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

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施工步骤包括:(1)制作降水管,降水管靠下段包有滤网、底端设有底部滤网;(2)将降水管放到集水井内,将吸水管放入降水管中进行抽水,抽干降水管内的地下水,对集水井中降水管外的基础底板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浇筑时保持连续降水;(3)待所浇筑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停止降水并撤出水泵吸水管,由下至上采用混凝土圆柱体、粗砂填充层、橡胶止水活塞对降水管进行封堵;(4)对降水管内橡胶止水活塞上段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在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过程中本发明能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压过大造成的施工困难、恢复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827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99722.7

  • 发明设计人 周志荣;赖溯欣;蒙勇;

    申请日2013-07-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梁春芬

  • 地址 545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北雀路9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1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13

    授权

    授权

  • 2015-04-2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2D19/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71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4-2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2D19/1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408 申请日:201307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19/10 申请日:201307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当地下水压较大时,需在基础底板上留置集水井,并于井内设置降水管,将水泵吸水管放入降水管中进行抽水,通过水泵集中抽水实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在基础施工结束后需撤除降水设备时,应对集水井处进行处理,恢复集水井的井口基础底板。一般的恢复做法是:停止降水后,抽出降水管,在集水井内(包括原降水管所在位置)填埋碎石并浇筑底板。然而,由于地下水压较大,地下水易从原降水管位置及其周边井坑大量上涌,造成施工困难,影响所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产生渗漏现象,严重影响了底板的恢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在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过程中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压过大造成的施工困难、恢复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其施工步骤包括:(一)制作一种专用的降水管,该降水管靠下段管壁上设有进水孔,设有进水孔一段降水管的管壁外包有滤网,降水管在接近顶部位置的管壁外装一个止水环,降水管底端设有底部滤网;(二)将步骤(一)中所制的降水管放置到集水井内,将水泵吸水管放入降水管中进行抽水,将进入降水管和集水坑内的地下水抽干,对集水坑中降水管外的空间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层Ⅰ,在浇筑混凝土层Ⅰ的过程中及混凝土层Ⅰ凝固的过程中水泵从降水管中抽水不间断,保持连续不断的降水;(三)待步骤(二)中所浇筑混凝土层Ⅰ强度到达70%强度后,停止降水并撤出降水管内的水泵吸水管,让地下水从降水管中自由涌出,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对降水管进行封堵,先将一块预先浇筑好的混凝土圆柱体投入降水管底部,混凝土圆柱体到位后,对降水管内进行粗砂填充,形成粗砂填充层,粗砂填充层上端高度超过滤网顶部位置,再向降水管内塞入预先准备好的橡胶止水活塞,使橡胶止水活塞底端紧贴粗砂填充层顶部;(四)待步骤(三)中的橡胶止水活塞到位后,立即对降水管内橡胶止水活塞上段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形成浇筑在橡胶止水活塞上方降水管内侧的管内混凝土段。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步骤(一)制作降水管时,还在降水管底端连接有喇叭形的管帽,所述底部滤网设置在管帽与降水管的连接处。 

在所述步骤(二)中浇筑混凝土层Ⅰ前,先在基础底板厚度1/2处的集水坑壁上安装一圈膨胀止水带。

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时,在混凝土中掺入重量比为3-5%的混凝土速凝剂。

在步骤(三)中对降水管进行封堵时,采用的混凝土圆柱体的直径略小于降水管的内径,混凝土圆柱体的高度为300mm-500mm,采用橡胶止水活塞的外径与降水管的内径相等。

所述橡胶止水活塞包括圆形的橡胶环、连接在橡胶环上表面的圆形钢板、连接在圆形钢板上表面中间位置的安装导向柱,安装橡胶止水活塞时将一根预先准备好的安装活塞用钢管套在安装导向柱上,安装活塞用钢管将橡胶止水活塞推入降水管内紧贴在粗砂填充层上方。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在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集水井内设置降水管,在施工过程中可将水泵吸水管放入将水管中抽水,在压力作用下使得地下水向集水井底部流,再流入降水管中,此时降水管外侧周边的集水井及集水井上方的集水坑相对将水管内侧干燥,对降水管周边集水井及集水坑的基础底板使用快速凝固混凝土进行浇筑,待所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可停止降水并撤出水泵吸水管,地下水从降水管中涌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由下至上用混凝土圆柱体、粗砂填充层、橡胶止水活塞封堵降水管,橡胶止水活塞可防止降水管内的地下水透过混凝土圆柱体边缘及粗砂填充层渗透到橡胶止水活塞上表面,此时再在橡胶止水活塞上方降水管内侧浇筑快速凝固混凝土,即能顺利完成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在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过程中浇筑混凝土不会受到较大地下水上涌冲击,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压过大造成的施工困难、恢复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恢复前集水井内放置降水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恢复至步骤(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恢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图中仅示意出降水管及其内部封堵结构);

