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以及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用途。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其中所述氟虫双酰胺与杀虫环的重量比为或1:1到1:50。本发明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将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组合用于有效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的组合控制有害生物的活性大大高于单独的活性化合物性能总和。其效果是真正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加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613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00262.2

  • 发明设计人 吴一凡;詹姆斯·T·布里斯托;

    申请日2013-09-05

  • 分类号A01N43/32;A01P7/04;A01P7/02;A01P5/00;A01P11/00;A01P3/00;A01N41/10;

  • 代理机构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奚胜元

  • 地址 2153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灯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21: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03

    授权

    授权

  • 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3/32 申请日:2013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 以及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用途。

背景技术

螟虫为鳞翅目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记载约1万种,中国已知1000余种,许多种类为农业上的重要害虫。

稻螟虫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种类较多。中国主要有螟蛾科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台湾稻螟(Chiloauricilius)和夜蛾科的大螟(螟夜蛾)(Sesamiainferens)等。幼虫可蛀入水稻茎杆中咬食、切断养分、水分的运输,形成枯心苗、枯孕穗或白穗。幼虫多在稻茬中越冬。 水稻螟虫俗名钻心虫,在南方各省发生普遍,危害大的主要有三化螟。

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苗期由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15%,低者2%—5%,高者可达20%—40%,减少甘蔗单位面积的有效茎。甘蔗拔节后,幼虫钻蛀蔗节,造成螟蛀节,一般为5%—10%,高者达20%—30%。甘蔗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0.067ha损失约0.25—0.5t。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和白螟等五种。二化螟,大螟。三化螟原危害晚稻造成白穗和钻心严重,80年代以来已明显减弱;二化螟原主要危害早稻造成枯鞘,枯心严重;大螟原危害一季晚稻造成枯心较重。大面积种植杂交稻后,二化螟,大化螟发生量现有上升和加重危害的趋势。

目前,化学杀虫剂仍然是控制螟虫危害的主要手段,例如:

杀虫环(Thiocyclam),又名硫环杀、易卫杀,杀虫环为选择性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能向顶传导,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持效期为7~14天,也可防治寄生线虫,如水稻白尖线虫,对一些作物的锈病和白穗病也有一定防效。能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水稻蓟马、叶蝉、稻瘿蚊、飞虱、桃蚜、苹果蚜、苹果红蜘蛛、梨星毛虫、柑桔潜叶蛾、水稻害虫等。化学名称为N,N-二甲基-1,2,3-三硫杂环己-5-胺及其草酸盐,其化学式为:

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商品名垄歌。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研发。其化学式为3-碘-N'-(2-甲磺酰基-1,1-二甲基乙烷基-N-{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0-甲苯基}邻苯二酰胺,结构式为:

氟虫双酰胺主要用于水稻、果树、水稻、棉花防治螟虫,通过激活鱼尼丁受体这种全新的作用方式控制害虫,这些受体在肌肉中起着关键作用,肌肉细胞的收缩需要钙离子从钙库中有规律地释放到细胞质中,鱼尼丁受体作为有选择性的离子通道,调节钙离子的释放。氟虫双酰胺与鱼尼丁受体结合,导致内部钙离子无限制的释放,从而阻止肌肉的进一步收缩。用氟虫双酰胺处理害虫后,害虫在几分钟内呈现停止取食、活力消失,回吐和肌肉麻痹等中毒症状,最终导致死亡。由于氟虫双酰胺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新颖的作用机理,使其对抗性害虫表现出优异的控制效果。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非常适宜于对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的防治,对幼虫有非常突出的防效,缺点是对成虫防治效果有限,没有杀卵作用,内吸传导作用不强,同时其价格较为昂贵,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虽然,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抗药性害虫发展等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虫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虫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虫剂复配是解决上述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虫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杀虫剂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从而受到国内外重视,并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

关于氟虫双酰胺与杀虫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或其至少一个方面,特别是为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经大量生物测试筛选,本发明人出乎意料的发现可将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组合用于有效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令人惊奇的是,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的组合控制有害生物的活性大大高于单独的活性化合物性能总和。该意料之外的效果是真正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加和。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氟虫双酰胺、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1到1:50。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1到1:25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1到1:10。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1到1:5。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90%。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80%。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20%-50%。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虫双酰胺占所述组合物的5%-20%,杀虫环占所述组合物的15%-30%。

所述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还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或增充剂。

所述一种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剂型为乳油、悬浮剂、种衣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挤出颗粒剂、包衣颗粒剂、烟雾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其它活性成分。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用途,其中动物害虫为昆虫、螨虫和线虫,特别是水稻和甘蔗的螟虫。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方法,将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作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动物害虫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所述植物繁殖材料是籽苗、根茎、圃苗、插条或种子。

一种保护作物以防动物害虫侵袭的方法,包括使作物与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接触。

一种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方法,包括分开、依次或同时施用氟虫双酰胺、杀虫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试剂盒,其包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

