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多住户单元光纤分配网络的本地会聚点

用于多住户单元光纤分配网络的本地会聚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光纤网络的本地会聚点(40)。本地会聚面板具有外壳(72),所述外壳具有内部(76)。适配器面板将内部分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内部面板(10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部分(84)与第二部分(86)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的内部中。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内部面板。光学元件可为分路器模块、接合固定器、路由引导、分叉装置、带扇出体、波分复用器和/或粗波分复用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06

    授权

    授权

  • 2013-1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B6/44 申请日:2011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案

本申请案根据专利法请求2011年9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 61/530,662号的优先权权益,本案依赖所述申请案的内容且所述申请案的内 容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案根据专利法请求2011年2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 61/447,600号的优先权权益,本案依赖所述申请案的内容且所述申请案的内 容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案根据专利法请求2011年2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 61/440,214号的优先权权益,本案依赖所述申请案的内容且所述申请案的内 容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案根据专利法请求2010年10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 61/394,658号的优先权权益,本案依赖所述申请案的内容且所述申请案的内 容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背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案的技术涉及用于室内应用、特别用于多住户单元的光纤分配网络 解决方案。光纤网络解决方案可包括本地会聚点,所述本地会聚点提供馈线电 缆光纤与分配电缆光纤之间且包括到多住户单元中的垂直铺设直立电缆中的 光纤的光学互连。

背景技术

在对宽带带宽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世界上,光学电缆已变为电信网络的主要 部分。光学电缆可用非常高的速度向非常远的距离传输声音信号、数据信号及 视频信号。光学电信网络的发展允许终端使用者直接连接到光纤。已知为光纤 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技术的所述网络技术需要将“全光式”通 信网络更近地延伸到用户。因此,所述电信网络包括从分配电缆到终端使用者 或用户的更大数目的分配点。

FTTH网络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为最终连接(last mile connection),所述 最终连接通常为室内安装。不同种类的建筑物(例如多用户单元及公寓)需要 复杂的布线系统,所述复杂的布线系统可意味存在许多分隔电缆,每一分隔电 缆连接一个用户。安装许多电缆可能导致关于路由穿过建筑物的壁或层的问 题,所述许多电缆提供在主分配点(所述主分配点通常位于地下室中或在建筑 物的另一地方中)与终端使用者之间的连接。因此,所述安装消耗大量的时间 和成本。

发明内容

在详细描述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用于光纤网络的本地会聚点。本地会聚 点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内部。适配器面板将内部分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 分。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的内部中。 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内部面板。光学元件可为分路器模块、接合 固定器、路由引导、分叉装置、带扇出体、波分复用器和/或粗波分复用器。

适配器面板包含第一侧与第二侧及连接场。连接场支持多光纤适配器与连 接、单一光纤适配器与连接以及直通适配器与连接中的一或多个。第一侧或第 二侧可为馈线侧或分配侧。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可支持馈线侧光纤或分配侧光 纤。

至少一个枢轴点允许适配器面板摆动以取决于适配器面板的定位提供对 第一侧及第二侧的接入。可存在两个枢轴点,一个枢轴点定位于内部的顶部处 且一个枢轴点定位于内部的底部处。内部面板可为多个内部面板,其中多个内 部面板中的每一个为可互换的。内部面板为平坦面板或成角面板。

实施方式也包括用于光纤网络的本地会聚点,所述本地会聚点具有外壳, 所述外壳具有内部。适配器面板将内部分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内部 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部分中的内部中且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第一内 部面板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第二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部分中的内部 中且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第二内部面板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至少一个光 学元件可来自包含以下的群组:分路器模块、接合固定器、路由引导、分叉装 置、带扇出体、波分复用器及粗波分复用器。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为分路器模 块,所述分路器模块具有任何类型的分路器,如非限制实例,1X2、1X4、1X8、 1X16、1X32、1X64等。进一步地,光学元件可为至少五个分路器模块,每一 所述分路器模块具有1X32分路器。

实施方式也包括用于配置本地会聚点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 有内部的外壳,可摆动适配器面板将内部分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将第一 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到第一部分中;以及将光学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第一内 部面板上。方法也可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二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到第二部分 中。第一内部面板及第二内部面板可为可互换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安装在其中的多住户单元(multiple dwelling  unit;MDU)的透视正视图的示意图,其中具有预置分接头点的直立电缆从位 于较低层处的插线面板外壳中的放线卷筒延伸到多个分配层;

图2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安装在其中的MDU的透视正视图的示意图,其 中具有预置分接头点的直立电缆从在分配层上的备用部分外壳中的放线卷筒 延伸,并延伸到其他分配层和/或到较低层;

图3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安装在其中的MDU的透视正视图的示意图,其 中具有预置分接头点的直立电缆通过插线面板从在分配层上的FDT中的放线 卷筒延伸到其他分配层和较低层;

图4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安装在其中的MDU的透视正视图的示意图,其 中多个直立电缆的每一个从位于较低层处的插线面板外壳中的单独的放线卷 筒延伸到分配层中的一个;

图5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安装在其中的MDU的透视正视图的示意图,其 中多个直立电缆中的每一个从位于分配层中的一个层处的单独的FDT中的每 一个延伸到位于较低层处的插线面板外壳;

图6为捆绑的入户电缆的示意图,所述入户电缆从FDT延伸到位于MDU 的分配层上的用户房屋;

图7为具有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的示范性预连接化直立电缆安装组件 的正视图的示意图,通过具有附接到引导件预置位置处的延伸特征结构的引导 件,所述预连接化直立电缆从位于较低层处的放线卷筒延伸;

