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的方法

一种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的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栽培方法领域。本发明在出土期根据花序和肉质茎确定采种株;然后选择沙壤土作为集中栽植地,挖沟,将挖出的沙壤土和杀菌剂混合,再将沙壤土装入火箭盆中,接着将火箭盆中埋入沟中;在盛花期或末花期进行打顶处理,待所有花开败后在花序上套尼龙网袋,成熟后收获,筛选有效种子。本发明方法脱离寄主集中栽植,可防止盗采盗挖;其次,根据肉质茎和花序周长留种,可充分保证花序及种子发育所需的营养;本发明在盛花期或末花期进行打顶处理,既保证了有效花数量和种子发育的营养供应;本发明尼龙网袋通透性好,利于种子快速干燥成熟,可避免由于种子发霉造成的种子质量下降。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15

    授权

    授权

  • 2014-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3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 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又称梭梭大芸、荒漠肉苁蓉,寄生 于梭梭属植物梭梭的根部,为我国传统名贵补益类中药材,具补肾阳、益精血、 润肠通便等功效。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对肉苁蓉需求量猛增,资源紧 缺导致对肉苁蓉野生资源掠夺性采挖加剧,肉苁蓉野生资源濒临枯竭,肉苁蓉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家也明令禁止采挖野生肉苁蓉,鼓励通 过人工种植解决市场需求。

种子生产是肉苁蓉人工种植的前提和关键,目前人工种植肉苁蓉因种子数 量不足,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肉苁蓉的规模化种植,是困扰肉苁蓉生产的 重要问题。肉苁蓉寄生后一直在地下进行营养生长,营养物质完全来源于寄主 植物。春季当其肉质茎接近地表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寄主梭梭也进入生 殖生长期,两者存在一定的营养争夺,此时大部分肉苁蓉肉质茎自身的营养和 水分积累已可供其完成整个生殖生长过程。肉苁蓉寄主梭梭为1.5m~3m高的灌 木,喜欢通风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种植时需要至少1m株距和3m~4m宽的行距, 而肉苁蓉生长稀疏,特别是野生产区,往往只有零星分布;而肉苁蓉为名贵中 药材,在利益的驱使下,盗挖现象非常严重,由于肉苁蓉的生产需要较大的面 积,加上高大的寄主梭梭会给盗挖者提供掩护,看护起来十分困难,给肉苁蓉 种子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野生产区,几乎无法收到种子。

关于肉苁蓉种子生产方法,专利申请《一种通过打顶提高肉苁蓉种子产量 和质量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2577807A)公开了采种株的选择条件为“初花 期长度大于30cm的肉苁蓉花序”,而已有研究发现20~30cm长度的花序对肉 苁蓉种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20~30cm长度的花序占所有花序总数46.9%,其 所产种子占总产量的61.9%。因此,如果只选择大于30cm的花序采种,则仅选 择了其中16.3%的花序,得到了24.5%的种子产量(崔旭盛等.肉苁蓉花序长度 与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中国种业,2011,6:54-55);同时,未选作采种 株的花序因为已是初花期,作为药材的肉质茎营养已大量损耗,药材产量和质 量显著下降,对肉苁蓉药材采挖和种子采收均造成严重损失;其次,打顶时期 限定为初花期,但是在初花期打顶,对肉苁蓉花序顶端会造成较大伤害,使有 效花数量减少,从而降低种子产量。此外,该申请还公开了“初花期打顶后用 尼龙网袋将花序套住,自然条件下生长”,专利申请《一种利用套袋收获肉苁蓉 种子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2523844A)也公开了在肉苁蓉盛花期用尼龙网袋 将肉苁蓉留种花序套住,并将网袋底部扎紧;但是,此两项专利申请中的套网 袋时期选择不当,都忽略了肉苁蓉异花虫媒传粉的特性(陈君等.中国中药杂志, 2003,28(6):504-506;陈庆亮等.中药材,2008,31(9):1302-1303;雒树 青等.科技导报,2008,26(14):88-92;徐荣等.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4): 493-496.),由于肉苁蓉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自花不结实(陈君等.中国药学 杂志,2011,46(14):511-514.),在初花期(花序开花25%-35%)或者盛花期 (花序开花50%以上)套网袋使肉苁蓉花序上随后开放的花朵无法完成授粉过 程,大大降低了整株的种子产量。