本发明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将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组合用于有效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的组合控制有害生物的活性大大高于单独的活性化合物性能总和。其效果是真正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加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发现:将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组合不仅可带来对于杀虫谱的加和性提高,而且还实现令人惊喜的协同作用。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协同作用”指本发明活性剂组合或组合物的杀虫效果大于各活性剂效果之和,或者说,其作用是超加和性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作为活性成分的农药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作为活性成分的农药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重量比为1:1到1:50,优选1:1到1:25,更优选或1:1到1:10, 再优选1:1到1:5。 

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化合物的总量可根据具体因素而进行选择,以实现所期望的作用。所述因素例如,剂型、待施用对象、施用方法等。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到90%,优选5%到80%,更优选20%到5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任选地包含农学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或增充剂。优选的,所述辅助成分是分散剂、湿润剂、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崩解剂、粘结剂、辅助载体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术语“填充剂”指可与活性化合物相组合或联合以使其更易于施用给对象(例如植物、作物或草类)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所述载体优选为惰性的,至少应为农学可接受的。所述填充剂可以为固体或液体。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非活性填充剂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的,可以作为固体填充剂使用的有例如:植物质粉末类(例如大豆粉、淀粉、谷物粉、木粉、树皮粉、锯末、核桃壳粉、麸皮、纤维素粉末、椰壳、玉米穗轴和烟草茎的颗粒,提取植物精华后的残渣等)、纸张、锯末,粉碎合成树脂等的合成聚合体、黏土类(例如高岭土、皂土、酸性瓷土等)、滑石粉类。硅石类(例如硅藻土、硅砂、云母、含水硅酸,硅酸钙)、活性炭、天然矿物质类(浮石、绿坡缕石及沸石等)、烧制硅藻土、砂、塑料媒介等(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氯化钾、碳酸钙、磷酸钙等的无机矿物性粉末、硫酸铵、磷酸铵、尿素、氯化铵等的化学肥料、土肥,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混用。

可以作为液体填充剂使用的可以在下列材料中选择,例如水,酒精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等)、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二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醚类(例如乙醚、二恶烷、甲基纤维素、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煤油、矿物油等)、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烷基萘、氯代芳烃、氯代脂肪烃、氯苯,等)、卤化碳氢化合物类、酰胺类、砜类、二甲基亚砜、矿物和植物油、动物油等。

为使有效成分化合物乳化、分散、可溶化、以及/或者润湿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列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醇或酚的磷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萘磺酸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高分子梳形的支状共聚物、丁基萘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磺基琥珀酸钠、油脂、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牛磺酸盐的聚丙烯酸盐、蛋白质水解物。合适的低聚糖物或聚合物,例如基于单独的乙烯单体、丙烯酸、聚氧乙烯和/或聚氧丙烯或者其与例如(多元)醇或(多元)胺的结合。

为使有效成分化合物分散、稳定化、附着,可使用例如黄原胶、硅酸镁铝、明胶、淀粉、纤维素甲醚、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和天然磷脂(如脑磷脂和卵磷脂)以及合成磷脂、皂土、木质素磺酸钠等辅助剂。

其中防冻剂可选用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作为悬浮性产品的抗絮凝剂可以使用例如萘磺酸聚合物、聚合磷酸盐等的辅助剂。作为消泡剂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为改良固体产品的流动性,可使用例如石蜡、硬脂酸盐、磷酸烷基酯等辅助剂。

可以使用的着色剂,例如无机颜料,如氧化铁、氧化钛和普鲁士蓝;以及有机颜料/染料:茜素染料、偶氮染料和金属酞菁染料;以及微量元素,例如铁盐、锰盐、硼盐、铜盐、钴盐、钼盐和锌盐。

任选地,还可包含其它附加组分,例如保护胶体、粘合剂、增稠剂、触变剂、渗透剂、稳定剂、掩蔽剂。

所述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气雾剂、悬浮剂、微囊粒剂、细粒剂、可流动浓缩物、即用溶液剂、水乳剂、油乳剂、微粒剂、油分散粉剂、油混溶流动性浓缩物、油混溶液体、泡沫剂、糊剂、悬浮浓缩物、悬乳剂、可溶性浓缩物、可溶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水溶性颗粒和/或片剂、水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经活性化合物浸渍的天然或合成材料、聚合物材料中的微囊剂以及水分散性颗粒。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农药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乳油、种衣剂、可湿性粉剂、挤出颗粒剂、包衣颗粒剂、烟雾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

本发明的所述制剂可通过已知方式将所述活性化合物与常规添加剂混合而制备。所述常规添加剂如常规增充剂以及溶剂或稀释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或粘合剂或固定剂、润湿剂、防水剂,如果需要,还可以包含催干剂和着色剂、稳定剂、颜料、消泡剂、防腐剂、增稠剂、水以及其它加工助剂。

