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

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

摘要

一种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D2D UE交换各自的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信息,并做出是否存在潜在运营商间干扰的决策;(2)基站BS分析其接收到的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信息,决策是否进行上行链路测量;(3)BS识别出存在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和受到严重干扰的蜂窝UE,表明非协调的网络部署已经发生问题;(4)通过BS的资源分配或操作维护中心O&M进行干扰协调。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D2D通信识别运营商间强干扰源和受干扰终端的方法,并经由基站或O&M进行处理,协调网络资源的配置,能够减少或消除运营商间干扰,从而解决了采用ACIR限制干扰无法解决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7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邮电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82960.X

  • 申请日2013-05-17

  • 分类号H04W72/08(20090101);H04W24/10(20090101);

  • 代理机构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夏宪富

  • 地址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21: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02

    授权

    授权

  • 2013-10-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72/08 申请日:201305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终端直通D2D(Device-to-device)通信在多运营商网 络系统中的通信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 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属于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同一区域中,通常有多个运营商部署不同架构的网络,以提供用户选择 相应的通信服务。网络中的终端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式进行通信:蜂窝通信模 式和D2D通信模式。在蜂窝通信模式下,终端通过基站BS(BaseSation)与另 一用户通信。而在D2D通信模式下,终端直接与另一终端通信而无中央控制。 蜂窝模式通信的主要优势是:存在中央控制,易于控制资源分配和干扰。然而 这种模式的显著缺陷是:无法完全获取资源配置信息;特别是其它运营商的资 源配置信息,导致运营商之间产生相互干扰,以及资源利用率较低。

为了实现更高的吞吐率,在多运营商的网络系统中,应用包含蜂窝与D2D 模式在内的混合通信模式。在该场景中,每个终端可在必要时选择一种通信模 式。参见图1所示的非协调多运营商网络共存的应用系统中,其关键是资源分 配和干扰协调方案。本发明是给出一种在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方案。

相关的现有技术有许多种,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标准规范36.101中,邻道选择性 ACS(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被用作衡量接收机对邻道信号的抑制能力。 基站在上行接收时应满足ACS的最小要求。

在3GPP标准规范36.104中,邻道泄露比ACLR(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被用作限制发送端的功率泄漏。无论发送端为何种类型,都必须满足最 低ACLR要求。对于上行链路,可认为邻道干扰比ACIR(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Ratio)是由用户的ACLR决定的。

在3GPP标准规范36.942中,给出这类非协调多运营商的应用场景,并提 供相应的仿真结果。当工作在相邻信道的网络系统产生干扰时,用于衡量受干 扰网络系统性能下降的指标分别是:全球陆地无线接入UTRA(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系统的容量损耗,以及演进的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系统 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的吞吐量损耗,该两者均 依赖于ACIR。从仿真结果可发现:在某些场景下ACIR在抑制此类性能损耗方 面表现良好。

然而,当UTRA网络受到干扰时,可观察到明显的容量损耗。此外,标准 36.942中的仿真结果是基于宏蜂窝网络;而在多运营商网络应用场景中,往往 采用分层网络。当另一个运营商部署一个微蜂窝网络(或微微蜂窝、毫微微蜂 窝网络)时,路损的差异使得干扰用户的信号发送功率远大于受干扰用户的功 率,即使采用ACIR,吞吐量损耗也会较大。因此ACIR在解决该类运营商之间 的干扰问题方面,并非是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案。

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无线网络中数据包调度机制是基于干扰随机化的策略。 然而,资源调度决策依赖于长时间的平均接收功率,而运营商间的干扰可能会 在调度到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时刻突然出现。因此,长时间的平 均接收功率无法捕获瞬时的运营商间干扰,将导致低效的资源调度。

此外,数据包调度机制的策略是通过规定一系列对于子载波的伪随机排列 规则将用户的数据扩展到整个带宽上,将干扰随机化。当运营商间的强干扰出 现于受干扰频段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受干扰频段因其受干扰严重不适于用户传 输。因此无法通过在分散的子载波上传输用户数据来实现干扰随机化。

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可使用更大的保护带宽,但这将明显降低频谱利用率。

因此,在非协调多运营商网络共存的系统场景中,由于不同的运营商在同 一区域内分别独立部署基站,难以获得其它运营商基站的工作频带,以及其用 户的资源配置信息。最坏情况下,某一运营商的基站位于另一运营商网络覆盖 的边缘(如图2所示,其中的BS1和BS2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运营商)。