图7A为示范性拉取装置组件的细节图,所述拉取装置组件可附接到直立 电缆的端部以促进将直立电缆从放线卷筒延伸;

图8为图示根据示范性实施方式将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从位于较低层 处的放线卷筒安装到位于分配层处的FDT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具有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的示范性预连接化直立电缆安装组件 的正视图的示意图,通过具有附接到引导件预置位置处的延伸特征结构的引导 件,所述预连接化直立电缆从位于分配层处的放线卷筒延伸;

图10为图示根据示范性实施方式将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从位于分配层 处的放线卷筒安装到位于较低层处的插线面板外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用于与MDU中的光纤网络一起使用的示范性本地会聚点(local  convergence point;LCP)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

图11A为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LCP中的内部面板的图11的LCP的正面透 视分解图的示意图,其中内部面板配置以支持LCP的第一部分中的光纤;

图11B为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LCP中的内部面板的图11的LCP的正面透 视分解图的示意图,其中内部面板配置以支持LCP的第二部分中分路的光纤;

图11C为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LCP中的内部面板的图11的LCP的正面透 视分解图的示意图,其中内部面板配置以支持LCP的第二部分中拼接的光纤;

图11D为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LCP中的平坦内部面板的图11的LCP的正 面透视分解图的示意图,其中内部面板配置以支持LCP的第一部分中拼接的光 纤;

图11E为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LCP中的平坦内部面板的图11的LCP的正 面透视分解图的示意图,其中内部面板配置以支持LCP的第二部分中分路的光 纤;

图12为具有多光纤适配器组件与可拆卸地安装在示范性转换箱中的多个 放线卷筒的所述示范性转换箱的正面正视图的示意图;

图13为示范性FDT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所述示范性FDT具有:具有 多光纤适配器的模块,和具有单一光纤适配器的面板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到示范 性FDT中的放线卷筒,其中FDT配置以与运载直立电缆的导管一致地安装并由 所述导管支持;

图14为具有模块组件及可拆卸地安装在示范性FDT中的可折叠的放线卷 筒的所述示范性FDT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所述模块组件具有多光纤适配器 及单一光纤适配器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模块组件中,其中FDT配置为壁装式或壁 橱安装式;及

图15为具有模块组件的图14的FDT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所述模块组 件枢转到开口位置;

图16为具有腔室壁的转换箱的内部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所述腔室壁 将内部在干侧与湿侧之间分开;

图17为具有光纤电缆的图16的转换箱的示意图,所述光纤电缆具有滴水 环图示于所述转换箱中;

图18为具有安装支架的图11的LCP的背面透视图的示意图;

图19为具有安装支架及用于收纳安装支架的通道的图11的LCP的背面透 视图的示意图;以及

图20为用于与MDU中的光纤网络一起使用的示范性本地会聚点(local  convergence point;LCP)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用于多层多住户单元(MDU)的光纤分 配网络。网络包括本地会聚点(LCP),所述本地会聚点可位于MDU的较低层中, 例如地下室。LCP接收馈线电缆,所述馈线电缆将光学通信服务从服务供应商 提供到MDU。在每一端上具有多光纤连接器的一或多个预连接化的直立电缆通 过LCP光学地连接到馈线电缆。直立电缆从LCP延伸到MDU的一或多个较高分 配层。在分配层处,直立电缆由网络接入点接收。在直立电缆与用户房屋之间 的连接可在每一分配层处通过系绳电缆从直立电缆分叉。系绳电缆随后可通过 在网络接入点处的一或多个入户电缆连接到用户房屋。或者或另外,个别的直 立电缆可延伸到分配层。网络接入点可被称为转换箱、光纤分配终端(fiber  distribution terminal;FDT)或插线面板外壳。同样地,在本文中的转换箱 的参照应理解为意味FDT或插线面板外壳中的一或两者。

FDT可包括一或多个多光纤到多光纤适配器以提供用于将直立电缆连接 到一或多个入户电缆。入户电缆延伸到所述分配层处的用户房屋以将光学通信 服务提供到用户。任何直立电缆备用部分可储存在FDT或备用部分外壳中的一 或多个中。此外,直立电缆备用部分可储存在放线卷筒上,其中放线卷筒可拆 卸地安装在FDT、插线面板外壳或备用部分外壳中。备用部分储存外壳和/或 转换箱可位于LCP处或靠近LCP或在分配层处。

位于网络接入点处的多光纤到多光纤适配器可具有一个在适配器的每一 端上的双挡板。挡板适于当多光纤连接器未插入适配器的一端时自动地抵靠适 配器的那端关闭。以这种方式,挡板可向适配器提供对环境的密封,从而在未 使用时保持适配器被保护以及清洁的。多光纤适配器可向上及向下调节以与多 光纤连接器的极性协调。适配器可安装在卡盒中,所述卡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网 络接入点中。或者,适配器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面板,所述面板可以可拆卸地 安装到网络接入点中。

进一步地,FDT、插线面板外壳和/或备用部分储存外壳可位于MDU的楼梯 井中并提供用于垂直地在MDU中拉取或垂下的电缆的终止点。当位于楼梯井中 时,FDT可安装在导管上、安装到导管或接近导管安装,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 被称为“管及箱(Pipe-n-Box)”或“铅笔盒(Pencil Box)”。FDT可提供 点,在所述点处,直立电缆转换到一或多个入户电缆和/或大体水平的电缆路 线中。所述位置同样用作点,直立电缆备用部分可在所述点处储存。FDT、插 线面板外壳和/或备用部分储存外壳也可位于电信壁橱中,并被称为“壁橱箱 (closet box)”。解决方案可包括楼梯井、电信壁橱中和/或通过LCP的FDT、 插线面板外壳和/或备用部分储存外壳中的一或多个。