这些组合物不仅包括可借助合适的设备如喷雾或撒粉设备立即适用于待处理的对象,而且还包括在施用于对象之前需进行稀释的浓缩商业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其活性成分化合物之组合物的形式制成适于施用的制剂,也可以以其适当剂量的商品制剂之组合的形式施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与其它活性成分联合施用,所述其它活性成分例如杀真菌剂、杀细菌剂、引诱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安全剂、肥料或化学信息素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用途,动物害虫为昆虫、螨虫和线虫,特别是水稻和甘蔗的螟虫。

同时显示对植物良好的耐受性、对温血物种的低毒性以及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对正常敏感的和抗性的品种有活性,对所有或特殊发育阶段有活性。上述动物害虫包括:

来自等足目,例如潮虫(Oniscus aselluse), 鼠妇(Armadillidium vulgare), 和斑鼠妇(Porcellio scaber)。

来自倍足纲, 例如Blaniuus guttulatus。

来自唇足纲,例如地蜈蚣(Geophilus carpophagus)和蚰蜓(Scutigera spp.)。

来自综合纲,例如洁幺蚰(Scutigerella immaculate)。

来自缨尾目,例如西洋衣鱼(Lepisma saccharina)。

来自弹尾目,例如棘跳虫(Onychiurus armatus)。

来自直翅目,例如灶马(Acheta domesticus), 蝼蛄属(Gryllotalpa spp.), 热带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oides),长额负蝗属(Melanoplus spp.), 和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

来自蜚蠊目,例如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马德拉蜚蠊(Leucophaea maderae),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来自革翅目,例如欧洲球螋(Forficula auricularia)。

来自等翅目,例如犀白蚁属。

来自虱目,例如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 盲虱属,和长额虱属,羽虱属、畜虱属。

来自缨翅目,例如温室条蓟马(Hercinothrips femoralis), 棉蓟马(Thrips tabaci), Thrips palmi 和Frankliniella accidentalis。

来自异翅亚目,例如扁盾蝽属,中棉红蝽( Dysdercus intermedius), 甜菜拟网蝽( Piesma quadrata), 温带臭蝽( Cimex lectularius), 红腹猎蝽( Rhodnius prolixus)和锥蝽属。 

来自同翅亚目,例如甘蓝粉虱( Aleurodes brassicae),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棉蚜( Aphis gossypii), 甘蓝蚜( Brevicoryne brassicae),茶鹿隐瘤额蚜( Cryptomyzus ribis), 蚕豆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苹果蚜(Aphispomi),苹果棉蚜( Eriosoma lanigerum),桃大尾蚜(Hyalopterus arundinis), 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 vastatrix), ,瘿绵蚜属,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瘤额蚜属,忽布瘤额蚜(Phorodon humuli), 粟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 叶蝉属, Euscelisbilobatus ,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李蜡蚧(Lecaniumcorni) ,油橄榄盔(Saissetia oleae) ,稻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红圆蚧(Aonidiel1a aurantii) ,夹竹桃圆蚧(Aspidiotus hederae) ,粉蚧属和木虱属。

来自鳞翅目,例如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松尺蠖(Bupalus piniarius) ,冬尺蛾(Chemimatobia brumata) ,Lithoclletis blancardela, 樱桃巢蛾(Hyponomeuta padell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1a) ,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黄毒蛾(Euproctis chrysorrhoea) ,毒蛾属,棉叶穿孔潜蛾(Bucculatrix thurberiella) ,桔潜叶蛾(Phyllocnis tiscitrella) ,地老虎属,切根虫属,褐夜蛾属,埃及金刚钻(Eariasinsulana) ,夜蛾属,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小眼夜蛾(Panolis flammea) ,夜蛾属,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 ,苹果蠹蛾(Carpocapsa pomonella) ,粉蝶属,螟属Pyrausta nubilalis ,地中海粉斑螟(Ephestia kuehniella) ,大黄螟(Galleriamellonel1a) ,袋衣蛾(Tineola bisselliella) ,网衣蛾(Tineapell ionel1a) ,褐织叶蛾(Hofmannophila pseudospretella) ,黄尾卷叶蛾(Cacoecia podana) , Capua reticulana ,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葡萄果蠹蛾(Clysia ambiguel1a) ,茶黄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 ,栎绿卷叶蛾(Tortrix viridana) ,卷螟属,水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

来自鞘翅目,例如家具窃蠹(Anobium punctatum) ,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 Bruchidius obtectus ,大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家天牛(Hylotrupes bajulus) ,赤杨紫跳甲(Agelastica alni)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decemlineata) ,辣根猿叶甲(Phaedon cochleariae) ,叶甲属,油菜兰跳甲(Psylliodes chrysocephala) ,墨西哥豆瓢虫(Epi1achna varivestis) ,隐翅甲属,锯胸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象甲属,米象属,葡萄黑耳象(Otiorrhynchus sulcatus) ,香蕉蛛基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 ,甘蓝英象甲(Ceuthorrhynchusassimilis) ,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 ,皮蠹属,斑皮蠹属,圆皮蠹属,毛蠹属,粉蠹属,油菜花露尾甲(Meligethes aeneus) ,蛛甲属,金黄蛛甲(Niptus hololeucus) ,麦蛛甲(Gibbiumpsylloides) ,拟谷盗属,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 ,扣甲属,金针虫属, 角金龟(Melolontha melolontha) ,六月金龟子(Amphimallon solstitialis) ,褐新西兰肋翅 角金龟(Costelytra zealandica) 和稻水象(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来自膜翅目,例如锯角叶蜂属,叶蜂属,田蚁属,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 和胡蜂属。

