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纸币处理装置以及该纸币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交接单元

纸币处理装置以及该纸币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交接单元

摘要

纸币处理装置具有:保护纸币的金库(第二单元的壳体);在金库的外部设置的第一搬送通道;和在金库的内部设置的第二搬送通道,金库具备供纸币通过的一个以上的开口部。交接单元以能够自如装卸的方式设置在开口部的内部,交接单元具备用于在第一搬送通道和第二搬送通道之间交接纸币的交接搬送机构、和检测纸币的残留的残留传感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292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57214.7

  • 发明设计人 古市雅树;

    申请日2011-12-06

  • 分类号G07D9/00(20060101);G07D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4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25

    授权

    授权

  • 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7D9/00 申请日:2011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纸币的纸币处理装置以及该纸币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交接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纸币处理装置,例如有主要在金融机构中使用的自动交易装置(ATM)和现 金取款机、窗口装置、货币兑换机、以及主要在流通机构中使用的现金出纳机等。

一般纸币处理装置构成为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单元(参照日本特开 2000-172946号公报)。作为多个单元,例如有鉴别并区分纸币的单元(下面,称为“第 一单元”)和保管纸币的单元(下面,称为“第二单元”)等。

第一单元构成为具备:用于将纸币P收取到装置内或将纸币P排出到装置外的纸 币进出款部;对纸币进行鉴别的鉴别部;供纸币行走的搬送通道(下面,称为“第一 搬送通道”);以及沿第一搬送通道搬送纸币的搬送机构(下面,称为“第一搬送机构”) 等。

另一方面,第二单元构成为具备:在内部收纳纸币的一个以上的盒子;供纸币行 走的搬送通道(下面,称为“第二搬送通道”);以及沿第二搬送通道搬送纸币的搬送 机构(下面,称为“第二搬送机构”)等。

此外,第二单元具备:盒子、第二搬送通道、以及覆盖第二搬送通道的周围的壳 体。第二单元的壳体覆盖盒子的周围,由此作为保护在盒子内部收纳的纸币的金库而 发挥功能。

为了保护在盒子内部收纳的纸币,第二单元的壳体需要制造得坚固。因此,第二 单元的壳体由金属材料或混凝土等强度高的材料构成。并且,第二单元的壳体设计成 板材的厚度在预定值以上。虽然在日本没有特别规定其板材的厚度,但在海外根据每 个国家和地区而对应若干种规格,例如像40mm、80mm等那样,例如数十mm地规 定成多种厚度。

在第二单元的壳体,在第一单元的第一搬送通道与第二单元的第二搬送通道之间 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开口部。开口部作为连接第一单元的第一搬送通道和第二单元的第 二搬送通道的搬送通道而发挥功能。另外,开口部的进深方向的长度(第一搬送通道 和第二搬送通道间的距离)与第二单元的壳体(金库)的板材的厚度相同,随着壳体 的板材的厚度而变化。

在所述结构中,纸币处理装置在运用时,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进行纸币的 交接。然而,在纸币处理装置中,如果作为金库的第二单元的壳体的板材的厚度过厚, 则存在纸币在开口部的内部停止的情况。例如,如果纸币处理装置在纸币的搬送中发 生某种错误,则第一单元的第一搬送机构和第二单元的第二搬送机构就会停止。这时, 如果纸币正在开口部的内部行走,则纸币处理装置成为纸币在开口部的内部停止的状 态。第二单元的壳体的板材的厚度越厚,该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在纸币处理装 置中,当纸币在开口部的内部停止的情况下,如果在该状态下将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 从纸币处理装置的壳体中拉出,则有可能使纸币破损。

因此,在纸币处理装置中,在作为金库的第二单元的壳体的板材的厚度过厚的情 况(至少厚至纸币有可能在开口部的内部停止的程度的情况)下,在制造时,在开口 部的内部追加设置用于在第一单元的第一搬送通道和第二单元的第二搬送通道之间 交接纸币的搬送机构(下面,称为“交接搬送机构”)和检测纸币的残留的传感器(下 面,称为“残留传感器”)等。

在纸币处理装置中,通过在开口部的内部追加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 来利用残留传感器监视在开口部的内部纸币是否有残留,并且利用交接搬送机构将纸 币向下游侧搬送。由此,纸币处理装置能够以纸币不会残留在开口部的内部的方式搬 送纸币。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金库(第二单元的壳体)的板材的厚度根据每 个国家和地区对应若干种规格而发生变动,因此,为了与板材的厚度不同各金库对应 地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而花费了劳力和时间。

例如,在纸币处理装置的制造工厂中,面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币处理装置在混 合于同一生产线的状态下被搬送并制造。因此,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的设置作 业人员需要预先准备与各金库对应的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针对每个金库,在 不与其它金库用的部件弄错的情况下设置到金库的开口部。处理的部件数量越多,弄 错部件的情况就越容易发生。因此,设置作业人员需要一边注意不要发生弄错部件的 情况一边制造纸币处理装置。而且,由于各金库的板材的厚度不同,因此残留传感器 的设置位置在每个金库中是不同的。因此,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为了与板材的 厚度不同的各金库对应地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而花费了 劳力和时间。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币处理装置以及该纸 币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交接单元,其能够减少与板材的厚度不同的各金库对应地在金库 的开口部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所需的劳力和时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处理纸币的纸币处理装置,其具备:金库,其保护纸币;第 一搬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金库的外部;以及第二搬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金库的内 部,所述金库具备:一个以上的开口部,其供所述纸币通过;以及交接单元,所述交 接单元以能够自如装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内部,所述交接单元具备用于在所 述第一搬送通道和所述第二搬送通道之间交接所述纸币的交接搬送机构、和检测所述 纸币的残留的残留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作为交接单元而构成为一体。在该 纸币处理装置中,仅通过将该交接单元设置在金库的开口部的内部,就能够将交接搬 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设置在金库的开口部的内部。而且,该纸币处理装置的部件数量 减少,因此还能够抑制部件的弄错的发生。因此,在该纸币处理装置中,能够减少与 板材的厚度不同的各金库对应地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的 劳力和时间。另外,开口部的进深方向的长度(第一搬送通道和第二搬送通道之间的 距离)与金库的板材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是在该开口部设置的交接单元为与各金库的 开口部对应的尺寸。

在本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装置侧连接器,其与所述交接单元的所述残留 传感器的传感器侧连接器连接;连接器连接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传感器侧连接器与所 述装置侧连接器的连接;第一搬送机构,其沿所述第一搬送通道搬送所述纸币;第二 搬送机构,其沿所述第二搬送通道搬送所述纸币;以及搬送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 搬送机构、所述第二搬送机构和所述交接单元的所述交接搬送机构的动作,在所述连 接器连接检测部检测到了所述传感器侧连接器与所述装置侧连接器的连接的情况下, 该搬送控制部将该纸币处理装置的当前状态视为所述交接单元的设置状态,对所述第 一搬送机构、所述第二搬送机构和所述交接单元的所述交接搬送机构进行所述交接单 元的设置状态时的动作控制。

在本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存储部,在运用开始前,壳体厚度信息和动作参 数信息被存储于所述存储部,所述壳体厚度信息是表示所述金库的板材的厚度的信 息,所述动作参数信息是规定检测用时间的信息,所述检测用时间用于检测所述纸币 在所述交接单元内部的搬送错误的发生,所述搬送控制部进行这样的动作:在运用开 始前,在判定该纸币处理装置的当前状态为所述交接单元的设置状态的情况下,根据 所述动作参数信息来确定与所述壳体厚度信息对应的所述检测用时间,在运用时,使 用所述确定的检测用时间来监视所述纸币在所述交接单元的内部的搬送错误的发生。