从上述可以看出,目前生产肉苁蓉种子的方法中存在采种株选择不当,采 种株选择时期不当、花序套袋时期不当,进而造成肉苁蓉种子产量低、种子质 量差等问题,以及造成肉苁蓉药材采收损失等问题,亟需进行改进。此外,现 有的在田间生产肉苁蓉种子的方法,很容易造成肉苁蓉种子被盗流失,难以收 获种子。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肉苁蓉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采种株选择不当,花序套袋时期不当, 以及种子容易被盗流失等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 苁蓉种子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采种株:在肉苁蓉出土期,选择花序完整无损伤、肉质茎重量 为400~1000g、且花序顶端下方1~5cm最粗部位花序周长为7.5~14.0cm的 植株作为采种株;其余作为药材;

(2)、选地和土壤消毒处理:选择地势较高,透气松散,不易积水的沙壤 土,按照宽度为50~60cm,深度为40~60cm的标准挖沟,沟距为50~60cm; 向挖出的沙壤土中加入杀菌剂,搅拌均匀;并将含有杀菌剂的沙壤土装入火箭 盆中;

(3)、将步骤(1)中所选的采种株集中栽植到火箭盆中,花序露出沙壤土 表面,每盆栽植8~12株,株距为15~20cm,再将火箭盆整个埋入步骤(2) 所挖的沟中;在沟中火箭盆成行或分散排列,盆间距最小为20cm;

(4)、在距离集中种植肉苁蓉区域200米范围内放置蜂箱,放置蜂箱的数 量为每1~2万株肉苁蓉放置1个蜂箱;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在盛花期或末花期,将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去除,并在花序上部 伤口处撒少许地表干沙进行快速干燥处理;

(6)、待所有花朵开败后、且下部蒴果变褐开裂前,用尼龙网袋将整株花 序套住,并将尼龙网袋下部扎紧;

(7)、种子成熟时采收,清选,然后装入纸袋或布袋中,于阴凉干燥处保 存。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沙壤土的土壤含水量为12%~20%。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向沙壤土中加入施杀菌剂的比例为每立方米沙 壤土添加250~500g杀菌剂。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杀菌剂是指多菌灵、菌线威或绿享二号等。

上述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火箭盆也叫控根快速育苗器,是由底盘、侧壁 和插杆3个部件组成。底盘的设计对防止根腐病有独特的功能。侧壁为凹凸相 间的半圆形,外侧凸起的半圆形顶端均有透气小孔。所述的火箭盆(或叫控根 快速育苗器)可于陕西杨凌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购买。

上述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火箭盆的直径为30~100cm,高度为30~80cm。

所述的火箭盆的直径为40cm,高度为36cm(型号为:K4036,可于陕西 杨凌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购买)。

所述的火箭盆的直径为60cm,高度为62cm(型号为K6062,可于陕西杨 凌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购买)。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为花序徒长部分,去 除后可使其营养分配给花序下部的有效花,供种子发育需要。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去除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的时间为傍晚或 者阴天。主要为减少水分损失,以免影响种子发育。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盛花期是指花序中35~75%花朵完全开放的时 期;所述的末花期是指花序中76~95%花朵完全开放的时期。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在花序上部伤口处撒少许地表干沙为用手指捏 取少许干沙,撒在伤口即可。

上述方法步骤(6)中所述的尼龙网袋为40~70目(或者孔径为0.42cm~ 0.21cm),尼龙袋下部用有弹力的皮筋线捆绑扎住。这样既能防止已成熟种子散 落损失,还能保持种子成熟期的花序通风。

