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及含有其的引诱剂

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及含有其的引诱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期待用于发生预测、大量诱杀、交配干扰的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和以其为有效成分的性引诱剂。具体而言,提供至少含有(Z)-7-二十三碳烯和(Z)-13-二十碳烯-10-酮的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和以其为有效成分的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163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大阪府;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88650.9

  • 发明设计人 藤井达也;三宅裕树;那须义次;

    申请日2013-05-21

  • 分类号A01N35/02;A01P19/00;A01M1/02;A01M1/14;A01N27/00;

  • 代理机构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权鲜枝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59: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2

    授权

    授权

  • 2015-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35/02 申请日:2013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害虫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 coreana)的性 引诱物质及含有其的性引诱剂。

背景技术

山茱萸蛀果蛾是中国、韩国的山茱萸的重要害虫。近年,从食 品安全性、对环境的负担的观点出发,在杀虫剂的使用方面,希望 将其控制在必要的最低限度。因此,代替喷洒杀虫剂的新型防除技 术的开发是重要的。

作为代替喷洒杀虫剂的防除技术,可以列举利用了性引诱物质 的害虫防除方式。例如,在鳞翅目害虫的发生预测时,广泛利用性 引诱剂诱捕器。性引诱物质是指对雄性成虫显示种属特异性引诱作 用的物质。通过将其用作引诱剂,能够进行有效的发生预测。通过 发生预测而能够在适当时期防除,因此可以期待防止杀虫剂过量喷 洒的效果。进而,通过使用该性引诱物质诱杀大量雄虫的大量诱杀 法、干扰雌雄交尾行为的交配干扰(Disrupting Sex Pheromone  Communication)法,也能够进行害虫的防除。

截至目前,由于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尚不清楚,因此不 能利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因此,强烈期望开发本种属的性引诱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期待用于发 生预测、大量诱杀、交配干扰中的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和以 其为有效成分的性引诱剂。

本发明人在实施野外引诱试验时发现(Z)-7-二十三碳烯与 (Z)-13-二十碳烯-10-酮的混合物对山茱萸蛀果蛾显示引诱 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和以其为有 效成分的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剂,上述性引诱物质至少含有(Z) -7-二十三碳烯和(Z)-13-二十碳烯-10-酮。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特异性地引诱山茱萸蛀果蛾的雄性成 虫、对于了解发生状况有效的性引诱剂。此外,通过用于大量诱杀、 交配干扰等,也能够直接防除该物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白色粘贴型诱捕器。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Z)-7-二十三碳烯,例如,可以通过格氏试剂和公知 的1-溴癸烷的交叉偶联反应而合成,其中,格氏试剂是使公知的 氯代烯烃(Z)-7-氯代十三碳烯在四氢呋喃中与金属镁反应而得 的。

关于(Z)-13-二十碳烯-10-酮,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例 如,日本特开昭55-59129号公报)合成。即,例如,能通过使1 -氯-3-癸烯与金属镁反应而得的格氏试剂、癸烯基氯化镁和癸 酸的酸酐反应而合成。

对于至少含有(Z)-7-二十三碳烯和(Z)-13-二十碳烯 -10-酮的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其(Z)-7-二十三碳烯 和(Z)-13-二十碳烯-10-酮的混合比例只要是雄性成虫显示 反应的范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10:100至10000:100(质 量比),优选为100:100至1000:100(质量比),进一步优选为200: 100至800:100(质量比)。

本发明的含有山茱萸蛀果蛾的性引诱物质的性引诱剂中,还可 以加入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氢醌、维生素E等抗氧化 剂、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叔丁 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等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Z) -7-二十三碳烯和(Z)-13-二十碳烯-10-酮的总量,例如, 抗氧化剂为1~5质量%,紫外线吸收剂为1~5质量%。

本发明的性引诱剂只要能长时间持续释放一定量的有效成分 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填充于橡胶、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 乙烯酯共聚物、聚氯乙烯等具有释放量控制功能的物质所形成的罩 (cap)、管、层压制成的袋、胶囊、安瓿等容器中而使用。

容器内所承载的性引诱物的质量只要是性引诱剂显示引诱活 性的范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10μg~100mg的范围。

在用于发生预测的情况下,优选在产生成虫的5月份至10月份 的6个期间内总是在1公顷中设置1个或2个诱捕器。作为此时的各容 器内的性引诱物质的量(承载量),能优选使用10μg~10mg进行监 测。当增大承载量时,诱杀数变多,但有时调查变得复杂。另一方 面,在用于大量诱杀法的情况下,优选在上述成虫的产生时期的6 个月期间内总是在1公顷中设置10个以上诱捕器。捕获的虫数越多 则防除效果越高,因此各容器内的性引诱物质的量(承载量)期望 为1mg~100mg。

配置容器内所承载的性引诱剂的诱捕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 可以列举白色粘贴型诱捕器。

图1显示白色粘贴型诱捕器的一个例子。图1的白色粘贴型诱捕 器包括盖和底板,虫的侵入口制作得狭窄。并且,在底板上表面贴 附有粘贴物质,在粘贴面上直接放置引诱剂A而使用。即,为仅捕 获靠近引诱剂的虫子的结构,且为将对象外的虫子的飞入尽量排除 在外的结构。

实施例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 定。

[实施例1、比较例1]

以432:100的质量比率将(Z)-7-二十三碳烯和(Z)-13 -二十碳烯-10-酮混合,并将5mg的这两种成分承载于由异戊二 烯构成的橡胶罩的装置,将其作为实施例1的引诱剂。此外,将仅 承载了5mg的(Z)-13-二十碳烯-10-酮这一成分的橡胶罩作 为比较例1的引诱剂。引诱剂在放置一个晚上之后安装于白色粘贴 型诱捕器(SANKEI CHEMICAL CO.,LTD.(サンケイ化学社)制造 的SE诱捕器,29cm×32.5cm)。

将山茱萸蛀果蛾生息的果树院(1公顷:100m×100m)两等分 用于实施例1用和比较例1,在各自的中心安装1个配置有各引诱剂 的诱捕器。每隔15~18天,测定各诱捕器所诱杀的雄性成虫数。将 调查期间内的实施例1的引诱剂的山茱萸蛀果蛾的诱杀数和比较例 1的引诱剂的总诱杀数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确认实施例1的引诱剂诱杀了4只山茱萸蛀果蛾,而比较例1的 引诱剂在调查期间连1只都没诱杀。可知(Z)-7-二十三碳烯和 (Z)-13-二十碳烯-10-酮的混合物为本种属的性引诱物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