FDT、插线面板外壳和/或备用部分储存外壳可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可 枢转的面板,所述面板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安装在所述面板中。光纤适配器可 安装到可枢转面板并可通过枢转可枢转面板从第一侧或第二侧接入所述光纤 适配器。

就这一点而言,本文中包括的附图经过组织以使得图1到图6图示MDU 中的光纤网络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图7到图10图示安装的直立电缆与用于安 装直立电缆的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图11到图11E与图20图示LCP的示范 性实施方式;图12图示插线面板外壳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图13到图17图示 FDT的示范性实施方式;以及图18及图19图示用于安装外壳的安装支架的示 范性实施方式,例如LCP。

先参考图1,图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12安装在MDU10中的所述MDU10 的透视正视图的示意图。具有预置中跨接入点16的直立电缆14从放线卷筒 18延伸。从放线卷筒18放出直立电缆14。一旦从放线卷筒18放出直立电缆 14到多个分配层24、26、28,放线卷筒18可拆卸地安装在插线面板外壳20 中。虽然在图1中图示三个较高层24、26、28,但光纤网络12可具有任何数 目的分配层。直立电缆14与在直立电缆14的光纤的每一端处的多光纤连接器 30、32预连接化。插线面板外壳20具有多光纤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所述 多光纤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与多光纤连接器38 预连接化的分配电缆36由插线面板外壳20中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并 连接到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以建立在直立电缆14与分配电缆36之间的 光学连接。分配电缆36路由到本地会聚点(LCP)40。LCP40接收馈线电缆 42,所述馈线电缆42将光学通信服务从服务供应商提供到MDU10的。或者或 另外,多光纤到多光纤适配器面板可位于LCP40中。

在安装期间,从放线卷筒18放出直立电缆14以使得直立电缆14大体上 在向上的方向上从较低层22连续延伸到每一上升分配层24、26、28,其中分 配层28为MDU10中的最高分配层。预置中跨接入点16以使得所述中跨接入 点16沿直立电缆14的长度分隔距离“X”。取决于邻接的分配层24、26之间 的距离,在工厂处预置距离“X”到某个值。作为例子,距离“X”可设置为 10英尺、12英尺、14英尺、15英尺等。以这种方式,当放出直立电缆14并 安装在MDU10中时,预置中跨接入点将大体上与MDU10的每一分配层24、 26对准。然而,对此的一个例外为最高分配层28,因为直立电缆14的端部将 延伸到所述层并将不具有中跨接入点。由于距离“X”的预置或相反的任何直 立电缆14备用部分可储存在放线卷筒18上、在插线面板外壳20和/或备用部 分外壳(未图示在图1中)中。备用部分也可松散地储存在较低层22处、在 位于分配层24、26、28的一或多个处的一或多个光纤分配终端29中。此外, 放线卷筒18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备用部分壳体中或可与插线面板外壳20和/ 或备用部分外壳和/或与分配层24、26、28的一或多个处的FDT29分隔的安 装或定位。

直立电缆14可为任何数目的光纤,作为非限制性实例,6-216个光纤。 在每一中跨接入点16处,某些光纤可分叉或从位于分配层24、26处的FDT29 中的直立电缆14分隔出来。作为非限制性实例,6、8或12个光纤可分叉或 从直立电缆14分隔出来并终止于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在最高分配层28处, 在较低分配层24、26处分叉出光纤之后保留在直立电缆14中的光纤终止于第 二多光纤连接器32。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可由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 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可拆卸地安装在分配层24、26、28处的FDT29中。 或者,第二多光纤连接器而不是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可由连接器模块接收并 连接到所述连接器模块(未图示在图1中),所述连接器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 FDT29中。

与多光纤连接器38预连接化的多光纤捆绑的入户电缆44由多光纤适配器 组件34或(如这个情况下可能的)FDT29中的连接器模块接收并连接到所述 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或所述连接器模块,所述FDT29位于分配层24、26、 28处。以这种方式,光学连接建立在直立电缆14与多光纤捆绑的入户电缆44 之间。多光纤捆绑的入户电缆44路由到一或多个入户箱46,所述入户箱46 与位于分配层24、26、28处的用户房屋48相关联。一或多个光纤从在入户箱 46处的多光纤捆绑的入户电缆44分隔,并延伸到用户房屋48。以这个方式, 光学通信服务提供到用户房屋48。

图2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112安装在MDU10中的所述MDU10的透视正 视图的示意图。具有预置中跨接入点16的直立电缆14从位于最高分配层28 处的单独的备用部分外壳50中的放线卷筒18延伸到其他分配层24、26及较 低层22。参考图1描述的光纤网络112的方面和/或元件将不会参考图2再描 述。在图2中,在放出直立电缆14之后,放线卷筒18可拆卸地安装在位于最 高层28处的备用部分外壳50中而不是插线面板外壳20。以这种方式,在安 装期间,从放线卷筒18放出直立电缆14以使得直立电缆14大体上以向下的 方向从最高分配层28连续延伸到每一下降的分配层24、26,并延伸到插线面 板外壳20。

插线面板外壳20包括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但可不包括放线卷筒18,因 为所述放线卷筒18位于光纤网络112中的最高分配层28处。然而,插线面板 外壳20中的多光纤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并将所 述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与分配电缆36的多光纤连接器38光学地连接以建立 在直立电缆14与分配电缆36之间的光学连接,如参考图1以上所描述。