上述方法步骤(7)中所述的种子成熟是指肉苁蓉所有蒴果完全变褐、且部 分或完全开裂;采收时将肉苁蓉花序与套网一起采收。

上述方法步骤(7)中所述的清选是指过筛去杂,先用孔径为1mm的筛网过 筛,去除筛上杂质;然后再过孔径为0.45mm的筛网,除去筛下小于0.45mm的杂 质或无效种子,留下筛上大于0.45mm的有效种子。

本发明一种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采种株:在肉苁蓉出土期,选择花序完整无损伤、肉质茎重量 为400~1000g、且花序顶端下方1~5cm最粗部位花序周长为7.5~14.0cm的 植株作为采种株;其余作为药材;

(2)、选地和土壤消毒处理:选择地势较高,透气松散,不易积水的沙壤 土,按照宽度为20~30cm、深度为45~70cm的标准挖沟,沟距为50~60cm; 向挖出的沙壤土中加入杀菌剂,搅拌均匀;向沟底撒入一层厚度为5~10cm的 含有杀菌剂的沙壤土;

(3)、将步骤(1)中所选的采种株集中栽植到步骤(2)所挖的沟中,沟 的两侧边各栽一行采种株,株距为15~20cm,用含有杀菌剂的沙壤土将肉质茎 填埋,花序露出沙壤土表面;

(4)、在距离集中种植区域200米范围内放置蜂箱,放置蜂箱的数量为每 1~2万株肉苁蓉放置1个蜂箱;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在盛花期或末花期,将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去除,并在花序上部 伤口处撒少许地表干沙进行快速干燥处理;

(6)、待所有花朵开败后、且下部蒴果变褐开裂前,用尼龙网袋将整株花 序套住,并将尼龙网袋下部扎紧;

(7)、种子成熟时采收,清选,然后装入纸袋或布袋中,于阴凉干燥处保 存。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沙壤土的土壤含水量为12%~20%。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向沙壤土中添加杀菌剂的比例为每立方米沙壤 土添加250~500g杀菌剂。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杀菌剂是指多菌灵、菌线威或绿享二号等。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为花序徒长部分,去 除后可使其营养分配给花序下部的有效花,供种子发育需要。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去除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的时间为傍晚或 者阴天。主要为减少水分损失,以免影响种子发育。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盛花期是指花序中35~75%花朵完全开放的时 期;所述的末花期是指花序中76~95%花朵完全开放的时期。

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向花序上部伤口处撒少许地表干沙为用手指捏 取少许干沙,撒在伤口即可。

上述方法步骤(6)中所述的尼龙网袋为40~70目(或者孔径为0.42cm~ 0.21cm),尼龙袋下部用有弹力的皮筋线捆绑扎住。这样既能防止已成熟种子散 落损失,还能保持种子成熟期的花序通风。