在本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搬送时间测量部,其测量通过所述金库的所述 开口部的所述纸币的、在预定的两地点间的搬送时间;以及搬送时间比较部,其将由 所述搬送时间测量部测定出的所述纸币的所述搬送时间与预定的阈值时间进行比较, 即使在所述连接器连接检测部未检测到所述传感器侧连接器与所述装置侧连接器的 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由所述搬送时间比较部进行的比较,在所述纸币的所述搬送时间 在所述阈值时间以上时,所述搬送控制部将该纸币处理装置的当前状态视为所述交接 单元的设置状态,对所述第一搬送机构、所述第二搬送机构和所述交接单元的所述交 接搬送机构进行所述交接单元的设置状态时的动作控制。

在本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搬送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搬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搬送机 构搬送多张纸币,所述搬送时间测量部测量通过所述金库的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多张纸 币的所述搬送时间,所述搬送时间比较部将由所述搬送时间测量部测量出的所述多张 纸币的所述搬送时间的平均值与所述阈值时间进行比较。

在本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搬送控制部对所述第一搬送机构、所述第二搬送机 构和所述交接单元的所述交接搬送机构以下述方式进行动作控制:通过所述金库的所 述开口部的所述纸币的搬送速度比其它区间的搬送速度慢。

在本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通知部,在存在所述交接单元相对于该纸币处理 装置的设置登记作业的遗漏的情况、或者存在所述传感器侧连接器与所述装置侧连接 器的连接作业的遗漏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该纸币处理装置的维修员。

在本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金库的所述 开口部的周围,并通过与所述交接单元的所述交接搬送机构卡合而对该交接搬送机构 提供驱动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种交接单元,其设置在开口部的内部,所述开口部设置在 纸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的金库,所述纸币处理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金库的外部的搬送通 道作为第一搬送通道、并具备设置在所述金库的内部的搬送通道作为第二搬送通道, 所述交接单元具备:交接搬送通道,其在所述第一搬送通道和所述第二搬送通道之间 交接纸币;交接搬送机构,其沿所述交接搬送通道搬送所述纸币;残留传感器,其检 测所述纸币在所述交接搬送通道的残留;以及壳体,其内置有所述交接搬送通道、所 述交接搬送机构和所述残留传感器,而且所述壳体以相对于所述纸币处理装置的所述 开口部能够自如装卸的尺寸形成。

在所述交接单元中,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构成为一体,能够使用于第一方 式的纸币处理装置。另外,优选的是交接单元为与各金库的开口部对应的尺寸。

在第二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交接搬送机构通过与设置在所述纸币处理装置的 驱动机构卡合而获得驱动力,从而搬送所述纸币。

在第二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残留传感器具备传感器侧连接器,所述传感器侧 连接器具备:第一线,其将所述残留传感器对所述纸币的检测信号输出到纸币残留检 测部,所述纸币残留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纸币处理装置并检测所述纸币在所述交接搬送 通道的残留;以及第二线,其在所述传感器侧连接器与在所述纸币处理装置设置的装 置侧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使连接检测用的电流流过连接器连接检测部,所述连接器 连接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纸币处理装置并检测该传感器侧连接器与该装置侧连接器的 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纸币处理装置,其减少与板材的厚度不同的各金库 对应地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的劳力和时间。

并且,根据第二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交接单元,其使用于第一发明的纸币处理装 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A为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交接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3B为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交接单元的结构的另一个图。

图4为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交接单元的残留传感器周围的结构的框图。

图5为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交接单元的残留传感器周围的结构的另一个 图。

图6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

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2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各图不过是以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程度概略性地进行示出的。因此,实施方 式不只限定于图示例。并且,在各图中,对于相通的结构要素和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 同一标号,并省略它们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意图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的“为了 与板材的厚度不同的各金库对应地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 而花费了劳力和时间”这一课题。(删除?)本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构成为,仅 通过将交接单元设置在金库的开口部的内部,来将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设置在 金库的开口部的内部。

但是,本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意图不仅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纸币处理装 置的课题,而且还在于像在“纸币处理装置的特征”的章节所说明的那样,解决下面的 追加课题1~追加课题3。

(追加课题1)

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设置作业人员需要进行后述的“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 登记作业”。

关于纸币处理装置,在设置有交接搬送机构的情况和未设置有交接搬送机构的情 况下,第一搬送机构和第二搬送机构的搬送距离变化。因此,在设置有交接搬送机构 的情况和未设置有交接搬送机构的情况下,纸币处理装置需要变更第一搬送机构和第 二搬送机构的控制。

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不具有自动检测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的检测机构。因此,当 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了交接搬送机构情况下,设置作业人员需要进行将表示交接搬送 机构处于设置状态的信息(下面,称为“交接搬送机构设置信息”)登记到纸币处理装 置的作业(下面,称为“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登记作业”)。因此,在以往的纸币处理 装置中,设置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登记作业。

(追加课题2)

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在遗漏了“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登记作业”的情况下, 有时会发生纸币的搬送错误。

例如,即便设置作业人员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了交接搬送机构,也存在忘记交接 搬送机构的设置登记作业的情况。由此,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存在交接搬送机 构的设置登记作业遗漏的情况。

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假设,在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登记作业被遗漏的情况 下,由于设置了交接搬送机构,第一搬送机构和第二搬送机构的搬送距离发生了变化, 但第一搬送机构和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不会变更。因此,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发生纸币的搬送错误(例如,堵塞、预定搬送区间中的预定时间 内的未到达错误、纸币被收纳到不同面值的盒子等现象)。

当发生纸币的搬送错误时,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成为停止运用状态。这时,维修 员必须到现场调查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并消除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因此,在以往 的纸币处理装置中,在该情况下,将调查并消除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的负担强加于维 修员,并且停止运用状态持续较长时间,运用效率低下。

(追加课题3)

假设,在假想了将自动检测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的检测机构附加于以往的纸币处 理装置的情况下,在假想的结构的纸币处理装置中,当“检测机构的安装作业”被遗漏 时,存在发生纸币的搬送错误的可能性。

例如,这里,假想为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中附加自动检测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 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然而,在假想的结构的纸币处理装置中,在检测机构的安装作业 (例如,检测机构的连接器的连接作业等)被遗漏的情况下,与上述的追加课题2 一样,由于设置了交接搬送机构,第一搬送机构和第二搬送机构的搬送距离发生了变 化,但第一搬送机构和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没有变更。因此,认为假想的结构的纸币 处理装置中会发生纸币的搬送错误。

当发生纸币的搬送错误时,维修员必须到现场调查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并消除 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因此,假想的结构的纸币处理装置被认为是,在这种情况下, 将调查并消除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的负担强加于维修员,并且停止运用状态持续较长 时间,运用效率低下。

<纸币处理装置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和图 2为分别示出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1的纸 币处理装置1的外观。图2示出纸币处理装置1的内部结构。

作为纸币处理装置1,例如有主要在金融机构中使用的自动交易装置(ATM)和 现金取款机、窗口装置、货币兑换机、以及主要在流通机构中使用的现金出纳机等。 这里,纸币处理装置1构成为自动交易装置(ATM)并假想在金融机构中使用的情况 来进行说明。下面,将纸币处理装置1称为“ATM1”。

如图1所示,ATM1在壳体的表面具有摄像机11、显示操作部12、扬声器13、 卡插入口14以及纸币进出款口15。

摄像机11是拍摄ATM1的操作者的图像的结构要素。

显示操作部12是显示各种信息、受理操作者的操作的结构要素。这里,对显示 操作部12作为由触摸面板构成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但是,显示操作部12也可以是 使显示器等显示部和数字键等输入部组合而成的结构。