来自双翅目,例如伊蚊属,斑按蚊属,库蚊属,黄猩猩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家蝇属,厮蝇属,红头丽蝇(Calliphoraerythrocephala) ,丝光绿蝇属,金蝇属,疽蝇属,胃蝇属,虱蝇属,螯蝇属,鼻蝇属,皮蝇属,牛蛇属, Tannia 属, Bibio hortulanus ,瑞典麦杆蝇(Oscinella frit) ,麦蝇属,甜菜潜叶花蝇(Pegomyiahyoscyami)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 ,油橄榄实蝇(Dacusoleae) 和欧洲大蚊(Tipula paludosa) ,种蝇属,和潜蝇属。

来自蚤目,例如东方鼠蚤(Xenopsylla cheopis) 和角叶虱鼠。

来自蛛形纲,例如蝎(Scorpio maurus) ,黑寡妇球腹蛛(Latrodectus mactans) ,粗脚粉螨(Acarus siro) ,鸡皮刺螨(Dermanyssys gallinae) ,茶鹿瘿螨(Eriophyesribis) ,橘锈螨(Phyllocoptruta oleivora) ,牛蜱属,头蜱属,花蜱属,玻眼蜱属,硬蜱属,虱螨属,姜螨属,疥螨属,线蠕属,苜蓿苔螨(Bryobia praetiosa) ,红蜘蛛属、红叶蠕属,尖叶蜂属,短须螨属。

寄生植物线虫包括例如短体线虫属,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 ,起绒草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 ,异皮线虫属,球异皮线虫属,根结线虫属,滑刃线虫属,长针线虫属,剑线虫属,和毛刺线虫属,缅春蜓属。

本发明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杀虫组合物特别适用于防治"叮咬"害虫,这些害虫具体包括下列害虫:

来自鳞翅目,例如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松尺蠖(Bupalus piniarius) ,冬尺蛾(Cheimatobia brumata) ,Lithocolletis blancardel1a ,樱桃巢蛾(Hyponomeuta padella)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黄毒蛾(Euproctis chrysorrhoea) ,毒蛾属,棉叶穿孔潜蛾(Bucculatrix thurberlella) ,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lla) ,地老虎属, 切根虫属,褐夜蛾属,埃及全刚钻(Eariasinsulana) ,夜蛾属,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小眼夜蛾(Panolisflammea) ,夜蛾属,粉纹蛾(Trichoplusiani),苹果蠹蛾(Carpocapsa pomonella) ,粉蝶属,螟属, Pyrausta nubilalis ,地中海粉斑螟(Ephestia kuehniella) ,大黄螟(Gal1eriamellonella) ,袋衣蛾(Tineola bisselliella) ,网衣蛾(Tineapellionella) ,褐织叶蛾(Hofmannophila pseudospretella) ,黄尾卷叶蛾(Cacoecia podana) , Capua reticulana ,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葡萄呆蠹蛾(Clysia ambiguella) ,茶黄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 ,栎绿卷叶蛾(Tortrix viridana) ,卷螟属,水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

来自鞘翅目,例如家具窃蠹(Anobium punctatum) ,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 Bruchidius obtectus ,大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家天牛(Hylotrupes bajulus) ,赤杨紫跳甲(Agelastica alni)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辣根猿叶甲(Phaedon cochleariae) ,叶甲属,油菜兰跳甲(Psylliodes chrysocephala) ,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varivestis) ,隐翅甲属,锯胸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象甲属,米象属,葡萄黑耳喙(Otiorrhynchus sulcatus)时,香蕉蛛基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 ,甘蓝英象甲(Ceuthorrhynchus assimilis) ,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 ,皮蠹属,斑皮蠹属,圆皮蠹属,毛蠹属,粉蠹属,油菜花露尾甲(Meligethes aeneus) ,蛛甲属,金黄蛛甲(Niptus hololeucus) ,麦蛛甲(Gibbium psylloides) ,拟谷盗属,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 ,扣甲属,金针虫属, 角金龟(Melolontha melolontha ) ,六月金龟子(Amphimallon solstitialis) ,褐新西兰肋翅 角金龟(Costelytra zealandica) 和稻水象(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本发明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杀虫组合物还适用于防治"吮吸"害虫,这些害虫具体包括下列害虫:

来自同翅目,例如甘蓝粉虱(Aleurodes brassicae)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棉蚜(Aphis gossypii) ,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茶鹿隐瘤额蚜(Cryptomyzus ribis) ,蚕豆蚜(Aphis fabae) ,苹果蚜(Aphispomi) ,苹果棉蚜(Eriosoma lanigerum),桃大尾蚜(Hyalopterusarundinis) ,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 vastatrix) ,瘿棉蚜属,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瘤额蚜属,忽布瘤额蚜(Phorodonhumuli),粟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叶蝉属, Euscelisbilobatus ,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李蜡蚧(Lecaniumcorni) ,油橄榄盔(Saissetia oleae) ,稻灰飞虱(Laodel phaxstriatellus)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 ,夹竹桃圆蚧(Aspidiotus hederae) ,粉蚧属和木虱属。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的方法,将一种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的农药杀虫组合物作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动物害虫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所述植物繁殖材料是籽苗、根茎、圃苗、插条或种子。

所述通常处理方法如通过浇灌(浸渍)、滴灌、喷雾、蒸发、雾化、撒播、撒粉、发泡、涂布等方式;或者作为用于种子或秧苗处理的可溶粉剂、液体剂、浆状物;以及通过干处理、浆处理、液体处理。还可通过超低容量法施用所述化合物,或者将所述化合物或组合物本身注入土壤中。

本发明的方法还提供了以分开、依次或同时方式组合施用所述活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通常以以下剂量施用是常见的和有利的:

  - 对于叶部处理:0.1-10000 g/ha,优选10-1000g/ha,更优选50-300g/ha;对于浸渍或滴注施用而言,所述剂量甚至还可降低,特别是当施用惰性基质如石棉或珍珠岩时;

 - 对于种子处理:2-200 g/100kg种子,优选3-150g/100kg种子;

 - 对于土壤处理:0.1-10000g/ha,优选1-5000g/ha。

上述剂量仅是一般性的示例性剂量,实际施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尤其是根据待处理的植物或作物的性质以及虫害情况来调整施用率。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相容性,适于控制害虫,特别是昆虫、螨虫、线虫,以及真菌、啮齿类、微生物等,其优选地用于叶处理、土壤处理和种子、秧苗处理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特别适用于防治水稻和甘蔗的螟虫。

根据本发明,可以处理所有的植物和植物的各部分。植物在此应理解为表示所有的植物和植物群体如希望的和不希望的野生植物或作物(包括天然生长的作物)。作物可以是通过常规育种和优选法获得的植物,或者通过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方法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获得的植物,包括转基因植物和包括能或不能被植物育种者证书保护的植物栽培品种。植物各部分应理解为表示所有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和植物器官如苗、叶、花和根,可提及的实例是叶、针、茎、干、花、子实体、果实和种子以及根、块茎和根茎。植物的部分还包括收获后的植物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材料,例如幼苗、块茎、根茎、插枝和种子。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处理所有植物及其部分。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处理了野生植物品种和植物栽培品种、或通过常规生物育种方法如杂交或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那些植物品种及其部分。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处理了通过遗传工程(必要时结合常规方法(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和植物栽培品种及其部分。

按照本发明,特别优选的是处理在所有情况下在市场上可买到或使用中的植物栽培品种的植物。

根据植物品种或植物栽培品种、其位置和生长条件(土壤、气候、生长期、食物) ,按照本发明的处理还可产生超加和("协同")作用。如此,例如降低用量和/或拓宽活性谱和/或增加按照本发明可使用的物质和组合物的活性、更好的植物生长、增强对高温或低温的耐受性、增强对干早、水或土壤盐含量的耐受性、增加开花性能、更易于收获、加速成熟、更高的收获量、更好的质量和/或收获产品的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好的储藏稳定性和/或收获产品的可加工性都成为可能,这超出了实际预期的效果。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也适用于防治封闭空间的动物害虫,特别是昆虫、蜘蛛和螨虫,所述封闭空间如住宅、工厂车间、办公室、船舱等。它们可用于家用杀虫产品中来防治这些害虫,它们对敏感的和抗性的品种和对所有的发育阶段有活性。这些害虫包括:

蝎目,例如钳蝎(Buthus occitanus)。

蜱螨目,例如波斯锐缘蜱、翘缘锐缘蜱、苔螨属、鸡皮刺螨、家食甜螨、非洲钝缘蜱、血红扇头蜱、恙螨(Trombicula alfreddugesi)、Neutrombicula autumnalis 、屋尘螨、粉尘螨。

蜘蛛目,例如鸟蛤蛛科,圆蛛科。

盲蛛目,例如拟蝎类(Pseudoscorpiones chelifer) ,Pseudoscorpiones cheiridium, Opiliones phalangium。

等足目,例如潮虫,鼠妇。

倍足目,例如具斑马陆,山蛩虫属。

唇足目,例如地蜈蚣属。

Zygentoma 目,例如栉衣鱼属、台湾衣鱼、Lepismodes inquilinus。

蜚蠊目,例如东方蜚蠊、德国小蠊、小蠊属(Bl a t t el1a asahinai)、马德拉蜚蠊、角腹蠊属、木蠊属、澳洲大蠊、美洲大蠊、褐斑大蠊、黑胸大蠊、长须蜚蠊。