图3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212安装在MDU10中的所述MDU10的透视正 视图的示意图。具有预置中跨接入点16的直立电缆14从位于最高分配层28 处的FDT29中的放线卷筒18延伸到其他分配层24、26。参考图1和/或图2 描述的光纤网络212的方面和/或元件将不会参考图3再描述。在图3中,在 放出直立电缆14之后,放线卷筒18可拆卸地安装在位于最高分配层28处的 FDT29中而不是备用部分外壳50,如参考图2所描述。以这种方式,在最高 分配层28保存空间处不需要备用部分外壳50。直立电缆14的放出与安装可 与如参考图2所描述的一样。

图4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312安装在MDU10中的所述MDU10的透视正 视图的示意图。多个直立电缆14(1)、14(2)、14(3)的每一个从插线面板外壳 20中的单独的放线卷筒18(1)、18(2)、18(3)延伸到分配层24、26、28的分 别的分配层。参考图1、图2和/或图3描述的光纤网络312的方面和/或元件 将不会参考图4再描述。从分别的放线卷筒18(1)、18(2)、18(3)放出每一直 立电缆14(1)、14(2)、14(3)。在放出直立电缆14(1)、14(2)、14(3)之后, 分别的放线卷筒18(1)、18(2)、18(3)可拆卸地安装在插线面板外壳20中。 直立电缆14(1)、14(2)、14(3)大体上以向上的方向从较低层22延伸到单独 的下降的分配层24、26、28。以这种方式,单独的直立电缆14向单独的分配 层24、26、28提供光学服务。直立电缆14(1)、14(2)、14(3)中的每一个终 止于分别的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所述第二多光纤连接器 32(1)、32(2)、32(3)由位于分配层24、26、28处的FDT29中的分别的多光 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并连接到所述分别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在插线面板 外壳20中,直立电缆14(1)、14(2)、14(3)从放线卷筒18(1)、18(2)、18(3) 中的每一个延伸到位于插线面板外壳20处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每一分别 的直立电缆14(1)、14(2)、14(3)的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30(3) 由插线面板外壳20中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并连接到所述多光纤适配器 组件34。与多光纤连接38预连接化的分配电缆36由插线面板外壳20中的多 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并连接到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以建立在直立电缆 14(1)、14(2)、14(3)与分配电缆36之间的光学连接。分配电缆36路由到本 地会聚点(LCP)40。

图5为具有示范性光纤网络412安装在MDU10中的所述MDU10的透视正 视图的示意图。多个直立电缆14(1)、14(2)、14(3)的每一个从位于分配层24、 26、28中的一个处的单独的分别的FDT29延伸到插线面板外壳20。参考图1、 图2、图3和/或图4描述的光纤网络312的方面和/或元件将不会参考图5再 描述。从分别的放线卷筒18(1)、18(2)、18(3)放出每一直立电缆14(1)、14(2)、 14(3)。在放出直立电缆14(1)、14(2)、14(3)的必需长度之后,放线卷筒18(1)、 18(2)、18(3)可拆卸地安装在位于分别的分配层24、26、28处的单独的分别 的FDT29中。直立电缆14(1)、14(2)、14(3)大体上以向下的方向从位于分 别的分配层24、26、28处的分别的FDT29延伸到较低层22。以这种方式, 单独的直立电缆14向单独的分配层24、26、28提供光学服务。直立电缆14(1)、 14(2)、14(3)中的每一个终止于分别的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 32(3),所述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由位于分配层24、26、 28处的FDT29中的分别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并连接到所述分别的多 光纤适配器组件34。在插线面板外壳20中,每一分别的直立电缆14(1)、14(2)、 14(3)的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30(3)由插线面板外壳20中的多光 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并连接到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与多光纤连接38 预连接化的分配电缆36由插线面板外壳20中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接收并 连接到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以建立在直立电缆14(1)、14(2)、14(3)与 分配电缆36之间的光学连接。分配电缆36路由到LCP40。

现在参考图6,图示在分配层24、26、28处的光纤网络12、112、212、 312、412的部分。多光纤捆绑的入户电缆44从分配层24、26、28处的FDT29 延伸到入户箱46,所述入户箱46与用户房屋48相关联并位于所述用户房屋 48处。多光纤捆绑的入户电缆44包括多光纤电缆52,所述多光纤电缆52由 一或多个螺旋缠绕外部结合件54保留在一起。通过将多光纤电缆从一或多个 外部结合件的保留移除来将一或多个多光纤电缆从多光纤捆绑的入户电缆44 分隔。分隔的光纤电缆52可随后延伸到用户房屋48。

图7为具有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14(1)、14(2)、14(3)的示范性预连接 化直立安装组件56的正视图的示意图,所述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14(1)、 14(2)、14(3)通过具有以距离“Y”在预置位置处附接到引导件58的延伸特征 结构60的引导件58,从位于较低层22处的分别的放线卷筒18(1)、18(2)、 18(3)沿引导件58的长度延伸。延伸特征结构60可为任何类型的环、挂钩、 转环等,配置以附接到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或到附接到 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的一些类型拉取装置,以提供安全地 与有效地放出直立电缆14(1)、14(2)、14(3)。