扬声器13是发出操作音、警报音或通知声音等的结构要素。

卡插入口14是插入现金卡和转账卡(振込カード)等顾客所持的卡片的部位。

纸币进出款口15是放入和排出纸币P(参照图3B)的部位。

此外,如图2所示,ATM1在壳体内部具有控制部2、存储部3以及纸币单元20。

控制部2是控制ATM1的动作的功能构件。控制部2包括搬送控制部2a、连接 器连接检测部2b、纸币残留检测部2c以及壳体厚度设定部2d。

搬送控制部2a是对纸币P的搬送、鉴别、保管等动作所涉及的各结构要素(具 体地说,分别为后述的纸币进出款部31、鉴别部32、临时保留部33、搬送机构37、 47、57以及盒子41)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构件。由各种传感器SN(例如,图2 所示的搬送传感器SN1、SN2、和图4所示的装置上部的传感器类SNU、装置下部的 传感器类SNL等)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搬送控制部2a。搬送控制部2a根据输入的检 测信号而使各部分的电动机MO(例如,图4所示的交接单元用电动机MO50、装置 上部的电动机MOU、装置下部的电动机MOL等)驱动。

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是检测后述的残留传感器SNR的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参 照图4和图5)与装置侧连接器CNb(参照图4和图5)的连接的功能构件。

纸币残留检测部2c是检测残留在后述的交接单元50的搬送通道56的内部的纸 币P的功能单元。

壳体厚度设定部2d是对表示后述的第二单元40的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的 信息进行设定的功能构件。

存储部3是存储各种信息和程序的存储构件。在存储部3例如存储有设定信息 3a、壳体厚度信息3b、动作参数信息3c等信息。

设定信息3a是表示与ATM1的动作相关的各种设定的信息。作为设定信息3a 例如有表示后述的交接单元50处于设置状态的信息(下面,称为“交接单元设置信 息”)、以及表示后述的残留传感器SNR的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参照图4和图5) 与装置侧连接器CNb(参照图4和图5)处于连接状态的信息(下面,称为“连接器 连接信息”)等。

壳体厚度信息3b是表示后述的第二单元40的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的信息。 壳体厚度信息3b例如可以是用“mm”等单位来表示具体的厚度的数值信息,或者例如 在用脉冲数来计数纸币P的搬送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用于将脉冲数换算成厚度的 数值的换算信息。壳体厚度信息3b在第二单元40的设计时确定。

动作参数信息3c是规定后述的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的信息。另外,在本 实施方式1中,动作参数信息3c包括规定时间(下面,称为“检测用时间”)的信息, 其中所述时间为用于检测纸币P的搬送错误(例如,堵塞、预定搬送区间中的预定时 间内的未到达错误等)的发生的阈值。对于“检测用时间”在“纸币处理装置的动作”的 章节进行详细说明。

纸币单元20是鉴别、区分并保管纸币P的单元。纸币单元20由多个单元构成。 这里,假想纸币单元20由鉴别并区分纸币P的第一单元30、和保管纸币P的第二单 元40构成的情况来进行说明。并且,这里,对第一单元30和第二单元40分别作为 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上下并排地设置在ATM1的内部的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单元30构成为在内部具备纸币进出款部31、鉴别部32、临时保留部33、 搬送通道36、搬送机构37以及盒子41。

纸币进出款部31是将纸币放入到装置内和将纸币排出到装置外的结构要素。纸 币进出款部31设置在纸币进出款口15的内部。

鉴别部32是鉴别纸币P的结构要素。鉴别部32设置在第一单元30的搬送通道 36上。鉴别部32执行沿搬送通道36被搬送的纸币P的真伪辨别、币种辨别、张数 计数等处理。

临时保留部33是将纸币P临时保留(收纳)在内部的结构要素。临时保留部33 例如在存款时将由鉴别部32鉴别为可以存款的真币的纸币P临时收纳在内部。临时 保留部33具备用于该用途的分离集积机构。在临时保留部33收纳的纸币P之后通过 分离集积机构被一张一张地分离并输出到搬送通道36,并通过搬送机构37、47、57 搬送到预定的场所。

搬送通道36是供纸币P行走的通道。搬送通道36将在第一单元30的内部设置 的各结构要素之间连接起来。下面,在将搬送通道36与其它搬送通道46、56区别的 情况下,称为“第一搬送通道36”。

搬送机构37是沿第一搬送通道36搬送纸币P的结构要素。下面,在将搬送机构 37与其它搬送机构47、57区别的情况下,称为“第一搬送机构37”。这里,对第一搬 送机构37由搬送辊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第一搬送机构37也能够由搬送辊以 外的搬送构件(例如,输送带等)构成。

盒子41是在内部收纳纸币P的收纳库。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二单元40 设置有5个盒子41,在第一单元30设置有1个盒子41。下面,在分别区分各盒子 41的情况下,将在第二单元40设置的5个盒子41称为“盒子41a~41e”,将在第一 单元30设置的1个盒子41称为“盒子41f”。

这里,对盒子41a~41e分别用作按面值收纳纸币P的收纳库,而盒子41f用作 收纳忘取纸币的收纳库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盒子41f根据运用也能够用于其它用 途(例如,收纳拒收纸币的收纳库)。另外,“忘取纸币”是操作者忘记取走的纸币P。 并且,“拒收纸币”是在取款时,由鉴别部32鉴别为不宜出纳的纸币P。

另一方面,第二单元40构成为在内部具备搬送通道46、搬送机构47以及一个 以上的盒子41(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5个盒子41a~41e)。

盒子41如上述那样是在内部收纳纸币P的收纳库。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作为 盒子41,5个盒子41a~41e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这里,对盒子41a~41e是如上述 分别用作按面值收纳纸币P的收纳库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盒子41a~41e也可以 根据运用而用于其它用途。

搬送通道46是供纸币P行走的通道。搬送通道46将在第二单元40的内部设置 的各结构要素之间连接起来。下面,在将搬送通道46与其它搬送通道36、56区别的 情况下,称为“第二搬送通道46”。

搬送机构47是沿第二搬送通道46搬送纸币P的结构要素。下面,在将搬送机构 47与其它搬送机构37、57区别的情况下,称为“第二搬送机构47”。这里,对第二搬 送机构47由搬送辊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第二搬送机构47也能够由搬送辊以 外的搬送构件(例如,输送带等)构成。

在图2所示例子中,第二搬送机构47构成为具备搬送部47a和分离集积部47b。

搬送部47a是沿第二搬送通道46搬送纸币P的结构要素。

分离集积部47b是这样的结构要素:在取款时,将在盒子41的内部收纳的纸币 P一张一张地分离,将纸币P从盒子41搬出到搬送通道46,在存款时,从搬送通道 46将纸币P搬送到盒子41,将纸币P集积在盒子41的内部。

此外,第二单元40具备:盒子41、第二搬送通道46、以及覆盖第二搬送通道 47的周围的壳体49。壳体49覆盖盒子41的周围,从而壳体49作为保护在盒子41 的内部收纳的纸币P的金库而发挥功能。

该壳体49需要制造得坚固,以保护在盒子41的内部收纳的纸币P。因此,壳体 49由金属材料或混凝土等强度高的材料构成。并且,该壳体49设计成板材的厚度T49 在预定值以上。该板材的厚度T49根据每个国家和地区而对应若干种规格,例如像 40mm、80mm等那样,例如数十mm地规定成多种厚度。

壳体49在第一单元30的第一搬送机构37和第二单元40的第二搬送机构47之 间设置有1个以上(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1个)的开口部49a。开口部49a作为连接 第一单元30的第一搬送通道36与第二单元40的第二搬送通道46的搬送通道而发挥 功能。另外,开口部49a的进深方向的长度(第一搬送通道36和第二搬送通道46之 间的距离)根据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而变化。但是,即便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 T49变化,第二单元40的内部的各机构要素的位置关系也不会变化。

