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务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在数据广播前端设置业务通告表生成模块,将其生成的业务通告表添加到复用码流中并传输给用户终端;2,用户终端提取业务通告表,将业务通告表发送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3,在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上预设一个待接收业务列表;4,业务接收状态为已接收,则继续检查下一表项,否则检查业务标识是否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5,若业务标识未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则继续检查下一表项,否则根据业务接收状态进行业务的触发接收。本发明通过业务标识,使用户终端能自动接收预订的业务,并对预订的业务进行提醒和保存,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接收数字广播业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244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55445.7

  • 发明设计人 姜红旗;李刚;戴闽鲁;景晓军;

    申请日2012-12-19

  • 分类号H04N21/236;H04N21/434;

  • 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立

  •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2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10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21/236 申请日:2012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 数字广播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广播具有覆盖面广、节目容量大、节目形式多样、广播信息的成本 与用户数量无关等优点,是信息通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实现普遍服务和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数字广播的主流业务是音视频广播,用户对这种业务的接收和观 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接收,在这种方式中,用户开机后看到的音 视频节目完全由广播发送端决定,与用户无关,用户可通过切换频道寻找自 己想看的节目;第二种是定时预录制,这种方式中,用户根据电视台发布的 节目指南,找到自己想观看的节目的播出时间,并根据这个时间来设置电视 中的录制装置,在指定时间段将节目录制下来,以便稍后观看。

但是,上述两种接收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用户采用被 动接收方式时,常出现的问题是:用户想看的节目没时间看,有时间看的时 候又看不到想看的节目。而定时预录制方式虽然可以保证用户可以看到想看 的节目,但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用户必须经常关注节目的播出时间表,并 进行相关的设置,一旦节目出现时间调整而用户不知情,一样会错过节目。

随着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多媒体业务也将通过数字广播系统 来进行传播,比如数据推送业务。对于这种推送业务来说,上述两种接收方 式的不足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推送业务的种类繁多且持续时间较短,用户 难以保证在业务推送的时间段正好有时间观看;而一些推送业务的实时动态 特性可能导致播出时间难以事先确定,因此,定时预录制方式也难以使用。

因此,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接收多媒体广播业务,需要研究更适 合未来数字广播系统及动态多媒体业务的接收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务的 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数字广播业务接收方法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 广播业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在数据广播前端设置业务通告表生成模块,将其生成的业务通 告表添加到复用码流中,并通过广播信道传输给用户终端;

步骤2,用户终端对接收的复用码流进行解复用,并从中提取业务通告 表,将业务通告表发送给设置在用户终端的业务接收控制模块;

步骤3,在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上预设一个待接收业务列表,该列表的表 项包括业务标识和业务接收状态,且所述业务接收状态包括未接收、正在接 收或已接收;

步骤4,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的表项,若业务接 收状态为已接收,则返回执行步骤4,继续检查下一表项;否则,检查业务 标识是否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

步骤5,若业务标识未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则返回执行步骤4,继续 检查下一表项;否则根据业务接收状态进行业务的触发接收。这里触发接收 是指当满足定义条件时,按定义条件的要求进行开启业务接收或停止业务接 收,具体参见下文关于步骤51及步骤52的描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业务通告表是一种控制消息,业务通告表起始时刻、业务 通告表终止时刻、业务数目和业务参数,且所述业务参数又包括业务标识、 业务起始时刻和业务终止时刻。因此,业务通告表用来指示复用码流从发送 此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发送的所有业务的标识及其起始时刻和终止时 刻。业务通告表的基本格式如下表所示:

业务通告表格式

业务通告表起始时刻 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 业务数目k 业务1参数(业务标识、起始时刻、终止时刻) 业务2参数(业务标识、起始时刻、终止时刻) …… 业务k参数(业务标识、起始时刻、终止时刻)

上表中各字段含义如下:

业务通告表起始时刻:指复用码流中该业务通告表的发送时刻;

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指业务通告表所能预告的复用码流发送的最终 时刻;

业务数目k:从业务通告表起始时刻到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之间发送的 复用码流中所包含的业务数目;

业务1参数,业务2参数,……,业务k参数:每个发送业务的业务标 识、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在业务通告表中,各种时刻的单位可以是一般的时间单位,如秒、毫秒 等,也可以是广播系统中某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如一帧时长等。