参见图3,考虑到运营商1和运营商2占用的频率资源相邻近。如果UE1 位于BS1的覆盖边缘,且UE2的上行资源与UE1的资源相邻(如图3所示), UE2的上行信号将受到来自UE1上行信号的运营商之间的干扰。此时,BS2接 收到的来自UE1的上行信号与UE1的ACLR以及BS2的ACS有关,此时邻道 干扰比ACLR的计算公式为:

UE2上行接收功率与UE2的信号发送功率、UE2至BS2的路损有关。由于 UE1位于BS1的覆盖边缘,UE2上行信号受到的干扰与UE1的发送信号功率、 UE1的ACLR以及BS2的ACS有关。当运营商部署分层网络时,可观察到明显 的运营商间干扰,尤其是当运营商1部署了宏蜂窝而运营商2部署了微蜂窝时。

另一方面,由于UE1隶属于运营商1,UE2和BS2可能不清楚UE1的资源 分配信息。当BS2发现UE2上行信号受到严重干扰时,它无法辨别干扰源(可 能源自UE1上行信号)。因此BS2无法实现高效资源配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的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即通过D2D通信识别运营商间强干扰源和受干扰终端的方 法,该方法是由基站或O&M进行处理,协调网络资源的配置,能够减少或消除 运营商间干扰,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ACIR限制干扰无法解决的各种 问题或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 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D2D UE交换各自的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信息,并做出是否存在潜在 运营商间干扰的决策;

(2)基站BS分析其接收到的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信息,决策是否进行上 行链路测量;

(3)BS识别出存在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和受到严重干扰的蜂窝UE,表明 非协调的网络部署已经发生问题;

(4)通过BS的资源配置或操作维护中心O&M(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进行干扰协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和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D2D通信识别运营商间强干扰源和受干扰终端的方 法,并通过基站或O&M进行处理,协调资源配置,能够减少或消除运营商间干 扰,从而解决了采用ACIR限制干扰无法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干扰协调的方法可以避免运营商间强干扰,而通过数据包调度 的方法是无法解决此类干扰问题。另外,本发明是采用自优化算法适用于灵活 的网络部署,因此与移动网络优化的自然演进方向是统一的。

再者,本发明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如果选用本发明技术方案, 运营商无需采用复杂的方法,即可获得网络部署的相关信息;还能够提供很好 的用户体验,从而避免了大量的用户投诉。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 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非协调多运营商网络系统共存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非协调多运营商网络系统部署架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UE1和UE2上行频率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操 作步骤流程图。

图5是UE进行D2D通信的示意图。

图6是D2D UE交换运营商间干扰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操作步骤流程图。

图7是BS进行上行链路测量的一种可能方式示意图。

图8是基站配置资源,以避免干扰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信令流和主要操作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E-UTRA系统,也适用于在UTRA或GSM 网络处理运营商间干扰的问题。尽管在说明发明点时,采用的实例是宏蜂窝, 但是,该方法也可以扩展到分层网络中。

本发明方法的基础是D2D UE可采用白空频段、工业、科学、医学ISM (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频段或其它非授权频段建立通信链路,以交换干 扰信息。另外,D2D UE可以与其BS通信。

参见图4,介绍本发明多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基于D2D通信的上行干扰协调 方法的下列具体操作步骤(图9是本发明方法的信令流和主要操作步骤时序图):

步骤1,D2D UE交换各自的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信息,并做出是否存在潜 在运营商间干扰的决策。该步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参见图5所示):

(11)D2D UE采用白空或其他频段的D2D通信交换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 信息。

参见图6,UE1与邻近的UE2建立D2D通信,该UE1和UE2分别属于BS1 (属于运营商1)和BS2(属于运营商2),UE2可以和UE1交换运营商间干扰 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D2D UE的通信链路可能在干扰协调之前就已经存在,此时, 可以通过该通信链路交换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信息。如果不存在D2D UE的通 信链路,但需要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建立专门的D2D链路。

为了帮助D2D UE分析运营商间的干扰,交换的信息是由协议预先定义或 D2D UE进行协商定义的,包括多种内容和格式;其内容至少包括:运营商特有 的网络识别号ID(Identity)、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D2D UE在蜂窝模式 下与BS通信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或接收信号功率。下面列出一种示例:

表1运营商间干扰相关信息的格式示例

其中,PTX_1是UE1到BS1的发送功率,PRX_1是指UE1的下行接收功率。注意: 发送功率和/或接收功率都可以帮助UE和BS推导出BS的上行接收功率。

(12)D2D UE决策判断其邻近频带上是否存在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该步 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12A)D2D UE接收到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信息后,先提取网络ID(运营 商特有的)和工作频带信息,以判断确定另一个D2D UE是否属于其他运营商 并工作于相邻频带;若是,则顺序执行步骤(12B);否则,跳转执行步骤(12C)。