在开口部49a的周围设置有搬送传感器SN1、SN2。搬送传感器SN1、SN2是分 别用于检测搬送中的纸币P的到达位置的传感器。搬送传感器SN1、SN2以隔着开 口部49a的方式设置。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搬送传感器SN1设置在开口部49a的 正上方的第一搬送通道36侧。而搬送传感器SN2设置在开口部49a的正下方的第二 搬送通道46侧。另外,搬送传感器SN1是图4所示的装置上部的传感器类SNU的 一种,而搬送传感器SN2是图4所示的装置下部的传感器类SNL的一种。下面,在 区别搬送传感器SN1、SN2的情况下,将搬送传感器SN1称为“第一搬送传感器SN1”, 将搬送传感器SN2称为“第二搬送传感器SN2”。

在所述结构中,ATM1在运用时,在第一单元30和第二单元40之间进行纸币P 的交接。例如,在ATM1中,在存款时,如果将纸币P放入到纸币进出款口15,则 将纸币P在第一单元30的内部的鉴别部32进行鉴别,将鉴别为真币的纸币P从第一 单元30交接给第二单元40,并收纳到第二单元40的内部的相应面值的盒子41。并 且,在ATM1中,在取款时,将纸币P从第二单元40的内部的盒子41输出,将纸 币P从第二单元40交接给第一单元30,将纸币P在第一单元30的内部的鉴别部32 进行鉴别,将被鉴别为可以再使用的货币的纸币P集积到纸币进出款部31,并从纸 币进出款口15排出。

这时,纸币P在开口部49a的内部行走。然而,在ATM1中,如果作为金库的第 二单元40的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过厚,则存在纸币P在开口部49a的内部停止 的可能性。例如,在ATM1中,如果在纸币P的搬送中发生某种错误,则第一单元 30的第一搬送机构37和第二单元40的第二搬送机构47停止。这时,如果纸币P正 在开口部49a的内部行走,则ATM1成为纸币P停止在开口部49a的内部的状态。壳 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越厚,该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当纸币P在开口部49a 的内部停止情况下,如果在该状态下将第一单元30或第二单元40从ATM1的壳体中 拉出,则存在使纸币P破损的可能性。

因此,在ATM1中,在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过厚的情况(至少厚至纸币P 有可能停在开口部49a的内部的程度的情况)下,在制造时,如图2所示,在开口部 49a的内部设置追加单元50。追加单元50是在第一单元30和第二单元40之间交接 纸币P的单元。下面,将追加单元50称为“交接单元50”。

<交接单元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3A和图3B对在本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交接单元50的结构进行说 明。图3A和图3B分别为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交接单元50的结构的图。图 3A示出了将交接单元50设置在开口部49a的内部的状态。图3B示出了沿搬送通道 56(参照图3A)切断交接单元50的壳体49而得到的结构。

另外,图3A以交接单元50的壳体49形成为立方体状的情况为一例进行表示。 然而,只要是将后述的交接搬送通道56、交接搬送机构57和残留传感器SNR固定 在预定位置的结构,壳体49也能够形成为立方体以外的形状(例如,将多根棒状的 部件通过螺丝等而固定的结构等)。

并且,图3B中,对于在搬送通道36、46、56的左右一对一对地设置的各结构 要素,以在标号末尾标注表示为设置在左侧的结构要素的英文字母“(L)”,或者, 标注表示为设置在右侧的结构要素的英文字母“(R)”的方式进行表示。

在ATM1的制造时,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人员预先准备尺寸与各金库(第二 单元40的壳体49)的开口部49a对应的交接单元50。在图3A的例子中,在第二单 元40的壳体49设置的开口部49a以纵宽L49、横宽W49、以及厚度T49的尺寸形成。 与此相对,交接单元50的壳体59的纵宽L50和横宽W50以比开口部49a的纵宽L49 和横宽W49小一些的尺寸形成,并且,厚度(高度)T50以与开口部49a的厚度T49 大致相等的尺寸(或者,小一些的尺寸)形成。由此,交接单元50的壳体59以能够 自如装卸的方式设置在开口部49a的内部。

另外,交接单元50为比较昂贵的单元。因此,优选的是,交接单元50不是常设 在开口部49a的内部,而是只在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过厚的情况(至少厚至纸 币P有可能停在开口部49a的内部的程度的情况)下才进行设置。

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交接单元50构成为在壳体59的底部设置有槽部55。槽 部55作为通过与在第二单元40的壳体49设置的突出部45卡合而将交接单元50固 定在预定位置的定位构件发挥功能。

而且,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交接单元50构成为将残留传感器SNR(参照图 2和图3B)的连接器CN从壳体59引出。

如图3B所示,交接单元50构成为在内部具备搬送通道56、搬送机构57以及残 留传感器SNR。

搬送通道56是供纸币P行走的通道。搬送通道56设置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 并将第一单元30的第一搬送通道36和第二单元40的第二搬送通道46连接起来。下 面,在将搬送通道56与其它搬送通道36、46区别的情况下,称为“交接搬送通道56”。

搬送机构57是沿交接搬送通道56搬送纸币P的结构要素。下面,在将搬送机构 57与其它搬送机构37、47区别的情况下,称为“交接搬送机构57”。

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交接搬送机构57由齿轮系G50和搬送辊58构成。齿轮 系G50与在ATM1侧设置的驱动机构67的齿轮G1卡合,将由驱动机构67的电动机 MO50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搬送辊58。由此,齿轮系G50使搬送辊58旋转。另 外,驱动机构67由电动机MO50和齿轮G1构成,并设置在ATM1的第一搬送通道 36的周围。

残留传感器SNR是用于检测在交接搬送通道56的内部残留的纸币P的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1中,残留传感器SNR的连接器CN(参照图4)构成为附加有检测传 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间的连接的功能。

另外,ATM1在设置有交接单元50的情况和未设置有交接单元50的情况下,第 一搬送机构37和第二搬送机构47的搬送距离发生变化。因此,在设置有交接单元 50的情况和未设置有交接单元50的情况下,需要变更第一搬送机构37和第二搬送 机构47的控制。因此,当在开口部49a设置了交接单元50时,设置作业人员进行将 交接单元设置信息(即,表示交接单元50处于设置状态的信息)作为设定信息3a(参 照图2)进行登记的作业(下面,称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

由此,在运用时,ATM1能够根据设定信息3a判定是否登记了交接单元设置信 息,在设置有交接单元50和未设置有交接单元50的情况下,自动变更第一搬送机构 37和第二搬送机构47的控制。

然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存在由于设置作业人员忘记而被遗漏的可能 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的ATM1中,作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被遗漏的 情况下的对策,附加了根据在交接单元50设置的残留传感器SNR的连接器CN(参 照图4和图5)有没有连接来自动识别交接单元50有没有设置的功能。在图4和图5 中示出了用于实现该功能的结构。

图4和图5分别为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交接单元50的残留传感器SNR周 围的结构的图。如图4和图5所示,交接单元50的残留传感器SNR的连接器CN构 成为带有连接检测功能的连接器。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连接器CN构成为具备线 L1和线L2。

线L1是用于将残留传感器SNR对纸币P的检测信号输入到纸币残留检测部2c 的线。线L1将纸币残留检测部2c和残留传感器SNR连接起来。

另一方面,线2是用于将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的连接测知 用的信号输入到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的线。线L2是如下结构的线:在传感器侧连接 器CNa的内部绕圈(ループ),通过将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连 接在一起,经电阻器和连接器CN而使电源Vcc与地线(0V)连接。在所述结构中, 连接器CN作为下述那样的开关而发挥功能:在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 器CNb未被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成为断开(OFF)状态,而在传感器侧连接器CNa 和装置侧连接器CNb被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成为接通(ON)状态。