跳跃亚目,例如家蟀。            

革翅目,例如欧洲球螋。

等翅目,例如木白蚁属、散白蚁属。

虫目,例如Lepinatus 属、粉喘虫属。

鞘翅目,例如圆皮蠹属,毛皮蠹属,皮蠹属,长头谷蠹,隐跗郭公虫属,蛛甲属,谷蠹,谷象,米象,玉米象,药材甲。

双翅目,例如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Aedes taeniorhynchus ,按蚊属,红头丽蝇,高额麻蝇,致倦库蚊,尖音库蚊, Culex tarsalis ,呆蝇属,夏厕蝇,家蝇,白玲属,麻蝇(Sarcophaga carnaria) ,蚋属,厮螯蝇,大蚊(Tipula paludosa)。

鳞翅目,例如小蜡螟,蜡螟,印度古斑螟,谷蛾,袋谷蛾,幕谷蛾。

蚤目,例如犬栉首虱,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人虱,穿皮潜蚤,印鼠客蚤。

膜翅目,例如广布弓背蚁,亮毛蚁,黑毛蚁, Lasius umbratus ,小家蚁, Paravespula 属,铺道蚁。

虱目,例如头虱,体虱,阴虱。

异翅目,例如热带臭虫,温带臭虫,长红猎蝽,侵扰椎猎蝽。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作为气溶胶,无压喷雾产品例如泵喷雾和雾化器喷雾、自动成雾系统、烟雾发生器、泡沫、凝胶、具有纤维素或聚合物制成的蒸发片的蒸发器产品、液体蒸发器、凝胶和膜蒸发器、螺旋桨驱动的蒸发器、不耗能或被动式蒸发系统、捕蛀虫纸、捕蛾袋和捕虫胶,作为颗拉剂或粉剂,用于喷洒用的饵剂中或饵剂位置。

应当指出,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的任何技术特征都可以独立地与本发明的任何其它实施方案彼此组合。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都可与任何其它技术特征重新组合。由此技术特征重新组合而形成的技术特征公开在本文中,如其特别记载在本文中一样。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2%氟虫双酰胺+10%杀虫环悬浮剂

氟虫双酰胺                                          2%

杀虫环                                             10%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10%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氟虫双酰胺、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 将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加入杀虫环的水相中,得到2%氟虫双酰胺+10%杀虫环悬浮剂。

实施例2  4%氟虫双酰胺+20%杀虫环 可湿性粉剂

氟虫双酰胺                                         4%

杀虫环                                             20%

十二烷基硫酸钠                                     2%

木质素磺酸钠                                       5%

白炭黑                                             10%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4%氟虫双酰胺+20%杀虫环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2%氟虫双酰胺+30%杀虫环水乳剂

氟虫双酰胺                                           2%

杀虫环                                               30%

N-甲基吡咯烷酮                                       1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5%

农乳600#                                             5%

水                                               补足至100%

将氟虫双酰胺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杀虫环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2%氟虫双酰胺+30%杀虫环水乳剂。

实施例4  1.5%氟虫双酰胺+3.5%杀虫环 水分散粒剂

氟虫双酰胺                                       1.5%

杀虫环                                           3.5%

木质素磺酸钠                                      4%

十二烷基硫酸钠                                    5%

尿素                                              5%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过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1.5%氟虫双酰胺+3.5%杀虫环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10%氟虫双酰胺+20%杀虫环 悬浮剂

氟虫双酰胺                                       10%

杀虫环                                           20%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10%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氟虫双酰胺、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 将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加入杀虫环的水相中,得到10%氟虫双酰胺+20%杀虫环悬浮剂。

实施例6  2.5%氟虫双酰胺+7.5%杀虫环 悬浮剂

氟虫双酰胺                                       2.5%

杀虫环                                           7.5%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5%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氟虫双酰胺、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 将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加入杀虫环的水相中,得到2.5%氟虫双酰胺+7.5%杀虫环悬浮剂。

实施例7  1%氟虫双酰胺+10%杀虫环 可湿性粉剂

氟虫双酰胺                                       1%

杀虫环                                           1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

木质素磺酸钠                                     5%

白炭黑                                           10%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8  1%氟虫双酰胺+50%杀虫环 悬浮剂

氟虫双酰胺                                     1%

杀虫环                                         5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5%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氟虫双酰胺、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 将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加入杀虫环的水相中,得到1%氟虫双酰胺+50%杀虫环悬浮剂。

实施例9  5%氟虫双酰胺+15%杀虫环 水乳剂

油相:

氟虫双酰胺                                         5%

杀虫环                                             15%

油酸甲酯                                          38%

聚苯乙烯                                          3.7%

水相:

黄原胶                                            0.07%

磺化的萘磺酸-甲醛缩合产物的钠盐                    1%

杀菌剂                                            0.2%

水                                         补足至100%

将氟虫双酰胺和杀虫环溶解在油酸甲酯中,加入聚苯乙烯得到油相;按照配方中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在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10  20%氟虫双酰胺+30%杀虫环 可湿性粉剂

