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配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装置和方法

适配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装置和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装置和方法,涉及光纤通信领域,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光输入单元、光输出单元、业务输入封装单元和业务输出封装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光输入单元、光输出单元、业务输入封装单元、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相连,光输入单元包括若干光输入端口、若干分波器和若干高速电接口,光输出单元包括若干光输出端口、若干合波器和若干高速电接口,光输入单元通过若干高速电接口与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相连,业务输出封装单元通过若干高速电接口与光输出单元相连。本发明能适配1~11Gbit/s、40Gbit/s和100Gbit/s速率和协议的业务接入,减少了板卡的种类,降低了板卡的设计、生产、工程等一系列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1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45204.7

  • 发明设计人 陈德华;汪俊芳;

    申请日2013-06-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魏殿绅

  •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科技园东信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25: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3-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02 申请日:201306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配1~11、40、 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和网络的发展,各种速率和协议的业务不 断出现,目前骨干网传送的业务速率从1Gbit/s到100Gbit/s,业务包 括以太网业务、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 业务、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业务、FC(Fiberhome  Channel,光纤通道)业务、视频业务等。为了适配这些业务,网络 设备需要不同种类的板卡进行适配,从而在一款设备中开展不同速率 的业务。

目前的OTN和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 复用)设备通常有以下四种板卡:

(1)GE(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和SDH的STM-16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e16,同步传送模式16)业务接入的低 速板卡;

(2)10GE(10Gigabit Ethernet,万兆以太网)和SDH的STM-64 (同步传送模式64)业务接入板卡;

(3)40Gbit/s以太网(40GE)和SDH的STM-256(同步传送 模式256)业务接入板卡;

(4)100Gbit/s以太网(100GE)。

对于这些业务,针对不同的需求,采用了不同的交换方式,例如 以太网业务采用分组交换方式,SDH业务采用VC(Virtual Container, 虚容器)交换方式,OTN业务采用ODUk(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k, 光通路数据单元k)业务。在网络设备中,对于不同的速率、协议、 交换方式的业务,需要不同的板卡,使得板卡种类较多,从而增加了 板卡的设计、生产、工程等一系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配 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装置和方法,能够适配 1~11Gbit/s、40Gbit/s和100Gbit/s速率和协议的业务接入,减少了板 卡的种类,从而降低了板卡的设计、生产、工程等一系列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适配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 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光输入单元、光输出单元、业务输入封装单元 和业务输出封装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光输入单元、光输出单元、业 务输入封装单元、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相连,光输入单元包括若干光输 入端口、若干分波器和若干高速电接口,光输出单元包括若干光输出 端口、若干合波器和若干高速电接口,光输入单元通过若干高速电接 口与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相连,业务输出封装单元通过若干高速电接口 与光输出单元相连,其中: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网管下达的业务速率和协议配置信息,对 光输入单元、光输出单元、业务输入封装单元、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的 工作模式进行配置:控制光输入单元和光输出单元进行光学路径的配 置,并控制业务输入封装单元和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的高速光接口方 式、封装方式和协议处理方式,将不同速率的业务封装到不同的 ODUk信号中,对数据业务执行ODUk封装后进行ODUk交叉,或 者执行分组适配后进行分组交换,使本装置适配1~11Gbit/s、40Gbit/s 和100Gbit/s不同速率和协议的业务;

光输入单元,用于:将线路输入的业务转换为数字电信号,通过 高速电接口送给业务输入封装单元进行处理,基于并行WDM方式传 输的40Gbit/s或100Gbit/s业务,从第1~3个光输入端口输入,分别 经第1~3个分波器分为4x10Gbit/s或者4x25Gbit/s的并行光信号;

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用于:将光输入单元送来的数字电信号封装 到ODUk或者进行分组处理、并切割成信元后,送到背板进行交换;

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用于:将背板送来的信元进行识别后,区分 是ODUK信号还是分组信号,如果是ODUK信号,将ODUk信号封 装到第k个光传送单元OTUk信号中后送给光输出单元,k为正整数; 如果是分组信号,对分组信号进行分组处理后,直接送给光输出单元, 或者先封装到ODUk信号中、再封装到OTUk信号中,然后送给光 输出单元;