在连接器CN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被施加的电压的值为 Vcc,在连接器CN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被施加的电压的值为 0V。由此,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能够检测出连接器CN处于断开状态(传感器侧连 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未被连接的状态),还是处于接通状态(传感器侧连 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被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纸币处理装置的动作>

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ATM1的动作进行说明。这里,首先说明ATM1在运 用开始前的动作,然后说明ATM1在运用时的动作。

另外,在ATM1中,通过后述的“运用开始前的动作2”而将第二单元40的壳体 49的厚度T49作为壳体厚度信息3b进行设定。然而,当ATM1在之后通过纸币P 的行走而检测到厚度T49的不同时,能够通知维修员或者变更壳体厚度信息3b的设 定。

(运用开始前的动作1)

这里,“运用开始前的动作”是假想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在ATM1的制造时在 制造工厂中进行的情况来进行说明。但是,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不限于在ATM1 的制造时进行,也可以在将ATM1交付给金融机构之后进行。这种情况下,“运用开 始前的动作”不是在ATM1的制造工厂中进行,而是在交付目的地进行的。而且,这 种情况下,ATM1的维修员成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人员。

ATM1在制造时,如果需要的话,则进行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

这时,设置作业人员将交接单元50设置在第二单元40的壳体49的开口部49a, 并将在残留传感器SNR(参照图4和图5)设置的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在ATM1 设置的装置侧连接器CNb连接在一起。

这时,ATM1的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参照图2、图4和图5)检测出传感器侧 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的连接。另外,当然,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 侧连接器CNb相连接的状态意味着在ATM1设置了交接单元50的状态。

因此,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在检测到了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 CNb的连接的情况下,将ATM1的当前状态视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将交接单 元设置信息(即,表示交接单元50处于设置状态的信息)登记到设定信息3a。由此, ATM1的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能够代替设置作业人员自动进行上述的“交接单元50 的设置登记作业”。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ATM1的搬送控制部2a通过后述的“运用开始前的动作3” 和“运用时的动作”,对第一搬送机构37、第二搬送机构47、以及交接单元50的交接 搬送机构57进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时的动作控制。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搬送 控制部2a根据事先设定的壳体厚度设定信息3b,确定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并 且,将ATM1的当前状态视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而且,搬送控制部2a根据动 作参数信息3c,确定与厚度T49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对应的参数,利用确定后 的参数来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因此,在ATM1中,当在交接单元50设置的残留传感器SNR的传感器侧连接器 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被连接在一起时,能够自动地将ATM1的当前状态视为交 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利用最优的参数来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运用开始前的动作2)

ATM1在制造时,在组装结束后进行各部分的动作的设定。

这时,在ATM1中,壳体厚度信息3b和动作参数信息3c等信息被存储在存储部 3。

这里,对壳体厚度信息3b例如以“x mm”等数值表示在第二单元40的设计时决 定的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的情况进行说明。壳体厚度信息3b通过壳体厚度设定 部2d而被登记。

并且,这里,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动作参数信息3c构成为根据场合而分为多 个模式,以便能够通用于厚度T49的值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第二单元40。

例如,动作参数信息3c构成为包罗有:在厚度T49为“x mm”的情况下且交接单 元50的设置为“有”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参数、在厚度T49为“x mm”的情况下且交接单 元50的设置为“无”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参数、在厚度T49为“y mm”的情况下且交接单 元50的设置为“有”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参数、以及在厚度T49为“y mm”的情况下且交 接单元50的设置为“无”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参数等。

在ATM1中,当搬送纸币P时,搬送控制部2a参照壳体厚度信息3b而确定厚度 T49的值,并且参照设定信息3a而确定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根据动作参数信 息3c选择该模式的参数,利用被选择的模式的参数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例如,在搬送控制部2a参照壳体厚度信息3b而确定了厚度T49为“x mm”,并且参 照设定信息3a而确定了交接单元50的设置为“有”的情况下,根据动作参数信息3c 选择在厚度T49为“x mm”的情况下且交接单元50的设置为“有”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参 数,使用所选择的模式的参数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另外,这里,对“动作参数信息3c”作为规定所述的“检测用时间”的信息而包括规 定后述的“对应厚度T49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的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

并且,ATM1在“运用开始前的动作1”中,在交接单元50设置在开口部49a的情 况下,交接单元设置信息(即,表示交接单元50处于设置状态的信息)作为设定信 息3a而被登记。因此,交接单元设置信息作为设定信息3a而被登记的情况,意味着 是交接单元50的设置为“有”的情况。

(运用开始前的动作3)

ATM1在各部分的动作的设定结束后进行各部分的动作的检验。

这时,ATM1通过在装置内搬送纸币P来进行作为设定信息3a而登记于装置的 设定(例如,使交接单元50为未设置状态的设定等)是否有错误、以及纸币P的搬 送错误(例如,堵塞、预定搬送区间中的预定时间内的未到达错误等)是否发生的检 验。

这里,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在ATM1中,将纸币P从纸币进出款部31向相应 面值的盒子41搬送,这时,搬送控制部2a通过监视纸币P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 搬送时间来检验设定是否有错误、纸币P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是否有发生搬送错 误。另外,搬送控制部2a根据从第一搬送传感器SN1输出的纸币P的检测信号和从 第二搬送传感器SN2输出的纸币P的检测信号来检测出纸币P的通过时刻,由此进 行“纸币P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搬送时间”的检测。

ATM1在检验各部分的动作时,搬送控制部2a从存储部3读取事先设定的壳体 厚度信息3b和设定信息2a,参照壳体厚度信息3b而确定壳体49的厚度T49的值, 并且参照设定信息3a而确定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状态。然后,搬送控制部2a 根据动作参数信息3c选择与确定的壳体49的厚度T49的值以及交接单元50的设置 的有无状态对应的相应模式的参数,利用所选择的模式的参数控制搬送机构37、47、 57的动作。这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状态”意思是交接单元50的设置为“有” 的状态和交接单元50的设置为“无”的状态中的任意一方。

另外,在上述的“运用开始前的动作1”中,在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检测到传感 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的连接的情况下,交接单元设置信息作为设定 信息2a而被登记。因此,这种情况下,搬送控制部2a从在动作参数信息3c中登记 的多个模式的参数中选择交接单元50的设置为“有”的情况下的模式的参数。

另外,搬送控制部2a对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的控制,例如像下面那样通 过监视纸币P的搬送时间来进行。

例如,首先ATM1的搬送控制部2a计算出检测用时间。“检测用时间”是如上述 那样是成为用于检测纸币P的搬送错误(例如,堵塞、预定搬送区间中的预定时间内 的未到达错误等)的发生的阈值的时间。另外,当然,当作为检测对象的搬送区间的 距离变长时,“检测用时间”延长。

“检测用时间”通过将纸币P的滞留的允许时间(下面,称为“等候时间(Wait时 间)”)附加到预定搬送区间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而被计算出来。因此,用于检测在 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搬送错误的检测用时间(下面,称为“单元内错误检测用时间”) 通过将等候时间附加到从第一搬送传感器SN1成为接通状态到第二搬送传感器SN2 成为接通状态所需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下面,称为“传感器间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 而被计算出来。

这里,将交接单元50的设置有交接搬送通道56的区间作为“预定的搬送区间”, 搬送控制部2a计算单元内错误检测用时间。并且,这里,交接单元50的设置有交接 搬送通道56的区间与第一搬送传感器SN1和第二搬送传感器SN2之间的区间(下面, 称为“传感器间”)是等效的,而且该区间的长度为与壳体49的板材的厚度T49相等 的长度。