这里,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可以采用其相对时间来代替:业务通告表终 止时刻的相对时间是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减去业务通告表的起始时刻所得 到的差值。

业务起始时刻可以采用其相对时间来代替:业务起始时刻的相对时间是 业务起始时刻减去业务通告表的起始时刻所得到的差值。

业务终止时刻可以采用其相对时间来代替:业务终止时刻的相对时间是 业务终止时刻减去业务通告表的起始时刻所得到的差值。

进一步,所述待接收业务列表的表项还包括业务开始提醒方式、业务接 收完毕提醒方式、业务保存方式和/或业务接收统计,且所述业务开始提醒 方式和所述业务接收完毕提醒方式均包括无提醒、铃声提醒、震动提醒和/ 或铃声震动同时提醒,所述业务保存方式包括不保存、临时保存和保存到文 件,所述业务接收统计包括业务持续接收的时间。

因此,可知待接收业务列表用于记录用户待接收的所有业务信息,用户 可以通过增加或删除待接收业务列表中的表项来添加新的待接收业务或去 掉已有的待接收业务,特别地,所有新增加的待接收业务的缺省接收状态均 为未接收。

进一步,所述步骤5根据业务接收状态进行业务的触发接收具体包括:

步骤51,若业务接收状态为未接收,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在业务的起始时 刻或之前将该业务接收状态修改为正在接收,并通知用户终端接收该业务;

步骤52,若业务接收状态为正在接收,且业务的终止时刻是在业务通告 表终止时刻之前,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在业务的终止时刻或之前将该业务接 收状态修改为已接收,并通知用户终端停止接收该业务。

进一步,所述步骤5还包括:若没有任何业务接收状态为未接收或正在 接收的业务标识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发送命令通知用 户终端停止接收业务,并在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或之前通知用户终端重新开 始接收业务通告表。用户终端接收业务或停止接收业务主要是通过其上的解 调接收模块实现,而通过自动关闭和开启解调接收模块,可以为终端节省能 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51还包括:若该业务的终止时刻在业务通告表终止 时刻之前,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在该业务的终止时刻或之后将该业务接收状 态修改为已接收,并通知用户终端停接收该业务。

进一步,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修改业务接收状态的时间是通过在业务接收 模块中设置相应的定时器来控制的。

具体地的定时器设置如下:

一、对于上述步骤51,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为该业务启动一个业务开始定 时器,该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在该业务的起始时刻或提前一段时间,一旦该定 时器到期,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将该业务的接收状态改为正在接收。

二、对于上述步骤52,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为该业务启动一个业务终止定 时器,该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在该业务的终止时刻或推后一段时间,一旦该定 时器到期,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将该业务的接收状态改为已接收。

三、对于上述若没有任何业务接收状态为未接收或正在接收的业务标识 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的情况,业务接收控制模块设定一个休眠定时器,定时 时间为业务通告表的终止时刻或提前一段时间,一旦该定时器到期,业务接 收控制模块发送命令通知解调接收模块重新开启。

四、对于上述步骤5中存在的若该业务的终止时刻在业务通告表终止时 刻之前的情况,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为该业务启动一个业务终止定时器,该定 时器的时间设定在该业务的终止时刻或推后一段时间,一旦该定时器到期, 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将该业务的接收状态改为已接收。

基于上述方法,可建立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务的系统,包 括数字广播前端和用户终端,所述数字广播前端包括复用模块和调制发送模 块,所述用户终端包括解调接收模块、业务过滤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所述 数据广播前端还包括业务通告表生成模块,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预设有一个 待接收业务列表的业务接收控制模块;

所述业务通告表生成模块,其用于生成业务通告表,并将所述业务通告 表传输给所述复用模块;

所述复用模块,其用于将生成的业务通告表添加到复用码流,并传输给 所述调制发送模块;另外,复用模块也用于接收业务数据;

所述调制发送模块,其用于将复用码流通过广播信道传输给解调接收模 块;

所述解调接收模块,其用于将接收数字广播前端发送的复用码流传输给 业务过滤模块;

所述业务过滤模块,其用于对接收的复用码流进行解复用,并从中提取 业务通告表,将业务通告表发送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同时将业务数据传输 给业务处理模块;

