衬套包括与衬套70的对称轴线平行地 分裂的两个半衬套,该半衬套通过围绕该两个半衬套布置的夹具彼此 连接。在未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悬挂布置的安装方法的第一安装 步骤中,上半衬套可以被组装到杠杆单元50的对应接收器54中,然 后稳定器棒60被布置在接收器54中,接下来将下半衬套组装到接收 器54中并通过绕围绕环绕稳定器棒60的半衬套的夹具来连接两个半 衬套。

在如附图中未示出的替代的实施例中,杠杆单元50可以由两部分 制成,其中水平界面沿着杠杆单元50的纵向延伸。在第一步骤中,上 和下半衬套70部件被安装至稳定器棒60,且在随后的步骤中,杠杆单 元5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被组装至稳定器棒60并通过连接装置诸如螺 栓、夹具等彼此连接。

图5b示出如下的布置,在该布置中,稳定器棒60通过稳定器棒 60的扭转部分安装至轴总成10,且通过稳定器棒60的连接元件80安 装至布置在托架30的内侧处的杠杆单元50。

图6示出了带有两个稳定器棒60、60a、60b,橡胶衬套70、70a、 70b和保持套筒72a、72b的两个杠杆单元50的预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 其中,可以被安装至车辆的轴。能够容易地实现杠杆单元50相对于托 架30的正确位置。预组件的所有部件在安装预组件期间是容易触及的。 因为预组件能够被独立于底盘地安装,所以在制造车辆期间,预组件 不干涉底盘装配流程。在制造期间,这种不需要杠杆单元50的车辆可 以具有与设有杠杆单元50的车辆相同的底盘装配流程。

图7示出了将包括图6中所示的具有稳定器棒60、60a、60b,橡 胶衬套70、70a、70b和保持套筒72a、72b的杠杆单元50的预组件的 轴组件A安装至底盘结构(框架20)。图8示出了降低至图7的轴组件 的框架20。托架30被安装至框架20并被释放至轴组件A上。如可以 观察到的,当框架20向下移动时,在托架30向下运动期间,杠杆单 元50将托架30引导至轴组件A上。所有的部件都是容易触及的。空 气弹簧22a和22b紧密靠近轴组件A中的杠杆单元并不限制在框架20 和轴组件A的组装期间触及到部件。

每个杠杆单元50通过单个螺钉或螺栓在枢转接头52处被固定至 杠杆单元50的对应的托架30,该螺钉或该螺栓能够被从框架20的外 部在水平方向上引入,这有助于制造过程并可以以工效学的方式进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