图4是橡胶止水活塞和安装活塞用钢管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元件标号说明:1—集水坑、2—降水管、3—止水环、4—基础底板、5—花砖砌筑、6—滤网、7—底部滤网、8—管帽、9—集水井、10—混凝土层Ⅰ、11—管内混凝土段、12—橡胶止水活塞、13—粗砂填充层、14—混凝土圆柱体、15—安装活塞用钢管、16—安装导向柱、17—圆形钢板、18—橡胶环、19—膨胀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恢复方法,其施工步骤包括:

(一)制作一种专用的降水管2,该降水管2靠下段管壁上设有进水孔(图中未示出),设有进水孔一段降水管2的管壁外包有滤网6,降水管2在接近顶部位置(即基础底板厚1/2处)的管壁外装一个止水环3,降水管2底端设有底部滤网7,在本实施例中,在制作降水管2时,还在降水管2底端连接有喇叭形的管帽8,所述底部滤网7设置在管帽8与降水管2的连接处。

(二)将步骤(一)中所制的降水管2放置到集水井9内(其中集水井9上端设有与集水井9连为一体且空间较大的集水坑1,基础底板4下侧集水坑1周缘通过花砖砌筑5),将水泵吸水管(图中未示出)放入降水管2中进行抽水,将进入降水管2和集水坑1内的地下水抽干,(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很难将降水管中的地下水抽干,只要将集水坑1水抽干即可),对集水坑1中降水管2外的空间进行快速凝固浇筑,形成混凝土层Ⅰ10,在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时,先在基础底板厚度1/2处的集水坑1内壁设置一圈膨胀止水带19,在混凝土中掺入重量比为3-5%的混凝土速凝剂,在浇筑混凝土层Ⅰ10的过程中及混凝土层Ⅰ10凝固的过程中水泵从降水管2中抽水不间断,保持连续不断的降水。

(三)待步骤(二)中所浇筑混凝土层Ⅰ10强度达到70%后,停止降水并撤出降水管2内的水泵吸水管。这时,地下水从降水管2内自由涌出,待所浇筑混凝土层Ⅰ10的强度达到100%以后,对降水管2进行封堵,先将一块预先浇筑好的混凝土圆柱体14投入降水管2底部,混凝土圆柱体14可阻隔部分地下水快速进入降水管2内,使地下水进入降水管2内的速度减慢,混凝土圆柱体14到位后,对降水管2内进行粗砂填充,形成粗砂填充层13,粗砂填充层13上端高度超过滤网6顶部位置,再向降水管2内塞入预先准备好的橡胶止水活塞12,使橡胶止水活塞12底端紧贴粗砂填充层13顶部,橡胶止水活塞12可防止降水管内的地下水透过混凝土圆柱体边缘及粗砂填充层渗透到橡胶止水活塞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此施工步骤采用的混凝土圆柱体14的直径略小于降水管2的内径,混凝土圆柱体14的高度为300mm-500mm,采用橡胶止水活塞12的外径与降水管2的内径相等,如图4所示,橡胶止水活塞12包括圆形的橡胶环18、连接在橡胶环18上表面的圆形钢板17、连接在圆形钢板17上表面中间位置的安装导向柱16,安装橡胶止水活塞12时将一根预先准备好的安装活塞用钢管15套在安装导向柱16上,再由安装活塞用钢管15将橡胶止水活塞12推入降水管2内紧贴在粗砂填充层13上方。

(四)待步骤(三)中的橡胶止水活塞12到位后,立即对降水管2内橡胶止水活塞12上段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形成浇筑在橡胶止水活塞12上方降水管2内侧的管内混凝土段11,在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时,也在混凝土中掺入重量比为3-5%的混凝土速凝剂。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作为本发明的变换形式,步骤(一)中所制作的降水管底端也不一定要连接有喇叭形的管帽,也可不设置管帽,可直接在降水管底端内侧安装底部过滤网;步骤(三)中采用的混凝土圆柱体的高度也不限定为300mm-500mm,可根据集水井的深度适当调整,橡胶止水活塞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封堵将水管内的地下水即可,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做的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