所述业务处理模块,其用于处理相应的业务数据;这里,根据不同类型 的业务数据有不同的业务处理模块,如将视频业务数据交给视频解码模块处 理。

所述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其用于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表项中的业务 接收状态和业务标识,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业务的触发接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业务通告表包括业务通告表起始时刻、业务通告表终止时 刻、业务数目和业务参数,且所述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业务起始时刻和 业务终止时刻;

所述待接收业务列表的表项还包括业务开始提醒方式、业务接收完毕提 醒方式、业务保存方式和/或业务接收统计,且所述业务开始提醒方式和所 述业务接收完毕提醒方式均包括无提醒、铃声提醒、震动提醒和/或铃声震 动同时提醒,所述业务保存方式包括不保存、临时保存和保存到文件,所述 业务接收统计包括业务持续接收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与所述解调接收模块、业务过滤模块和 业务处理模块均相连,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业务过滤模块传输的业务通告 表,并根据处理结果发送命令给所述解调接收模块、业务过滤模块或业务处 理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 务的方法和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一、每个数字广播业务都有一个对应的业务标识;用户只要知道业务标 识,就可以在用户终端上通过添加待接收业务标识的方法来预订业务,用户 终端就可以自动接收预订的业务,因此用户不必再关心任何业务播出的安排 表或业务指南;

二、对于直播型的业务,一旦用户预定的业务到达时,用户终端可以采 用声音、震动或其他方式通知用户,也可以按照用户预先设置的方式进行存 储或其他处理;

三、对于数据下载型的业务,一旦用户预订的业务到达,可以按照用户 预先设置的方式进行自动存储,并且当业务数据完全下载成功后,终端可以 采用声音、震动或其他方式通知用户;

四、用户终端可以同时接收多个预订业务,并对每个预订业务分别按用 户预先的设定方式处理,而在传统的预录制方式中,在观看或预录制一个频 道的节目时,无法录制其他频道的节目;

五、如果当前播出的业务中没有用户预定的业务时,则用户终端可以关 闭解调接收模块,进入休眠状态,以便节省终端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数字广播前端,2、用户终端,3、复用模块,4、调制发送模块,5、 解调接收模块,6、业务过滤模块,7、业务处理模块,8、业务通告表生成 模块,9、业务接收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 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给出了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数字广播业 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在数据广播前端设置业务通告表生成模块,将其生成的业务通 告表添加到复用码流中,并通过广播信道传输给用户终端;

步骤2,用户终端对接收的复用码流进行解复用,并从中提取业务通告 表,将业务通告表发送给设置在用户终端的业务接收控制模块;

步骤3,在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上预设一个待接收业务列表,该列表的表 项包括业务标识和业务接收状态,且所述业务接收状态包括未接收、正在接 收或已接收;

步骤4,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的表项,若业务接 收状态为已接收,则返回执行步骤4,继续检查下一表项;否则,检查业务 标识是否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

步骤5,若业务标识未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则返回执行步骤4,继续 检查下一表项;否则,根据业务接收状态进行业务的触发接收。

另外,所述业务通告表是一种控制消息,业务通告表起始时刻、业务通 告表终止时刻、业务数目和业务参数,且所述业务参数又包括业务标识、业 务起始时刻和业务终止时刻。因此,业务通告表用来指示复用码流从发送此 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发送的所有业务的标识及其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所述待接收业务列表的表项还包括业务开始提醒方式、业务接收完毕提 醒方式、业务保存方式和/或业务接收统计,且所述业务开始提醒方式和所 述业务接收完毕提醒方式均包括无提醒、铃声提醒、震动提醒和/或铃声震 动同时提醒,所述业务保存方式包括不保存、临时保存和保存到文件,所述 业务接收统计包括业务持续接收的时间。用户可以通过增加或删除待接收业 务列表中的表项来添加新的待接收业务或去掉已有的待接收业务,特别地, 所有新增加的待接收业务的缺省接收状态均为未接收。

对于步骤5中所述根据业务接收状态进行业务的触发接收具体包括:

步骤51,若业务接收状态为未接收,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在业务的起始时 刻或之前将该业务接收状态修改为正在接收,并通知用户终端接收该业务; 若该业务的终止时刻在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之前,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在该 业务的终止时刻或之后将该业务接收状态修改为已接收,并通知用户终端停 接收该业务。

步骤52,若业务接收状态为正在接收,且业务的终止时刻是在业务通告 表终止时刻之前,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在业务的终止时刻或之前将该业务接 收状态修改为已接收,并通知用户终端停止接收该业务。

此外,若没有任何业务接收状态为未接收或正在接收的业务标识出现在 业务通告表中,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发送命令通知用户终端停止接收业务, 并在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或之前通知用户终端重新开始接收业务通告表。用 户终端接收业务或停止接收业务主要是通过其上的解调接收模块实现,而通 过自动关闭和开启解调接收模块,可以为终端节省能量。

上述技术中涉及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修改业务接收状态的时间是通过在 业务接收模块中设置相应的定时器来控制的,具体地:

一、对于上述步骤51,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为该业务启动一个业务开始定 时器,该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在该业务的起始时刻或提前一段时间,一旦该定 时器到期,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将该业务的接收状态改为正在接收;若该业务 的终止时刻在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之前的情况,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为该业务 启动一个业务终止定时器,该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在该业务的终止时刻或推后 一段时间,一旦该定时器到期,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将该业务的接收状态改为 已接收。

二、对于上述步骤52,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为该业务启动一个业务终止定 时器,该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在该业务的终止时刻或推后一段时间,一旦该定 时器到期,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将该业务的接收状态改为已接收。

三、对于上述若没有任何业务接收状态为未接收或正在接收的业务标识 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的情况,业务接收控制模块设定一个休眠定时器,定时 时间为业务通告表的终止时刻或提前一段时间,一旦该定时器到期,业务接 收控制模块发送命令通知解调接收模块重新开启。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还建立了一种采用触发方式接收 数字广播业务的系统,包括数字广播前端1和用户终端2,所述数字广播前 端1包括复用模块3和调制发送模块4,所述用户终端2包括解调接收模块 5、业务过滤模块6和业务处理模块7,所述数据广播前端1还包括业务通告 表生成模块8,所述用户终端2还包括预设有一个待接收业务列表的业务接 收控制模块9。

所述业务通告表生成模块8,其用于生成业务通告表,并将所述业务通 告表传输给所述复用模块3。

所述复用模块3,其用于将生成的业务通告表添加到复用码流,并传输 给所述调制发送模块4;另外,复用模块3也用于接收和向所述调制发送模 块4发送业务数据。

所述调制发送模块4,其用于将复用码流通过广播信道传输给解调接收 模块5。

所述解调接收模块5,其用于将接收数字广播前端发送的复用码流传输 给业务过滤模块6。

所述业务过滤模块6,其用于对接收的复用码流进行解复用,并从中提 取业务通告表,将业务通告表发送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9,同时将业务数据 传输给业务处理模块7。

所述业务处理模块7,其用于处理相应的业务数据;这里,根据不同类 型的业务数据有不同的业务处理模块,如将视频业务数据交给视频解码模块 处理。

所述业务接收控制模块9,其用于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表项中的业 务接收状态和业务标识,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业务的触发接收。

此外,所述业务接收控制模块9与所述解调接收模块5、业务过滤模块 6和业务处理模块7均相连,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业务过滤模块6传输的业 务通告表,并根据处理结果发送命令给所述解调接收模块5、业务过滤模块 6或业务处理模块7。

基于业务标识的触发接收方法及系统可以适用于任何数字广播系统,实 施例二以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系统为例来阐述其实现过程。

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CMMB系统的信道结构。CMMB系统通过广播信道帧 为上层业务提供广播通道。每个广播信道帧的时长为1秒,并划分为40个 时隙,分别标示为TS0-TS39,其中TS0用作控制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广播系 统控制信息,TS1-TS39用作业务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具体的业务。在一个广 播信道帧内,属于同一个业务逻辑信道的若干个时隙上传输的复用数据构成 了一个复用帧;每个复用帧可以包含多个复用子帧,每个复用子帧对应着一 个业务,这样可以实现多个业务在一个业务逻辑信道上的传输。每个复用帧 占用哪些时隙以及包含哪些业务由业务复用配置表给出,该业务复用配置表 在TS0中传输。