光输出单元,用于:将业务输出封装单元输出的数字电信号转换 为光信号,送到线路上输出,对于40Gbit/s或100Gbit/s业务,经第 1~3个合波器将4x10Gbit/s或者4x25Gbit/s并行光信号转换为并行 WDM信号,分别送到第1~3个光输出端口输出到线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输入端口、光输出端口的数 量为4、8、10、12、16、20或2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输入单元包括12个光输入端 口、3个分波器、15个1x2光开关、12个光接收组件、1个模拟-数 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和12个高速电接口,第1~3个光输入端口通过 第13~15个1x2光开关与第1~3个1x2光开关相连,第13~15个 1x2光开关还通过第1~3个分波器与第1~12个1x2光开关相连;第 4~12个光输入端口直接与第4~12个1x2光开关相连,第1~12个1x2 光开关分别与12个光接收组件相连,12个光接收组件均与模拟-数字 信号适配模块输入相连,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通过12个高速 电接口与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业务输入封装单元包括OTN 成帧输入模块、分组处理输入模块和交叉适配输入模块,光输入单元 中的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通过12个高速电接口与业务输入封 装单元中的OTN成帧输入模块相连,OTN成帧输入模块通过若干分 组封装接口与分组处理输入模块相连,分组处理输入模块通过若干分 组适配接口与交叉适配输入模块相连,OTN成帧输入模块还通过若 干ODUk接口直接与交叉适配输入模块相连,交叉适配输入模块与 背板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业务输出封装单元包括交叉适 配输出模块、分组处理输出模块和OTN成帧输出模块,业务输入封 装单元中的交叉适配输入模块通过背板与业务输出封装单元中的交 叉适配输出模块相连,交叉适配输出模块通过若干分组适配接口与分 组处理输出模块相连,分组处理输出模块通过若干分组封装接口与 OTN成帧输出模块相连,交叉适配输出模块还通过若干ODUk接口 直接与OTN成帧输出模块相连,OTN成帧输出模块通过12个高速 电接口与光输出单元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输出单元包括12个高速电接 口、1个数字-模拟信号适配输出模块、12个光发射组件、15个1x2 光开关、3个合波器和12个光输出端口,业务输出封装单元中的OTN 成帧输出模块通过12个高速电接口与光输出单元中的数字-模拟信号 适配输出模块相连,数字-模拟信号适配输出模块与12个光发射组件 相连,12个光发射组件分别与第1~12个1x2光开关相连,第1~12 个1x2光开关通过第1~3个合波器与第1~3个1x2光开关相连,第 1~3个1x2光开关还通过第13~15个1x2光开关与第1~3个光输出 端口相连,第4~12个1x2光开关还直接与第4~12个光输出端口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适配1~11、40、100Gbit/s业 务的通用业务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控制单元根据网管配置,识别输入信号速率和协议;

步骤S2:控制单元控制光输入单元的15个1x2光开关和模拟- 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

对于1~10Gbit/s的信号,从光输入单元的第1~12个光输入端口 中的任一个端口输入,当12个光输入端口中输入的全部是1~11Gbit/s 业务时,每个1x2光开关均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控 制单元控制光输入单元的第1~15个1x2光开关的第二端口、第三端 口直通,使第1~12个光输入端口的业务直通到12个光接收组件转换 为电模拟信号,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对12个光接收组件输入 的12路模拟信号独立进行处理,并输出独立的12路信号到12路高 速电接口;

对于40Gbit/s或100Gbit/s信号,从光输入单元的第1~3个光输 入端口中的任一个输入,当第1~3个光输入端口中输入的全部是 40Gbit/s或100Gbit/s业务时,控制单元控制光输入单元的第1~15个 1x2光开关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直通,40Gbit/s或100Gbit/s业务通 过分波器分波为4路10Gbit/s或4路25Gbit/s信号,送到光接收组件 转换为电模拟信号,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对12个光接收组件 输入的12路模拟信号1~4、5~8、9~12分为3组并行处理,并输出3 组4路10Gbit/s或者4路25Gbit/s的高速电接口信号;