(12B)该D2D UE开始分析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因该D2D UE不知道另 一运营商的蜂窝UE的上行发送功率是否会对相邻频带的蜂窝UE产生严重干 扰;故该D2D UE先要将其与BS通信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或接收信号功率和对 方与BS通信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或接收信号功率利用下述公式的判决准则: 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且在蜂窝模式下 的特殊情况时,该D2D UE可能会受到与其直接通信的D2D UE带来的运营商 间干扰;

式中,PTX_2和PTX_1分别为两个运营商各自用户UE2和UE1与其BS通信的发 送功率,α2和α1为UE2和UE1分别到BS2的传输路损,λ是阈值;由于两个UE 相距较近,故为简化分析,假设α1≈α2;α1PTX_1ACIR是BS2接收上行信号时的干扰, 其数值取决于相邻信道UE1的功率泄露和BS2的邻道选择性ACS(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不等式的左边是UE2和UE1分别到BS2的接收功率之比。

若该比值大于阈值λ,则UE2判断存在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跳转执行步 骤(13);否则,即该比值不大于阈值λ,则UE2判断不存在潜在的运营商间干 扰,执行后续步骤(12C)。

注意:阈值λ为BS接收来自UE的上行信号时,可以容忍的运营商间干扰 值。该阈值的数值是由BS广播下发或由协议提前确定的。

因为接收功率反应了UE到其BS的路损,故该步骤(12B)中的判决准则 也能扩展为通过计算UE与基站通信的下行接收功率来推算其发送功率,以供判 断是否存在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

(12C)该D2D UE忽略该信息,结束该方法全部操作流程。

(13)D2D UE向BS上报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的相关信息,包括:UE的 网络ID(运营商特有的)、潜在的干扰频带信息包括带宽和中心频率、其它运营 商的UE与BS通信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或接收信号功率,以供BS分析决策,确 定是否需要进行上行测量。

D2D UE向BS上报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信息格式有多种,下面是一个实例。

表2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信息的一种格式示例

其中,PTX_1ACIR是BS2上行接收信号受到的UE1的干扰,PTX_2是UE2到其 BS的发送功率。

步骤2,基站BS分析其接收到的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信息,决策是否进行 上行链路测量。该步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1)BS从接收到的D2D UE报告的潜在的运营商间干扰信息(如上表2 所示的干扰频带相关信息)中得到包括其他UE的网络ID、带宽和中心频率的 信息后,对运营商间干扰源进行分类和分析,得到包括其接收功率与干扰的比 值、D2D UE的上报次数、上报相同的运营商间干扰的D2D UE数的信息,以获 知该运营商间干扰的严重性和评估测量的开销,从而决定是否作进一步的测量; 若是进行测量,则执行后续步骤(22);否则,结束该方法全部操作流程。

干扰的严重性可以有多种度量方式:例如:该步骤(12B)中的公式所示的 接收功率与干扰的比值、D2D UE的上报次数、上报相同的运营商间干扰的D2D UE数等等。BS可以建立如下表3所示的表格记录各种测量数值,再通过权衡 不同的度量获知干扰的严重性。

表3记录运营商间干扰相关信息的一种格式示例

其中,PTX_op2_1、PTX_op2_2、PTX_op2_3分别为运营商2的UE1、UE2、UE3与其BS通信 的发送功率,分别为BS2上行信号接收到的来自运营商1 的UE1、UE2和UE3的干扰,UE1op2、UE2op2、UE3op2为运营商2的UE1、UE2、 UE3的ID。

(22)BS选择采用下述两种方式之一完成运营商间干扰的测量:BS进行 上行测量或由工作在授权频带的D2D UE进行测量;其中,BS的上行链路测量 是强制的,D2D UE的上行链路的测量是可选的;且必要的话,两种测量方式可 都采用。为了确定运营商间干扰和受干扰的蜂窝UE,由协议定义或由BS决定 至少包括接收功率的测量指标。

由于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后,2048条子载波上 只有1320条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故BS通过测量其保护频带上的接收功率, 来推断是否存在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如下图所示),即BS是将其频带其它子 载波上的接收功率作为干扰频带上的测量结果;同时,该BS还可以容易地获知 相邻的频带分配给了哪个蜂窝UE,以及该蜂窝UE在该BS的接收功率。因此 BS可以获得如下表4所示的测量结果。

表4测量结果的一种格式示例

式中,Bw1、Bw3为运营商1、3潜在干扰频带的带宽,fc1、fc3为运营商1、3 潜在干扰频带的中心频率,PRX_b1、PRX_b3为BS在保护频带上测量的接收功率,PRX_UE5op2、 PRX_UE9op2为BS在受干扰频带上测量的运营商2的UE5、UE9的上行接收功率, UE5op2、UE9op2为运营商2可能受干扰的UE5、UE9的ID。