图7A为拉取装置组件62的细节图,所述拉取装置组件62可附接到直立 电缆14的端部以促进将直立电缆14从放线卷筒18延伸。使用延伸特征结构 60,拉取装置组件62附接到直立电缆14。拉取装置组件62可围绕第二多光 纤连接器32、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的靴罩及直立电缆14的部分。拉取装置 组件62具有转环端部64与体66。体66可围绕和/或支持第二多光纤连接器 32。允许转环端部64自由及独立地旋转体66,且因此旋转第二多光纤连接器 32与直立电缆14。转环端部64包含孔,延伸特征结构60通过所述孔插入。 当使用附接到引导件58的端部的拉取环68与附接到转环端部64的延伸特征 结构60拉取特别是在导管中的直立电缆14穿过MDU10时,允许转环端部64 独立地从拉取装置组件62的剩余部分旋转。所述独立旋转消除直立电缆14 与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的扭转。以这种方式,当拉取特别是在导管中的引导 件58穿过MDU10时,引导件58、延伸特征结构60与转环端部64减少或可 消除直立电缆14和/或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上的任何感应的额外扭转应力。

再次参考图7,取决于邻接分配层24、26、28之间的距离预置距离“Y” 到某一值。作为例子,距离“Y”可设置为10英尺、12英尺、14英尺、15英 尺等。以这种方式,当拉取引导件58穿过MDU10时,放出直立电缆14(1)、 14(2)、14(3)中的每一个到一点,所述点将大体上与MDU10的每一分别的分 配层24、26、28对准。由于距离“Y”的预置或相反的任何直立电缆14备用 部分可储存在分别的放线卷筒18(1)、18(2)、18(3)上和/或松散地在插线面 板外壳20和/或备用部分外壳(未图示在图7中)中。此外,备用部分可松散 地储存在放线卷筒18(1)、18(2)、18(3)和/或在分配层24、26、28的一或多 个处的FDT29上。每一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可随后连接 到分别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可拆卸地安装在位 于分别的分配层24、26、28处的FDT29中。此外,附接到分别的直立电缆 14(1)、14(2)、14(3)的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30(3)可连接到分 别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可拆卸地安装在插线面 板外壳20中。

图8为根据示范性实施方式图示从放线卷筒18(1)、18(2)、18(3)安装多 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14(1)、14(2)、14(3)到FDT29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 放线卷筒18(1)、18(2)、18(3)位于较低层22处,所述FDT29位于较高层24、 26、28处。放线卷筒14(1)、14(2)、14(3)定位在较低层22中(步骤1000)。 可选地,拉取装置组件62可附接到每一直立电缆14(1)、14(2)、14(3)的端 部(步骤1002)。提供具有延伸特征结构60的引导件58,所述延伸特征结构 60沿引导件58的长度位于预置距离“Y”处(步骤1004)。延伸特征结构60 附接到每一直立电缆14(1)、14(2)、14(3)的端部,如果提供拉取装置组件62, 则特别附接到每一拉取装置组件62(步骤1006)。拉取绳通过拉取环68附接 到引导件58的端部(步骤1008),并且使用拉取绳拉取引导件58到以上升顺 序的MDU10的分配层24、26、28,从而从分别的放线卷筒18(1)、18(2)、18(3) 放出直立电缆14(1)、14(2)、14(3)(步骤1010)。在以上升顺序的每一连续 的分配层24、26、28处,接入引导件58并且延伸针对所述分配层24、26、 28适当的直立电缆14(1)、14(2)、14(3)。适当的直立电缆14(1)、14(2)、 14(3)从延伸特征结构60与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断开到分 配层24、26、28处的FDT29中的分别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步骤1012)。 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30(3)可连接到位于插线面板外壳20中的 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步骤1014)。直立电缆14备用部分可储存在分配层24、 26、28处的FDT29中和/或在放线卷筒18(1)、18(2)、18(3)中(步骤1016)。 放线卷筒18(1)、18(2)、18(3)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插线面板外壳20中。

图9为具有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14(1)、14(2)、14(3)的示范性预连接 化直立安装组件70的正视图的示意图,所述预连接化直立电缆14(1)、14(2)、 14(3)使用拉取环68从位于MDU10的分别的分配层24、26、28处的放线卷筒 18(1)、18(2)、18(3)的每一个延伸。直立电缆14(1)、14(2)、14(3)可通过 使用具有延伸特征结构60的引导件58放出,所述延伸特征结构60沿引导件 58的长度以距离“Z”附接到预置位置处的引导件58。延伸特征结构60可为 任何类型的环、挂钩、转环等,配置以附接到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 30(3),或到附接到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30(3)的拉取装置的一 些类型,以提供安全地与有效地放出直立电缆14(1)、14(2)、14(3)。以上参 考图7A描述的拉取装置组件66可附接到直立电缆14(1)、14(2)、14(3)的端 部以促进从放线卷筒18(1)、18(2)、18(3)延伸直立电缆14(1)、14(2)、14(3)。

预置距离“Z”到一值,如非限制性实例,6英寸以允许在以下降顺序的 每一连续分配层24、26、28处接入引导件58以附接延伸特征结构60到特别 的直立电缆14(1)、14(2)、14(3)。换言之,针对最高分配层28的直立电缆 14(3)首先附接到引导件。随后针对接下来较低分配层26的直立电缆14(2)附 接到引导件58。随后针对接下来较低分配层24的直立电缆14(1)附接到引导 件58。引导件58延伸到较低层22。任何直立电缆14备用部分可储存在分别 的放线卷筒18(1)、18(2)、18(3)上和/或松散储存在分配层24、26、28处的 FDT29和/或备用部分外壳(未图示在图9中)中。此外,备用部分可储存在 插线面板外壳20中。每一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可连接到 分别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可拆卸地安装在位于 分别的分配层24、26、28处的FDT29中。此外,附接到分别的直立电缆14(1)、 14(2)、14(3)的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30(3)可连接到分别的多光 纤适配器组件34,所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可拆卸地安装在插线面板外壳20 中。