目前CMMB系统运营的业务为持续型业务。每个持续型业务实际上是一 个业务频道,无论该业务频道内的节目或推送内容如何变化,其业务标识均 长期保持不变,这种业务包括传统的音视频广播业务,如业务标识601代表 CCTV1频道,也包括文件下载型业务,如业务标识2002代表了一个文件下载 频道。接收这种持续型业务的方法要么是被动接收,要么是根据ESG(电子 业务指南)来获取某个节目/文件的下载时间来设置触发进行接收。显然, 上述接收方法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用户更为关心的是某个感兴趣的节目或一个多媒体内容,因此, 我们可以将每一个节目或每一个多媒体内容文件定义为一个短时间业务,并 为其分配一个业务标识。在CMMB系统中,业务标识总共有16比特,其中为 持续业务分配的业务标识空间为0x0200到0x3FFF;为短时间业务分配的业 务标识空间为0x4000到0x7FFF。我们可以采用基于业务标识的触发接收方 法来接收短时业务。

假定CMMB广播系统在未来的一个星期(这里我们简称为1月1号到1 月7号)内会播出某个用户A感兴趣的以下三种短时业务:

业务S1:上周热门视频集锦(1月1日,开始时间不定,持续时间约为 1小时);

业务S2:一个智能手机新品的发布会(1月2号,开始时间不定,持续 时间约为半小时);

业务S3:一个政府通告的发布(1月3号,开始时间不定,持续时间为 5分钟);

由于上述业务的实际播出时间一般在业务播出前几个小时才能确定,为 了接收上述业务,用户必须本周内每天都关注业务指南来确定这些业务的播 出安排并提前预定,这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

为了改善用户的接收体验,可以将基于业务标识的触发接收方法引入到 CMMB广播系统中。CMMB广播系统完全可以在不考虑实际业务的播出时间之 前,给待播出的业务分配业务标识,例如业务S1的标识为18101,业务S2 的标识为18102,业务S3的标识为18103,并将这些业务标识通过各种方式 (包括ESG、网页、邮件)等通知给广播用户,广播用户即可通过添加业务 标识来预订这些业务。

另一方面,业务实际的播出时间安排由业务通告表来指示。从1月1日 0时0分0秒开始,CMMB广播前端系统每秒向用户终端发送一个业务通告表 消息。业务通告表作为一种控制消息,可以放入到CMMB的TS0(时隙0)中 和其他控制表(如网络信息表、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持续业务配置表、短 时业务复用配置表、短时业务配置表等)一同传输。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每个业务通告表所预告的时间段为10分钟, 换句话说,如果在未来的10分钟出现新的业务,则在业务开始前10分钟将 其标识放入到业务通告表即可。对于上述的四种业务来说,提前10分钟确 定其播出时间或结束时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通过业务通告表,我们可以随 时插入新的业务。

一旦CMMB广播系统公布待播出业务的标识,用户终端即可通过输入业 务标识对业务进行预订。用户终端的接收过程如下:

首先,在用户终端上设置待接收业务列表。在用户终端的业务接收控制 模块中,设置一个待接收业务列表,用来记录用户待接收的所有业务信息; 待接收业务列表中的每一表项对应一个业务,内容至少包括该业务的标识、 业务的接收状态。

为了进一步实现提醒功能和业务自动保存功能,待接收业务列表的每一 表项还包括业务开始提醒方式、业务接收完毕提醒方式,业务保存方式三个 字段。因此,在1月1日0时0分0秒之前,用户终端上的待接收业务列表 如下表所示。

然后,用户终端即进入根据待接收业务列表自动接收业务的过程。这里 我们首先假定业务S1在1月1号上午确定在1月1日上午10点播出,播出 结束时间为1月1日上午11点,这意味着业务S1的标识(标识为18101) 最早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上的时间为1月1日9时50分0秒。我们按照时间 顺序从1月1日0时0分0秒开始来描述业务S1的接收流程:

1)1月1日0时0分0秒

用户终端接收到业务通告表,业务通告表的内容如下表所示,该业务通 告表将转交给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处理。