这种情况下,搬送控制部2a参照壳体厚度设定信息3b而确定壳体49的板材的 厚度T49的值,并且参照设定信息3a而确定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状态。并且, 搬送控制部2a根据动作参数信息3c,将由动作参数信息3c规定的与厚度T49相应 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确定为与所确定的壳体49的厚度T49的值和交接单元50的设 置的有无状态对应的相应模式的参数。而且,搬送控制部2a通过将等候时间附加到 与厚度T49相应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计算出单元内错误检测用时间。

在计算出单元内错误检测用时间后,搬送控制部2a使第一搬送机构37和第二搬 送机构47驱动,如果还设置了交接单元50,则也使交接搬送机构57驱动,从而使 纸币P从纸币进出款部31向相应面值的盒子41搬送。

这时,纸币P在第一搬送传感器SN1和第二搬送传感器SN2之间的区间(即, 传感器间)行走。这时,搬送控制部2a通过比较纸币P在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和单 元内错误检测用时间来监视纸币P在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

而且,当纸币P在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超过单元内错误检测用时间时,搬送控制 部2a视为发生了纸币P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搬送错误,并将其检测出来。

这种情况下,搬送控制部2a使第一搬送机构37和第二搬送机构47停止,如果 还设置了交接单元50,则也使交接搬送机构57停止。但是,在纸币P残留在开口部 49a(或者,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情况下,搬送控制部2a使纸币P搬送到开口部 49a(或者,交接单元50)的外部之后,使搬送机构37、47、57停止。

具体地说,ATM1的纸币残留检测部2c根据来自残留传感器SNR的检测信号, 监视着纸币是否残留在开口部49a(或者,交接单元50)的内部。纸币残留检测部 2c将与纸币P是否残留在开口部49a(或者,交接单元50)的内部对应的值的通知 信号输出至搬送控制部2a。搬送控制部2a在使搬送机构37、47、57停止的情况下, 根据从纸币残留检测部2c输出的通知信号的值判定纸币P是否残留在开口部49a(或 者,交接单元50)的内部。而且,在纸币P残留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情况下,搬 送控制部2a使搬送机构37、47、57运转,搬送纸币P直到纸币P到达开口部49a(或 者,交接单元50)的外部,然后使搬送机构37、47、57停止。

这样,搬送控制部2a能够利用与壳体49的厚度T49的值和交接单元50的设置 的有无状态对应的最优的参数来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另外,在ATM1中,在存在连接器的连接作业的遗漏、交接单元的设置登记作业 的遗漏等的情况下,能够事先预测出存在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因此,ATM1在运用 开始前,如果有这样的搬送错误的产生原因,则能够引导维修员消除搬送错误的产生 原因。由此,ATM1能够避免成为停止运用状态,因此能够提高运用效率。

(运用时的动作)

这里,假想ATM1被交付给金融机构并在金融机构的ATM角运用的情况来对“运 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运用时的动作主要由搬送控制部2a执行。这里,作为运用时 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而说明存款时的动作。并且,这里,对交接单元50被设置在开口 部49a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ATM1中,预先与“运用开始前的动作3”同样地,由搬送控制部2a从存储部3 读取事先设定的壳体厚度信息3b和设定信息2a,参照壳体厚度信息3b而确定厚度 T49的值,并且参照设定信息3a而确定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状态。而且,搬送 控制部2a根据动作参数信息3c选择与所确定的厚度T49的值和交接单元50的设置 的有无状态对应的相应模式的参数。以后,搬送控制部2a利用所选择的模式的参数 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例如,在存款时,首先ATM1的操作者(这里,为金融机构的顾客)在显示操作 部12选择“存款交易”作为交易内容。接下来,操作者将现金卡插入到卡插入口14, 并且,将纸币P放入到纸币进出款口15。

在ATM1中,在纸币P被放入到纸币进出款口15后,纸币进出款部31将纸币P 一张一张地输出到第一搬送通道36,并且,第一搬送机构37沿第一搬送通道36搬 送各纸币P,鉴别部32鉴别各纸币P的同时自动计数各纸币P的张数。这时,ATM1 的搬送控制部2a使用预先选择的该模式的参数控制第一搬送机构37的动作。

然后,ATM1将鉴别为真币的纸币P收纳到临时保留部33的内部,并且在显示 操作部12显示被放入的纸币P的合计金额(下面,称为“放入金额”)。

如果显示的放入金额无误,则操作者按下显示操作部12的确定(OK)按钮(未 图示)。于是,ATM1与金融机构的主计算机(未图示)通信,执行放入金额部分向 由现金卡指定的账户存款的存款处理。

这时,ATM1的临时保留部33将收纳在内部的纸币P一张一张地输出到第一搬 送通道36,第一搬送机构37沿第一搬送通道36将各纸币P向第二单元40搬送。由 此,纸币P在交接单元50的交接搬送通道56的内部行走。这时,交接单元50的交 接搬送机构57从中途将纸币P向第二单元40的第二搬送机构47搬送。这时,ATM1 的搬送控制部2a使用预先选择的相应模式的参数来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然后,ATM1的第二搬送机构47沿第二搬送通道46将各纸币P搬送至相应面值 的盒子41,并将各纸币P收纳在相应面值的盒子41的内部。

<纸币处理装置的特征>

(1)在本实施方式1中,交接搬送机构57和残留传感器SNR作为交接单元50 而构成为一体。另外,优选交接单元50为与各金库(第二单元40的壳体49)的开 口部49a对应的尺寸。

在ATM1中,仅通过将该交接单元50设置在金库49的开口部49a的内部,就能 够将交接搬送机构57和残留传感器SNR设置在金库49的开口部49a的内部。由此, 处理的部件数量减少,因此减轻了设置作业人员一边留神不会发生部件的弄错一边制 造ATM1的负担。

其结果是,在ATM1中,能够减少与板材的厚度T49不同的各金库49对应地在 金库49的开口部49a设置交接搬送机构57和残留传感器SNR的劳力和时间。因此, ATM1能够解决上述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的课题(即,花费了与板材的厚度不同的各 金库对应地在金库的开口部设置交接搬送机构和残留传感器的劳力和时间这一课 题)。

(2)在本实施方式1中,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参照图2、图4和图5)作为 自动检测交接单元50的设置(即,交接搬送机构57的设置)的检测机构而发挥功能。

由此,在ATM1中,当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被连接在一起 时,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能够将ATM1的当前状态视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并 代替设置作业人员将交接单元设置信息登记在设定信息3a。

因此,设置作业人员未必一定要进行交接搬送机构57的设置登记作业。因此, ATM1能够解决上述的追加课题1(即,将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登记作业强加于设置 作业人员这一课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当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检测到传感器侧连接器CNa 和装置侧连接器CNb的连接时,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对第一搬送机构37、第二搬 送机构47以及交接单元50的交接搬送机构57进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时的动作 控制。

因此,ATM1能够自动变更第一搬送机构37、第二搬送机构47以及交接搬送机 构57的控制。其结果是,即便在交接搬送机构57的设置登记作业被遗漏的情况下, ATM1也能够避免发生纸币P的搬送错误。因此,ATM1能够解决上述的追加课题2 和追加课题3(即,在交接搬送机构的设置登记作业被遗漏的情况或检测机构的安装 作业被遗漏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纸币的搬送错误这一课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1,能够减少与板材的厚度T49不 同的各金库49对应地在金库49的开口部49a设置交接搬送机构57和残留传感器SNR 的劳力和时间。

<纸币处理装置的变形例>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ATM1能够例如像图6所示那样变形。图6为示出实施方 式1的纸币处理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下面,将图6所示的纸币处理装置1称为 “纸币处理装置1A”。

