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容器的育苗栽培工艺

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容器的育苗栽培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容器的育苗栽培工艺,以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的栽培容器,栽培时先在漏孔桶内加入2-3cm沙质壤土后将墨鱼骨和有机颗粒肥置于漏孔桶内,再加入2-3cm沙质壤土,之后把山区适生牡丹的苗放在漏孔桶中间并加入沙质壤土到半桶,把牡丹苗捎上提,使其根系伸展并用手轻轻压紧,最后加沙质壤土到漏孔桶上边2-3厘米,并边加沙质壤土边把沙质壤土压实,浇灌定根水培养,上述所用的沙质壤土、海螵蛸和有机颗粒肥的体积比为92:3:5。本发明的工艺的优点是能减少根腐病发生、促进根的生长、并改善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状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43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朱建军;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52953.X

  • 发明设计人 朱建军;张科全;陈家龙;

    申请日2013-08-1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加利

  • 地址 325300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幸福路7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59: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20

    授权

    授权

  • 2014-08-2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805 申请日:2013081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308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具体是指一种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容器的育苗栽培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牡丹栽培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部分容器育苗栽培是作为良种培育或露地育成商品苗后移栽至容器方便搬运促成开花期和抑制开花期。在多年北牡丹南移迁地驯化过程中,位于浙江省文成县山区的适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是典型的直根型,此类型的根深,但根条稀疏,没有明显的主根,分生侧根较少与立地气温、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都难协调,容易产生根腐病,不能周年移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减少根腐病发生、促进根的生长、并改善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状况的漏孔桶作为文成山区适生牡丹容器的育苗栽培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的栽培容器,栽培时先在漏孔桶内加入2-3cm沙质壤土后将墨鱼骨和有机颗粒肥置于漏孔桶内,再加入2-3cm沙质壤土,之后把山区适生牡丹的苗放在漏孔桶中间并加入沙质壤土到半桶,把牡丹苗捎上提,使其根系伸展并用手轻轻压紧,最后加沙质壤土到漏孔桶上边2-3厘米 ,并边加沙质壤土边把沙质壤土压实,浇灌定根水培养,上述所用的沙质壤土、海螵蛸和有机颗粒肥的体积比为92:3:5。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沙质壤土的pH小于6。

    进一步设置是栽培时,山区适生牡丹的根径小于1cm。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漏孔桶为塑料漏孔桶,其直径为28cm,高为30cm。

参见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实验例,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减少根腐病发生、促进根的生长、并改善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状况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露地育苗工艺。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

 以塑料漏孔桶作为山区适生牡丹的栽培容器,直径为28cm,高为30cm,塑料漏孔桶为一种市售的常见的塑料桶,其设置有周壁上设置栅栏式的漏孔,栽培时先在漏孔桶内加入2-3cm沙质壤土后将墨鱼骨和有机颗粒肥置于漏孔桶内,再加入2-3cm沙质壤土,之后把文成山区适生牡丹的苗放在漏孔桶中间并加入沙质壤土到半桶,把牡丹苗捎上提,使其根系伸展并用手轻轻压紧,最后加沙质壤土到漏孔桶上边2-3厘米 ,并边加沙质壤土边把沙质壤土压实,浇灌定根水培养,上述所用的沙质壤土、海螵蛸和有机颗粒肥的体积比为92:3:5,所述的沙质壤土的pH小于6,栽培时,山区适生牡丹的根径小于1cm。

实验例

 以露地育苗作为对照组,该对照组选用相同的栽培介质,试验设在文成县牡丹农业专业合作社育苗试验地,位于中国华东,浙江省南部山区,东经120°,北纬27°44’,.海拔280米 ,最高空气湿度95%以上。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高度40.8℃,最冷月份1月,极端低温零下4.7℃。常年无霜期285天。年降雨量1884.7毫米,常年温暖湿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实验对照:

(1)漏孔桶容器栽培对牡丹植株根腐病影响

该病是指白绢病,白纹羽病,紫纹病羽这类易辨认的根腐病以外,又一类引起根部腐烂的病害,是为害牡丹较严重的一种病害。漏孔桶容器栽培从迅速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及阻碍地下害虫为害植株造成伤口和为害病源菌土传。参见表1

  表1 不同栽培方式效果

栽培形式地下害虫为害排水状况根部腐烂露地栽培经地表排水有积水漏孔桶容器栽培排水迅速

(2)漏孔桶容器栽培对牡丹植株根系生长影响

漏孔桶桶壁由直栅栏形裂孔,当牡丹种苗根系向外生长接触到空气(桶侧壁上的栅栏形裂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根尖则停止生长,接着在根尖后部萌发出几条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当接触到空气(桶侧壁上的栅栏形裂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又停止生长并又在根尖后部长出几条新根。这样,根的数量以几倍级数递增,极大地增加了短而粗的侧根数量,根的总量较常规的大田育苗提高几十倍。参见表2

                       表2  不同栽培对根系影响

栽培形式主根支根须根露地栽培457漏孔桶容器栽培31236

(3)漏孔桶容器栽培对牡丹植株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状况影响

漏孔桶容器栽培具有质轻、不易破裂。同样具备其它容器栽培的可移动性。由于牡丹根系发育健壮,可以储存大量的养分,满足移栽初期的生长需求,为迅速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移栽时不伤根,不用剪枝,不受季节限制,生长速度快。因带有完好根系的土球移栽后无断根、伤口俞合等养份削减,就不影响次年开花。参见表3

                      表3   不同栽培对移栽及开花影响

栽培形式断根次年开花露地栽培没有开花漏孔桶容器栽培开花

结论

采用漏孔桶作为牡丹育苗栽培容器与露地育苗进行植株根系生长、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进行对比。

(1)对牡丹植株根腐病影响

露地培育苗土壤含水量饱和后需经地表才能排水而积水,连结成片的土壤地下害虫为害植株造成伤口和为害病源菌土传创造条件。漏孔桶容器栽培从迅速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及阻碍地下害虫和土传病源菌也就预防了根腐病的发生。

(2)对牡丹植株根系空气断根作用

漏孔桶桶壁由直栅栏形裂孔,当牡丹种苗根系向外生长接触到空气(桶侧壁上的栅栏形裂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根尖则停止生长,接着在根尖后部萌发出几条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当接触到空气(桶侧壁上的栅栏形裂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又停止生长并又在根尖后部长出几条新根。这样,根的数量以几倍级数递增,极大地增加了短而粗的侧根数量,根的总量较常规的大田育苗提高几十倍。露地培育苗不具备空气修剪条件而产生增加短、粗的侧根。

(3)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状况

漏孔桶容器栽培具有容器栽培的可移动性,可周年移栽。由于牡丹根系发育健壮,可以储存大量的养分,满足移栽初期的生长需求,为迅速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移栽时不伤根,不用剪枝,不受季节限制,生长速度快。带有完好根系的土球移栽后无断根、伤口俞合等养份削减,就不影响次年开花。露地培育苗只能在9-11月间移栽因起苗产生断根、伤口俞合、新根萌发等削减植株养份,就影响次年开花。结果表明:漏孔桶作为牡丹育苗栽培容器在植株抗病害、根系生长、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状况均优于露地育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