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开始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中的每个表项;显然, 由于业务S1,S2,S3的标识都没有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这意味着在未来 的10分钟时间内,用户终端都不会接收到所需的业务,因此,为了节省能 量,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可以发送命令通知解调接收模块停止接收,并设置一 个休眠定时器,定时时间为业务通告表终止时刻之前10秒钟,即1月1日0 时9分50秒。

2)1月1日0时0分1秒到1月1日0时9分50秒

此时,由于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关闭了解调接收模块,因此,业务接收控 制模块不会接收到任何业务通告表,用户终端可以进入休眠状态。当休眠定 时器到期,解调接收模块将在1月1日0时9分50秒恢复。

3)1月1日0时9分51秒-1月1日0时10分0秒

用户终端从休眠中恢复,重新接收到业务通告表,由于业务通告表中仍 然不包含S1、S2和S3的业务标识,因此,用户终端可以在连续接收10秒 后(确保接收到业务通告表)继续转入到休眠状态;

4)1月1日0时10分1秒-1月1日9时49分50秒

由于业务通告表中不包含用户待接收业务的标识,用户终端在重复上述 接收过程,交替进行接收和休眠:接收10秒钟,转入休眠9分50秒,再接 收10秒钟,又转入休眠9分50秒……。

5)1月1日9时50分0秒

此时业务S1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业务通告表的内容如下:

业务接收控制模块收到业务通告表后,开始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中 的每个表项,这时发现待接收业务S1的标识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且其状 态为未接收,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启动一个业务开始定时器,该定时器的时间 设定在S1业务的起始时刻之前10秒钟,即1月1日9时59分50秒。

6)1月1日9时50分1秒-1月1日9时59分49秒

由于用户终端在这段时间内不会接收到业务,因此,用户终端仍然可以 进入到休眠状态,关闭解调接收模块。

7)1月1日9时59分50秒

业务S1的业务开始定时器到期,用户终端从休眠中恢复,此时,业务 接收控制模块将业务S1的接收状态改为正在接收。由于待接收业务列表中 业务S1的业务开始提醒方式为无提醒,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不会提醒用户; 由于待接收业务列表中业务S1的业务保存方式为保存到文件,业务接收控 制模块通知业务过滤模块开始接收业务S1,并且将接收到的S1的业务数据 直接存为指定的文件。

业务过滤模块在接收到上述指令后,开始从接收的复用码流中获取业务 S1的数据。根据CMMB标准,业务过滤模块需要找到业务S1对应的复用帧和 复用子帧,这可以通过CMMB的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来获得。

8)1月1日9时59分51秒到1月1日10时50分0秒

用户终端收到的业务通告表如下表所示:

业务接收控制模块收到业务通告表后,开始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中 的每个表项,这时发现待接收业务S1的标识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且其状 态为正在接收,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同时发现业务S1的终止时刻在业务通告 表的终止时刻之后,不做任何处理。

业务过滤模块则查询每个广播信道帧中的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一旦 从中获取业务S1对应的复用帧和复用子帧,则从相应的复用子帧中提取业 务S1的数据,并将其存为指定的文件。

9)1月1日10时50分1秒

用户终端收到的业务通告表如图所示:

业务接收控制模块收到业务通告表后,开始依次检查待接收业务列表中 的每个表项,这时发现待接收业务S1的标识出现在业务通告表中,且其状 态为正在接收,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同时发现业务S1的终止时刻在业务通告 表的终止时刻之前,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为业务S1启动一个业务终止定时器, 该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在业务S1的终止时刻,即1月1日11时0分0秒。

10)1月1日10时50分1秒-1月1日10时59分59秒

这段时间内业务S1仍处在正在接收状态,由于用户终端已经给业务S1 启动到业务终止定时器,因此,业务接收控制模块不会对业务通告表做任何 处理;

11)1月1日11时0分0秒

业务终止定时器到期,业务接收控制模块将业务S1的接收状态改为已 接收,并通知业务过滤模块停止从接收码流中接收该业务。同时,由于待接 收业务列表中业务S1的接收完毕提醒方式为震动提醒,业务接收控制模块 还会向用户发出震动提醒,指示业务S1已接收完毕并存为文件。

上述过程即为触发接收针对特定数字广播系统——CMMB的一般实施过 程,在其他数字广播系统中也能实现类似的方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 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 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