氟虫双酰胺                                         20%

杀虫环                                             30%

木质素磺酸钠                                       4%

月桂基硫酸钠                                       2%

高度分散的硅酸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1  1%氟虫双酰胺+25%杀虫环 包衣颗粒剂

氟虫双酰胺                                          1%

杀虫环                                              25%

聚乙二醇                                            3%

高度分散的硅酸                                      1%

碳酸钙                                      补足至100%

在混合器中,将磨细的活性成分均匀涂布到被聚乙二醇润湿的载体上。以此方式可获得无尘包衣颗粒剂。

实施例12   30%氟虫双酰胺+60%杀虫环  可湿性粉剂

氟虫双酰胺                                       30%

杀虫环                                           6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木质素磺酸钠                                     1%

白炭黑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3  20%氟虫双酰胺+40%杀虫环 挤出颗粒剂

氟虫双酰胺                                       20%

杀虫环                                           40%

木质素磺酸钠                                    4%

羧甲基纤维素                                    2%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与助剂混合并研磨,混合物用水润湿。将该混合物挤出,然后在空气流中干燥。

实施例14  10% 氟虫双酰胺+50%杀虫环 悬浮剂

氟虫双酰胺                                     10%

杀虫环                                         5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5%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氟虫双酰胺、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 将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加入杀虫环的水相中,得到10%氟虫双酰胺+50%杀虫环悬浮剂。

实施例15  5% 氟虫双酰胺+ 15%杀虫环 ZC

Atlox 4913                                        4%

柠檬酸                                           0.05%

催化剂                                           0.1%

水                                               13%

氟虫双酰胺                                       5%

PAPI                                            1.35%

Solvesso 200                                     10%

Atlox4913                                        16%

分散剂 LFH                                      0.3%

消泡剂                                           0.16%

尿素                                             8.4%

杀虫环                                           15%

水                                            补足至100%

将PAPI ,杀虫环和Solvesso 100 形成的油相加入含Atlox4913的水溶液中,形成乳状液。然后加热并保温在50oC 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小时。冷却后得到杀虫环的微囊剂。

Atlox 4913, 分散剂LFH, 消泡剂,尿素,氟虫双酰胺和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得到的杀虫环的微囊剂加入氟虫双酰胺的水悬浮剂中,搅拌均匀得到5% 氟虫双酰胺+15% 杀虫环 ZC。

实施例16  5% 氟虫双酰胺+15%杀虫环 悬浮乳剂

氟虫双酰胺                                          5%

杀虫环                                              15%

Solvesso 200                                        30%

乙氧基化蓖麻油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5%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杀虫环溶解在Solvesso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杀虫环的乳油;

将氟虫双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含杀虫环的油相加入到含氟虫双酰胺的悬浮剂中,得到悬浮乳剂。

实施例17 10% 氟虫双酰胺+10% 杀虫环 乳油

氟虫双酰胺                                  10%             

杀虫环                                      10%

乙氧基化蓖麻油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3%                          

Solvesso100                               补足至100%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至得到透明均一相。

实施例18  0.5% 氟虫双酰胺+0.5% 杀虫环 浇泼剂

联苯聚酯                                      0.5%

杀虫环                                        0.5%

N-甲基吡咯烷酮                              补足至100%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至得到透明均一相。

 实施例19  5%氟虫双酰胺+10%杀虫环 悬浮种衣剂

氟虫双酰胺                                     5%

杀虫环                                         1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5%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PVP-K30                                       1%

水                                         补足至100%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种衣剂。

以上实施例中的配比为重量百分配比。

生物测试例

当活性化合物组合物的作用超过当各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时的作用的总和时,存在协同的杀虫和杀螨作用。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特定组合的预期作用可使用所谓的"Colby 公式" (参见S.R. Colby, "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 “,Weeds 1967,15, 20-22) 如下计算:如果

X 是当使用用量为m g/ha 或浓度为m ppm的活性化合物A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

Y 是当使用用量为n g/ha或浓度为nppm 的活性化合物B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

E 是当使用用量为m 和n g/ha 或浓度为m 和n ppm 的活性化合物A和B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

那么  

如果实际的杀虫致死率超过计算值,则组合物的致死作用是超加和的,即存在协同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观察到的杀死率必须超过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预期杀死率值(E) 的值。

生物测试例1 棉蚜试验 

溶剂      7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造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将浓缩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被棉蚜严重感染的棉叶浸渍到希望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中对其进行处理。

经过希望的时间后,测定杀灭率%。100%表示所有蚜已被杀死;0%表示经处理的叶片上蚜虫的数量与未经处理对照组的蚜虫数量相当。测定的死亡率使用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棉蚜试验

发现的*=发现的活性

计算的**=适用Colby 公式计算的活性

在此试验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所述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相比表现了协同增强活性。

