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纯度检测方法

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纯度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纯度检测方法。将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在实验室培育幼苗,出苗后至3-4叶期,连续出现叶尖发生卷曲、叶片出现萎蔫、生长减缓症状的、说明不耐盐即为杂株;而在盐(Nacl)胁迫条件下生长正常的、说明耐盐即为盐582S,从而可以计算出盐582S种子纯度。应用本发明技术可以较快速地检测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纯度,节省了将盐582S种子送海南进行田间种植鉴定的费用和时间。同时按本发明方法,亦可以鉴定耐盐性较好的其他光温敏核不育系种子纯度。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50506 终止日期:20160626 申请日:201306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5-06

    授权

    授权

  • 2013-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306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涉及水稻种子纯度检测的方法,更具体地说 是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纯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高纯度的水稻杂交种都 是充分发挥杂种优势增产潜力的基础。近期,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为我国水稻生 产做出了积极贡献。生产高纯度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的关键首先是要有高纯度的光温敏核 不育系亲本种子。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一直是种子质量检测部门、科研单位、种子 生产单位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纯度的鉴定主要有异地种植鉴定 法、同工酶鉴定法和分子鉴定法等几种方法。异地种植鉴定法是较常用的方法,但由于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异地种植鉴定常常安排在海南进行,一般需要一个水稻生长周期,即 每年11月份送样到海南种植、在次年的4-5月份才能知道鉴定结果,鉴定结果往往都 滞后于种子的销售,这也造成每年都有因种子纯度问题而引起种子质量纠纷事件。近期, 同工酶鉴定法和分子鉴定法统等室内鉴定技术已相对成熟,应用亦较为普遍。室内鉴定 法较异地种植鉴定法所需的鉴定时间短、相对成本亦要少许多。

水稻品种间耐盐性差异很大。国内外水稻耐盐性鉴定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种子萌 发鉴定、苗期鉴定,田间筛选鉴定,培养室生化鉴定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的纯度进行准确、快捷、 实用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纯度检测方法,其具体步 骤是:

(1)浸种催芽:选择籽粒饱满、整齐一致、无破损、无霉病的盐582S种子6000 粒以上,按照常规做法进行消毒、浸种、催芽,催芽要适度,掌握种子破胸、露白即可。

(2)沙培基质准备:先将大小均匀一致消毒后的细沙装在培养皿(箱)中,高度 1.5-2.0cm;往培养皿(箱)中加入配制好的浓度为0.5%盐(Nacl)溶液至细沙湿润、适合种 子萌发即可,3次重复,每个重复能够播种2000粒以上。

(3)盐(Nacl)胁迫培育幼苗:将破胸露白的盐582S种子均匀播种在培养皿(箱)内 的沙培基质上,然后用消毒过的细沙进行覆盖,不露种即可;将播种后培养皿(箱)放置 在人工气候箱中,温度保持28-30℃,湿度保持70-75%;3-5d后培养皿(箱)中保持0.5% 盐(Nacl)浓度的薄水层,同时每12h更换一次0.5%盐(Nacl)溶液,以减少盐浓度的变化。

(4)幼苗生长观察记载:出苗后至3-4叶期(播种后15d左右),连续观察记载幼 苗生长情况,统计连续出现叶尖发生卷曲、叶片出现萎蔫、生长减缓症状的幼苗数量(表 现不耐盐即为杂株),而在盐(Nacl)胁迫条件下生长正常(表现耐盐即为盐582S)的秧 苗数量。

(5)计算受检样品纯度:受检样品纯度为3次重复平均值,即为盐582S种子的 实际纯度。受检样品纯度计算公式是:

受检样品纯度(%)=(供检样品幼苗总株数-非本品种幼苗株数)∕供检样品幼苗总 株数×10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根据经多年研究发现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 究所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幼苗期的耐盐性显著高于一般水稻品种的原理,在 0.5%盐(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将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在实验室培育幼苗,出苗 后至3-4叶期(播种后15d左右),观察记载幼苗生长情况,连续出现叶尖发生卷曲、 叶片出现萎蔫、生长减缓症状的、说明不耐盐即为杂株;而在盐(Nacl)胁迫条件下生长 正常的、说明耐盐即为盐582S,从而可以计算出盐582S种子纯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种子纯度检测方法,其具体步骤是:

(1)浸种催芽:选择籽粒饱满、整齐一致、无破损、无霉病的盐582S种子6000 粒以上,按照常规做法将种子用0.1%Hgcl消毒10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4-5次,再浸 种、催芽,催芽要适度,掌握种子破胸、露白即可。

(2)沙培基质准备:先将大小均匀一致消毒后的细沙装在培养皿(箱)中,高度 1.5-2.0cm;往培养皿(箱)中加入配制好的浓度为0.5%盐(Nacl)溶液至细沙湿润、适合种 子萌发即可,3次重复,每个重复能够播种2000粒以上。每个重复要根据培养皿(箱)的 大小可以设置多个培养皿(箱)。所述浓度为0.5%盐(Nacl)溶液是由5gNacl溶解于1000ml 的蒸馏水配制而成。

(3)盐(Nacl)胁迫培育幼苗:将破胸露白的盐582S种子均匀播种在培养皿(箱)内的 沙培基质上,然后用消毒过的细沙进行覆盖,不露种即可;将播种后培养皿(箱)放置在 人工气候箱中,温度保持28-30℃,湿度保持70-75%;3-5d后培养皿(箱)中保持0.5%盐 (Nacl)浓度的薄水层,同时每12h更换一次0.5%盐(Nacl)溶液,以减少盐浓度的变化。

(4)幼苗生长观察记载:出苗后至3-4叶期(播种后15d左右),连续观察记载幼 苗生长情况,统计连续出现叶尖发生卷曲、叶片出现萎蔫、生长减缓症状的幼苗数量(表 现不耐盐即为杂株),而在盐(Nacl)胁迫条件下生长正常(表现耐盐即为盐582S)的秧 苗数量。

(5)计算受检样品纯度:受检样品纯度为3次重复平均值,即为盐582S种子的实 际纯度。受检样品纯度计算公式是:

受检样品纯度(%)=(供检样品幼苗总株数-非本品种幼苗株数)∕供检样品幼苗总 株数×100。

几年来,盐582S种子纯度检验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结果对照比较,二者的结 果高度一致(见附表1、2、3)。

表1:2010年利用耐盐性检测盐582S种子纯度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对照表

样品编号 田间鉴定结果(%) 耐盐鉴定结果(%) 1 99.94 99.96 2 99.93 99.94 3 99.93 99.95 4 99.95 99.96 5 99.95 99.96 6 99.94 99.95 7 99.95 99.97 8 99.90 99.91 9 99.94 99.95 10 99.92 99.93 11 99.89 99.90 12 99.94 99.95

表2:2011年利用耐盐性检测盐582S种子纯度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对照表

样品编号 田间鉴定结果(%) 耐盐鉴定结果(%) 1 99.95 99.95 2 99.94 99.96 3 99.92 99.94 4 99.93 99.93 5 99.95 99.96 6 99.93 99.94 7 99.94 99.95 8 99.93 99.94 9 99.94 99.95 10 99.94 99.96 11 99.93 99.93 12 99.95 99.97 13 99.94 99.96 14 99.92 99.93 15 99.90 99.92

表3:2012年利用耐盐性检测盐582S种子纯度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对照表

样品编号 田间鉴定结果(%) 耐盐鉴定结果(%) 1 99.96 99.98 2 99.94 99.95 3 99.93 99.94 4 99.96 99.98 5 99.93 99.95 6 99.91 99.92 7 99.92 99.94 8 99.95 99.96 9 99.95 99.95 10 99.93 99.95 11 99.93 99.96 12 99.92 99.94 13 99.91 99.94 14 99.90 99.94 15 99.93 99.96 16 99.93 99.95 17 99.94 99.95 18 99.92 99.93 19 99.91 99.92 20 99.92 99.94

2010年、2011年、2012年利用耐盐性检测盐582S种子纯度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结 果,经t测验:各年度利用耐盐性检测盐582S种子纯度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结果之间 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的纯度结果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利用不同水稻 品种耐盐性的差异不仅可以鉴定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的真实性和种子纯度的检验, 而且相对于田间种植鉴定方法,其纯度检测准确、快捷、实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