该步骤(22)中两种方式测量的运营商间干扰、即D2D UE的测量结果和 BS的测量结果可能不一致,因此,D2D UE的上行链路测量是可选的,只作为 BS的决策参考;而BS的测量是强制的。此外,为促进采用资源配置进行干扰 协调,上行链路的测量应设定测量时长,以便能够确认是否存在运营商间干扰。

此外,需要的话,该步骤(22)中的BS综合采用这两种测量方式:先由 D2D UE进行粗略测量,BS接收到该D2D UE的测量报告后,再进行精确测量。

(23)如果D2D UE能够使用授权频带进行D2D通信,则该D2D UE同时 进行上行链路测量。该步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3A)测量请求:D2D UE根据BS通过广播或专用信道发送来的测量请 求信息进行上行链路测量;该测量信息至少包括:需要测量的潜在干扰频带、 测量时长和测量指标(例如接收功率)的测量参数。

(23B)上行链路测量:D2D UE接收到测量信息后,切换到潜在的干扰频 带,并根据测量请求对上行链路各个测量参数进行测量。

(23C)报告测量结果:D2D UE经由专用信道将测量结果报告给BS,该测 量结果包括每个干扰频带及其上的接收功率的相关信息,用于协助BS确定受干 扰的蜂窝UE。

如果需要测量多个频带,测量结果应该包括与每个频带相关的信息。上报 测量结果的可能格式可以参考表4。测量结果也可经由专用信道发送到BS。

步骤3,BS一旦识别出存在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和受到严重干扰的蜂窝 UE,表明非协调的网络部署已经发生问题。这时,BS不仅要测量干扰,还要持 续监控干扰。这种连续干扰监控将有助于捕获运营商间干扰,并实施后续的干 扰协调。该步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BS获得上行测量结果后,提取干扰频带的相关信息,再根据不同的 干扰源对测量结果进行归类;同时,获知位于与干扰频带相邻的工作频带边缘 的蜂窝UE及其接收功率。

(32)BS根据判决准则针对各干扰频带识别出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并且 区分出遭受干扰的蜂窝UE:若蜂窝UE在自己频带上的上行接收功率与BS在 相邻频带上的接收功率的比值大于设定阈值,就判断存在运营商间干扰,且该 蜂窝UE遭受到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而成为受严重干扰的UE。

(33)针对步骤(22)中BS和D2D UE上行测量的两种方式,采用下述两 种相应的判决准则,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运营商间干扰:

(A)D2D UE执行上行链路测量时,采用公式为:的判决准则 做出判断,若该不等式成立,则BS判断存在运营商间干扰,且该蜂窝UE遭受 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式中,PRX_a为受干扰的BS在干扰频带的上行接收功率, ACIR为受干扰BS的邻道干扰比,PRX_aACIR是受干扰的蜂窝UE遭受到的运营商 间干扰值,PRX_b为受干扰的蜂窝UE上行链路接收功率,γ是基于D2D UE上行 链路测量时设置的BS能够承受的干扰阈值;

(B)BS执行上行链路测量时,采用公式为:的判决准则进行判断, 若该不等式成立,则BS判断相应的D2D UE遭受严重的运营商间干扰;式中, PRX_1是BS在受干扰的保护频带上测量的接收功率,γ′是基于BS上行测量时设置 的BS能够承受的干扰阈值,且γ′和γ两者取值不同,前者更精准。

步骤4,BS识别出受干扰的蜂窝UE后,采用两种干扰协调机制:通过BS 的资源分配或操作维护中心O&M(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进行干扰协调。

若BS采用资源配置对干扰进行协调时,它是使用动态资源,给受严重干扰 的蜂窝UE分配远离干扰频带的频谱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或者将受严 重干扰的蜂窝UE调度到其它远离干扰频带的子载波或信道上,但此时运营商应 拥有多条子载波或信道。

若BS采用O&M方式对干扰进行协调时,BS先向O&M发送协调请求, 并在该协调请求中描述运营商间干扰的下述相关信息:干扰源、即干扰频带, 干扰水平或干扰程度,即步骤(33)中的不等式比率。发送的协调请求的格式 可以有多种。下表5是一种实例。O&M根据接收的信息,判断是否必需执行资 源配置的协调,若是,则O&M通过重新配置或调整另一受干扰的BS的子载波 频率,以避免运营商间干扰;或者由O&M与其它运营商协商资源配置方案。

表5协调请求的一种格式示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 护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