图10为根据示范性实施方式图示从放线卷筒18(1)、18(2)、18(3)安装 多个预连接化直立电缆14(1)、14(2)、14(3)到插线面板外壳20的方法的流 程图,所述放线卷筒18(1)、18(2)、18(3)位于MDU10的分配层24、26、28 处。放线卷筒14(1)、14(2)、14(3)各自定位在分别的分配层24、26、28处 (步骤2000)。可选地,拉取装置组件62可附接到每一直立电缆14(1)、14(2)、 14(3)的端部(步骤2002)。提供具有延伸特征结构60的引导件58,所述延伸 特征结构60沿引导件58的长度位于预置距离“Z”处(步骤2004)。拉取绳 附接到引导件58的端部处的拉取环68(步骤2006)。延伸特征结构60的一个 从位于MDU10中的最高分配层28处的放线卷筒18(3)附接到直立电缆14(3), 所述一个延伸特征结构60可为最靠近拉取环68的第一延伸特征结构60(步 骤2008)。引导件58延伸到以下降顺序的接下来随后的分配层26、24(步骤 2010)。在接下来随后的分配层26、24处,接入引导件58并且接下来延伸特 征结构60附接到直立电缆14(2)、14(3)的端部(步骤2012)。引导件58延伸 到分配层与以相同方式附接的直立电缆。引导件58延伸到较低层22(步骤 2014)。直立电缆14(1)、14(2)、14(3)从引导件58断开,并且每一第一多光 纤连接器连接器30(1)、30(2)、30(3)连接到插线面板20外壳中的多光纤适 配器组件34(步骤2016)。每一第二多光纤连接器32(1)、32(2)、32(3)连接 到位于分配层24、26、28处的FDT29中的分别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步 骤2018)。直立电缆14备用部分可储存在分配层24、26、28处的FDT29中 和/或在放线卷筒18(1)、18(2)、18(3)中(步骤2020)。放线卷筒18(1)、18(2)、 18(3)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FDT29中。备用部分也可储存在插线面板外壳20 中。

现在参考图11、图11A、图11B、图11C、图11D、图11E、图18、图19 与图20,图示本地会聚点的实施方式。本地会聚面板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具 有内部。适配器面板将内部分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 装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的内部中。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 拆卸地安装到内部面板。光学元件可为分路器模块、接合固定器、路由引导、 分叉装置、带扇出体、波分复用器和/或粗波分复用器。

适配器面板包含第一侧与第二侧及连接场。连接场支持多光纤适配器与连 接、单一光纤适配器与连接以及直通适配器与连接中的一或多个。或第一侧或 第二侧可为馈线侧或分配侧。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可支持馈线侧光纤或分配侧 光纤。

至少一个枢轴点允许适配器面板摆动以取决于适配器面板的定位提供对 第一侧及第二侧的接入。可存在两个枢轴点,一个枢轴点定位于内部的顶部处 且一个枢轴点定位于内部的底部处。内部面板可为多个内部面板,其中多个内 部面板中的每一个为可互换的。内部面板为平坦面板或成角面板。

进一步地,用于光纤网络的本地会聚点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内部。适 配器面板将内部分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 一部分中的内部中且具有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第一内部面 板。第二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部分中的内部中且具有至少一个光学元 件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第二内部面板。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来自包含以下的群 组:分路器模块、接合固定器、路由引导、分叉装置、带扇出体、波分复用器 及粗波分复用器。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为支持任何类型的分路器的分路器模 块,如非限制实例,1X2、1X4、1X8、1X16、1X32、1X64等。进一步地,光学 元件可为至少五个分路器模块,每一所述分路器模块具有1X32分路器。一些 光学元件可为至少10个分路器。

包括一种用于配置本地会聚点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内部 的外壳,可摆动适配器面板将内部分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将第一内部面 板可拆卸地安装到第一部分中;以及将光学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第一内部面板 上。方法也可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二内部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到第二部分中。第 一内部面板及第二内部面板为可互换的。

现参考图11,存在用于与MDU10中的光纤网络一起使用的示范性LCP40 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LCP40包含具有门74的外壳72,所述门74铰链地 附接到外壳72。门74关闭以限制和/或禁止接入外壳72的内部76及安装在 所述内部76中的元件,且所述门74打开以允许接入内部76及安装在所述内 部76中的元件。可摆动适配器面板78安装在内部76中。适配器面板78具有 第一侧80(在图11中不可见)及第二侧82以提供在馈线侧与分配侧之间的 光纤83、85的连接。枢转或铰链点可朝向LCP40的后部。一或多个枢转止档 件96可定位在LCP40中。两对枢转止档件96,一对在左边处(顶部及底部) 且一对在右边处(顶部及底部)可定位在LCP40中。定位在内部76的顶部及 底部处的枢转止档件96允许适配器面板摆动以取决于适配器面板78的定位提 供到第一侧80或第二侧82的接入。此外,适配器面板在一或多个位置中可锁 定。适配器面板78将内部76分裂为第一部分84及第二部分86。LCP40为灵 活的,以使得第一部分84或第二部分86或第一部分84及第二部分86可配置 以支持馈线侧光纤83管理和/或连接,和/或分配侧光纤85管理和/或连接。