如图6所示,纸币处理装置1A构成为:与在第二单元40的内部设置的各盒子 41a~41e对应地在第二单元40的壳体49设置多个(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5个)开 口部49a,第一搬送通道36朝向这些各开口部49a分支地设置。

并且,纸币处理装置1A构成为:交接单元50被设置在各开口部49a的内部, 而且设置有将各开口部49a和各盒子41a~41e连接起来的多个第二搬送通道46、以 及与各第二搬送通道46对应的第二搬送机构47。另外,在图6所示例子中,第二搬 送机构47是仅由分离集积部47b构成的结构。根据该变形例的ATM1A也能够获得 与实施方式1的ATM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的ATM1中,当交接搬送通道56的行走精度差时,纸币P在传感 器间的搬送时间的测量精度降低。因此,优选事先(进行“运用开始前的动作3(即, 各部分的动作检验时的动作)”之前)确认交接搬送通道56的行走精度。然而,在 ATM1中,无法事先确认交接搬送通道56的行走精度。

因此,本实施方式2提供能够在事先确认交接搬送通道56的行走精度的ATM1B。

并且,在实施方式1的ATM1中,在残留传感器SNR的连接器CN的连接作业 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均被遗漏的情况、或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不恰 当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纸币P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的搬送错误,因此容易使动作停 止,存在动作的检验需要时间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中提供如下的ATM1B:在残留传感器SNR的连接器CN 的连接作业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均被遗漏的情况、或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 记作业不恰当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纸币P在交接单元50的内部发生搬送错误,能 够连续地进行动作的检验。

下面,参照图7对本实施方式2的ATM1B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为示出实施方 式2的纸币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本实施方式2的ATM1B构成为,与实施方式1的ATM1(参照图4)相比较, 控制部2还作为搬送时间测量部2e、搬送时间比较部2f、以及通知部2g而发挥功能。 并且,ATM1B预先在存储部3存储了搬送时间信息3d和通知目的地信息3e。

搬送时间测量部2e是测量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即,纸币P在第一搬送传感器 SN1和第二搬送传感器SN2之间的搬送时间)的功能构件。

搬送时间比较部2f是对由搬送时间测量部2e测量出的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与预 先设定的搬送时间信息3d进行比较的功能构件。

通知部2g是将应通知的信息通知给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人员或维修员的功能 构件。另外,关于通知,如果是设置作业人员正处于设置作业中或者维修员正处于维 修中时(例如,如果ATM1的门打开),则通过由通知部2g使扬声器13发声或者使 显示操作部12(或者,在ATM1B的内部设置的维修用的显示操作部(未图示))显 示信息而实现。或者,通知还通过由通知部2g将邮件发送到由维修员所持的终端装 置(未图示)而实现。

搬送时间信息3d是规定与壳体49的厚度T49的值对应的、纸币P的“传感器间 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从第一搬送传感器SN1成为接通状态到第二搬送传感器SN2 成为接通状态所需的理论上的搬送时间)”的信息。另外,搬送时间信息3d也用作根 据纸币P在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来判定是否在开口部49a设置了交接单元50的情况 下的表示阈值时间的信息(下面,称为“阈值时间信息”)。

通知目的地信息3e是在将应通知的信息用邮件通知给维修员的情况下使用的邮 件地址。

下面,对ATM1B的动作进行说明。ATM1B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的ATM1相比 不同之处在于,在“运用开始前的动作1(即,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时的动作)” 和“运用开始前的动作2(即,各部分的动作设定时的动作)”之间,或者在“运用开始 前的动作2(即,各部分的动作设定时的动作)”和“运用开始前的动作3(即,各部 分的动作检验时的动作)”之间,进行下面的“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 验动作”。这里,对ATM1B的“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验动作”进行说 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ATM1相同的动作省略详细的说明。

(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验动作)

ATM1B在“运用开始前的动作1(即,交接单元50的设置作业时的动作)”和“运 用开始前的动作2(即,各部分的动作设定时的动作)”之间,或者在“运用开始前的 动作2(即,各部分的动作设定时的动作)”和“运用开始前的动作3(即,各部分的 动作检验时的动作)”之间进行下面的动作”。

这里,在ATM1B中,对存储部3事先存储有包括厚度T49的值不确定的情况下 的参数的、与各种厚度T49的值对应的搬送时间信息3d的情况进行说明。并且,这 里,对设置有交接单元50、且交接单元设置信息作为设定信息2a而被登记了的情况 进行说明。

在ATM1B中,搬送控制部2a不确定壳体49的厚度T49的值,利用厚度T49的 值不确定的情况下的参数来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由此,ATM1B开始纸 币P的搬送。这里,对ATM1B将一张纸币P从纸币进出款部31向相应面值的盒子 41搬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这时,纸币P在传感器间(第一搬送传感器SN1和第二搬送传感器SN2之间的 区间)行走。这时,搬送时间测量部2e测量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而且,搬送时间 比较部2f参照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的搬送时间信息3d,确定与由搬送时间测量部2e 测量出的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对应的壳体49的厚度T49。

搬送时间比较部2f将所确定的壳体49的厚度T49通知给壳体厚度设定部2d。 壳体厚度设定部2d将被通知的壳体49的厚度T49作为壳体49的临时厚度T49,并 将表示其值的临时壳体厚度信息3b临时存储在存储部3。

然后,在ATM1B中,搬送控制部2a参照临时壳体厚度信息3b而确定壳体49 的临时厚度T49的值,并且,参照设定信息3a而确定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状态。 这里,交接单元设置信息作为设定信息2a已被登记,因此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 状态成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为“有”的状态。而且,搬送控制部2a根据动作参数信息 3c选择与所确定的壳体49的临时厚度T49的值以及交接单元50的设置的有无状态 对应的相应模式的参数,使用所选择的模式的参数控制搬送机构37、47、57的动作。 由此,ATM1B开始第二张以后的纸币P的搬送,继续测量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

另外,壳体49的临时厚度T49与设计值不同的情况意味着交接搬送通道56的搬 送精度差。因此,优选的是在行走精度检验的结束时,ATM1B将壳体49的临时厚度 T49通知给设置作业人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中,通知部2g在行走精度检验的 结束时,将壳体49的临时厚度T49通知给设置作业人员。设置作业人员通过将所通 知的壳体49的临时厚度T49与设计值进行比较,能够事先确认交接搬送通道56的行 走精度。

另外,当在“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验动作”中测量纸币P在传感 器间的搬送时间的情况下,ATM1B需要以适当的搬送速度搬送纸币P。“适当的搬送 速度”是与通常运用时的搬送速度不同的、能够获得高的测量精度的速度。一般能够 通过降低速度来使测量精度提高,但速度下降过多,也会因致动器的特性(振动变大、 产生共振等)导致测量精度降低。因此,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存在“适当的搬送速度”。 ATM1B事先求得适当的搬送速度,在测量纸币P在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时,通过以 适当的搬送速度搬送纸币P来测量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

并且,在ATM1B中,也可以仅在测量纸币P在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情况下使 纸币P的搬送速度下降。由此,ATM1B不容易受到纸币P在搬送中的迟缓或卡住等 的影响,能够使纸币P的搬送时间的测量精度提高。

并且,在ATM1B中,在测量纸币P在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情况下,仅测量一 张纸币P的搬送时间的话,存在纸币P的搬送时间的测量精度产生误差的可能性。因 此,优选的是以连续搬送多张,测量各纸币P的搬送时间,算出其平均值为宜。由此, ATM1B不容易受到纸币P在搬送中的迟缓或卡住等的影响,能够使纸币P的搬送时 间的测量精度提高。

另外,ATM1B由于下面的主要原因而在“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 验动作”时,存在误检测壳体49的厚度T49的可能性。因此,ATM1B以通过采用下 面的解决手段来避免误检测为宜。