如果业务是40G SDH、40GE或OTU3,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 模块将输出的4x10Gbit/s信号接口协议配置为STL256.4、XLAUI或 光通路传送通道3.4OTL3.4;如果业务是100GE或OTU4,模拟-数 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将输出的4x25Gbit/s信号接口协议配置为100G 附加单元接口CAUI或光通路传送通道4.4OTL4.4;

步骤S3、控制单元控制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的OTN成帧输入模块 的处理方式,从而对不同的速率和协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业务速率为1~11Gbit/s,业务输入封装单元根据单路信号的 速率在OTN成帧输入模块中封装到不同速率的ODUk单元,对于 1~1.25Gbit/s业务,封装到ODU0;对于1.25~2.5Gbit/s业务,封装到 ODU1;对于2.5~9.953Gbit/s信号,封装到灵活的光通路数据单元 ODUflex;对于9.953~11Gbit/s的信号,封装到ODU2;

如果业务速率为40Gbit/s或100Gbit/s,OTN成帧输入模块根据 业务类型和速率,配置高速电接口协议以输入业务:如果业务是40G SDH、40GE或OTU3,接口协议配置为同步传送通道STL256.4、40G 附加单元接口XLAUI或OTL3.4;如果业务是100GE或OTU4,接 口协议配置为CAUI或OTL4.4;

对40G SDH、40GE或OTU3业务,OTN成帧输入模块将其封 装到ODU3;对100GE或OTU4业务,OTN成帧输入模块将其封装 到ODU4;

OTN成帧输入模块将封装后的ODU0/1/3/4/flex信号送到ODUk 接口,输出到交叉适配输入模块转换成信元信号后送到背板进行交 叉;

如果业务是GE、10GE、40GE或100GE,并且需要进行分组处 理,OTN成帧输入模块将GE、10GE、40GE或100GE不进行任何处 理直通到分组封装接口;对于GE或10GE业务,OTN成帧输入模块 和分组处理输入模块将分组封装接口配置为单路工作模式;对于 40GE或100GE,OTN成帧输入模块和分组处理输入模块将分组封装 接口配置为4x10G的XLAUI或4x25Gbit/s的CAUI工作模式;

GE、10GE、40GE或100GE业务经分组处理输入模块处理后, 送到交叉适配输入模块转换成信元信号后,送到背板进行交叉;

步骤S4:信元信号经背板交叉后送到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的交叉 适配输出模块,交叉适配输出模块判断信元信号中封装的是ODUk 信号还是分组信号,如果是ODUk信号,交叉适配输出模块将该 ODUk信号从ODUk接口输出;如果是分组信号,交叉适配输出模块 将该分组信号从分组适配接口输出;

对于ODUk信号,ODUk信号输入到OTN成帧输出模块后,OTN 成帧模块将ODUk直接封装到OTUk中输出到高速电接口,或者将 ODUk中封装的10G SDH或者10GE解封装后输出到高速电接口;

对于分组信号,经分组处理输出模块处理后,分组处理输出模块 和OTN成帧输出模块根据信号速率配置分组封装接口工作模式:对 于GE和10GE信号,配置为单路工作模式;对于40GE或100GE配 置为4x10Gbit/s的XLAUI或4x25Gbit/s的CAUI工作模式;OTN成 帧输出模块收到分组处理输出模块送来的信号后,将其封装到OTUk 信号送到高速电接口输出,或者将自身设为直通模式,将分组信号不 进行任何处理送到高速电接口输出;

OTN成帧输出模块根据需要输出的业务速率配置高速电接口的 工作模式:对于1~11Gbit/s的业务,将高速电接口工作模式配置为单 路输出模式;对于40G SDH、40GE或OTU3业务,将高速电接口工 作模式配置为4x10Gbit/s的STL256.4、XLAUI或OTL3.4;对于100GE 或OTU4业务,将高速电接口工作模式配置为4x25Gbit/s的CAUI 或OTL4.4;