生物测试2 猿叶甲幼虫试验

溶剂:  7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所述浓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甘蓝叶通过喷雾所需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进行处理,并在叶片依然潮湿时用猿叶甲的幼虫进行接种。

经过所需时间后,确定以%计的死亡率。100%表示全部甲虫幼虫被杀死;0%表示没有甲虫幼虫被杀死。将确定的死亡率代入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该试验中,例如,本申请的以下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单独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相比,表现出协同提高的活性:

生物测试3 棉铃虫试验

溶剂:  7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所述浓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棉叶通过喷雾所需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进行处理,并在叶片依然潮湿时用棉铃虫的幼虫进行接种。

经过所需时间后,确定以%计的死亡率。100%表示全部幼虫被杀死;0%表示没有幼虫被杀死。将确定的死亡率代入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该试验中,例如,本申请的以下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单独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相比,表现出协同提高的活性:

生物测试4 草地贪夜蛾试验

溶剂:  7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化合物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并将所述浓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甘蓝叶通过喷雾所需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进行处理,并在叶片依然潮湿时用草地贪夜蛾的毛虫进行接种。

经过所需时间后,确定以%计的死亡率。100%表示全部毛虫被杀死;0%表示没有毛虫被杀死。将确定的死亡率代入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该试验中,例如,本申请的以下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单独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相比,表现出协同提高的活性:

生物测试例5  甜菜夜蛾实验

溶剂      7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造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将浓缩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甘蓝叶通过喷雾所需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进行处理,并在叶片依然潮湿时用甜菜夜蛾的毛虫进行接种。

经过希望的时间后,测定杀灭率%。100%表示所有毛虫已被杀死;0%表示经处理的叶片上毛虫的数量与未经处理对照组的毛虫数量相当。测定的杀灭率使用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该试验中,例如,本申请的以下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单独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相比,表现出协同提高的活性:

甜菜夜蛾试验

发现的*=发现的活性

计算的**=适用Colby 公式计算的活性。

 生物测试例6  菜蛾试验 敏感株

溶剂      7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造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将浓缩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甘蓝叶浸渍到希望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中对其进行处理并在叶片仍潮湿时用菜蛾(敏感株)毛虫侵染。

经过希望的时间后,测定杀灭率%。100%表示所有毛虫被杀死;0%表示经处理的叶片上毛虫的数量与未经处理对照组的毛虫数量相当。测定的杀灭率使用Colby 公式进行计算。在该试验中,例如,本申请的以下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单独施用的活性化合物相比,表现出协同提高的活性:

菜蛾试验, 敏感株

发现的*=发现的活性

计算的**=适用Colby 公式计算的活性

在此试验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所述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相比表现了协同增强活性。

 生物测试例7   甘蔗条螟的试验

溶剂      7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造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将浓缩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被甘蔗条螟严重感染的心叶浸渍到希望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中对其进行处理。

经过希望的时间后,测定杀灭率%。100%表示所有叶虫已被杀死;0%表示经处理的叶片上条螟的数量与未经处理对照组的条螟数量相当。测定的杀灭率使用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此试验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所述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相比表现了协同增强活性。

甘蔗条螟试验

发现的*=发现的活性

计算的**=适用Colby 公式计算的活性。

 生物测试例8  水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

溶剂      7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造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将浓缩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被稻纵卷叶螟严重感染的稻叶浸渍到希望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中对其进行处理。

经过希望的时间后,测定杀灭率%。100%表示所有稻纵卷叶螟虫已被杀死;0%表示经处理的叶片上稻纵卷叶螟的数量与未经处理对照组的稻纵卷叶螟数量相当。测定的杀灭率使用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此试验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所述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相比表现了协同增强活性。

稻纵卷叶螟试验

发现的*=发现的活性

计算的**=适用Colby 公式计算的活性。

 生物测试例9  稻飞虱的试验

溶剂      7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造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将浓缩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被稻飞虱严重感染的稻叶浸渍到希望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中对其进行处理。

经过希望的时间后,测定杀灭率%。100%表示所有稻飞虱已被杀死;0%表示经处理的叶片上稻飞虱的数量与未经处理对照组的稻飞虱数量相当。测定的杀灭率使用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此试验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所述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相比表现了协同增强活性。

稻飞虱试验

发现的*=发现的活性

计算的**=适用Colby 公式计算的活性。

 生物测试例10  二化螟的试验

溶剂      7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    2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造活性化合物的合适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所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用水将浓缩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将被二化螟严重感染的稻叶浸渍到希望浓度的活性化合物制剂中对其进行处理。

经过希望的时间后,测定杀灭率%。100%表示所有二化螟已被杀死;0%表示经处理的叶片上二化螟的数量与未经处理对照组的二化螟数量相当。测定的杀灭率使用Colby 公式进行计算。

在此试验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所述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相比表现了协同增强活性。

二化螟试验

发现的*=发现的活性

计算的**=适用Colby 公式计算的活性

在试验中,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所述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相比表现了协同增强活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