上述方法步骤(7)中所述的种子成熟是指肉苁蓉所有蒴果完全变褐、且部 分或完全开裂;采收时将肉苁蓉花序与尼龙网袋一起采收。

上述方法步骤(7)中所述的清选是指过筛去杂,先用孔径为1mm的筛网过 筛,去除筛上杂质;然后再过孔径为0.45mm的筛网,除去筛下小于0.45mm的杂 质或无效种子,留下筛上大于0.45mm的有效种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方法将肉苁蓉在 出土期脱离寄主集中栽植,可防止肉苁蓉种子被盗采盗挖,充分保证生产的肉 苁蓉种子的数量。(2)、本发明方法根据肉苁蓉的肉质茎的情况进行选择性留 种,可使花序及种子发育所需的营养得到充分保证,进而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和 产量。(3)、本发明由于集中栽植,可控制授粉,如阴天进行遮雨处理,可保 证授粉结实率。(4)、本发明在肉苁蓉出土期选择采种株,可使不适合作为采 种株的肉苁蓉得到及时采挖作为药材收获,避免现有技术中初花期选择采种株 时因生殖生长造成的营养消耗所造成的药材损失,可在保障肉苁蓉种子生产的 同时提高肉苁蓉药材产量。(5)、本发明选择土壤含水量为12%~20%的沙壤土 用于集中栽植,主要是为防止由于土壤含水量太高,造成肉质茎腐烂。(6)、本 发明方法在盛花期或末花期进行打顶处理,所去除的部分正好是无效花序的部 分,既保证了有效花数量,也保证了对种子发育的营养供应;而现有技术中在 初花期进行打顶,不仅会对花序造成较大损伤,也会使有效花数量大大减少。 (7)、本发明方法中套尼龙网袋的时期充分考虑了肉苁蓉异花虫媒传粉的特性, 使每一朵开放的花都有授粉机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初花期(花序开花25%~ 35%)或者盛花期(花序开花50%以上)套网袋造成的后开放花朵无法完成授粉 的弊端,可使整株花序的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8)、本发明应用40~70目 尼龙网袋比现有技术中应用的80~100目通透性好,利于种子快速干燥成熟, 可避免由于种子发霉造成的种子质量下降。(9)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 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在火箭盆中栽植肉苁蓉照片。

图2.为直接开沟栽植肉苁蓉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对比试验

本试验于2012年4~7月在宁夏永宁县本草苁蓉种植基地进行。

试验设计:脱离寄主的肉苁蓉花序从采挖的肉苁蓉中选取,对照株为在30 公顷采种田中未脱离寄主的肉苁蓉花序,选择长度和花序粗度较一致的40株, 未进行步骤(4)的营养调控操作,步骤(3)、(5)和(6)相同。

具体方法如下:

(1)、选择采种株:在肉苁蓉出土期,选择花序完整无损伤、肉质茎重量 400~1000g、且花序顶端下方1~5cm最粗部位花序周长为7.5~14.0cm的植 株作为采种株。

(2)、选地和土壤消毒处理:在30公顷采种田内,选择地势较高,透气松 散、不易积水的沙壤土作为集中栽植地点,其中沙壤土的土壤含水量为15%; 按照宽度为50~60cm宽,深度为40~60cm深的标准挖沟,沟距为50~60cm; 按照300g多菌灵/m3沙壤土的比例向向挖出的沙壤土中添加多菌灵(购于山东 泗水丰田公司),搅拌均匀;并将含有多菌灵的沙壤土装入火箭盆(购于陕西杨 凌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

(3)、将步骤(1)中所选的采种株集中栽植到火箭盆中,花序露出沙壤土 表面,其中每盆栽植8~12株,株距为15~20cm,然后将火箭盆整个埋入步骤 (2)所挖的沟中(见图1);在沟中火箭盆成行或分散排列,盆间距至少为20cm; 所述的火箭盆可选择直径40cm或60cm两种规格。

(3)、从始花期,在30公顷采种田内放置蜂箱1个,距脱离寄主栽植区 50米。

(4)、在盛花期,将脱离寄主的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去除,并在花序上 部伤口处撒少许地表干沙进行快速干燥处理,对照株未处理;

(5)、处理后待所有花朵开败后,下部蒴果变褐开裂前,用60目尼龙网袋 将整株花序套住,并将尼龙网袋下部扎紧;

(6)、种子成熟时采收,清选(即过筛去杂,先用孔径为1mm的筛网充分 过筛,去除筛上杂质;然后再过孔径为0.45mm的筛网,除去筛下小于0.45mm的 杂质或无效种子,保留筛上大于0.45mm的有效种子);然后装入纸袋或布袋中, 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对断根移栽花序及对照株进行单独收获和统计分析,考察了以下指标:结 实率(结果数占总花数的比例)、单株种子产量(去掉杂质及<0.45mm的无效种 子后单个花序的种子产量)、单果产量即单果种子产量(单个花序种子产量除以 单个花序的总果数)、大小种子所占比例(﹥0.6mm种子为大粒种子,≦0.6mm 的种子为小粒种子)等指标。