步骤S5:业务信号经高速光接口输出到光输出单元,光输出单 元中的高速电接口配置为与OTN成帧输出模块高速电接口相同的工 作模式,将业务信号输入到数字-模拟信号适配输出模块,数字-模拟 信号适配输出模块将OTN成帧输出模块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光发 送组件所需的模拟驱动信号,通过光发射组件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 号;根据光信号的速率,对于1~11Gbit/s的信号,控制单元将光信号 所经的1x2光开关配置为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接通,使得光信号从所 经的1x2光开关的第二端口直通到第三端口,光信号从光发射组件的 输出端直通到光输出端口;对于40Gbit/s或100Gbit/s速率,控制单 元将光信号所经过路径上的1x2光开关配置为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 接通,使得光信号从所经的1x2光开关的第一端口直通到第三端口, 4x10Gbit/s或4x25Gbit/s光信号经合波器合波后在第1~3个光输出端 口中的一个端口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能够适配1~11Gbit/s、40Gbit/s和100Gbit/s速率和协议的 业务接入,减少了板卡的种类,从而降低了板卡的设计、生产、工程 等一系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适配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 务接入装置的总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输入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配1~11、40、100Gbit/s 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光输入单元、光输出单元、 业务输入封装单元和业务输出封装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光输入单 元、光输出单元、业务输入封装单元、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相连,光输 入单元包括若干光输入端口、若干分波器和若干高速电接口,光输出 单元包括若干光输出端口、若干合波器和若干高速电接口,光输入单 元通过若干高速电接口与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相连,业务输出封装单元 通过若干高速电接口与光输出单元相连,其中: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网管下达的业务速率和协议配置信息,对 光输入单元、光输出单元、业务输入封装单元、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的 工作模式进行配置:控制光输入单元和光输出单元进行光学路径的配 置,并控制业务输入封装单元和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的高速光接口方 式、封装方式和协议处理方式,将不同速率的业务封装到不同的 ODUk信号中,对数据业务执行ODUk封装后进行ODUk交叉,或 者执行分组适配后进行分组交换,使本装置适配1~11Gbit/s、40Gbit/s 和100Gbit/s等不同速率和协议的业务;

光输入单元,用于:将线路输入的业务转换为数字电信号,通过 高速电接口送给业务输入封装单元进行处理,基于并行WDM方式传 输的40Gbit/s或100Gbit/s业务,从第1~3个光输入端口输入,分别 经第1~3个分波器分为4x10Gbit/s或者4x25Gbit/s的并行光信号;

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用于:将光输入单元送来的数字电信号封装 到ODUk或者进行分组处理、并切割成信元后,送到背板进行交换;

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用于:将背板送来的信元进行识别后,区分 是ODUK信号还是分组信号,如果是ODUK信号,将ODUk信号封 装到OTUk(Optical Transport Unit k,第k个光传送单元,k为正整 数)信号中后送给光输出单元;如果是分组信号,对分组信号进行分 组处理后,可以直接送给光输出单元,也可以先封装到ODUk信号 中、再封装到OTUk信号中,然后送给光输出单元;

光输出单元,用于:将业务输出封装单元输出的数字电信号转换 为光信号,送到线路上输出,对于40Gbit/s或100Gbit/s业务,经第 1~3个合波器将4x10Gbit/s或者4x25Gbit/s并行光信号转换为并行 WDM信号,分别送到第1~3个光输出端口输出到线路。

光输入端口、光输出端口的数量可以为4、8、10、12、16、20 和24等,下面以12路光输入端口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所示,光输入单元包括12个光输入端口、3个分波器、 15个1x2光开关、12个光接收组件、1个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 块和12个高速电接口,第1~3个光输入端口通过第13~15个1x2 光开关与第1~3个1x2光开关相连,第13~15个1x2光开关还通过 第1~3个分波器与第1~12个1x2光开关相连;第4~12个光输入端口 直接与第4~12个1x2光开关相连,第1~12个1x2光开关分别与12 个光接收组件相连,12个光接收组件均与模拟-数字信号适配模块输 入相连,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通过12个高速电接口与业务输 入封装单元相连。

参见图3所示,业务输入封装单元包括OTN成帧输入模块、分 组处理输入模块和交叉适配输入模块,光输入单元中的模拟-数字信 号适配输入模块通过12个高速电接口与业务输入封装单元中的OTN 成帧输入模块相连,OTN成帧输入模块通过若干分组封装接口与分 组处理输入模块相连,分组处理输入模块通过若干分组适配接口与交 叉适配输入模块相连,OTN成帧输入模块还通过若干ODUk接口直 接与交叉适配输入模块相连,交叉适配输入模块与背板相连。