适配器面板78具有连接场88,所述连接场88支持多光纤适配器与连接、 单一光纤适配器与连接以及直通适配器与连接。在图11中,馈线电缆42图示 为在底部处进入LCP40到第一部分84中并连接到接合托盘92。馈线电缆42 的继续部分42(1)从第二侧86的底部延伸以进一步提供从服务供应商到MDU 10的其他区域的光学连接,包括到另一LCP和/或到其他MDU的和/或设施。 分配电缆36从第一部分84的顶部延伸。分配电缆36光学地连接到一或多个 直立电缆14,所述直立电缆14可穿过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进入插线面板壳 体20中。一或多个分路器94也可安装在LCP40中以将由馈线电缆42运载的 光学信号分裂为用于分配的多个光学信号。光纤路由引导98及光纤管理引导 100也可安装在第一部分84和/或第二部分86中。

图11A、图11B、图11C、图11D及图11E为LCP40的正面透视分解图的 示意图,图示内部面板102(1)、102(2)、102(3)、102(4)、102(5)、102(6)、 102(7),所述内部面板102(1)、102(2)、102(3)、102(4)、102(5)、102(6)、 102(7)可用于LCP40中。内部面板102(1)、102(2)、102(3)、102(4)、102(5)、 102(6)、102(7)为可互换的且允许LCP40外壳72在工厂处或在场中容易地被 重新配置。这样允许外壳72被配置及重新配置以支持多个应用及改变的用户 情况。以这种方式,内部面板102(1)、102(2)、102(3)、102(4)、102(5)、 102(6)、102(7)可支持(而不限于)光纤拼接、多个分路器形状因数、电缆入 口及LCP40的其他各种修改或布置。此外,内部面板102(1)、102(2)、102(3)、 102(4)、102(5)、102(6)、102(7)可使用任何类型的紧固件104(例如(而不 限于)允许可拆卸地附接的螺丝、闩扣等)安装在内部76的第一部分84或第 二部分86中的一个部分上。

就这一点而言,图11A与图11D图示可拆卸地可安装到第一部分84中的 内部76中的外壳72的内部面板102(1)、102(4)、102(5),所述内部面板 102(1)、102(4)、102(5)配置以支持具有接合托盘92及光纤管理引导100的 光纤拼接。内部面板102(1)为成角面板,而内部面板102(4)、102(5)为平坦 面板。图11B与图11E图示可拆卸地可安装到第二部分86中的内部76中的外 壳72的内部面板102(2)、102(6)、102(7),所述内部面板102(2)、102(6)、 102(7)配置以支持具有分路器94及光纤管理引导100的光纤分路。内部面板 102(2)为成角面板,而内部面板102(6)、102(7)为平坦面板。图11C图示可 拆卸地可安装到第二部分86中的内部76中的外壳72的内部面板102(2),所 述内部面板102(2)配置以支持具有接合托盘92及光纤管理引导100的光纤拼 接。类似的,虽然未图示,但可拆卸地可安装到第一部分84中的内部76中的 外壳72的内部面板102可配置以支持具有分路器94及光纤管理引导100的光 纤分路。此外或另外,内部面板102可配置以支持任何类型的功能或元件,如 实例(而不限于)分叉装置、带扇出体、波分多路复用、粗波分多路复用及其 他。

LCP40提供较小形状因数而允许用于分配光学服务到MDU10的高密度的 光纤连接。此外,LCP40允许用馈线及分配电缆及多个分路器的各种选择, 包括(而不限于)至少五个1X32分路器。此外,分路器模块可支持任何类型 的分路器,如非限制实例,1X2、1X4、1X8、1X16、1X32、1X64等。LCP40 也可用作提供1X1输入到输出连接的分界点。

图12为具有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与可拆卸地安装在示范性插线面板外壳 20中的多个放线卷筒18的所述示范性插线面板外壳20的正面正视图的示意 图。插线面板外壳20具有铰链地附接到所述插线面板外壳20的门106。门106 关闭以限制和/或禁止接入插线面板外壳20的内部107及安装在所述内部107 中的元件,且所述门106打开以允许接入内部107及安装在所述内部107中的 元件。在图12中,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及多个放线卷筒18(1)、18(2)、18(3)、 18(4)图示安装在内部107中。直立电缆14(1)、14(2)、14(2)、14(2)图示为 已从放线卷筒18(1)、18(2)、18(3)、18(4)中放出,所述放线卷筒18(1)、18(2)、 18(3)、18(4)现用以储存直立电缆14(1)、14(2)、14(2)、14(2)备用部分。 在图12中,放线卷筒18(1)、18(2)、18(3)、18(4)图示处于折叠状态下。放 线卷筒18(1)、18(2)、18(3)、18(4)图示为可折叠的,正被折叠到允许储存 在插线面板外壳20中的较小形状因数。第一多光纤连接器30(1)、30(2)、 30(3)、30(4)路由及连接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的一个侧。分配电缆36连接 到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的另外的端部并从插线面板外壳20的底部延伸。安装 孔108允许插线面板外壳20为壁装式。

图13为具有放线卷筒18与适配器模块组件110的FDT129的正面透视图 的示意图,所述适配器模块组件110具有适配器模块112与可拆卸地安装在所 述适配器模块组件110中的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在图13中描绘的实施方式 中,FDT129配置以待与导管113一致地安装及由所述导管113支持,且所述 FDT129可安装在一或多个分配层24、26、28处,所述导管113运载直立电 缆14。FDT129具有外壳114,所述外壳114具有铰链地附接到所述外壳114 的门116。门116关闭以限制和/或禁止接入FDT129的内部118及安装在所 述内部118中的元件,且所述门116打开以允许接入内部118及安装在所述内 部118中的元件。在图13中,适配器模块组件110图示为安装到内部118中 的门116。适配器模块组件110包含连接器面板120,适配器模块112及多光 纤适配器组件34附接到所述连接器面板120。多光纤适配器组件34具有多光 纤适配器122及多个单一光纤适配器124。以这种方式,适配器模块组件110 可接收直立电缆14并将所述直立电缆14连接到入户电缆44,所述入户电缆 44延伸到位于分配层24、26、28上的用户房屋48。