表1本发明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对比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1)本发明方法脱离寄主植株的结实率、种子产量和千粒重等 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单株种子产量比对照高50.4%,单果种子产量比对照高 114%;大粒种子的产量较对照高55.1%,而小粒种子的比例比对照低20.4%。与 采种田生产肉苁蓉种子相比,脱离寄主生产肉苁蓉种子可多收获药材的株数达 30%,药材产量直接提高20%以上。以上结果说明本发明脱离寄主集中栽植方法 不仅防盗采盗挖,而且生产的肉苁蓉的种子产量高、质量好,此外,收获的肉 苁蓉的药材产量也高。

实施例2本发明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对比试验

本试验于2013年4~7月在宁夏永宁县本草苁蓉种植基地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

试验设计:脱离寄主的肉苁蓉花序从采挖的肉苁蓉药材中选取,共选了300 余株,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的60株。对照株为在30公顷采种田中选择的 未脱离寄主的肉苁蓉植株,选择长度和花序端粗度较一致的60株,但是未进行 步骤(4)的营养调控操作,步骤(3)、(5)和(6)相同。

具体方法如下:

(1)、选择采种株:在肉苁蓉出土期,选择花序完整无损伤、肉质茎重量 为400~1000g、花序顶端下方1~5cm最粗部位花序周长为7.5~14.0cm的植 株作为采种株采挖,花序周长小于7.5cm的作为药材采挖。

(2)、选地和土壤消毒处理:在30公顷采种田内选择地势较高,透气松散、 不易积水的沙壤土地,土壤含水量为13%;按照宽度为20~30cm,深度为50~ 70cm的标准挖沟,沟距为50~60cm;按照500g绿亨2号/m3沙壤土的比例向所 挖的沙壤土中添加杀菌剂绿亨2号(购于河北冠龙农化公司),搅拌均匀;在沟 底撒入厚度为5~10cm的一层含有杀菌剂绿亨2号的沙壤土。

(3)、将步骤(1)中所选的采种株集中栽植到步骤(2)所挖的沟中,在 沟内两侧边各栽一行,株距为15~20cm,再用含有杀菌剂绿亨2号的沙壤土将 肉质茎埋好,花序露出沙壤土表面(见图2)。

(4)、在始花期,在30公顷采种田内放置蜂箱1个,蜂箱离脱离寄主栽植 区100米。

(5)、在盛花期,将脱离寄主栽植的肉苁蓉花序顶端4~8cm去除,并在花 序上部伤口处用撒少许地表干沙进行快速干燥处理,对照株未做打顶处理。

(6)、待所有花朵开败后,下部蒴果变褐开裂前,用40目尼龙网袋将整株 花序套住,并将尼龙网袋下部扎紧。

(7)、种子成熟时采收,清选(即过筛去杂,先用孔径为1mm的筛网充分 过筛,去除筛上杂质;然后再过孔径为0.45mm的筛网,除去筛下小于0.45mm的 杂质或无效种子,留下筛上大于0.45mm的有效种子);然后装入纸袋或布袋中, 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对60株脱离寄主集中栽植的植株及对照株进行单独收获和统计分析,考察 指标同实施例1。

表1本发明脱离寄主集中生产肉苁蓉种子对比试验结果

结果显示(见表1),本发明脱离寄主集中栽植的植株的结实率、种子产量 和千粒重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单株种子产量比对照高81.9%,单果种 子产量比对照高42.1%;大粒种子的产量比对照高109.9%,而小粒种子的比例 比对照低22.8%。与采种田内未脱离寄主的对照植株生产肉苁蓉种子相比,本 发明方法可多收获药材的株数达30%,药材产量直接提高20%以上。以上结果说 明本发明脱离寄主集中栽植方法不仅防盗采盗挖,而且生产的肉苁蓉的种子产 量高、质量好,此外,收获的肉苁蓉的药材产量也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