参见图4所示,业务输出封装单元包括交叉适配输出模块、分组 处理输出模块和OTN成帧输出模块,业务输入封装单元中的交叉适 配输入模块通过背板与业务输出封装单元中的交叉适配输出模块相 连,交叉适配输出模块通过若干分组适配接口与分组处理输出模块相 连,分组处理输出模块通过若干分组封装接口与OTN成帧输出模块 相连,交叉适配输出模块还通过若干ODUk接口直接与OTN成帧输 出模块相连,OTN成帧输出模块通过12个高速电接口与光输出单元 相连。

参见图5所示,光输出单元包括12个高速电接口、1个数字-模 拟信号适配输出模块、12个光发射组件、15个1x2光开关、3个合 波器和12个光输出端口,业务输出封装单元中的OTN成帧输出模块 通过12个高速电接口与光输出单元中的数字-模拟信号适配输出模块 相连,数字-模拟信号适配输出模块与12个光发射组件相连,12个光 发射组件分别与第1~12个1x2光开关相连,第1~12个1x2光开关 通过第1~3个合波器与第1~3个1x2光开关相连,第1~3个1x2光开 关还通过第13~15个1x2光开关与第1~3个光输出端口相连,第4~12 个1x2光开关还直接与第4~12个光输出端口相连。

基于上述适配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接入装置, 本说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适配1~11、40、100Gbit/s业务的通用业务 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控制单元根据网管配置,识别输入信号速率和协议;

步骤S2:控制单元控制光输入单元的15个1x2光开关和模拟- 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

对于1~10Gbit/s的信号,从光输入单元的第1~12个光输入端口 中的任一个端口输入,假设12个光输入端口中输入的全部是 1~11Gbit/s业务,每个1x2光开关均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 端口,控制单元控制光输入单元的第1~15个1x2光开关的第二端口、 第三端口直通,使第1~12个光输入端口的业务直通到12个光接收组 件转换为电模拟信号,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对12个光接收组 件输入的12路模拟信号独立进行处理,并输出独立的12路信号到 12路高速电接口;

对于40Gbit/s或100Gbit/s信号,从光输入单元的第1~3个光输 入端口中的任一个输入,假设第1~3个光输入端口中输入的全部是 40Gbit/s或100Gbit/s业务,控制单元控制光输入单元的第1~15个1x2 光开关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直通,40Gbit/s或100Gbit/s业务通过分 波器分波为4路10Gbit/s或4路25Gbit/s信号,送到光接收组件转换 为电模拟信号,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对12个光接收组件输入 的12路模拟信号1~4、5~8、9~12分为3组并行处理,并输出3组4 路10Gbit/s或者4路25Gbit/s的高速电接口信号。

如果业务是40G SDH、40GE或OTU3,模拟-数字信号适配输入 模块将输出的4x10Gbit/s信号接口协议配置为STL256.4、XLAUI或 OTL3.4(光通路传送通道3.4);如果业务是100GE或OTU4,模拟- 数字信号适配输入模块将输出的4x25Gbit/s信号接口协议配置为 CAUI(100Gigabit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100G附加单元接口) 或OTL4.4(光通路传送通道4.4)。

步骤S3、控制单元控制业务输入封装单元的OTN成帧输入模块 的处理方式,从而对不同的速率和协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业务速率为1~11Gbit/s,业务输入封装单元根据单路信号的 速率在OTN成帧输入模块中封装到不同速率的ODUk单元,对于 1~1.25Gbit/s业务,封装到ODU0;对于1.25~2.5Gbit/s业务,封装到 ODU1;对于2.5~9.953Gbit/s信号,封装到ODUflex(灵活的光通路 数据单元);对于9.953~11Gbit/s的信号,封装到ODU2;

如果业务速率为40Gbit/s或100Gbit/s,OTN成帧输入模块根据 业务类型和速率,配置高速电接口协议以输入业务:如果业务是40G SDH、40GE或OTU3,接口协议配置为STL256.4(Synchronous  Transport Lane256.4,同步传送通道256.4)、XLAUI(40Gigabit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40G附加单元接口)或OTL3.4;如果业务 是100GE或OTU4,接口协议配置为CAUI或OTL4.4;

