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向量叠加的Alamouti码结合仿射投影的解码方法

基于向量叠加的Alamouti码结合仿射投影的解码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向量叠加的Alamouti码结合仿射投影的解码方法:一、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177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17996.2

  • 申请日2013-01-17

  • 分类号H04B7/06;H04B7/04;H04B7/08;

  • 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希良

  •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0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B7/06 授权公告日:20160120 终止日期:20180117 申请日:20130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3-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7/06 申请日:20130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线通信多天线技术领域,具体 是一种基于向量叠加的Alamouti码结合仿射投影法在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传输速率的日益增高,多天线技术能有效改善 传输的稳定性并提高频谱效率,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空时 码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出码本以协调好多根天线,在不同天线,不同时刻传送不 同的信号,使得整个系统有最好的性能。随着多天线技术的逐渐广泛应用,空 时码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多天线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就是空时码,对于点对点的 无线通信。如何构造一个好的空时码需要符合两条设计准则:①秩准则:设计 空时码的码本,使得任意两个码字之差的秩越大越好。②行列式准则:在秩准 则的条件之下,要使得任意两个码字之差所成的行列式越大越好。正交空时码 是一种有着解码复杂度低、满秩等优点的线性空时码。正交空时码与数学理论 中的正交设计或成为Hurwitz-Radon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Tarokh V,Jafarkhani  H,Calderbank A R.在IEEE Trans.on Information Theory,vol.45,no.5,pp.1456-1467, July.1999上发表的“Space-time block codes from orthogonal designs”最早提出了 正交空时码的概念。在此以后,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正交空时码。但这些空时 码都只能应用于点对点的无线通信。如何把正交空时码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 输出系统是本发明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由于正交空时码能大大降低解码的复杂度,其中最为实用的是Alamouti码, 本发明把Alamouti码应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结合仿射投影法,在 基站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能够设计出性能良好的解码方法。

假定基站采用M=2根发射天线、K=2个用户每个用户有N根接收天线,发送 时间间隔T=2的MIMO系统。设发送端发送的信号矩阵X=x1x2-x2*x1*中每个元素 都是取自某一特定星座。其中,x1是发送给第1个用户的信息,x2是发送给第 2个用户的信息,发送接收方程为

下面是介绍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对第1个用户的解码方法,第2个用户的 解码方法可以用矩阵的列置换及以下相同的方法得到:

第一步:将展开后有:

y11y12y21y22......yN1yN2=p2h11h12h21h22......hN1hN2x1x2-x2*x1*+w11w12w21w22......wN1wN2

=p2h11x1-h12x2*h11x2+h12x1*h21x1-h22x2*h21x2+h22x1*......hN1x1-hN2x2*hN1x2+hN2x1*+w11w12w21w22......wN1wN2

第二步:令y1=[y11,y21...yN1]t,y2=[y12,y22...yN2]t,h1=[h11,h21...hN1]t,h2=[h12,h22...hN2]t, w1=[w11,w21...wN1]t,w2=[w12,w22...wN2]t,则

y1y2=p2h1h2x1x2-x2*x1*+w1w2

y1=p2(h1x1+h2(-x2*))+w1,y2=p2(h1x2+h2x1*)+w2

第三步:把y1,y2取共轭,摆成列向量的形式,记为

Y~=y1y2*=pM(h1h2*x1+-h2h1*x2*)+w1w2*

H1=h1h2*,H2=-h2h1*,W~=w1w2*,

Y~=y1y2*=PM(H1x1+H2x2*)+W~

第四步:把H1,H2作极分解得H1=PC1,H2=QC2。其中P,Q都是2N×1的酉矩 阵,C1,C2是1×1正定矩阵。U是由P的列向量组成的子空间,V是由 Q的列向量组成的子空间。

第五步:将沿着V投影到U上的仿射投影为:

第六步:将PH乘以得到

Y=PMPC1x1+W,其中W=(1-PHQQH)-1PH(I2N-QQH)W~

第七步:通过最大似然解码,得到第1个用户的信息

x^1=argmin((Y-PMPC1x)H(1-PHQQHP)(Y-PMPC1x)).

下面介绍有关仿射投影法和Alamouti码的内容:

A.仿射投影:

已知U和V是复矢量空间或实矢量空间内积<,>的两个子空间,并且假设 令{u1,u2,…un}和{v1,v2,…vm}分别是U和V的基向量。定义

G11=Δ(<ui,uj>)n×n,G12=Δ(<ui,vj>)n×m,

G21=Δ(<vi,uj>)m×n,G22=Δ(<vi,vj>)m×m

并且

G=G11G12G21G22

因为uj,j=1,2,…,n,vj,j=1,2,…,m分别是相互独立的,因此G11和G22是可 逆的。矩阵G也是可逆的。因为W是U和V的直和,那么{u1,u2,…un,v1,v2,…vm}就 是W的基向量。

设是x空间W中的任意向量,存在特殊的分解x=x1+x2,其中x1∈U,x2∈V。x1可以用{u1,u2,…un}的线性组合表示,x2可以用{v1,v2,…vm}的线性组合表示。接 下来,先计算线性组合的系数。

假设x1=Σi=1nxiui,x2=Σi=1mxn+ivi,其中xj,j=1,2,…,n+m,是系数。 令

a=(x1,x2,…,xn)t,b=(xn+1,xn+2,…,xn+m)t

那么就容易得到

ab=G-1<u1,x>...<un,x><v1,x>...<vm,x>

为了简化,定义

<u,x>=(<u1,x>,…,<un,x>)t,<v,x>=(<v1,x>,…,<vm,x>)t。那么根据上面 一个等式,a和b可计算如下:

a=G11-1(In+G12G22,1-1G21G11-1)<u,x>

-G11-1G12G22,1-1<v,x>

b=-G22-1G21G11,2-1<u,x>+G22,1-1<v,x>

在上式中G22,1=G22-G21G11-1G12,G11,2=G11-G12G22-1G21,因此,x1和x2可表示为 x1=(u1,…,un)a,x2=(v1,…,vn)b。根据投影的定义,把向量x1(或x2)叫做x沿着空间 V(或U)在U(或V)空间上的仿射投影。他们的表达式是这样的:

Puv(x)=Δx1=(u1,...,un)a,Pvu(x)=Δx2=(v1,...,vn)b

具体如图3所示。

B.Alamouti码:

Alamouti码是一种适用于有2根发射天线,解码延时为2的系统,其码本 为X=x1x2-x2*x1*,并且矩阵中每个元素是x1,x2和的线性组合,x1,x2是 取自复平面的任何点。x1(x2)是第1(2)根发射天线在第1时刻发送的符号, 是第2根发射天线在第1(2)时刻发送的符号。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首先,向量的叠加增加了空间的维数,使得空 间的正交性增强。其次,将叠加后的向量作仿射投影,在发送端不需要知道信 道状态信息,就可以恢复出发送端发送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仿射投影的Alamouti码(N=2)的性能分析图。

图2是基于仿射投影的Alamouti码(N=3)的性能分析图。

图3是仿射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设定系统有2根发射天线,2个用户每个用户有2根接收天线,发送时间间 隔T=2。星座用4-QAM,总能量为4,则传送率为4比特pcu。系统模型为 采用Alamouti码作为发送信号矩阵X。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设定系统有2根发射天线,2个用户每个用户有3根接收天线,发送时间间 隔T=2。星座用4-QAM,总能量为4,则传送率为2比特pcu。系统模型为 采用Alamouti码作为发送信号矩阵X。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 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 的改变和变形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