(主要原因1)

在运用介质中,包含有状态不良(存在破损、弯折、污渍等)的纸币P。纸币P 的状态不良(存在破损、弯折、污渍等)的话,检测出的搬送时间或介质宽度不准确。 由此,ATM1B在“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验动作”时,存在壳体49的 厚度T49检测错误的可能性。

(解决手段)

关于运用介质,越是状态良好(没有破损、弯折、污渍等)的纸币P,搬送时间 和检测出的介质宽度越容易与理论值一致。因此,运用介质以使用状态良好的纸币P 为宜。另外,在ATM1B中优选用平坦的搬送通道36、47、57来搬送上述干净的纸 币P,并测量其搬送时间为宜。

(主要原因2)

在ATM1B中,如果搬送中的纸币P存在歪斜或迟缓等纸币P的搬送错误,则检 测出的搬送时间不准确。由此,ATM1B在“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验 动作”时,存在壳体49的厚度T49检测错误的可能性。

(解决手段)

在ATM1B中,以根据在左右设置的搬送传感器SN1、SN2和残留传感器SNR 的检测时刻来检测歪斜和迟缓等为宜。具体地说,第一搬送传感器SN1和第二搬送 传感器SN2分别设置在左右(L和R)。因此,在ATM1B中,以这样为宜:测定第 一搬送传感器SN1(L)和第二搬送传感器SN2(L)之间的搬送时间、以及第一搬 送传感器SN1(R)和第二搬送传感器SN2(R)之间的搬送时间,由此当左右的测 定时间明显不同时,认为存在歪斜或迟缓等,从而将该情况检测出来。

(主要原因3)

在ATM1B中,当在搬送通道36、47、57存在凸凹时,检测出的搬送时间或介 质宽度不准确。由此,ATM1B在“基于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验动作”时, 存在壳体49的厚度T49检测错误的可能性。

(解决手段)

以搬送通道36、47、57为平坦的形状为宜。由此,ATM1B能够稳定地搬送纸币 P,因此不容易发生搬送错误,同时,能够将介质宽度短的纸币P作为被折了的纸币 P检测出来,或者将介质宽度长的纸币P作为重叠行走的多张纸币P检测出来。

(主要原因4)

在ATM1B中,第一单元30、交接单元50和第二单元40作为不同的单元而分离 成单体地构成,并且,第一搬送传感器SN1和第二搬送传感器SN2以跨不同的单元 的方式设置。因此,在ATM1B中,在第一搬送通道36和交接搬送通道56的位置对 准、以及交接搬送通道56和第二搬送通道46的位置对准中的任一方或双方存在偏移 的情况下,搬送性能降低,并且无法检测出该情况。由此,ATM1B在“基于传感器间 的搬送时间的行走精度检验动作”时,存在壳体49的厚度T49检测错误的可能性。

(解决手段)

在ATM1B中,以第一搬送通道36和交接搬送通道56的位置对准以及交接搬送 通道56和第二搬送通道46的位置对准均为一致的状态为宜。由此,ATM1B不容易 误检测壳体49的厚度T49。

而且,以交接搬送通道57的长度(壳体49的厚度T49)为数十mm为宜。由此, 在ATM1B中,由于与数十mm的交接搬送通道57的长度对应地检测纸币P的搬送 时间和介质宽度,因此不容易误检测壳体49的厚度T49。

另外,在ATM1B中,优选的是,在残留传感器SNR的连接器CN的连接作业 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均被遗漏的情况、或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不恰 当的情况下,以像下面那样进行动作为宜。

在ATM1B中,搬送控制部2a利用作为初始值而被赋予的参数使搬送机构37、 47、57工作来搬送纸币P。

于是,每当纸币P在传感器间行走时,搬送时间测量部2e测量传感器间的搬送 时间,并将测量出的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通知给搬送时间比较部2f。

搬送时间比较部2f将由搬送时间测量部2e测量出的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和在 存储部3预先存储的搬送时间信息3d进行比较,判定测量出的纸币P的搬送时间是 否在预定的搬送时间信息3d以上,并将判定结果通知给搬送控制部2a。

然后,搬送控制部2a根据从搬送时间比较部2f通知的判定结果,当测量出的纸 币P的搬送时间在预定的搬送时间信息3d以上时,将ATM1B的当前状态视为交接 单元50的设置状态。而且,搬送控制部2a在存储部3存储的设定信息2a将ATM1B 的当前状态登记为交接单元50的未设置状态的情况下,将使ATM1B的当前状态作 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的临时设定信息2a临时存储在存储部3。

然后,搬送控制部2a利用临时存储在存储部3的临时设定信息2a进行“运用开 始前的动作3(即,各部分的动作检验时的动作)”。即,当进行“运用开始前的动作 3(即,各部分的动作检验时的动作)”时,搬送控制部2a对第一搬送机构37、第二 搬送机构47和交接搬送机构57进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时的动作控制。

因此,在搬送控制部2a中,即便在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未检测到残留传感器 SNR的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的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在交接单 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被遗漏的情况或不恰当的情况下,当由搬送时间测量部2e测量 出的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在预先存储于存储部3的搬送时间信息3d以上时,也能够 将ATM1B的当前状态视为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并对第一搬送机构37、第二搬 送机构47和交接搬送机构57进行交接单元50的设置状态时的动作控制。

另外,即便在残留传感器SNR的连接器CN的连接作业被遗漏的情况下,或者 在交接单元50的设置登记作业被遗漏或不恰当的情况下,通知部2g也能够通知应通 知的信息。因此,ATM1B还能够自动地检测出作业遗漏和失误等并通知给设置作业 人员或维修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ATM1B,在与实施方式1的ATM1相同的效果 的基础上,能够事先确认交接搬送通道56的行走精度。

并且,根据ATM1B,即便交接单元50的向设定信息的设置登记作业或带有连接 检测功能的连接器CN的连接作业被遗漏,也能够自动判别装置的状态,能够以与装 置的状态对应的最优的模式的参数来控制装置。

另外,对于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考虑设置根据传感器间的搬送时间来对交接搬 送机构在开口部的设置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然而,就算能够在以往的纸币处理装置 设置那样的检测机构,那样的检测机构当传感器间的行走精度不良时也无法检测交接 搬送机构的设置。ATM1B能够利用那样的检测机构检测交接搬送机构57(这里,为 交接单元50)的设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和变形。

例如,与ATM1B一样,ATM1、1A以根据在左右设置的搬送传感器SN1、SN2 和残留传感器SNR的检测时刻来检测歪斜和迟缓等纸币P的搬送错误为宜。

并且,例如,纸币P的搬送距离能够以脉冲数进行换算。因此,在检测第二单元 40的壳体49的厚度T49的情况下,ATM1、1A、1B也可以是测定纸币P的搬送脉 冲数而不是纸币P的搬送时间。这种情况下,ATM1、1A、1B能够变更测定中的纸 币P的速度。

而且,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对假想纸币处理装置1构成为回流地使用纸币P 的自动交易装置(ATM)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纸币回流型的自动 交易装置(ATM),也能够应用于取款专用的现金取款机。而且,本发明也能够应用 于主要在金融机构中使用的窗口装置、货币兑换机、以及主要在流通机构中使用的现 金出纳机等装置。

并且,例如,连接器连接检测部2b(参照图4)也可以检测残留传感器SNR以 外的各种传感器SN(例如,搬送传感器SN1、SN2、装置上部的传感器类SNU、装 置下部的传感器类SNL等)的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的连接,而 不是只检测传感器SNR的传感器侧连接器CNa和装置侧连接器CNb的连接。并且, 在实施方式中,对带有连接检测功能的连接器CN的连接作业进行了例示,但除此以 外能够应用于通过控制部检测连接的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