对40G SDH、40GE或OTU3业务,OTN成帧输入模块将其封 装到ODU3;对100GE或OTU4业务,OTN成帧输入模块将其封装 到ODU4;

OTN成帧输入模块将封装后的ODU0/1/3/4/flex信号送到ODUk 接口,输出到交叉适配输入模块转换成信元信号后送到背板进行交 叉;

进一步的,如果业务是GE、10GE、40GE或100GE,并且需要 进行分组处理,OTN成帧输入模块将GE、10GE、40GE或100GE 不进行任何处理直通到分组封装接口;对于GE或10GE业务,OTN 成帧输入模块和分组处理输入模块将分组封装接口配置为单路工作 模式;对于40GE或100GE,OTN成帧输入模块和分组处理输入模 块将分组封装接口配置为4x10G的XLAUI或4x25Gbit/s的CAUI工 作模式;

GE、10GE、40GE或100GE业务经分组处理输入模块处理后, 送到交叉适配输入模块转换成信元信号后,送到背板进行交叉;

步骤S4:信元信号经背板交叉后送到业务输出封装单元的交叉 适配输出模块,交叉适配输出模块判断信元信号中封装的是ODUk 信号还是分组信号,如果是ODUk信号,交叉适配输出模块将该 ODUk信号从ODUk接口输出;如果是分组信号,交叉适配输出模块 将该分组信号从分组适配接口输出;

对于ODUk信号,ODUk信号输入到OTN成帧输出模块后,OTN 成帧模块既可以将ODUk直接封装到OTUk中输出到高速电接口, 也可以将ODUk中的业务,例如ODU2中封装的10G SDH或者10GE 解封装后输出到高速电接口;

对于分组信号,经分组处理输出模块处理后,分组处理输出模块 和OTN成帧输出模块根据信号速率配置分组封装接口工作模式:对 于GE和10GE信号,配置为单路工作模式;对于40GE或100GE配 置为4x10Gbit/s的XLAUI或4x25Gbit/s的CAUI工作模式;OTN成 帧输出模块收到分组处理输出模块送来的信号后,既可以将其封装到 OTUk信号送到高速电接口输出,也可以将自身设为直通模式,将分 组信号不进行任何处理送到高速电接口输出;

OTN成帧输出模块根据需要输出的业务速率配置高速电接口的 工作模式:对于1~11Gbit/s的业务,将高速电接口工作模式配置为单 路输出模式;对于40G SDH、40GE或OTU3业务,将高速电接口工 作模式配置为4x10Gbit/s的STL256.4、XLAUI或OTL3.4;对于100GE 或OTU4业务,将高速电接口工作模式配置为4x25Gbit/s的CAUI 或OTL4.4;

步骤S5:业务信号经高速光接口输出到光输出单元,光输出单 元中的高速电接口配置为与OTN成帧输出模块高速电接口相同的工 作模式,将业务信号输入到数字-模拟信号适配输出模块,数字-模拟 信号适配输出模块将OTN成帧输出模块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光发 送组件所需的模拟驱动信号,从而通过光发射组件将电信号转换为光 信号;根据光信号的速率,对于1~11Gbit/s的信号,控制单元将光信 号所经的1x2光开关配置为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接通,使得光信号从 所经的1x2光开关的第二端口直通到第三端口,从而光信号从光发射 组件的输出端直通到光输出端口;对于40Gbit/s或100Gbit/s速率, 控制单元将光信号所经过路径上的1x2光开关配置为第一端口和第 三端口接通,使得光信号从所经的1x2光开关的第一端口直通到第三 端口,从而4x10Gbit/s或4x25Gbit/s光信号经合波器合波后在第1~3 个光输出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1~11Gbit/s和40G/100Gbit/s的业务在光 输出端口混合传输,例如从第1个光输入端口输入40Gbit/s业务、第 2端口输入100Gbit/s业务,第9~12个光输入端口输入输出4个独立 的10Gbit/s业务,各个单元根据业务速率和协议配置自己的工作模 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1x2光开关、合波器、分波器、光接收组件和 光发射组件可以采用分立器件实现,也可采用光子集成电路或者微电 子机械系统将这些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实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 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 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