除适配器模块组件110之外,用以路由并管理光纤电缆的路由引导126 安装到内部118中的门116。门116具有凸缘128,所述凸缘128具有工具锁 定机构130及衬垫锁定孔132。外壳114上的凸缘134具有工具锁定接收器136 及衬垫锁定孔138,当门116关闭以提供锁定FDT129时,所述工具锁定接收 器136及所述衬垫锁定孔138与工具锁定机构130及衬垫锁定孔132紧密配合。 直立电缆14图示为已从放线卷筒18放出,所述放线卷筒18现用于储存直立 电缆14备用部分。图示放线卷筒18在折叠状态下为允许储存在FDT129中的 较小形状因子。

图14为示范性FDT229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所述示范性FDT229具 有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示范性FDT229中的放线卷筒18及枢转地安装在所述 示范性FDT229中的适配器模块组件210。FDT229具有外壳214,且所述FDT 229可位于一或多个分配层24、26、28处,所述外壳214具有铰链地附接到 所述外壳214的门216。门216关闭以限制和/或禁止接入FDT229的内部218 及安装在所述内部218中的元件,且所述门216打开以允许接入内部218及安 装在所述内部218中的元件。适配器模块组件210具有摇架236,所述摇架236 用于可拆卸地持有一或多个适配器模块112。摇架236具有用于储存入户电缆 44的备用部分的备用部分储存区域238,所述入户电缆44延伸到位于分配层 24、26、28处的用户房屋48。连接到摇架并从所述摇架延伸的路由引导240 提供FDT229中的入户电缆44路由及管理。一或多个安装耳142从外壳214 延伸,从而允许外壳214待安装到分配层24、26、28处的壁,例如壁橱中。 门216具有凸缘228,所述凸缘228具有工具锁定机构130及衬垫锁定孔132。 外壳214上的凸缘234具有工具锁定接收器136及衬垫锁定孔138,当门116 关闭以提供锁定FDT229时,所述工具锁定接收器136及所述衬垫锁定孔138 与工具锁定机构130及衬垫锁定孔132紧密配合。直立电缆14图示为已从放 线卷筒18放出,所述放线卷筒18现用于储存直立电缆14备用部分。放线卷 筒18图示为可折叠的,正折叠到允许储存在FDT229中的较小形状因数。

图15为具有适配器模块组件210的FDT229的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所 述适配器模块组件210枢转到开口位置。适配器模块组件210具有枢转组件 144,所述枢转组件144连接到外壳214的底部。在图15中,枢转组件144 图示为摇架支架146及摇架铰链148。然而,枢转组件144可为允许适配器模 块组件210枢转的任何的机械的或结构的设计。密封特征结构150允许直立电 缆14及入户电缆44进入外壳214而保持FDT229处于环境密封条件下。一或 多个应变消除支架152提供用于FDT229中的直立电缆14与入户电缆44的应 变消除。

图16及图17图示具有腔室壁232的转换箱230,所述腔室壁232将转换 箱的内部分开为干腔室234及湿腔室236。光纤电缆(例如直立电缆14)可进 入转换箱230到湿腔室236中。直立电缆14可前载到槽238中。开槽的泡沫 密封件240可提供于槽238中。当密封件240提供抵御外来颗粒进入的保护时, 所述密封件240可能不提供水密密封。直立电缆14形成到湿腔室中的滴水环 240中以使得任何进入转换箱230的水限制到湿腔室236。直立电缆14延伸到 光学元件,例如安装在干腔室234中的连接器30、适配器组件34及电缆卷18。

现在参考图18,图示了LCP40外壳72的背部242。安装支架244通过紧 固件246附接到背部242,所述紧固件246穿过安装支架244插入到背部242 中的安装孔248中。安装支架244具有用于使用安装支架244安装外壳72到 结构(未图示)的安装槽250。

参考图19,图示外壳72具有安装支架252。安装支架252可类似于图示 于图18中的安装支架244,除了安装支架252的至少一个可具有挂钩延伸件 254,所述挂钩延伸件254允许安装支架252附接到通道256。通道256可附 接到结构(未图示)以使用通道256及安装支架252将外壳72安装到结构。 虽然图18及图19图示LCP40外壳72的安装,如描述的支架244及252的安 装可用于安装任何外壳,包括(而不限于)转换箱、光纤分配终端(FDT)29 或插线面板外壳20。虽然未图示,但侧安装支架可用于以壁装式配置、机架 安装式配置或支柱安装式配置来安装外壳。

参考图20,图示了本地会聚点40’的实施方式。LCP具有基底260及可 拆卸盖262。当盖262定位在基底260上,基底260及盖262界定内部264。 当盖未定位到基底260,光学元件266安装在内部264中且为可接入的。光学 元件266可包括(而不限于):分路器模块、接合固定器、路由引导、分叉装 置、带扇出体、波分复用器及粗波分复用器中的一或多个。

受益于前述描述和相关联附图中所呈现的教示,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 人员将想到本文中所阐述的许多修改和其它实施方式。因此,应理解,所述描 述与权利要求书并不限于所揭示的特定实施方式,并且修改和其他实施方式意 欲包括于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内。意欲实施方式涵盖实施方式的修改与变 化,只要实施方式的修改与变化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与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等 效物的范畴内即可。虽然在本文中使用特定术语,但特定术语仅用于一般的和 描述性的意义,而非用于限制的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